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行至水穷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对孩子的谎言:以爱的名义。。。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08:2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13:18 发表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不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画成鬼画符,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绘成美丽的画。当然没有胆量和自信下笔的父母可保留一张白纸,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省得变成污七抹黑的废纸。
    父母都是爱孩子 ...

问题就在于一些父母把孩子当作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也能完成作品的,一切从父母自私的本能出发,去随意涂抹孩子。全然不管孩子本身想画什么。

说个例子:孩子一个多月时,我抱着他边走边逗他笑,不小心脚下绊了一下,孩子差点掉出来,当时,也不知怎么,居然一个鱼跃,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住了孩子,自己的膝盖却蹭破了,当时都不觉疼。我想,这就是本能。


这是本能,就好像你饿了要吃饭一样。你把孩子当作你的心爱之物,所以你下意识去爱护他,但是是不是把他当作独立的人呢,未必。

我很奇怪:你会把孩子看成物吗?你连亲情都很难看到吗?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这么落后。
还是那句话,人和人不同,你自己有的别人不一定有

不是某个人看法的问题,是出发点的问题。你保护好孩子,你为孩子设计了很多路,你对塑造孩子下了很多功夫,恰恰说明了,你只是把孩子当成一张你任意处理的白纸,你说你爱孩子了,那么也祝愿你孩子的内心足够坚韧,只好好领略了对他好的部分,没有失去他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选择。

太精辟有力了,俺必须说:俺深有同感。
  讨论问题,不能对别人的生活、过往、现状、教育,有太多的想象,否则,就成为偏见了。

我也有同感,如果都像你这样从你自己的生活出发,从你的感受出发,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片面的世界,都是你认为的世界。
需要警惕的是,你确实优秀,你确实有办法,你未必就能想到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

至于父母,说实在,自己生了孩子后,我才真正的爱自己的父母。自己做了父母后,我再也没有对父母有不满之感(天地良心)。如果说没生孩子前,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我还可以理解。为人父母了,有这样埋怨的想法,我觉得不能理解。


养儿方知父母恩,是因为体谅了父母的辛苦,也恰恰说明了,父母对我们教育对我们的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个例里面,因为不愿意当作父母压制的对象,所以感受了父母压力的苦痛,当他也做了父母以后,也开始潜移默化的把这种教育延续给下一代,认为帮孩子选择,认为冠着爱的外衣就是堂堂正正的剥夺孩子的人生了,当谎言出现在自己身上,当然就不认为是谎言了,因为需要一种所谓的虚假信念来支撑自己。

爱是什么?爱就是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这种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我不认为有啥真假。 我觉得爱孩子是可贵的一种感情


真爱确实是可贵的,如果这种爱是建立在理解和接受基础上。
而不是你一厢情愿的给自己自私和偏执的借口的话。
但愿你不出错,即使有错,你也有给自己逃避责任的借口。

我是觉得每个生了孩子的父母,看到一个小小的、嫩嫩的粉团儿,会不由自主爱上他。决不会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得到爱才爱自己的孩子。
   你说的爱的能力,我很赞同。但你指的和云起的“以爱的名义”完全两回事。
  也许有些人会考虑自己如何爱孩子,才能让孩子幸福


是啊,对美好的事物对弱小的事物,对“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我们都会去喜欢,去爱。(那些虎毒食子,虐待自己孩子,甚至出卖自己孩子,抛弃自己孩子的个例且不去说了。)
但莫忘记了,那个粉团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他的思想,而不是你想他如何就如何的物体呢。
孩子的幸福不是你考虑就能实现的,因为他有他自己生活的道路。

再帖一次这首小诗,和大家共勉: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纪伯伦著 冰心译 《先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7-6-27 10:2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冻顶百合 于 2007-6-26 22:51 发表
我不想对这样的母爱作一丝的批评,虽然我并不赞同以这样的方式去爱孩子.我想爱的最高境界是被爱者快乐的接受你的爱并以被爱而感到幸福.只是很多父母不会爱,不懂得怎样的爱孩子才是最佳的,最被认可和接受的.可是作 ...


不是批评,而是反思.  

与父母交流到这个层次是很难的, 我宁愿对他们说爱的谎言. 如果让他们知道我童年觉得很不幸福,他们的生活会坍塌的. 毕竟已经回不去了. 但我们自己要反思,提醒自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来爱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0:4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6-27 10:28 发表


不是批评,而是反思.  

与父母交流到这个层次是很难的, 我宁愿对他们说爱的谎言. 如果让他们知道我童年觉得很不幸福,他们的生活会坍塌的. 毕竟已经回不去了. 但我们自己要反思,提醒自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 ...

是的,我们不要想着去改变父母或者别人,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观念。
如果我们想通过一些所谓的努力去改变,那么得到的,是冲突的痛苦
童年已经是过去,父母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命运,我们去宽容和接受,但是承认他们也是有错的,他们给我们的伤害,我们可以化解,然后注意不要重复在下一代的身上。
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事情塑造完美,而不去反思,只能让错误延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7-6-27 11:06: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7 08:27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13:18 发表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不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画成鬼画符,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绘成美丽的画。当然没有胆量和自信下笔的父母可保留一张白纸,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省得变成污七抹黑的废纸。
    父母都是爱孩子 ...


问题就在于一些父母把孩子当作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也能完成作品的,一切从父母自私的本能出发,去随意涂抹孩子。全然不管孩子本身想画什么。

      呵呵,算总账了,俺一点一点回你。
     白纸是指孩子出生后,所经历的每件事情都是人生的第一次,每个经历都是将来人生的财富,每点每滴都是人生大厦的基础。
    当一个孩子刚生下来,他不会说话,不会翻身、不会走路。有的父母,顺其自然,等着孩子自己学习,那天他就能开口了,能爬了能翻身了,能走路了。也有的父母孩子生下来,就抵着孩子的脚后跟,让他爬;孩子醒来时,就对着孩子“a\o\e"的对口型,教发音,孩子语言能力得到开发,体格更健壮,动作更精细。当孩子一岁时,孩子不懂交往,有的父母,顺其自然,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也有的父母,带孩子到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小朋友交往,提供相应的小故事进行引导,孩子在外霸道,回到家再进行教育。孩子三岁了,懂了很多,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发育都逐渐完善,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学习,有的家长,顺其自然,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在外面东看看西玩玩,有时也就无聊发呆。这些家长觉得给了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心安理得。也有的家长,给孩子制订成长计划,从体能智力性格社会交往等方面制订系统的目标,把生活的内容井井有条的安排,孩子也玩了,更有质量,同时各方面得到开发,兴趣更广泛,眼界更高,生活更有质量,交往面更广,孩子得到的快乐更全面,不至于太生理和原始。
      你看,我指的白纸,是否你理解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7-6-27 11:0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20:33 发表
爱的翅膀  2007-6-26 20:30  威望  +2  真的有貌似爱而其实质不是爱的呢!爱的翅膀  2007-6-26 20:30  金钱  +2  真的有貌似爱而其实质不是爱的呢!  给个实例吧


譬如说打孩子吧, 你可能会认为这完全是方法的问题, 各人有各人的方法, 但是就我所看到的来说这未必全是方法的问题, 至少存在一部分人在打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恨, 对无法控制孩子朝他希望的方向发展的愤恨,我注意听某些父母谈论打孩子的过程的时候, 通常是孩子做了一件坏事, 父母腾的一下火上来了,操起家伙就打.注意:他们是火上来了就的, 这解释了我常常奇怪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为了教育孩子的打会控制不住下手的轻重. 答案是: 因为他们不是为孩子,而是自己发泄, 而且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所以有的人下手很狠, 打得孩子遍体伤痕,但是打完了他还认为自己这么打是爱孩子,为孩子好.  也许这样客观上确实起到了管教孩子的作用,但那个时候你很难说他们是在爱! 我不否认这些人也是爱孩子的,但是在那个时刻他的行为不是出于爱.


我赞同爱孩子是人的天性,是一种本能,但绝不是说一个人爱孩子,那他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了. 他有可能做出非爱的行为,但自己还认为是因为爱孩子.这就需要父母经常学习,保持自省.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之前写过一个相关帖子,找到了再探讨
行至水穷处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1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7 11:06 发表

      呵呵,算总账了,俺一点一点回你。
     白纸是指孩子出生后,所经历的每件事情都是人生的第一次,每个经历都是将来人生的财富,每点每滴都是人生大厦的基础。
    当一个孩子刚生下来,他不会说 ...

讨论问题而已,不存在算账,也不针对某个人。
每个人的看法和观念都和一个人的环境性格有关的
我们讨论问题,也不能做到使别人放弃其固有的想法。
所以也不必过分的在别人的话里代入自己,自嘲很好,总是自投罗网,认为别人都只和自己说话就没必要了。
就好比我在讨论尊重孩子,用正确的观念来爱护孩子。
你来讨论怎么具体方法带孩子,都没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7-6-27 11:19: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7 08:27 发表


QUOTE:
说个例子:孩子一个多月时,我抱着他边走边逗他笑,不小心脚下绊了一下,孩子差点掉出来,当时,也不知怎么,居然一个鱼跃,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住了孩子,自己的膝盖却蹭破了,当时都不觉疼。我想,这就是本能。


这是本能,就好像你饿了要吃饭一样。你把孩子当作你的心爱之物,所以你下意识去爱护他,但是是不是把他当作独立的人呢,未必。
...

   说对了,爱就是本能,和人要吃饭一样,是人的需要,你有了孩子,你就会本能的爱上他。这是一种珍贵的感情。但是和心爱之物的感情肯定会不同的。因为爱就是本能的需要,所以不要把爱作为条件。你爱孩子是你自己的需要,不能因此而索取回报。正因为你爱孩子,所以你会为了孩子更好的走好人生之路,提供更合适的教育资源和经验教训。毕竟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
   但是是不是你爱孩子,你就一定能做对,那不一定。所以大家才需要交流,和互相学习。但是我们自己不适合的方法,却不能诋毁之,学习他人可学习之处,尊重他人的看法。求同存异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是的,父母之爱确实可贵,赞同此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7-6-27 11:3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7 08:27 发表

不是某个人看法的问题,是出发点的问题。你保护好孩子,你为孩子设计了很多路,你对塑造孩子下了很多功夫,恰恰说明了,你只是把孩子当成一张你任意处理的白纸,你说你爱孩子了,那么也祝愿你孩子的内心足够坚韧,只好好领略了对他好的部分,没有失去他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选择。


我也有同感,如果都像你这样从你自己的生活出发,从你的感受出发,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片面的世界,都是你认为的世界。
需要警惕的是,你确实优秀,你确实有办法,你未必就能想到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


养儿方知父母恩,是因为体谅了父母的辛苦,也恰恰说明了,父母对我们教育对我们的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个例里面,因为不愿意当作父母压制的对象,所以感受了父母压力的苦痛,当他也做了父母以后,也开始潜移默化的把这种教育延续给下一代,认为帮孩子选择,认为冠着爱的外衣就是堂堂正正的剥夺孩子的人生了,当谎言出现在自己身上,当然就不认为是谎言了,因为需要一种所谓的虚假信念来支撑自己。


真爱确实是可贵的,如果这种爱是建立在理解和接受基础上。
而不是你一厢情愿的给自己自私和偏执的借口的话。
但愿你不出错,即使有错,你也有给自己逃避责任的借口。


是啊,对美好的事物对弱小的事物,对“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我们都会去喜欢,去爱。(那些虎毒食子,虐待自己孩子,甚至出卖自己孩子,抛弃自己孩子的个例且不去说了。)
但莫忘记了,那个粉团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他的思想,而不是你想他如何就如何的物体呢。
孩子的幸福不是你考虑就能实现的,因为他有他自己生活的道路。

...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7 11:12 发表

讨论问题而已,不存在算账,也不针对某个人。
每个人的看法和观念都和一个人的环境性格有关的
我们讨论问题,也不能做到使别人放弃其固有的想法。
所以也不必过分的在别人的话里代入自己,自嘲很好,总是自投罗网,认为别人都只和自己说话就没必要了
就好比我在讨论尊重孩子,用正确的观念来爱护孩子。
你来讨论怎么具体方法带孩子,都没问题的。..

    我以为你回我的帖就是和我说话呢,如果不是和我说话,那就算了,本来还想,你说的每一条再把砖砸回去,现在,省得再打那么多字了。不过,我把你的帖子贴过来一看,我标上红字的,你全部用了第二人称,都是和我说话哦
    最后表示歉意,俺发帖喜欢言之有物,喜欢有的放矢,所以喜欢唱对台戏。抱歉一下,谁让俺俩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呢,所以只要谈到教育,俺还是会拍你砖。但是我能理解其他的方法,也请你能理解。我们求同存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呵呵.误解就这么来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7-6-27 11:4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6-27 11:08 发表
譬如说打孩子吧, 你可能会认为这完全是方法的问题, 各人有各人的方法, 但是就我所看到的来说这未必全是方法的问题, 至少存在一部分人在打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恨, 对无法控制孩子朝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

我想说的都在这里: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77364&highlight=%B4%F2%CA%C7%C7%D7

这楼歪到这里,俺不再回应了。休息两天再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你的打是方法,有些人不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59: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7 11:33 发表



    我以为你回我的帖就是和我说话呢,如果不是和我说话,那就算了,本来还想,你说的每一条再把砖砸回去,现在,省得再打那么多字了。不过,我把你的帖子贴过来一看,我标上红字的,你全部用了第二人称, ...

是的,回帖当然是有的放矢的好呢
不能总泛泛而谈的,要反驳某观点,有时找出观点的出处才好下手呢
比如我们虽然不免盖歪楼,但是起码是光顾这个楼呢
所以很欢迎大家讨论的。
说到人称,当然也是和你说,更重要是说我自己想说的
我们针对帖子发表看法,也只是某些观点不一样罢了
比如此一楼,你的看法,就有我不赞同的,也有我赞同的呢
但是我说的那句,就未必是针对说你误解了
只要不要把不好的,都套进去就好
比如我们举例说有的父母可能由于自己不成功,所以过分的投入压力给孩子
比如有些父母由于找不到自己实现目标的道路,就过分投射这种努力给孩子,反而使孩子受了压迫,可父母还信誓旦旦的说是为了孩子好,就是以爱的名义作了非爱的事情了。
这些父母都是存在的,你不是,不代表没有,更没必要认为就一定说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34 , Processed in 0.090358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