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hen_cr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林·杜曼(美)] 如何教宝宝数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2-3 15:21:25 | 只看该作者
可能由于古人觉得,打了一只野兔又吃掉,野兔已经没有了,“没有”是不需要用数来表示的。所以数“0”出现得很迟。换句话说,零不是自然数。

  后来由于实际需要又出现了负数。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西汉(公元前二世纪)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负数。《九章算术》中已经给出正负数运算法则。人们在计算时就用两种颜色的算筹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而用空位表示“0”,只是没有专门给出0的符号。“0”这个符号,最早在公元五世纪由印度人阿尔耶婆哈答使用。

  到这时候,“整数”才完整地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2-3 15:21:49 | 只看该作者
数数的故事(二)--关于十进制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十个手指,除了残疾人与畸型者。那么,手指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上篇开头讲的妈妈教孩子学数数时伸出了手指,大概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从手指与数字的对应来开始学习数的。手指是人类最方便、也是最古老的计数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2-3 15:22:12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再穿过“时间隧道”回到几万年前吧,一群原始人正在向一群野兽发动大规模的围猎。只见石制箭镞与石制投枪呼啸着在林中掠过,石斧上下翻飞,被击中的野兽在哀嚎,尚未倒下的野兽则狼奔豕突,拼命奔逃。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黄昏。晚上,原始人在他们栖身的石洞前点燃了篝火,他们围着篝火一面唱一面跳,欢庆着胜利,同时把白天捕杀的野兽抬到火堆边点数。他们是怎么点数的呢?就用他们的“随身计数器”吧。一个,二个,……,每个野兽对应着一根手指。等到十个手指用完,怎么办呢?先把数过的十个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在绳上打一个结,表示“手指这么多野兽”(即十只野兽)。再从头数起,又数了十只野兽,堆成了第二堆,再在绳上打个结。这天,他们的收获太丰盛了,一个结,二个结,……,很快就数到手指一样多的结了。于是换第二根绳继续数下去。假定第二根绳上打了3个结后,野兽只剩下6只。那么,这天他们一共猎获了多少野兽呢? 1根绳又3个结又6只,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根绳=10个结,1个结=10只。

  所以1根绳3个结又6只=136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2-3 15:22:30 | 只看该作者
 你看,“逢十进一”的十进制就是这样得到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采用了十进制,这恐怕跟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关。当然,过去有许多民族也曾用过别的进位制,比如玛雅人用的是二十进制。我想,大家一定很清楚这是什么原因:他们是连脚趾都用上了。我国古时候还有五进制,你看算盘上的一个上珠就等于五个下珠。而巴比仑人则用过六十进制,现在的时间进位,还有角度的进位就用的六十进制,换算起来就不太方便。英国人则用的是十二进制(1英尺=12英寸,l箩=12打,1打=12个)。

  大家再动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用到过什么别的进制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2-3 15:22:52 | 只看该作者
数数的故事(三)--谈记数法

  我们再追溯到五千到八千年前看一看,这时,四大文明古国都早已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国家雏形的产生,生产规模的扩大则刺激了人们对大数的需要。比如某个原始国家组织了一支部队,国王陛下总不能老是说:“我的这支战无不胜的部队共计有9名士兵!”于是,慢慢地就出现了“十”、“百”、“千”、“万”这些符号。在我国商代的甲骨文上就有“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的刻文。即在八日辛亥那天消灭敌人共计2656人。在商周的青铜器上也刻有一些大的数字。以后又出现了“亿”、“兆”这样的大数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2-3 15:23:14 | 只看该作者
 而在古罗马,最大的记数单位只有“千”。他们用M表示一千。“三千”则写成“MMM”。“一万”就得写成“MMMMMM-MMMM”。真不敢想象,如果他们需要记一千万时怎么办,难道要写上一万个M不成?

  总之,人们为了寻找记大数的单位是花了不少脑筋的。笔者幼时在农村读私塾,私塾先生告诉我们这些懵懂顽童:“最大的数叫‘猴子翻跟斗’”。这位私塾先生可能认为孙悟空一个跟斗翻过去的路程是最最远的,不能再远了,所以完全可以用“猴子翻跟斗”来表示最大的数。在古印度,使用了一系列大数单位后,最后的最大的数的单位叫做“恒河沙”。是呀,恒河中的沙子你数得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2-3 15:24:03 | 只看该作者
  然而,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学者,他却数清了“充满宇宙的沙子数”,那就是阿基米德。他写了一篇论文,叫做《计沙法》,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的记数方法,同现代数学中表示大数的方法很类似。他从古希腊的最大数字单位“万”开始,引进新数“万万(亿)”作为第二阶单位,然后是“亿亿”(第三阶单位),“亿亿亿”(第四阶单位),等等,每阶单位都是它前一阶单位的1亿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2-3 15:24:42 | 只看该作者
阿基米德的同时代人、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曾求出地球到天球面距离10,000,000,000斯塔迪姆(1斯塔迪姆=188米),这个距离当然比现在我们所认识的宇宙要小得多,这才仅仅是太阳到土星的距离。阿基米德假定这个“宇宙”里充满了沙子。然后开始计算这些沙子的数目。最后他写道:

  “显然,在阿里斯塔克斯计算出的天球里所能装入的沙子的粒数,不会超过一千万个第八阶单位。”如果要把这个沙子的数目写出来,就是10,000,000×(100,000,000)7或者就得在1后边写上63个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这个数,我们现在可以把它写得简单一些:即写成1×1063。而这种简单的写法,据说是印度某个不知名的数学家发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2-3 15:25:1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们还可更进一步把这种方法推广到记任何数,例如:32,000,000就可记为3.2×107,而0.0000032则可记为3.2×10-6。这种用在1与10间的一个数乘以10的若干次幂的记数方法就是“科学记数法”。这种记数法既方便,又准确,又简洁,还便于进行计算,所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2-3 15:25:50 | 只看该作者
神奇的八卦
  我国古代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伏羲氏就是传说中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他教会了我们的祖先结网、造弓箭、驯养野兽,从而他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被描绘成人首蛇身的神,并被尊为“三皇”之一。

  我在这里之所以特别提到伏羲氏,则是因为他对数学的贡献颇多,据说,他创造了“规”和“矩”这两种绘图工具,“规”用于画圆,“矩”则用于画方,即画直线与直角。在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的汉代石碑上就有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的人首蛇身造象,而“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则成为人们在申明纪律时经常引用的一句成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28 , Processed in 0.07790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