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annet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芊芊学琴记 (第一部) (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18:36 | 只看该作者
第15集 他的武功真好 今天芊芊起得很早,一大早就把我这个"夜猫子"给叫醒了。早饭过后就是我们的音乐欣赏节目了。我给她精心的准备了不少世界名曲什么的,但我想,首先让她体会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可是芊芊说想看跳舞的,所以,临时给找了舞剧《白毛女》,是从北京音乐教育网下载的。而后给芊芊放了二胡和扬琴合奏的《二泉映月》,笛子独奏《牧笛》。 《白毛女》深深地吸引了芊芊,看着很来劲,我也就随她自己看。过了一会,我过来想问问她看得怎样,这时,正好是杨百老出场亮相,芊芊问我"这是谁呀?",我说这是喜儿的爸爸,芊芊回答了一句,她说,"爸爸,你看,他的武功真好。" 哈哈,杨百老这回成大侠了。 随着剧情的发展,芊芊一下子不说话了,我看着她很认真的样子。等看完了,芊芊一直问,后来怎样了,我把故事简单的给她讲了讲,随便问了一句,"感觉怎样?""我觉得前面挺好看的,后面不好,看得我可难受了。""什么地方看得难受呀?""就是喜儿爸爸被财主打死了的时候。""那你还哭了?""没有,不过,我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我下回不看后面了,只看前面,看喜儿和大春。我觉得还是〈天鹅湖〉的好看。" 《二泉映月》的二胡和扬琴演奏的版本不是很好,芊芊似乎更关心里面的故事,我简单的把这首曲子的来历讲了讲。听完后,芊芊跑去告诉妈妈,"妈妈妈妈,我今天听了大饼的曲子。" 芊芊妈妈没听明白,问到"什么大饼的音乐",我在旁边听见了,说"不是大饼,是阿柄""对对对,我弄错了,是阿丙。阿柄的《二泉映月》"《牧笛》刚开始,芊芊说好象在《梁祝》里有一段很象笛子,就是化蝶的时候。后来随着欢快的笛声,芊芊边听边舞,说"真好听"。 听完了音乐会,芊芊很高兴地看她的动画片去了,星期六是可以看动画片的日子。第16集 画出你的心情 我答应芊芊在星期天开始教她画画,原来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教她画15分中,后来画画的时间被练琴的时间占了。现在重新开始了绘画的辅导了。 音乐和美术始终是结伴而行的。在辅导芊芊绘画之前,我参看了不少美术教育方面的资料,真的有一些糊涂了,对于儿童学绘画,观点非常多,总体来说,我大体总结为以下几条:1、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老师只要指导一下,孩子想怎样画就怎样画;2、儿童不要学习简笔画和儿童画,而应该直接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目前的美术状况是得奖的孩子越来越多,懂美术的孩子越来越少;3、儿童学画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孩子的美感和欣赏能力,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培养成画家的;4、儿童学画时应该注意对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 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内容,有些互相就是矛盾的,作为家长,有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评判了。 我采取的办法是抓主要矛盾,先明确目的,为什么学绘画?孩子喜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接下来的才是方法问题和对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我在想一个问题,孩子一般都喜欢画画,为什么等孩子大了以后,喜欢画画的人这么少呢?人说孩子各个都是天才的画家,为什么天才大了以后很多就变成"画盲"了。我想,是美术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因此,对芊芊的美术学习,我采用自己的办法,不是很相信目前社会上的各种绘画班,骗子太多了。以下是我自己发明的辅导方法,提醒大家该方法存在风险,模仿者后果自负,本人概不负责。第一步,教孩子简笔画,使孩子具有一定的基本图形的图形表达能力。教的过程是这样,先让孩子选自己想画的东西,然后,让孩子看五分钟,把样画拿开,问孩子刚才都看见了什么,记住了画上的样子没有,孩子可以大致用语言描述一下样画。之后,让孩子开始把她记住的样画凭想象再画出来,如果孩子记不住,可以把样画拿出来摆好,我是把样画摆在谱架上。然后,告诉孩子可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么画。最后,自己涂上颜色,一般简笔画都没有颜色。第二步,让孩子自己画。我的想法是将音乐学习与绘画学习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听音乐中想象音乐,然后把自己的想象描述出来,一方面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同时对语言和形象思维也应该很有帮助,适当的时候,借助于各种图片,让孩子大胆的发挥。第三步,美术欣赏和基本技法的辅导,我认为这才是孩子学画的真正开始。看遍各种形式的作品,从中国画开始,然后是西洋画,先是绘画,后是雕塑、书法等等,这时候,美术馆和各种美术展就成为课堂了。在孩子具备一定的绘画水平后,孩子可以将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就如同用琴声和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样。到了这一步的话,可以用名家的VCD作为教材,跟着学,同时也找合适的老师予以辅导了,做老爸的看来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星期天,我给芊芊辅导画画时,芊芊简直太高兴了,画了四种简笔画,一是穿过柳条的月亮,二是七星瓢虫,三是一朵玫瑰花,四是小花鹿。晚上,又加画了椰子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20:14 | 只看该作者
第17集 “摆谱” 经常听到家长在一起讨论孩子学习的事,很多家长都有共同的体会,既想让孩子多学一些,又怕孩子接受不了。芊芊现在学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是多还是少,但我觉得孩子玩的东西也不少,玩的时间也很多。因为很多芊芊在学的东西都是她非常喜欢的。除了小提琴和经典诵读是作为重点外,其他的东西画的时间较少,但我认为,不能因为时间少就可以太随意了,其实学任何东西,玩任何游戏都有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如果方法得当,肯定效果好,时间的利用率就高。 半个月前,芊芊闹着要学围棋,芊芊妈妈和我也都担心芊芊是不是学得太多了,数一数,真的不少,小提琴、滚轴、诵读、舞蹈(幼儿园)、英语(幼儿园)、计算机(幼儿园,就是玩游戏)、美术(家里)。我心里有些犹豫,芊芊的记忆力比较好,图形的感觉也还可以,还能静得下来,当然学围棋还是挺适合的,芊芊自己也喜欢。正好,幼儿园说开了一个新的围棋班,我就问芊芊。"你是不是想学围棋?","是,我想下围棋"。"那好,我在幼儿园给你报上名,就在幼儿园里学,你说呢?""不,我不想在幼儿园学。""那你怎么学呀","我要跟爸爸学。" 那天在家没事,我就让芊芊把围棋拿过来,试着教教她,因为事先没做准备,不知道该从哪开始教,也就讲到哪算哪了,我问芊芊听明白了吗,她说明白了。哈哈,如果真的明白了,那可就真的是天才了。于是,我们开始你一步我一步的"下"了起来。这时候,我才明白,孩子不是想学围棋,而是喜欢和我一块"摆棋",整个把这个混同与搭积木一样。这让我想出了一种新的教棋的方法。我把最新的高手的棋谱找出来,和孩子一起"打谱",让她记住每步棋的位置,同时让她在棋谱上找出该下哪一步,练习孩子的眼力。就这样,我和孩子下了半盘棋,准备以后每星期留出点时间"摆谱"。对了,该学习围棋法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摆谱法"。 孩子学习,只要有兴趣,似乎再多也不多,如果没兴趣,一样也没法学,你说对吗?第18集“滚”《大学》 芊芊的经典诵读课一直和邻居妞妞一块上,芊芊和妞妞的经典诵读开始已经一个月了,这个月最大的收获是让孩子能养成静下来读书的习惯。尤其是妞妞,原来根本坐不住,现在能很认真的读上半个小时了。《大学》还差一段没有读,两个孩子对《大学》念过的内容有些能背出来,有些需要大人提示,后面的经典诵读课就是让孩子能够熟练地背诵《大学》的所有内容,这对孩子来说似乎不难。 一次,芊芊要和我滚篮球,我就把《大学》给加了进来,背一句《大学》,滚一次球,特别有意思,孩子越背越有劲,球很快就滚到我这了,最后,我已经背不过来了,偷偷的把书放在身边看。昨天,芊芊和妞妞从公园滑完滚轴回来,我让两人又玩了一回"滚"《大学》,孩子们对《大学》的这种作用都很兴奋,哈哈,"滚"《大学》真的很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21:10 | 只看该作者
第19集 其实没那么难 芊芊这个星期练琴的主要任务是把C大调的音阶完全掌握,练习曲和一些小曲子都是C大调的。前一段集中在E弦和A弦上的练习,D弦的练习也有一些,结果早些时候学的G弦上的练习反倒不熟练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芊芊练习以前练过的G弦上的练习曲,芊芊说,真简单,很快,就对G弦上的音阶熟悉了。之后,我们开始练习三手型的综合练习,《大海啊,故乡》,整首曲子从E弦到G弦上的各个音都有了。芊芊一看曲谱那么长,心里一上来就有畏难情绪,在栗老师家只练了第一个八小节。 练习新曲子前,还是看谱听歌,我把《大海啊,故乡》的歌给芊芊放了两遍,边听边给她分析整个曲谱,主旋律就是八小节,第一个八小节是高音部的,E弦上的音较多,手型是这样,第二个八小节,在G弦和D弦上的音较多,注意,两根弦上的手型,第三个八小节在D弦和A弦上的音较多,A和D上的手型是一样的,第四个八小结和第一个八小节是一样的,后面的是副旋律,很简单,你自己就会。 芊芊开始拉上了,第一个八小节没问题,昨天就过关了,第二个八小节是芊芊最不熟练的。芊芊说,&quot;爸爸,到了这你唱,我就不拉了。&quot; <font size="+0">&quot;不行,爸爸干吼那多难听呀,还是要你伴奏。&quot;&quot;可是,我的水平不够,伴不好。&quot; <font size="+0">&quot;没关系,接着来,你拉,我来哼,多练几遍就好了。&quot; 第二个八小节反复了好几遍,总算是不怎么出错了。接下来的内容比较容易了,芊芊很快就能自己往下走了。等整个曲子完整的拉了一遍后,芊芊特别高兴,跑到妈妈那去汇报,&quot;妈妈,我可以整个拉下来了。&quot; 在对曲子进行分析和分步练习后,芊芊对长一点的曲子不再那么害怕了。接着,我们又把《大海啊,故乡》练了几遍,音基本到位了,但手型有时还不是很熟练,还谈不上连贯性,后面几天就得要求更高一些了。后来,我问芊芊这个曲子难不难,芊芊说,不难了,原来觉得难,现在看不难了。我们俩都笑了。第20集 你太凶了这周的练习我觉得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注意手型,芊芊对于三种手型的变化还不是太适应,按理应该比较自如。其次是运弓要把握好,主要是因为这周换了一把大一点的琴,原来的小琴的琴头断了。芊芊换琴,我开始有一些担心音准,但从这几天的练习看,音准没有问题,倒是运弓出了点问题,因为琴的肩托换了,运弓时可能和以前不太一样,所以有些弓走的不是很直。 芊芊在练了一遍前面学过的4个练习曲后,开始练习《大海啊,故乡》,这次练习要比前一次好多了,音准没有问题,手型的变化已经比较自然了。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掌握好,就是拉完第一个八个小节后应很快换到G弦,并且要用4指,芊芊在这个手型的转化时,总是要想,我看练了几次,问题都出在这,等再拉到这时,我大声的说&quot;注意,4弦4指&quot;,可能是声音太大了, 芊芊说&quot;爸爸,你太凶了&quot;, 我说&quot;没有凶,就是声音大了点,好,我温柔一点,听着。&quot; 于是我边笑边很轻很轻地说&quot;注意4弦4指。&quot; 芊芊听了,笑了起来,很高兴的练了起来。看来,家长还真是不能急。练完琴,等我吃了晚饭,我带着芊芊和妞妞念《大学》的最后一段,然后又把前面念过的一部分背诵了一遍。芊芊和妞妞看到《大学》念完了,都笑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的确很有成就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22:45 | 只看该作者
第21集 音乐里的故事 芊芊很爱听故事。在芊芊很小的时候,芊芊妈妈总给她讲故事,家里有很多讲故事的磁带和书,芊芊妈妈还给芊芊在北京图书馆办了个少儿借书证,可以说芊芊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那天,我带着芊芊去幼儿园,本想在路上给芊芊讲个故事,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不知该讲什么故事了,以前给芊芊讲故事总是信手拈来,芊芊特别爱听我讲的故事。但现在,我感觉芊芊真的长大了,什么小熊、小兔之类的故事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了。 芊芊着急的说,&quot;爸爸,你快讲啊。&quot;  我想了一会儿,说&quot;那我给你讲讲音乐里的故事吧,我们今天开个头,第一个故事是贝多芬的故事,想听吗?&quot;&quot;想!&quot; 于是,我简单的给她讲了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做什么的,都写了些什么作品等等。 为了给芊芊更多的故事,我把连环画的网站作为芊芊的故事基地,在网上看连环画,《梁祝》、《贝多芬》和《二泉映月》等的故事都是在网上看的,有时孩子自己试着读文字,有时我带着她读。说真的,我陪孩子看故事的同时,自己还学了不少知识,哎!我不得不叹息,我们这代人所受的教育是多么的片面。 在孩子有时不想练琴时,给孩子上网看故事,就是很好的交换条件,对芊芊很管用。不过,有时候芊芊也让我很感动哦,就在昨天,我在调音的时候,芊芊闹着说,&quot;爸爸,快,我要练琴,我都等不及了。&quot; 你看,谁说都是大人逼孩子练琴的? 哈哈,孩子就是孩子,有了兴趣想拦都拦不住。 第22集 我要买毛笔 芊芊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专门认字了,每天都是在读《大学》的时候,能认就认,不看书就不看书了,只要能跟着读就可以了。昨天带她路过一家文体商店,芊芊说想要买支毛笔学写字。我原来想过教她写写毛笔字,后来担心孩子的负担太重了,就没往那方面想。现在孩子又自己提出来想学写字,我得考虑考虑了。 芊芊很多认识的字,主要是靠形象记忆的,现在孩子大了一些,还真的需要告诉她一些写字的笔画了。芊芊比较喜欢的写字游戏是用手指沾着水在桌上或者玻璃门上写。以前都是芊芊一个人这么玩,没有刻意教她字的笔画。我答应芊芊在她满了五岁的时候,正式学毛笔字,现在也可以先买毛笔,学学持笔的姿势,我想让芊芊先用毛笔&quot;乱&quot;画一段时间后,开始学&quot;书&quot;。我觉得书画可以同时学,画可以早一些,书稍微晚一点,如果孩子的手腕和手指发育不够的话,运笔比较费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23:49 | 只看该作者
第23集 集体荣誉感  春天到了,幼儿园的室外活动也开始增加了。芊芊一回家,就对我说,&quot;爸爸,快,快教我跳得更远。&quot;&quot;什么事?&quot;&quot;我们要比赛了。&quot;&quot;什么比赛?&quot;&quot;就是看谁跑得快,跳得远。老师说了,谁要跑慢了,就要影响班的成绩,成绩不好,家长就会有见意了?&quot;&quot;不是见意,是意见,对吗?&quot;&quot;对对对,是家长会有意见。&quot;&quot;那也不一定,只要你尽力了,输赢爸爸都不会有意见。&quot; 今天一早,芊芊又在给妈妈说比赛的事了。我听着他们的对话。&quot;我们幼儿园昨天跑步了。&quot;&quot;跑什么步?&quot;&quot;就是比赛,看谁跑得快。&quot;&quot;那你跑第几呀?&quot;&quot;我跑了第一。&quot;(注:不知真假,不过,芊芊的确跑得很快,记得有一次幼儿园测试,芊芊的立定跳和20米跑,老师说是班里第一。比测试表中优秀的标准还要好很多。)&quot;那你真够棒的,是不是要开运动会了?&quot;&quot;对,老师说,我们应该好好的练习,要不就会影响班里的成绩,就会给班里丢脸,家长就会有意见了&quot; (注:这次没把意见两字说反了。)&quot;那你就好好练。&quot; 芊芊还是很有集体荣誉感的嘛,这点比她老爸强。第24集 桶满了吗? 海滩上,一个小女孩提着一个塑料桶,装了一整桶的鹅卵石,抬头望着妈妈说:&quot;我已经把桶装满了!&quot;&quot;真的满了吗?我们还可以再往里装些什么呢?例如细细的沙子。&quot;妈妈回答道。 小女孩很快跑到沙滩上,用铲子铲了好些沙子放进桶里,细纱慢慢填满了,妈妈夸奖小女孩:&quot;好棒哦!你又放了五铲沙子,想想看是不是可以再加一铲?&quot;小女孩想了一会,不得其解,生气地踢了一下塑料桶,惊奇的发现表面上的沙子往下渗了一些,小女孩高兴的摇着塑料桶跟妈妈说:&quot;妈妈,我可以在加沙子了。&quot;于是,小女孩又加了二铲沙子。妈妈边夸着小女孩聪明,一边问:&quot;想想,还能加一些什么?&quot;只见小女孩往海边跑去,提着一个小塑料桶,装了半桶海水,往下灌,海水很快就被细沙吸干了,接着又是一桶的海水....... 这是管理学中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每次想到这个经典的例子,我就在想,很多事情并不是刚看上去时候的那个样子,我们如果能超越很多原有思维模式的局限,事情可能就是另外的样子,结果也许会更为圆满。对于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们真的已经填满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24:56 | 只看该作者
第25集 为什么有清明节? 今天早上带着芊芊去幼儿园的路上,芊芊看见路旁的市场上有人正准备摆摊卖东西,对我说:&quot;爸爸,你看,那有人卖书,我们去看看有什么书吧。&quot; 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卖冥币的。对了,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说:&quot;芊芊,那不是卖书的,是卖冥币的。&quot;&quot;什么是冥币?&quot;&quot;那是给已经死了的人用的。&quot;&quot;人死了还要用钱吗?&quot;&quot;这是咱们中国的一种风俗,也是活着的人对不在世的亲人的一种思念。&quot;&quot;那要给他们多少钱呢?&quot;&quot;不在于多伲褪潜泶镆恢炙寄畹囊馑肌?quot;&quot;那是不是应该给老外婆钱呢?&quot;(注:老外婆,芊芊妈妈叫她外婆,她是芊芊知道的唯一已经去世的亲人了。)&quot;是不是你想老外婆了?&quot;&quot;是,那次外婆问我想不想老外婆,我说我想,外婆问我哪儿想,我说我的肚子想。&quot;&quot;你又瞎说了吧。肚子怎么想。&quot;&quot;嘻嘻&quot;,芊芊一脸的坏笑,问到,&quot;爸爸,你说为什么有这么一个节呢?&quot;&quot;这个节叫清明节,在清明节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风俗,一般都要去扫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我得好好找找资料,我还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有很多写清明的诗,明天爸爸可以教你几首。&quot;说实在话,我还真的没想过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在网上搜索查看后才知道。这回又要现炒现卖了。附: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quot;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quot;清明柳&quot;,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第26集&ldquo;小朋友来猜拳&rdquo; 芊芊练琴在周三或周四总是容易出现厌烦情绪。 昨天周四,刚开始时,芊芊练得还可以,二十分钟后,芊芊开始说想休息,我说可以。在芊芊休息时,我用计算机把正在练习的曲子放了一遍。休息了五六分钟,我们又开始练习了。前面复习的曲子很快拉了一遍,重点还是练习《大海啊,故乡》,这次第二个八小节没有大的问题,可到了第三个八小节,芊芊有些着急,拉着拉着找不着拉哪儿了,接下来就是乱拉一通。我赶紧叫停,对芊芊说:&quot;你看,以前你第二个八小节拉不好,但你现在已经拉得好多了,你知道为什么吗?&quot;&quot;不知道&quot;,&quot;因为你昨天练习的时候一点也不着急,谱子看得很清楚,运弓也不错。&quot;芊芊没作声,我接着说&quot;你看今天你的弓压得多厉害,声音很涩,是不是太着急了?&quot;&quot;是,我老是拉不好。&quot;&quot;没事,你今天重点练这八小节,争取达到和第一个八小节一样熟练就行了。&quot; 芊芊稳定了一下情绪,接着拉了起来,这次拉得好多了,但还是感觉比较生硬,又练了二十分钟,芊芊说想作曲了,我看时间也快到了,芊芊今天的状态也不是太好,同意了。 芊芊一听可以作曲了,精神马上来了。我先让她听了一会音,我拉,她点,单音还可以,连着几个音就顾不过来了。芊芊告诉我,她要作的曲子叫&quot;小朋友来猜拳&quot;,我问她猜什么拳,她说就是剪刀锤子布。不一会,芊芊就开始很&quot;投入&quot;的作上曲了。 我在想,是不是以后周四的练琴时间应该缩短,增加点读谱和听音、&quot;作曲&quot;的时间呢?此帖由 annete 在 2005-08-08 00:2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27:32 | 只看该作者
第27集 第一堂毛笔课周六,芊芊刚上完小提琴课,从栗老师家出来就开始念叨我该给她买毛笔了。我们很快回家把东西搁下,准备去文具店买毛笔。芊芊象一只快乐的小鸟,连家门都没进,站在电梯口等我,见到熟悉的人就对人说&ldquo;我出去买毛笔,我要写毛笔字了&rdquo;,那种神情,透着一种无法掩饰的自豪和骄傲。在去文具店的路上正好碰上了为芊芊借书回来的芊芊妈妈,一家三口一块去文具店。 我们挑了两支大白云、一支小白云、一支中狼毫、一支小提笔、一盒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一瓶一得阁的墨汁。在回家的路上,芊芊一会儿抱着我的腿,一会儿牵者我的手,她不知该怎样表达她的喜悦了,不时地催促我们快点回家。一路上,我们在协商着今后学毛笔字和画中国画的&ldquo;条件&rdquo;,我们还是老规矩,要学写字画画,就要坚持到底,还要每天坚持练小提琴。我告诉芊芊,一个月以后就要正式学写字,现在她可以自由地用毛笔&ldquo;写&rdquo;和&ldquo;画&rdquo;。 芊芊&ldquo;练笔&rdquo;心切,条件统统答应。还有个条件,芊芊答应得很不情愿,就是每次用完笔好,由芊芊负责把笔清洗干净。 回家后等把大白云用水泡开,我们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我的从没用过的砚台也找了出来。芊芊早已迫不及待了,好不容易才等到毛笔泡开,抓着笔等待我的指示了。我给芊芊示范如何握笔,芊芊很快学会了,握笔姿势挺象样子。记得我自己小的时候,握笔好象学了很久似的。芊芊学写毛笔字和中国画的第一堂可就开始了。握笔和画线条,我准备让芊芊画线条画上一个月后再开始学写字和画画,主要只注意手腕和了解一些毛笔的特性。 芊芊在报纸上画了一张又一张,我在一旁开始告诉她什么叫中锋,什么叫侧锋和逆锋,握着芊芊的手,用毛笔画了一条黑色的小金鱼,芊芊说毛笔真的可以画画,呵呵。我想,让孩子从心底里喜欢书法和国画,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约定,今后不好好练琴,将剥夺用毛笔的权力。练琴是第一位的。星期天的琴练的很自觉。嘻嘻!这叫以&ldquo;副业&rdquo;促进&ldquo;主业&rdquo;。第28集 &ldquo;橡皮&rdquo;图章 栗老师为了巩固芊芊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专门给芊芊又写了几个音阶练习曲,从G弦到E的分弦练习,一弓两音和一弓四音,四根弦的综合练习。并且要求芊芊在这个星期重点练习新的练习曲和《大海 啊,故乡》。我知道,芊芊对《大海啊,故乡》有一些烦了,她在几个八小结之间的连接不是很顺,回课时,栗老师嘴里一直大声说着&quot;往下看&quot;。芊芊的主要问题还是三种手型变化时有一点反应不过来,尤其是拉的快的时候。 星期天的练习因为答应了练完了可以画画,芊芊表现非常好,新的练习曲拉的比较好,但手型有时会错,一弓两音时不会错,但到一弓四音时,手型容易出错,一指二指并的不紧,音准也容易出问题。《大海啊,故乡》比以前拉的有进步,指法和手型有了进步,连贯性也好了一些,知道边拉边往前看了,有了个提前量,整体感觉连贯性就好了不少。练完琴后,芊芊自己开始画画、写字,估计她自己画了有一个多小时,我一看,桌上、报纸上全是墨汁,芊芊的双手全黑了,脸上也沾上了小黑点,一瓶墨汁还剩一半了。芊芊还忙着,居然把我的文房四宝给翻了出来,我问她忙什么,她说要把印泥给找出来,说是要在她的画上盖上她的印。我说,你快先洗洗,我来给你刻一个印。于是找来橡皮,用牙签做工具,在橡皮上刻了&quot;小云&quot;的印。你还别说,等芊芊拿着这个橡皮图章往画上一盖,还真有点味儿,看着芊芊满脸的得意,我问这张画叫什么名字,怎么画的老鼠这么大,芊芊说,这张画就是叫&quot;院子里的大老鼠&quot;。这是我见到的芊芊画得最好的一张画,可惜,画在了一张广告纸的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29:40 | 只看该作者
第29集 可以轻松一下 为了准备芊芊的音乐欣赏课,总是要花掉我很多的时间,上个星期因为没做好准备,只是给芊芊放了一些音乐听,从单簧管、笛、钢琴、号、口琴、排萧到萨克斯、手风琴等,芊芊也没有认真的听,听完口琴后,说要买口琴,我说,你现在的力气不够,吹不好,芊芊很不服气,说她以前在妞妞家吹过,吹的可响了。哎,等以后有机会给她买个玩玩也好。 今天有朋友给我拿来一套《儿童古典音乐欣赏》,我看了看,真的挺好的,唯一不足就是声音效果不是太理想,不过对孩子一般的欣赏足矣。整体上看,这套材料真的帮了我的大忙,否则,自己整理材料不说,就是对音乐的讲解也不够专业,有了这套材料,我的音乐欣赏课就有了一个系统性。按照这套教材,分为四个阶段,诱导期,萌芽期、体验期和欣赏期。暂且不管芊芊目前的状况,反正我是打算从头听到尾,并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但有一个问题,这套教材要求最好能每天有20 分钟的时间,不要间断,可芊芊的时间真的有些不够了。看来,对芊芊的时间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管理了。 有了《儿童古典音乐欣赏》,我感觉再给芊芊上音乐欣赏课时,塌实多了,同时又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朋友们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帮助,好福气!第30集 我不累  栗老师的新练习曲的确很管用,芊芊在练习了两天后,三种手型的变化已经比较自如了。在练习《大海啊,故乡》时,芊芊现在已经不觉得吃力了,有时候自己玩起了花活,故意变调。  4月8日,周二,芊芊一上来就开始练《大海啊,故乡》,连续拉了三遍,第二遍拉的最好,流畅,但是整个曲子的音准都不是太好。接着开始拉新的练习曲,我嘴里喊着,&quot;慢慢,快快,往下看...&quot;,芊芊比较顺利的拉完了一遍,我建议休息一下,芊芊说&quot;不累,我不累,我还要拉&quot;。 其实练小提琴真的挺累的,现在有点后悔了,当初应该让孩子学钢琴的,好歹也是坐着,不用站着,手也不用抬那么高。玩笑玩笑! 我让芊芊放松一下,接着又开始了练习。很快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后面芊芊练琴的注意力会有所下降,一般比较有效的时间是半个小时,后面的半小时就得穿插游戏了。于是,我对芊芊说,&quot;现在咱们练一遍,涂一遍颜色(在计算机上填色,一种专门的儿童绘画软件),一次只能选一幅画。&quot;芊芊很高兴的接着练了起来,练了一遍后就填色,练一遍大概五六分钟,填一次色大概两分钟。芊芊在填完色后,很快就接着练,练完后迅速放下琴开始填色,好象来回做游戏一样。最后,在我的&quot;热情邀请&quot;下,芊芊很&quot;深情地&quot;演奏了一遍《大海啊,故乡》,我又趁机&quot;陶醉&quot;了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31:46 | 只看该作者
第31集 画鸡蛋和鸡蛋画  我从小就爱吃鸡蛋,芊芊也爱吃鸡蛋,现在家里的冰箱中总是放着很多鸡蛋,吃得忒快,没几天就得买一次鸡蛋。 有一次,芊芊妈妈在蛋壳上开了个小口子,很小心的把鸡蛋的蛋黄和蛋清用筷子从小口子弄出来,留下一个空鸡蛋。芊芊看着这个空鸡蛋,非常高兴,妈妈告诉她在蛋壳上可以画画。以后,家里吃鸡蛋,芊芊总巴望着妈妈给她留下空蛋壳。 为此,芊芊妈妈跑到图书馆专门借来了用鸡蛋壳做各种手工的书,里面各种用蛋壳做的造型真的非常好看,还用上了鹌鹑蛋和鸽子蛋,通过彩绘和加工处理,一件件蛋壳作品让人赞叹。芊芊看着书,从里面挑了个样子,那是一个鸡蛋娃娃,红红的脸,黑黑的头发,芊芊先用铅笔在鸡蛋上画好,我帮她调颜色,可是,怎么调颜色也很难达到画上的颜色,一个娃娃整个变成了大花脸了,不过,没关系,不满意可以用水洗干净,重新画一个,一个蛋壳可以用好几次。 鸡蛋画也很有意思,就是把蛋壳敲碎,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涂上颜色,在背面摸上胶水,粘在画好的底版上,一张用蛋壳做的画就完成了,远远的看上去,你肯定猜不出那是鸡蛋壳做的画,色彩斑斓,立体感很强。 今天早上,我看见家里厨房里放了好多鸡蛋壳,那都是芊芊妈妈准备留给芊芊的绘画材料,又经济,又实惠。爽!第32集 总结与分析  芊芊在周三和周四的练琴都挺好的,没有出现厌烦的情绪。周三的练习干净利索,不间断的练习了40分钟,效果很好,我一直担心芊芊的手太累,但好象芊芊已经适应了长一些时间连续的练习了。周四的练习也不错,周四的练习增加了对以前练习曲的复习,芊芊拉起以前的曲子来得心应手。 这段时间,除了芊芊练习新的练习曲和《大海啊,故乡》外,我重点想培养芊芊自己对练习的思考,想象自己哪里拉得好,哪里拉得不好。这两天练习结束后,我都会问她,感觉如何,感觉比昨天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感觉什么地方拉的满意,什么地方存在不足。芊芊对自己练琴的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说出来的地方往往都能说到点子上。 今天在总结时,我表扬了她在手型上的进步很大,并且帮她分析了为什么今天弓总是走的有一点不直的原因。芊芊说,&quot;你前几天批评我手型容易错,我这几天就记住了,所以今天没有错。&quot; 我对芊芊说,这几次我帮你一块分析练琴的情况,以后就要你自己分析了。芊芊不愿意,说还是要我进行分析。我答应了芊芊,帮助芊芊一块分析和总结。我觉得,帮助孩子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孩子的进步很有帮助。可以提高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帖由 annete 在 2005-08-08 00:3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2:34:02 | 只看该作者
第33集 音乐就是一种语言 下面是有一次我和芊芊的对话。 &quot;你知道吗?爸爸,昨天我们幼儿园画画了。&quot; &quot;画什么了?&quot;,&quot;老师说,画自己最好的朋友。你猜,我画谁了?&quot; ,&quot;不用猜,你肯定是画妞妞了。&quot; &quot;对,我画的就是妞妞。爸爸,你怎么知道呀?&quot;&quot;因为爸爸懂得你的心思,就象爸爸懂你说话一样。&quot; &quot;哦,我知道了,你能听懂我心里说的话&quot;&quot;对,就象有些人能听懂英语,有些人就不懂英语,我能听懂你心里的话,可很多人就听不懂你心里的话。&quot;&quot;爸爸,你会说英语,所以你可以听懂阿牛爸爸的话(注:阿牛是我的邻居,阿牛爸爸是加拿大人),我不会说英语,所以我就听不懂。&quot;&quot;对,你说的很对,其实,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如果你能听懂这种语言,你就能用音乐与别人沟通,你说对吗?&quot;&quot;我知道,音乐里有好多故事。&quot;&quot;是的,音乐里什么都有,有你喜欢的小狗,有你喜欢的天鹅,你信吗?&quot;&quot;音乐里还有小狗哇!?&quot;&quot;对,有小狗,有一首曲子就是《小狗圆舞曲》&quot;&quot;就是小狗跳舞呀?&quot;&quot;差不多吧,也叫一分钟圆舞曲,你知道为什么吗?&quot;&quot;因为曲子就是一分钟的时间。&quot;&quot;你真的太聪明了,一下就猜着了,以后有时间爸爸放给你好好听听。&quot; 今天,领着芊芊和妞妞背诵完了《大学》,芊芊还想玩,我就说给你们听听音乐,你们可以边听边跳。我给她们放了《儿童古典音乐欣赏》的开始几个曲子,包括《小狗圆舞曲》、《小猫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野蜂飞舞》。 我看着孩子们跳着,心想,音乐本身就是一门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如果你热爱音乐的话。第34集 永远的记忆  芊芊这次的新课主要是学习了两首新的曲子,都是朝鲜歌曲,一首是歌曲《小白船》,另一首是电影《卖花姑娘》中的插曲《春天年年到人间》。相信很多练习小提琴的人都拉过《春天年年到人间》,优美而忧伤的旋律让人难以忘记。 今天芊芊练琴,本来应该练习《小白船》,但芊芊坚持要先练习《春天年年到人间》,我也就同意了,但我没想到的是,芊芊对《春》这个曲子能够这么快的熟悉,节奏和音准都不错,只是弓法还不是完全对。芊芊对我说,&quot;爸爸,我特别喜欢这首曲子,非常好听。&quot; &quot;好,爸爸帮你把把这首歌也找出来。&quot; 晚上,我找了好多网页,总算把《春天年年到人间》给找了出来,是《少女与弦乐》的一个专集,优美的琴声,伴着熟悉的旋律,仿佛把我带到了过去遥远的岁月。我想,朝鲜电影和朝鲜歌曲带给我们这代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以说,那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在查找歌曲时,发现了下面的一篇短文也不错,转载如下:[转载]鲜花永不凋谢!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万寿台艺术团的大型悲情歌剧《卖花姑娘》来了!对我和我的同代人来说,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聚会啊!有的人看到我们的兴奋劲儿很不理解,说不就是一台朝鲜老题材的歌剧嘛,有什么可回忆的? 当我知道长白山的时候就知道了金刚山;知道毛泽东的同时候就知道了金日成;知道《白毛女》的时候就知道了《卖花姑娘》。虽然离开&quot;文革&quot;那水深火热的年代已经很远,但是卖花姑娘的故事总是能自然的唤起我的历史认同感;虽然我对朝鲜民族了解甚少,但那动人的故事却轻易的让我了解了朝鲜人民的民族精神。碧波荡漾在大同江,朝霞辉映着金刚山,三千里江山纯净如画,鲜花开遍满山。端庄秀丽的朝鲜女子身着曳地的长裙,手捧盛满火红金达莱花的花篮,美丽的歌声汇入天际的云彩......每当想起朝鲜,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我们父辈的时代,朝鲜,这名字是友谊、兄弟的象征,是高扬在那个热情纯真的年代的一面红色大旗。因此人们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卖花姑娘》的一曲悲歌足以使那一代人潸然泪下,为什么那时候年轻的女性竞相模仿朝鲜姑娘的发型。受尽地主折磨,整日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花妮,为了替垂危的母亲治病,辛劳了一整天之后,夜晚还要上街卖花。姑娘满山遍野苦心采集的鲜花,被富人们的手玩弄过又不屑一顾地丢弃路旁,它流淌着姑娘的血泪,一次次被践踏又一次次被丢弃后,又被倔强地姑娘拾起。鲜花,是她的生命线,是她希望的源泉。残酷的压迫将她折磨得消瘦无力,衣衫褴褛,然而她纯洁美好的人性和对未来的向往从未泯灭,她无数次的呼唤&quot;春天年年到人间&quot;。 《卖花姑娘》的确是一台题材与表现形式都比较老套的戏。然而,在当时那个时代,在中国大陆几首&quot;战地新歌&quot;的时代,在大多数国家的艺术作品都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时代,与中国社会体制与政治形势极为相似的邻国朝鲜的电影,自然就成为中国人仅能欣赏到的佳作。《卖花姑娘》以歌传情,一首首歌曲既衰婉动听,又易于学唱,也许,更主要的是隐隐能表达出人们心底的一种对苦难时势的衰怨。于是中国大地上便忽如一夜传唱开了《卖花姑娘》的许多歌。记得我和同学们当时天天传抄并哼唱着&quot;失去祖国的人们啊,感觉不到春天的温暖,不知哪年哪月,春天才能回到人间......&quot;唱的是人家的歌,诉的是自家的情。我们重温《卖花姑娘》,不为迷恋那个荒诞的年代,而是因为这部艺术上远超过我们当时&quot;样板戏&quot;的作品,曾伴随我们走过那个荒诞的年代。有人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财富。那么当时传唱一时的歌儿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每当想到它,我们就会记起过去的时光,就会从过去的时光里汲取进取人生的力量。与其说我们这代人喜欢《卖花姑娘》,不如说我们珍惜自己民族的历史;与其说我们爱唱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朝鲜歌曲,不如说我们总爱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不能再回到那样的年代!催人泪下的《卖花姑娘》曾经伴随一代人成长,即便是在30多年后的今天,也让那些经历过的和没经历过的两代人都为之动容。几十载的风风雨雨,世界在变,朝鲜在变,中国在变,不变的是真正艺术那恒久的魅力,不变的是卖花姑娘那纯真的双眼给我们的启迪与鼓舞。对于中老年人,《卖花姑娘》唤起的是浓浓的怀旧情思;对于年轻一代,《卖花姑娘》激起的更多是对历史的感悟和对未来的珍惜。因为,在这世界上,鲜花是永不会凋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19:11 , Processed in 0.08170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