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985|回复: 1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尴尬的阅读后遗症—功能性文盲(1)有感于论坛的几个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3 12:2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感于论坛的几个帖子
链接:http://www.etjy.com/thread-291052-1-1.html 为什么长期阅读无法提高自主阅读水平
          http://www.etjy.com/thread-318326-1-1.html 请爸妈来谈谈怎么阅读数学书
          http://www.etjy.com/thread-243682-1-1.html 阅读理解的隐形障碍(其实是很大的障碍)
          http://www.etjy.com/thread-264018-1-1.html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http://www.etjy.com/thread-242172-1-1.html  如何提高语文和政治成绩

功能性文盲——认字会读却不会理解不会应用的学习者
给3大群体:
1:阅读量大,作文写不出来,阅读理解失分大的孩儿。
2:不会自主阅读理科教材,依赖老师的孩儿。
3:职场父母


自打从学校辞职后,我开始接触到年龄范围更大的孩子。小学、幼儿、中学、高中、工作的,在观察他们的学习中,发现很多人因为阅读少产生对资料复制理解速度慢;另一种是最为让人惊讶且毛骨悚然的:阅读量很大,但是作文写得不知为何物,课外阅读理解不过关,不会自行阅读并理解课本等等(我也反对应试教育,但是试卷本身也的确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具备学习的能力);大了进入工作岗位,无法执行基本的岗位职务。

就像论坛的几个少数帖子提出的问题那样:阅读有种尴尬的困境,它并不像所想的那样解决了问题。我很欣赏咱们大陆的环境,因为爸妈那么爱学习,一个理念往往迅速就得到传播。这几年的阅读热还在持续着,早期就做阅读的家庭如今也见到了初步的成效,也留下了一些逐渐暴露出来的后遗症。

我说这些并非反对阅读。而是我们既然用孩子的年华来实践一个教育理念,一个周期也过去了,客观地给后面的父母一些贴近实际的经验和教训,会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们也能迅速做些补救动作。

例子1:当地开绘本阅读馆的一位很有心的妈妈说:“孩子很喜欢阅读、看了很多书、也知道很多知识。但是总觉得她有点儿不对劲,对学习缺乏一种热诚。看书是很快,也能给你说出来故事是什么样的,就是少了点儿什么东西。”我去她那里玩时,特意抽查了小朋友的语文课本,发现她有很多词句并不了解什么意思,但是她能很快给你说出来。我请她举个例子解释一个词“调皮”,她有点愣住,但是很快应付了我一句:“这个我早就知道了,我都会背了。”我再次请她举个例子来说明,她有点儿小慌张,不好意思地笑笑,心虚地说了个例子,而这个例子解释不了“调皮”,反而解释了“诚实”这个词。她妈妈跟我说:没错,就是这个问题。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要批评什么,或许大家现在还在跟进阅读量的热潮中,你会觉得这个现象不可思议或是只是个个例。
2我身边很多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很关心,非常重视阅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敏锐程度很高。孩子稍微有点儿不对劲,她们都可以觉察出来。就拿进入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的语文卷子就可以看出,课内背诵没问题。课外的阅读和作文是失分最严重的。妈妈会觉得有点慌,自己明明很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了,孩子也很爱看书,那为什么阅读和作文就是上不去呢?不仅是小学,等大人和小孩刚适应好小学的阅读理解和作文,还有中学、高中的阅读理解和作文,程度更深了。(当然,你可以说考试八股,可是当你真正去面对卷子时,你就会发现,它确实能够检验处一个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人不快的应该是应试本身而非卷子本身。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层出不穷的测验,越是顶尖的学府越是重视。)换句话说:如果连理解作者的能力都没有,那以后工作如何理解客户的要求、做出符合需求的产品;去看看世界上最出色的的那些创意,哪个不是在对大众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来的?
扯远了。例2的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阅读出问题了。当然,有很多阅读成功的例子,我们真的要去细细研究他们是怎么做阅读的,凭的是理解思考应用,很少用阅读量取胜的。否则,想要成为那样的孩子,只要把那些牛娃的书买下来,从头翻到尾就可以了。

例子3:虽然这个例子离这里的大多数家长有些遥远,但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我们本地市最好的高中的文科生来找我(是我的朋友),因为她不了解上课老师讲评的练习卷。我让她大声朗读出那个她做错的题目,她朗读完后,一字没错。可就是搞不懂为什么答案是那样的。我随意挑了其中的一个字词“资源”,请她给出定义。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又随意挑了其它几个字词的意思,她也没法定义出;刚开始,我问她字词的意思时,她觉得我很傻,她觉得老师应该讲题目,而不是问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她很怀疑这些字词的意思与这道题有什么重大的关系。最后,通过查字典清理字词的意思,她才恍然大悟,答案是有道理的。这是个文科生。
很难想象,她是个高中生文科生,而且她看书看不少的。她可以把东西朗读得很完美,却不明白在讲什么。而她自己也头痛:为什么题目我都看得“懂”,实际却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最让人担忧的是:她刚开始时,是强烈质疑对题目里的字词的深入理解能否帮助她解开这个问题。这是普遍的现状:并不认为题目本身的字词能够解决问题,反而缘木求鱼去找各种阅读技巧,追求阅读量和速度。
她后来读书就老实了,也摘掉了历史老师给她的评价:“历史思维比较差。”

为什么我会说这是阅读造成的?准确来说,是对阅读错误的观念造成的;因为对阅读有错误的观念,就出现错误的阅读操作。首先,学校和现在提倡如何读书的理念对阅读理解就有一套教孩子怎么去“跳读信息”、“抓关键词”、“中心句在第一段”等等的方法。看似很聪明,其实是在让阅读者的速度越来越慢。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习的速度越来越慢,那就鼓励他去从小使用这些办法吧。

举个例子,它是如何让学生的速度越来越慢的。我的一位交情不错的高中同学在厦门大学学习后进入厦门的外企,她在跟我聊天时提到她在外企工作的前半年实习期。她说当时怎么都想不通,一份很简单的工作岗位说明书会给她造成那么大的麻烦。她在拿到岗位说明书的时候,使用她训练出来的阅读办法读过即便还用荧光笔做了记号;甚至还能口头说出该怎么做。隔天,她把公司的客户带错了地方还传递给了客户错误的讯息(跟岗位说明书里要求传递的信息不搭嘎。)上司指着她和岗位说明书气急败坏,然后在那头疼为什么现在毕业的学生连份岗位说明书都看不懂。只是她当时还纳闷:“我做的和岗位说明书有那么大差距吗?我看几遍都能把它说出来。”她磕磕碰碰地度过了半年的实习期,各种磨练、各种抛弃以前的观念做法,重新适应。她说她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完全搞懂一本34页的岗位说明书,跟她前几次读这份岗位说明书的意思果然差距很大。

这样,学生的学习速度不仅越来越慢,而且人看起来越来越驽钝。


打字累成狗了。。。还有一些事儿要做,先吃饭。下次再聊。

点评

很犀利的话题。  发表于 2017-11-28 13:49
说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6-4-11 15:12
来学习  发表于 2016-3-23 22:49
期待您发更多的文章,因为您说的现象就是我孩子所遇到的,我观察周边的孩子,还有大量这样纯粹阅读留下后遗症的孩子.  发表于 2016-3-10 14:02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2 金币 +32 收起 理由
thyxxc + 2 + 2 好文章
hwzxzxq + 10 + 10 支持原创
子云 + 10 + 10 赞一个!期待下文!
目师 + 10 + 10 欢迎原创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3-3 16:27:1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后面,我家孩子就有这个问题,阅读量极大,也爱阅读,作文写得还可以,但阅读理解不行,考试时都是亏在阅读题上面,不肯花心思去组织去写,都是随便口头语式的回答,很头痛。

点评

似乎是通病呢  发表于 2016-3-23 2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3-3 17:01:45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后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3-3 17:16:33 | 只看该作者
很期待后续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3-3 22:55:26 | 只看该作者
酷爱阅读,阅读理解和作文却很欠缺的默默飘过,期待更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3-4 09:3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6-3-5 08:16 编辑

如果真是酷爱阅读,对于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孩子,问题应该不是出在阅读或阅读理解上。我记得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就开始教字词理解,后来学语法和文章段落分析,如果没有阅读,教这些都是无水之源,事实上也成了无水之源。

中文有其特殊性,很多时候是不能追求字面,主要看语境。下定义太为难中文。公文之类倒是极其需要字面定义,公文基本都有预制文字或框架,所以台湾的公文还可能保留文言气息,但也仅限于公文。

常用字总共才二三千个,一字多义且相差很大,然后通过组词而千变万化,根本不可能妄想通过词组来索引。

“跳读信息”、“抓关键词”、“中心句在第一段”,是阅读中高阶后,由于阅读速度得到提升,自然而然产生的高效阅读法。初中小学就教这个基本上是本末倒置。对于没有阅读质和量的孩子,教了也学不会,因为没有阅读基础。所以说,如果公文读不懂写不来,并不是学会了这些个跳读,抓关键词等技巧,恰恰是没学会,胡乱一把抓的结果。

好些学校搞改革,让孩子学习高速阅读法,之后都会不了了之。

就是因为阅读有难题,才会风起云涌强调阅读。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书,适合孩子成长阶段的书,有几本,绝大多数都是舶来品。汗颜。

回头说阅读量,为什么量有了,而试卷作答不良,我认为主要问题出在试卷本身的答案要求和受试者本人的心里答案有差异,人很难说真话同时说谎,只能间杂进行,这个没有一定的经验和火候(说到火候我就觉得虚伪)好难把握,尤其对于孩子。其次才考虑阅读质量。量有了,质的提升不难,除非真的一直是在读字,这太虐人,没有哪个喜欢被这样虐的,所以,一般喜欢阅读就是真的喜欢。


点评

认同  发表于 2017-11-7 15:04
有点意思  发表于 2016-3-23 22:50
认同,尤其认同最后一段说的。  发表于 2016-3-4 10:3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目师 + 10 + 10 欢迎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tricom163 花了 2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3-6 09:21:34 | 只看该作者
很幸运看到此贴,等待楼主的更新

点评

同样期待  发表于 2016-3-23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3-6 12:46:02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看到这种引人注目的讨论贴了,期待下文~
[发帖际遇]: 子云 被宝箱砸中,开宝箱花了 2 金币,想知道开出什么好东东?回帖试试。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3-7 09:54:1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
[发帖际遇]: Alice妈妈 文章写得好,得到了新儿教神秘人物奖励 3 金币,太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3-7 11:1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3-7 11:19 编辑

举个例子,它是如何让学生的速度越来越慢的。我的一位交情不错的高中同学在厦门大学学习后进入厦门的外企,她在跟我聊天时提到她在外企工作的前半年实习期。她说当时怎么都想不通,一份很简单的工作岗位说明书会给她造成那么大的麻烦。
==========================
楼主举的这个例子很有意思。其实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产品,都有一套自己的语境。内部人之间的交流,说明书的阅读,他们自己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对于一些外人却有一时无法逾越的门槛,这些对于新来的菜鸟来说绝对是需要学习的。
国内大学所受教育往往有闭门造车的现象,语言与业内很不搭界,更不必说与国际接轨了。所以,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必须要尽快调整自己,适应新的阅读理解的模式,实际上就是转换自己的职业思维。当然,如果在求学阶段,能够进行更多有效的实习,或大学老师有较丰富的实践背景,情况会好许多。
阅读理解是有自己的格式,中学阶段的训练应该讲是比较基础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学生、家长、老师往往只把这当做一种考察,视之为结果,而较少关注过程的培养。那种认为这不过是大量泛读的必然结果,恐怕多数会失望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5:21 , Processed in 0.12337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