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爱睿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记录] 爱睿手记(2002,boy,五年级)

  [复制链接]
32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1:51:26 | 只看该作者
零星记:
周末看《约翰·亚当斯》,缘起于饭后茶桌上爷俩聊“波士顿倾茶事件”。想不到小子对美国历史开始有兴趣了哈,于是建议他看看历史剧集《John Adams 》 ,他说好。不想剧中唇枪舌战的法庭辩论氛围很让他感兴趣,一集下来催他洗漱,还是一个劲跟在老爸后头问东问西:为什么要去费城大陆会议?后来有几个州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有谁?美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一晚上也捋顺不完啊,这个心急的家伙,还是催他睡去,老爸也明天答应找几本相关的书给他看看。于是跟他道声晚安,加了一句:little  pumpkin,跟老亚当斯那儿现学现卖,一听这,睿同学乐了,如他自己所说“倒头大睡”去!

点评

这样真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1 15:39
真喜欢你家的氛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0 14:54
好有深度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0 1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2:19:31 | 只看该作者
鉴于500克面包一次吃不完,娘俩动手尝试做了按比例减量的面包,睿同学主要负责配料比例的把关。等待+等待之后,等到熟悉的香味出来了,更期待成果到底如何哈。开盖之后发现很是OK!尤其赞的是加了蔓越莓干,口感真不错。这下心里有底了,感觉信心大增。来,击掌!小子建议。

点评

动员炎一起吧,炎妈,亲子料理是一乐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3 12:31
看着很是诱人,我也要把烘焙学一学,烤箱一直闲置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2 11:34
在MM版的带领下,开始学着烘培,慢慢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0 14:40
好馋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0 1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4:39:05 | 只看该作者
爱睿02 发表于 2014-3-10 11:51
零星记:
周末看《约翰·亚当斯》,缘起于饭后茶桌上爷俩聊“波士顿倾茶事件”。想不到小子对美国历史开始 ...

HBO的历史迷你剧,觉得这部从国父之一的约翰亚当斯为线索,来展开美国建国史,串起来很多之前熟悉的历史人物,推荐孩子们有机会看看。

点评

有时间也找来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0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发表于 2014-3-11 13:03:16 | 只看该作者
睿妈 特指上海北京等地五年制小学生在进入小学第五学年度时,为升入名牌初中应对选拔性入学考试而开办的补习班,通常是在小学4年级升入5年级的暑期开始开办,到次年4月初名牌初中选拔性考试(面试,面谈)之前结束。通常开设应对初中入学测试的英语数学和语文强化课程。睿妈,你们那里没有小五班吗?或者小小五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13:43:54 | 只看该作者
风淡云清518 发表于 2014-3-11 13:03
睿妈 特指上海北京等地五年制小学生在进入小学第五学年度时,为升入名牌初中应对选拔性入学考试而开办的补 ...

听说过,云清,类似集训营一样的,为将来“点招”和“竞赛”“小卷”啥做准备,对此我们一直在观望状态,小子起步晚,三年前打算先跟着校内功课走,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一晃到了五年级。。眼下小升初的政策又有变,心里没底啊,继续观望好了,看今年毕业生的走向如何再做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15:34:26 | 只看该作者
3月11
昨儿睡前故事时间,俺手头正好在翻《读者》,于是问小子:给你读这篇《思想的好处》吧!
他说:好啊。
----在哲学家约翰·杜威90岁的生日晚宴上,杜威正与一些宾客热烈地讨论文化趋势,突然,一个年轻的医生脱口说出了他对哲学的评价。
  “那些空泛的思想有何益处?”年轻的医生问道,“它又使您获得了什么呢?”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很欣赏年轻人的坦率,他静静地坐回椅子上,微笑着说:“你想知道它的好处是什么吗?我的答案是---
读到这里停顿一下,问睿同学有答案么?
他脸枕头上贴一会,说:思考让人生有意义。。。人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会有收获会有进步,如果人不思考,那多无聊。
和他说喜欢他的回答,和杜威老的回答有相通之处,只不过哲学家喜欢打比方。
他说想听老先生的原话,于是继续读:我的答案是:登山。”
  “登山?”年轻人一脸茫然地反问,“那有什么用?”
  “你会看到其他可以攀登的山峰。”杜威回答,“于是,你从这座山上下来,去攀登另一座,接着,你又会看到其他可以攀登的山峰。”他把手轻轻地放在年轻人的膝盖上,说:“当你不再有兴趣看其他可以攀登的山峰时,生命就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1:52:27 | 只看该作者
练琴之道(马尔维·奥林)
第一阶段:把种子埋在土中,浇水。这时,看不到什么变化。但是种子内部却开始了生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你不会感到有兴趣,但我们要不停地浇水。而且,似乎很久也见不到有什么动静。许多学生从来也没有做好种花的第一阶段工作,而是急于想看到开花。他们知道花是美的,但没有能耐心地等待花自然地开出来。结果花往往由于没有发育成熟”“而夭折。对我们练琴的人来讲,也就是由于缺少细心的反复练习,没有能形成正确的概念。  
    有些学生只是演奏而没有练习,这就等于不断地把种子从土壤中挖出来,看看是否长出来了,结果反而阻碍了种子的生长。这样的学生往往想把一首曲子当成已练好的作品进行演奏,而没有把这首曲子首先彻底地练好。这样耳朵就习惯于听坏的音准、音质和节奏。使人感到惊讶的是,有才能的学生特别容易受到这样的灾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有才能的学生在开始学琴阶段,学奏那些小曲子时,一下子就学会了,而别的孩子却不得不刻苦地练习!这就在这些有才能的学生心里留下了一种错误的估计。后来当他的老师要求他进行刻苦而有规律的练习时,他怀疑老师的建议,而且不习惯在自己的乐器上从事严格的劳动。这样的学生往往要经过多年的挣扎,直到最后现实迫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所要达到的结果只有通过不断地刻苦工作才能取得。于是他就重新为自己“安排程序”。这个过程就远比从开始就学会按严格的要求进行学习要困难得多了!  
    要耐心,不能心急;不能一遇困难就想“绕”过去。长此坚持下去,学生会发现,当他学习演奏一首新作品时,会比以前快得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各个困难点要继续增加“营养”,不然的话,原来学到的内容就会退化!如果有三天不练琴,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已经开始了的学习恐怕就会完全夭折了。  
     第二阶段:种子发出了嫩芽,不久就钻出了地面。种子还向下向两旁生出了小根,以便吸收营养,支持主茎的成长。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株大的植物,都是可以看得到的。当它根深叶茂,发育成熟了,就开始形成花蕾。这第二阶段对练琴来说,就是通过准确地重复,以达到能轻而易举地、没有障碍地把这首曲子演奏出来。我们人的头脑就好象是个电子计算机。每次练习就犹如加入信息。反复就好比是制定程序。所以练习时对许多基本问题要进行精密的考虑。也就是说对全部细节都要加以注意,例如音准,准确的节奏以及要演奏出什么样的音色等等。要是反复某些犹豫不决的东西,就会给头脑编制错误的程序,从而减慢进步。进行高度思想集中的正确练习可以很快地产生极好的结果。要耐心,对困难点要不断地进行练习,不要以为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处。要是你漫不经心地和半信半疑地在进行练习,头脑就很容易停止工作。  
    学习演奏任何音符之前都要先在内心中听到这个音符的音高,原则就是个空的点。即使是最困难最难懂的句子,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从里到外的,也就是先在内心中听到声音的音高。许多学生不是记住每个音或是一组音符的音高,而是记手指的数字,这种练习方法在背谱时就自食其果了。根本的原因在于音乐是声音而不是手指数字。 
    第三阶段:当花蕾充分地成熟,一朵又美又香的花朵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第三阶段需要的是保护技巧。为了练这株花能健康地成长,上述的修剪、除草、施肥等工作都是不可少的。美好的演奏的确很象珍贵而难得的花,是很值得种在花园中的。我还要补充一句,不一定是职业的演奏者才能演奏得美,这就象不是只有花卉研究者才能种植美丽的花朵。那些认为自己“不想成为职业的演奏者”所以马马虎虎地练琴的人,他们不懂得音乐最基本的目的是使听的人和演奏的人都感到愉快。试试看,你会喜欢这样做的。                  

点评

谢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7 14:14
谢谢了,很好的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4 18:06
我们还没有任何基础,理解不了。先收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4 15:42
学习了,也让丁丁来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3 16:14
这文章学习了,也让豆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3 1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2:27:41 | 只看该作者
反复读上面一段,颇有启发。
从今往后不论是弹琴还是生活,得空的话重拾侍弄花草之心罢,相信会平和会快乐会美好很多。

昨儿放学路上小子建议照着“蚝油鸡翅”的方子做做看,问他记得步骤么?说没有问题,他就是活菜谱。
于是娘俩折返,着手去超市一一买主材,翅中、蚝油、番茄酱。回家后小家伙急不可待先将翅中加入蚝油盐少许料酒少许腌制入味,待他的工作完成,俺接手开火在电饼铛上烤制,睿同学一会进来探视:好了么?可以放番茄酱了么?我去拿。。
呵呵,当等待变成了一种享受,再平常的食材也会成为美味吧。

点评

确实心态很重要。  发表于 2015-1-7 09:34
予儿妈,做食物是这样哦,得趁这兴头,一搁下又不知道忙活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7 09:41
趁热打铁,时机掌握刚刚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4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2:10:27 | 只看该作者
3月13
本次的回课更像是小场演奏会的感觉。老师一旁从头听到尾不时打着节奏,投入和享受的程度不亚于演奏者本身。旁边还有刚上完课的小同学和她的妈妈,娘俩因为听到琴声又折回来听。说实话,一向感觉挺淡定的俺都有点莫名的紧张了。看睿同学倒是很平静,手一跑动,练习曲+大曲子一气下来,基本发挥了练习的水平。演奏完毕,老师点头说不错,曲子表达的很完整,练习曲的速度和力度都提上来了。然后笑着问小子:想听我的一点建议么?小家伙冲老师一乐,老师说:听过帕瓦罗蒂的演唱吧,假如把他比作“一号”,那么你刚大曲子的弹奏给我感觉是“小一号”的他。你的演奏技巧和流畅度都到位了,但是还需要气势,上台演奏,一定要亮出嗓子就抓住评委。虽然海顿的风格和莫扎特相似,风格相对沉静和内敛,不像贝多芬那么有力度和厚度,但也有鲜明的强弱处理,你要做强调和突出,像刚刚的演奏内敛做的不错,对比做的不够,再奔放点。。小子边听边点头。接下来师徒俩对整首曲子做了细节上的探讨,师傅指点,徒儿琴键上一一做调整,谱子上一一做标记,时不时反馈:“这样能左手能用上力啦”“这样听起来更好听了”快到曲子结尾的部分,老师示意保持原来的速度,一定不要加速,小子于是沉住气弹。。待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睿同学收手,俩人脸上都露出笑容,老师照例拍拍小子的肩膀:“嗯,和一开始的状态大不一样啦,回头练习时要像刚刚这样拿出劲儿,尽情发挥!不过不能信马由缰,越忍不住想弹快的时候越要收住。。这很不容易做到,但是你一旦做到收放自如,学会控制了,你就是最强的。”
回来的路上,小子很兴奋:太喜欢这节课了,喜欢跟老师探讨,喜欢收放的感觉,喜欢强弱的对比,总之学到了很多。
对他说:好好保持学习的状态吧,对于音乐而言,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还有一段路。
哈哈,一说完这俩词,知道这一路又要问题不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10:28:19 | 只看该作者
3月15
小子埋头写他的作文《童年趣事》,完事之后乐颠颠读来让姥姥姥爷听,写的内容是他去海边玩耍和爸爸堆沙堡的事。其中有两段描写还挺意思:
他说当脚触到那软软的有些下陷的沙子,看着眼前一望无垠的蓝色和翻滚的白浪时,觉得自己像是“阿斯兰”站在古堡上巡视着脚下的疆土。。于是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在沙滩上建一座城堡!
还有结尾一段:童年的时光就像这座沙堡,终究会被时间所带走。但他知道,每当记忆的潮水退去,它们还会显露出来,所有童年里的美妙和欢乐都一一珍藏在这座“秘密城堡”里。
俺一旁听完,心里面感触哦,要跟成长中的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如此才能去那座“秘密城堡”探秘。

点评

写的感情细腻,真挚!  发表于 2015-4-8 17:10
写得真好,感情细腻的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1 12:12
写得太好了,叫俺家小子来学习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7 14:36
这孩子,咋感觉这么好呢,感性,理性,最终走到同一个方向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7 14:13
阿斯兰这段是从“纳尼亚”找到灵感的,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7 1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41 , Processed in 0.089423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