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cpe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古文经典的国学到底是人类的普世文明,还是正相反?(四)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09:09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结果和现象,在BIBLE中也有记录:

BIBLE: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而对于坏树:BIBLE记录: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这也是中国人在1911年对古文文言文的认识和处理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但是中文翻译的BIBLE,与英文BIBLE又有不同,

比如: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英文:

So, every healthy tree bears good fruit, but the diseased tree bears bad fruit.

英文直译应该是:健康的树结好果子,有病的树结坏果子。

英文的好与坏:good, evil 不是 healthy, diseased。

不同的翻译意义何在?

有病的树是可以医治的,而坏树,能不能医治好就不好判断!

按照BIBLE的英语解释,有病的树,结的是坏果子,但是有病的树,可以通过悔改变为健康的树。

如BIBLE 所记录Jesus: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3500年前的BIBLE,指出了人,包括中国人所存在的问题,也给了人,包括中国人治病的药方。

公平、平等、爱人如已、不可说谎等等。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3-8-23 16: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6:49:21 | 只看该作者
有学者早就讲过,中文的汉字是横在中国人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一堵墙。而文言文更是万里长墙。

近,教育部又发文让小学生减负,这二三年已出台了不少减负的办法,这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家长提示,更主要是向语文老师提示,过去是有作恶多端的行为,所以现在改革减少!现在如果还有作恶行为,就不要多端了。

比如:在教学大刚之外,增加小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内容,美其名约:国学学习。

实际就是老师个人挣钱,作为自己养自己孩子的经济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3:33:5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在学习科学教材,有一个文章关于 SOUND,声音,讲:人区别于动物是声音的艺术,而语言是声音的艺术之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之一。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本质不同,不在于音的不同,世界上还没有完全一样声音的语言,区别于:

拼音文字,只记录一个音,而汉字,是把一个音分成四个调,如:一,姨,蚁,艺,广东的粤语,分为五个调。

所以这种音的不同记录,也影响到了音乐的理解和创造,现在的音乐记录,实际是与拼音文字相一致,一个音符,只记录一个音,只不是汉字,一个音分成四个调来记录。

所以国人,也无法产生史诗一样的音乐家,也无法产生多产的音乐家。

这都是从汉字产生以来,所形成的与其它文明不一致的思维的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3:45:1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在学习英语三年级HEALTHY 健康教材,其中有头脑与情绪的健康部分,也出现了与三年级小学教材不一样的理念。

健康教材的理念出自哪里? 还是从3500年前的BIBLE而来。

Good character: caring, respect, trustworthiness, responsibility, citizenship, and fairness.

caring :理解为关爱。

respect: treating others as you want to be treated. 这就是BIBLE中的金律,你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

trustworthiness: tell the truth,讲真话,不可说谎。

responsible: you can be counted on to do what you say you will do . 说到做到。Jesus:  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还有剩余的两个,citizenship and fairness,

如果说前面这几个都在古文中有所体现,程度不同,但是citizenship and fairness,却正是古文经典所剥夺中国人几千年的理念:

公民(即人)的权利和公平。不解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3:53:15 | 只看该作者
古文经典剥夺人的权利和公平,以什么理由?

孔子:贵贱有等,

现在有些媒体,也把一部分人定义为:苦逼,屌丝,如同一辙。

所以从BIBLE的角度来看:中国孩子的教育,按英国学者对印度学者所讲,“你们现在学习的,我们1500年前就完成了”。


3500年的BIBLE记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

这就是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9-9 22:24:54 | 只看该作者
你好,国学我没有怎么研究过。我也就读了一些“小学”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我在读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面很宁静。虽然我可能读过之后记不住。但是总是会有某个句子让我有收获。比如,人有短,切莫揭(以前总爱当面揭短),比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等等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也有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我觉得认为国学好或者不好的标准应该是,在里面你有没有收获。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里面有糟粕这是肯定的,但是我相信有些东西历经千年也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孝顺父母,尊重师长。比如诚信比如严谨自律。所以要用选择性的眼光来读这些经典。千年之前的那些人杰,留给现在的人们也就是这些东西了。虽然时代变了,但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永远都不会变。经典里饱含的那些强烈的情绪总是会产生共鸣,会为我指引方向。说实话,从小到大家里一直惯着,要什么就给什么。在我已经工作的某天,我开始读经典,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之前错的有多离谱!所以无论是读什么书,挑自己觉得有用的读。那些传世经典,我感觉无论里面的内容如何,都是在教做人的态度。至于这个态度对不对,只能看适不适合你。适合就对,不适合就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3-9-11 15:14:3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奇怪,我们5000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为什么和现代科学没有什么关系呢?

不要说贡献,就连发展都难. 不过是翻译,抄袭,应用而已.
这和人种肯定没有关系. 那只能是教育和文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17:0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智慧在线 于 2013-9-9 22:24 发表
你好,国学我没有怎么研究过。我也就读了一些“小学”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我在读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面很宁静。虽然我可能读过之后记不住。但是 ...


每个人读同一本的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也是不一样的。

个人的差异是多变的,这是无法讨论的,也没有对错之分。

但是如果让所有的人读同一本书,特别是让所有的小孩子都读古文经典,这就是个问题。

比如说:前两天,在网上,有前教育部人讲:放弃英语学习,改为国学,

这就出现问题:

1、这位人士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子女?学习的是什么?学不学英语?出没有出过国?什么时候学习国学?

2、这位人士是如何对待自己亲属子女的国学与英语的学习的?

3、如果这位人士不把对待自己子女和亲属子女的经历讲出来,却只是对其它国人的子女建议在小学生阶段放弃英语学习,改为国学学习,这就存在问题!你有资格建议让我的小孩子放弃英语学习,改为国学学习?

主张学习国学的,看国学的人,都和古人的老子与孔子犯同样的错误:

老子与孔子都没有讲过自己是圣人,君子,却著书写出圣人与君子的标准,

同样的道理:这位人士,自己的子女以及亲属的子女,是不是放弃英语学习,改为国学学习,都没有公开?凭什么主张让我们的小孩子放弃英语学习,改学国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17:23: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智慧在线 于 2013-9-9 22:24 发表
有些东西历经千年也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孝顺父母,尊重师长


这个东西以前讨论过,这些话与人类的总体发展相矛盾的,是极度自私的。

孝顺父母,动物都孝顺,不用多说!为什么要重点说?证明在古时候,是不是有大量的人不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现在越来越应该成为社会的一种责任,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即年轻人群体对老年人群体的孝顺,可是看看清华大学教授的养老金改革方案,这是不是也告诉大家,孝顺父母真的只是个人的事?

为什么强调尊重师长?

教材是老师写的?文字是老师发明的?都是平等的人,要相互尊重,而不是单方面的,老师同样要尊重学生,这在一个只强调尊重师长的社会中,老师会尊重学生吗?

所以说:不管讨论什么内容的问题,最终回到人与人关系的原点:

正如3500年前的BIBLE所记录:是不是平等?是不是公平?是不是不可说谎?是不是爱人如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37 , Processed in 0.09737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