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17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孝道毒于响尾蛇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7:15 | 只看该作者
SHPX,先感谢你的讨论,你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也给了我和大家很多的参考。

继续讨论:

你之前说的“本意不是如此”,可是我们看效果,这种曾经的主流舆论,达到的效果就是恶性竞争。

强调任何情况下“理解父母”,以我个人的经验,是对大多数人行不通的。难度太高,付出的成本也太高。比如我自己,如果我当初不把那么多精力用在极力的理解她行为背后的一切,跟她沟通,然后让我们的亲子模式上改变的话,我在社会功能上会做的好太多。我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而其他人,如果有个必须理解父母的态度,却做不到,就容易在“理解到一半”的地方卡壳,结果就是又重复父母的方式,贻害下一代。这也是我亲眼所见所积累的社会经验。

我觉得值,那是我的个体感受。其他人,先不说做的到与否。如果都做到了,起码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如果人人都立志于此,那就是延缓社会的发展,不用干别的了。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我说的孝道背后的“利益模式”,很利于“恶性竞争”,就有这个意思。这也是很多会培养孩子,也接受了现代观念的父母,依然在大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7:41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见过不少学识惊人,思考力度也惊人的孩子。无他——有个好环境加自由发展,现代的信息量足以创造出这些优秀人才。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这个观点同意。在我看来,现在的孩子的突出问题就是:即要个性和空间、尊重和地位,又要舒服和不负责任、轻轻松松的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8:05 | 只看该作者
要接受大部分孩子都是“庸常”的,就算行行都出状元,也不是每个都能做状元,只是独生子女政策,让大部分父母失去了平常心而已。从而造成了连孩子原本的天赋都浪费了。

所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是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相应的适应某个领域的特质。

其实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讲,如果为父母者可以找到这个点,并加以培养,就冲那些不接受孩子的特质瞎操心的父母那么多,都足够培养出“相对优秀”的孩子。




【在(波上木兰舟)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不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是成才。大部分人平庸普通,有一技之长或者有能力找份工作,养家糊口,能健康乐观的生活,也就不错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8:28 | 只看该作者
SHPX的提问非常典型,而且有现实意义。

这么说吧,就如你对“合法离婚”的疑问一样,问题出在法律体系的不合理,不健全。有关中国婚姻法和相应的社会环境问题,我之前写过很多专门论述的帖。

而你说的“管你经济自立不自立,人格独立不独立”,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事物的新旧交替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旧的发展成了坟墓,但还有些保护作用,新的刚确立,但不足以遮风挡雨。

其实,你对反“孝道”和建立新的亲子关系的观念的疑问,也出于此,是不?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关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这样的话,是否过了?我基于: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平庸普通的思路,而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9:08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

人类,又是生命里最复杂的一个。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永远走正确的路,然后“教育”,能出一个完美的“金刚之身”,同时,替孩子把所有的烦恼和挫折都挡了。

在这种理念下,只会越走越偏,还可能造成彼此对抗,怨恨。

我说“接受”,不止要接受孩子生来就有不同的特质,还要接受“教育”不是万能的,父母也是,就算你做的千好万好,孩子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人生的各种况味还是要一一体会。你越想筹划好一切,孩子越脆弱无力。

我觉得,父母给一个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再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爱,也尽自己的力量引导了,提醒了,就够了。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本质就不好,也不是你努力的太少,而是你心态没摆正,受的了辛苦,却承受不了看孩子摆脱自己“控制”的那份焦虑和心疼。这里的控制并不完全是贬义,也是一种想帮助而无能为力的感觉。

龙应台说:父母要学会面对孩子的背影,因为你逼着他面对你了,他就会背对他们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9:28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现在的孩子普遍问题:既要个性,尊重和地位,又想不负责任轻松的过完一生。。。这不是那些父母造成的吗?

从幼儿期开始,连穿衣吃饭这样的事都恨不得全权包办,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自立的第一步就做的不好,以后更是对自己人生的所有大小决策毫无参与权,也就体会不到“自我成就感”和自己的行为带来的“挫折感”“失败感”。

父母根本就没教会孩子“你要为自己负责”,连当年告诉孩子:“读书,可以,不读,干农活”的老农们都不如。如今再来抱怨孩子们混蛋么?你敢说他们是真心的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爱的吗?

那反过来说,90后的闪电少年卢驭龙,这在我们80后是不敢想象的少年科学家,十年之间,成长环境就大为不同了。每代都有天才,但不是每代都能出天才。此外我还见过很多言谈间充满睿智的孩子。比如我表弟,89年的,在学术领域上我只有向他请教的份。但在对父母的索取和依附上面,他也是你眼中的“混蛋”。这都能追溯到教养模式上。

现代社会提供的信息量和学习机会太丰富了,父母们如能做到爱且尊重,言传身教的让他们明白自己得为自己负责,他们就差不到哪儿去。相反,很多父母都是捆着绑着死拽着不撒手,结果是被束缚久了的野马一脱缰,立刻就奔邪路上去。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这个观点同意。在我看来,现在的孩子的突出问题就是:即要个性和空间、尊重和地位,又要舒服和不负责任、轻轻松松的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00:1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位老朋友,你说的那些话,说明你和我走过相同的人生经历,而且达到了难以达到的互相理解。

为什么那是要一生来消化的伤痛,为什么那是一个要由我们来“反设计”的家庭模式,为什么你懂,二十出头的我,那些行为背后是“被认可”的需求驱使的。为你心疼,要懂这些,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生”可让你懂的。我是一个“死人”,因“死”而谅解,悲悯,不比你一个有家有爱的活人,活生生的承受痛苦。我现在还二十多岁,你已不惑,这并不说明我比你“早慧”,只说明你比我更承受的起那些年头。

“天才绝种,英雄绝后”,哈哈。

我永远记得,一盆洗脚水泼到我身上的感觉,记得我妈跟我说过的:“你在我们家就是个讨饭的,按法律我该养你到九岁,因为你爸不要你!所以你才在我们家要 饭 吃!”

因为这句“要饭吃”,我十七岁开始,什么地方都敢进,什么钱都敢赚,铁石心肠,视自己为土石,视他人如猪肉。不就是钱么。。。这世上还有比钱更好赚的东西么?

“天才”,我的“九岁神童”的父亲,在我二十岁,问他,你觉得你女儿我这一生,所谓婚姻,是可以为“成功”而暂时牺牲,还是,去等我渺茫的爱与幸福?他说:女儿,我们人类如何,我们这个社会终究如何。。。TMD人类啊,社会啊。。。你知道连王八,下了蛋也要挖个坑埋起来等待日晒好孵出幼崽吗?

“英雄”,我母亲,在我幼儿时期,哪怕吃一支雪糕,也要问我:“你想过你姥姥吃了没有?”,连我五块钱的压岁钱都要骗走啊。她苛待自己为别人服务了一辈子啊,这一辈子,统统要让我来偿还。

那作为“天才”加“英雄”的后人,我该如何才能死,我又如何才能“生”?

要爱,要理解,要宽恕每一个人每一种伤害,要不辜负“天才”和“英雄”来活这一世,来为所有人的痛苦和失败的人生来买单,最后要无愧于自己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命。

你也懂么?那你,又怎么,活的下去呢?








【在(xnfan的blog)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收藏了“一弦一柱伤华年”,看得人心碎。我也有同样亲情撕裂的成长历程,老公作为我的心理按摩师,让我平和了很多。我不得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00:37 | 只看该作者
孝道从来不分“正”与“伪”,为了避免“陷亲不义”所做的努力,比“顺”要难多了。

如曾子,孔子告诉他:你爹拿大棒子打你,能打死你的,你赶紧逃,以免你被打死了,你爹落个“不慈”的骂名。拿小棒子打么。你可以承受,让他打。

基本理念:以“亲”为准,“亲”智也罢,愚也罢,你不止要全其利益,还要全其名誉。

可反抗的,只在其跟“大义”相违背的点,不在其跟“私利”相违背的点。

如:你爹作为汉人“投诚”异族了,你可以劝说,劝说不成你该自杀,以“警醒”来“全其大义”。这个不代表你爹让你娶薛宝钗,不许你娶林黛玉的时候你可以反抗。因为前者代表的是“家族利益”,后者代表的是“个人利益”。什么你作为“子”爱谁啦,怎么能幸福啦,是个屁。


无论被歪曲和没被歪曲的“孝”。都是基于此。以“尊者”利益和名誉为上,三纲五常的基础。

如做妻,你要做长孙皇后,劝说夫君不杀魏征是好样的,值得称颂,不一定要“顺”。而《红楼梦》里刑夫人想哄鸳鸯做自己老公的妾,依然是“不贤”。正与不正,都不会让妻有“休夫”的权利,如孝道一样,怎么说,都没有放弃虐待你的父母的权力。

而我们现代人所要反的“孝道”及背后的一切,基础是以“子”的利益为基础的,以人生而平等的人权观念为基础的。

不可融合。










【在(薄荷牙刷)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水色对孝的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00:55 | 只看该作者
姐姐的关切之心我体会到了,希望能交流一下彼此的成长经历,对我是个启发。你说“你也死过很多次”了,我很想听。那里面的心路历程。。。好说不好懂的,你我心知。

你之前的一点说的非常准确,就是这类家庭,是由子女“反设计”的,很多时候,是要亲子关系的位置互换。这个过程很痛苦,不知道你经历的也是否是这类。

作为社会人,扮演社会角色的时候,的确是要遵从社会的标准的。表现的激烈和过于感性,反叛,是不成熟的表现。

至于婚姻关系,我思虑过了,我是不适合把它当做人生计划之一来“筹备”的。过早的探究,和对此类题材的写作,让我陷入了看的越透,越觉得无趣的状态。这点和父母越“无为”,越容易发挥出子女的先天优势一样,离婚姻越远,越容易看清楚里面的脉络:情感的,利益的,相处模式的。真的很矛盾。

如能回到二十岁,我还是有足够的荷尔蒙和情感的冲动找个人结婚的,现在有点“疲”了。张国荣有首歌,说“但愿我可以未成长,完全凭直觉觅对象”,现在听起来心酸的赞同。我不适合婚姻,不是我找不到那个人,而是我找不回适合它的要求的自己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周围让我产生情感冲动的男士越来越少了,愿意做朋友的倒更多了,因为更理解他们了,也因为很难去爱甚至“喜欢”了。

婚姻是一个约束双方也扶助双方的利益共同体。我个人不太看重它能给我带来的“好处”,因此更觉得为此失去自由不值得。作为一个挑剔且好色的人,呵呵。。。那一鸟在手,真的妨碍我看百鸟在林的风景。情感缺失的时候,尚且渴望一个温暖的家,等到自己内心有了“发动机”,反而不需要“配偶”了,真是个悖论。

我见过很多“优秀”的中国男人,他们有规划的去结婚,是因为国情下婚姻对他们的自由损害的少,得到的好处多。作为女人,在此国情下,好象没给我准备这个有利环境。但我有生养孩子的准备,一直在为此做经济和精神上的准备。

当然,如果能遇到合适的人生伴侣,我会好好把握的。我也很赞同,和相爱的人,有个温暖的家,是最幸福的人生状态。而且,赞同适当的妥协。为你们祝福!




【在(xnfan的blog)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我也死过很多次了,只是不能放弃责任,才蹒跚下来。很愿意把你做妹妹,以我的阅历给你些提示,唯愿你走得平顺,过得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01: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SHPX的好意我心领了,谢谢你的分析。有两个正确的思路:

一,“从人类社会传承的角度上,也不应该将亲子关系倒置,因为,那将是非常不合算的消耗,我们应该将优质资源倾注在下一代身上,而不是耗尽心血去反哺上一代的精神世界。”

二,摆脱孝道需要全面的自由,其实摆脱不幸婚姻也如是。

不过你把事情理解的太简单了,也把“控制狂”想的太好对付了。呵呵~~可能你从来没遇到过谁花人生的全部精力来纠缠骚扰你吧,我自身的经验就是隔了大半个中国都没用。这种案例很多,连“外人”都很难对付,是自己母亲就更难了。

比如你说“不忍母亲孤单生活”,我毕业的时候给了家里一部分钱后,还剩一万存款,计划逃跑,我姨跟我说,我妈处在发病前兆,而且那时我外婆刚去世,即——我走,她就会死。现在知道是吓唬了,可是这种“是你牺牲还是她死”的抉择,不是“情感不舍”这个程度的东东。

这点我很理解那个杀母的中学生,他妈肯定是不让“他”活的,作为一个精神已死的未成年人,他起的是杀母的心,我起的是自杀的心,同一性质两种表现。当时留在她身边,也是一种“自杀”,消沉了很久。

不过这不会是常态,她现在的心理状态可以独立生活了,我迟早要走的,一直在做准备。成年子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西方人称之为“LOSER”,是有道理的。

还有,感谢你对我私人生活的关心。不过我不把婚姻纳入人生规划,跟我母亲没任何关系,也不是“没勇气和心思”成家,呵呵~~我比较“独”,这是磨灭不了的天性。我不抗拒缘分,但也不会刻意寻找或妥协,因为我很珍惜“自由”。

我不去找婚姻关系的“庇护”,是因为我付的起单身的代价,包括老年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通常来说大多数人还是适合把婚姻当必需品来规划的。

独自抚养孩子是个想法,前提是我之前得挣够资本,这是个促我进取的动力吧。我们得承认,除了意外出现的孩子外,生孩子都是出于父母的私心的,我的私心就在“基因”上,我活下来不易,我希望我的后代有最优秀的基因,包括相貌,智商等等。我比较倾向于混血儿。但我能决定的也就到此为止了,生命一旦出生,就会有他(她)自己的独立意志,家长只能给爱和关怀以及尽量好的生活,教育环境,只能影响但无法决定。

作为一个不愿意妥协的人,我有爱才会“昏”,那把繁衍后代先纳入规划,比规划婚姻要实在。我不介意多年后带着混血小孩再遇到一个让我心动,也能相处和谐的男人,如果对方介意,那肯定三观不一致,不是我的菜。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你之前的一点说的非常准确,就是这类家庭,是由子女“反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18 , Processed in 0.07792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