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17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孝道毒于响尾蛇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12:54 | 只看该作者
想想我之前说的,你在爷爷奶奶身边呆到五岁,她一直跟着你母亲。

你我会知道她三岁以前经受了什么吗?你尚记得母亲把四五岁的她捆在树下,之前呢?

我一再强调,三岁以前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培养安全感和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得是正常的),这个心理学的定论是经过无数的调研得到的,不是平空来的。

如果你和她都是房子的话,你受的伤害可能从墙根开始,然后你强大,又有支援,给抹平了,而她被毁的,则是地基。

你认真觉得你和她先天就有这么大的先天差异,从而证明你比她强很多么?先天差异会有,但因为她被毁的是地基,所以现在也无从判断了。

你懂得理性的爱和对待家人,但是对你可怜的妹妹,多些理性,少些蔑视,也许对她是最大的安慰。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当然有爱啊,我是对家人之爱很信仰的。但是当家人没有情感梳理能力时,人格不独立时,必须坚守:爱自己的家人时,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13:34 | 只看该作者
麻辣虾分析的很好。

不过我觉得更悲催的是,她妹妹一直念叨“妈,我要去茅房”,未必只是出于小孩子要得到父母关注的心理。因为孩子是忍不了饿和内急的,只有一种情况下才会反复征求一个人的意见——这个人有权威,他(她)很怕这个人。

合理推论:她以前做过什么事,之前没征求母亲的意见,得到了毒打;转为习惯事事都征求母亲的意见,弄烦了,也得到毒打。而孩子是分不清楚父母认为该征求意见的事是哪些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人生经验是——只有处处尊重一个人的权威,才能避免惩罚,那他(她)会懦弱顺从无主见;如果尊重一个人的权威依然被惩罚,那只有两条途径——先是本能的厌弃,憎恨这个“权威者”,如果得到更激烈的虐待,出于自保心理,会转为更加盲从乃至“保护”这个权威者,直到成为习惯,丧失自主思考能力。

很多经历过文革迫害,依然听不得老毛坏话,听到就本能的起反感的人,就类似后者。





【在(小麻辣虾)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我爷爷常说:你爸没主见,墙头草;你妈脾气坏,心气高。你自己要主意正,要知道是非,要有原则,要有人生追求!就是这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晨风提到了“大部分”,那我也说“大部分”好了,大部分得到了父母健康的爱的孩子,也会有爱父母的天性。在幼儿期尤其明显,对父母的依恋到了比任何热恋期的男女都强烈的地步。

而你们担忧的,父母为儿女鞠躬尽瘁,儿女完全不顾父母死活的现象,推导一下教养模式,几乎都是“溺爱”造成的。溺爱不是健康的爱,我说过,也不是你作为父母,在接受和尊重孩子是个独立个体的基础上去爱能产生的模式,几乎都是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过度补偿”,造成了孩子在不欣赏,厌弃父母的同时,以父母的债主自居。

然后说到“少部分”,确实有你怎么善待,也不爱父母的孩子,这个无法强求,就跟男女关系一样,不同的是男女关系是共同选择的,而亲子关系中,父母才是“因”。

接受这个现实是合理的很难吗?

那我要说我从没提过的另一个现实——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的,这也是合理的。比如对非预期出现的孩子,生出来了,怎么强迫自己,也爱不起来,很正常。这点在父亲身上体现的更多。

爱是一种感性认识,是无法强求的,有的亲子悲剧的产生,就是父母明明内心是不爱孩子的,又不肯承认这点,强迫自己的同时对子女产生怨恨,因而苛求“回报”。不少见吧?

那么当“爱”不起作用的时候,该如何呢?——善待。父母坦然的对自己承认,我对这个孩子爱不起来,但我依然要按照社会规范善待他(她),子女也同样,前提是没遭受过严重的肉体或精神虐待,不会心理严重不平衡。

那么这两者的“善待”,基本上是要诉求于健全的法律制度的。舆论环境也起个监督作用,那么“晨风”所担忧的,孝道破除之后部分老人的景遇,是不是就是对这部分家庭的,“舆论环境”的指望呢?

那为什么我要反“孝道”之名呢,因为这种善待应该是相互的,而非只是子女对父母的,一说“孝”,大部分的理解就偏颇了。

亲子关系中,爱是本质,“善待”是其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14:53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懒得贴了。

有兴趣去看吧:http://www.tieku001.com/467277/2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19 , Processed in 0.06983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