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17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孝道毒于响尾蛇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3:0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的性格和她差很多。

你和我干的叛逆之举是两种类型的,而且你的方式如果在我们家,也是绝对行不通的。我表姐曾经骗我姨说她在校,实际上和朋友跑秦皇岛玩去了。我们家仅凭一个公共电话的号码,就把她从那个城市翻出来然后押解回去了。当然,她所受的管束,远比我轻十倍以上,得到的大部分是好处。

如果象你那样去同学家住半个月,估计早被逮住,到他们家闹的鸡犬不宁了。

从你的叙述中我感觉,你还是从小得到了自由的,这点很重要。很多人觉得对父母阴奉阳违是个解决方法,那也要看遇到什么样的父母了。

你说有的人把婚姻不幸都归咎到父母头上,而我的经验却是相反的:通常是我先看到一桩不幸婚姻,然后跟当事人沟通,发现她们的严重心理缺陷(其实每个人多少都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再问她们的童年经历,才找到根源。如果大家感兴趣,以后我会举例。

谢谢你对我说的“放飞”,得到新生活,才能放下过去,是个通用的原则,我也一直在对自己实施。

我早过了“呐喊”的年纪了,无奈倒是有的,呵呵,只是我的无奈不会沉淀成负面情绪,而是会转化成社会责任感。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水色和水色妈的性格估计很类似。水色妈的火爆和我妈有一比。我妈是要天下人都对她竖大拇指(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3:3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父母由自己的心理问题,再给孩子带来童年阴影,双方都是可怜的。

而你说的那类母亲,不止是受害者,她们同时也是施害人。

但为什么今天我说“孝道”毒呢,其实我不满的是以孝道为基础的,一个父母与子女形成封闭环境的社会模式。

如果这些母亲生活在西方社会,严重的,会被剥夺抚养权,起码解救了孩子。不严重的,会得到心理帮助,同时利于她们自己和孩子。哪怕就是老师,邻居,乃至见到被虐待(包括精神虐待)的儿童的陌生人,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都会参与到对父母的监督工作中。

中国社会现在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也想找机会尽一分力。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这个剖析的好。所谓因材施教。但我要说,能懂得因自己子女个性而赋予不同教育模式的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4:01 | 只看该作者
亲子关系是个“互动”的过程。

有对父母跟我抱怨说孩子开始不听话了,乱耍脾气了,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而这对父母恰好是开明民主型的。

我恭喜他们,正因为他们开明民主,孩子本性活泼又有了强大的自信,所以在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才表现很明显。我那个时候,可是连件衣服也不敢要的,只会呆呆的瞅着。

反抗期来的越早越好,这东西跟起水痘一样,到成年就致命了。

不过这不代表父母可以满心欢喜的看孩子胡闹也不管了,也不能严厉斥责甚至辱骂加殴打,而是需要讲道理,引导。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就逐渐不再是“教育者”了,而要变成互相学习的互动者。这个过程很重要。所以那些宽厚“无为”的父母经常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而过分包办溺爱,或者过分严苛压制孩子的父母,都容易造就孩子的心理缺陷。

我妈在我早期智育方面做的很好(除了婴幼儿期的智力开发,就是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以后就不用操心了),但也是因此我们的矛盾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点很可悲。因为既然我从小就看了那么多书,有了自主意识,又过早的发展到了不需要她再“教育”的地步,她又操控欲无比强烈,我又不肯“顺从”,很快就演变成了对我人生主导权的持久争夺战。

提醒父母们注意,亲子互动的模式是有阶段性的,千万不要盲目自信,一条道走到黑,而不知道随着阶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最简单保险的方法——如果环境不错,那跟周围大多数父母差不多行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在做父母上特别的英明神武。你神武了,你孩子就容易畏缩了。

学教育的时候,我们被告知这个理念——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负责开发和引导,传授知识的“客体”,如果反客为主,那是教师的失败。父母同样。好父母,好领导,都清闲。父母操碎了心,往往是因为早期没教育好孩子。领导当到过劳死,说明他们不会挑选和培养下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4:3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很多事情是互为因果的。

我外婆对我关爱,温和,说不定等我有了孩子,我妈又是慈祥的外婆了。

外婆孩子生的多,她本人又不识字,年轻的时候难免脾气暴躁(跟我妈控制狂的暴躁不同类,属于那个年代的父母的常态),又对长女要求依赖过多。就养成了我妈又暴躁又自负的脾气。

而且我妈也确实有过人之处,十几岁下乡,支撑一大家子一半的口粮,然后又通过努力上了大学,还创造条件让小妹上了大学,再和小妹一起把我们这辈所有成器不成器的都弄进了大学。。。可想而知当年她有多“自信”,多年前我一直看她训已为父母的弟妹跟训孙子一样。

就是在我身上,她悲催了。我心里明白,外婆特别爱我,除了祖孙投缘之外,就是她心怀愧疚,这个没文化但有智慧的老人,知道我的遭遇也算她间接创造的。可怜我妈,操劳半辈子如一部机器,早就磨掉了正常的“感觉功能”。我高中老师跟她说:“你家孩子又一个多月没交作业了,不过考试一直在前列”,她依然觉得那是她“教育得法”。她们那代教育工作者,盲目迷信“教育方法”,不知有“先天差异”。

在理解了她当年已不是一个有正常感知能力的母亲之后,我谅解她了。

如果我再不反省,再把她这套搬到我的孩子身上,那家庭悲剧就会循环上演。所以我后来去学心理学。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再问一下水色,外婆如此随和,为何水色妈如此刚暴?我第一次四年级离家出走看电影,迷路后偶遇远房亲戚,第二天送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4:57 | 只看该作者
你说你姑姐父母唯一的错处是“过于相信骗死人不偿命”的孩子。

回到我说的“爱”上,中国传统所讲的爱,基本都是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所以有的会“溺爱”,而有的会“严格控制”,其实没什么区别。

他们想不到自己的孩子将来要独立生存么?如果想的到,就不会对他言听计从,而是让他有多大能耐就吃多大碗饭。以防自己罩不住的时候,孩子就找不到位置了。

不过你跟他们说他们也听不进去,因为目前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拼特权”和父母创造的“硬件”的时代,一些虚浮的表象让大家都觉得这会是不变的规则。过十年再看吧,社会会有很大的变动,曾经的“占便宜”一旦变成“吃亏”,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就我大姑姐个体来讲,上一本,读硕士是臭孩子自己提的目标,用来哄骗父母一时的,他从来不说真话,对我们、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5:2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确很早就有社会性,无论古今中外,父母没有不“介入”的。不可能,否则怎么叫“教育”呢。

但是,问题在于大环境,如中国,就是使得父母的影响占了绝对主导权,就是我说的,利自己孩子还是毁自己孩子随你。

而美国对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影响他们最深的不是父母,而是同伴和社会,当然早期智育和人格培养还是父母主导。这就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既避免了偏颇的父母能最到“毁”孩子的地步,又给了大家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

我说的孝道背后的“利益模式”,很利于“恶性竞争”,就有这个意思。这也是很多会培养孩子,也接受了现代观念的父母,依然在大环境里推崇“孝道”的原因,他们的子女顺从父母的意思,和别人的子女顺从父母的意思,结果是不同的。

其心可诛。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就我对我儿子的观察,一岁就有社会性了,社会给他灌输了什么,他按照自己的频道有接收了什么,这个过程,父母必然会介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5:45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那个“17年前供侄子上大学,让两个女儿打工”的帖子,呵呵~~

可有人想过,往上数一百年,这老太太即是当时的社会典范,而且,也是能切实的利益自己的女儿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培养男性后代(无直接血缘的也算)到有出息,即便暂时牺牲了女性后代的利益,之后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而且当时孝道背后的“利益模式”可是比现在牢固多了,侄子得志之后不全权负责姑母的养老外加照拂两个表妹,那就抬不起头做人了。

那老太太受的教育是谁给的呢?——自己的父母依照原有的经验给的。

所以我说中国这个“孝道”环境有问题,只能凭个人的经验主义来调整自己的观念,最后可不就是赌博一样么。

如SPF的感觉一样,一说到反“孝道”,连自信会教育孩子的父母也恐慌了,觉得时代发展太快,万一到时候标准变了,连孝道都倒台了,子女会不会理直气壮的恨自己?而不理解“时代局限性”?

权力这个东西,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是权越重,责越重的。适当的放权,让自己不会成为“全权主导者和负责人”,不就没事了?民主不能从家庭开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6:10 | 只看该作者
你看看我上一个回复中的“责权对应”。能不能回答你部分的疑问?

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尊重孩子的个性是最正常且健康的,所有的孩子都会在被管制的时候不舒服(无论管的对不对),尤其是看到父母有问题的时候,更是愤怒加排斥。

这不是正常的人性的反应吗?以往的“孝道”过于压抑人性,才让大家觉得恐慌且不理解了。

作为父母,和社会监督的环境,你得有能力化解孩子的“不舒服”,并引导他们在正常轨道上生存。没这个能力,父母在文明社会就应该被监督乃至被剥夺监护权了。

你说的亲子关系紧张是因为强调个性,这是无稽之谈,就如以前讲家庭不和谐是因为法律允许离婚了一样。只是部分个体在“不破不立”的过程中丧失了旧有的束缚给的安全感而已。

历史的发展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所以,我说当今社会很典型的特色是:做父母的在其特定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人生阅历都限制了其对作为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6:28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做一个最合适的“类比”。即,中国的性教育的问题。

其实现在中西方的青少年的性行为都普遍混乱,只不过文明社会接受它是正常现象,并加以引导,而中国人依然视之为洪水猛兽,就导致混乱还不够,变成悲剧横行(少女堕胎现象从80后就很普遍了,到90后,经常暴出强奸轮奸援交等社会新闻)

而你说的,是“强调个性”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就象很多人认为我上述的问题,是性解放导致的一样。

社会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回头再“性禁锢”不但不合理,也做不到了,说白了90后的父母你就是天天盯着孩子加宣扬处女情节,你都管不了。接受这个现实吧。

健康的做法应该是:从小就对孩子们进行性教育,包括普及性知识,健全法律体系并大力传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如美国人那样,在课堂上问孩子们:你们想成为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自毁前途吗?你们想一时不慎感染性病吗?不做避孕措施的后果有多严重,以及各种避孕措施的失败几率有多大。让他们从青春期就明白,自己的行为并非“受限制”,而是做了什么就会承担相应的后果。

其他方面的教育也是:要培养,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的公民。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负责了,还有几个敢放任自己不靠谱到哪里?现在中国依然是大量的“父母为你负责”论,所以,亲子关系又紧张,孩子毁的又多。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我说的孝道背后的“利益模式”,很利于“恶性竞争”,就有这个意思。这也是很多会培养孩子,也接受了现代观念的父母,依然在大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6:54 | 只看该作者
这点他们还真不如我那个控制狂母亲早期做的好:

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之后就撒手不管。

而孩子的先天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只是你要找出他们那个天赋才行。不一定要上名牌大学,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有一技之长,有个健康的心理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会比那些被逼成“才”的孩子过的更好。

这也是我的社会经验,我亲眼验证的。

他们做父母,无能。




【在(SHPX)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还有一个现象:我同学们,大都孩子都上中学。这些高知父母们,有90%头疼于孩子的学业,因为教育体制的变态,他们的孩子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19 , Processed in 0.16391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