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两岁笑笑听经识字的实践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1-10-30 23:37:5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我给慧慧数数字的时候,数到1.3.5.7.9.11.....告诉她是奇数(单数),数到2.4.6.8.10....的时候告诉她是偶数(双数),

时间一长,估计她也记住了,

后来看数学类的图画书,有的要求给奇数的画圆圈,有的给偶数的画圆圈,

我也直接告诉她凡是最后一个数字是3.3.5.7.9的是奇数,最后一个数2.4.6.8是偶数,

她有时说不知道我心里还急呢,

然后看了这个帖子,我发现自己做错了,

我觉得应该让她理解什么是单数、双数的概念,

我就拿出11个棋子出来,和她一起2个棋子2个棋子的拿到旁边,

看最后有没有棋子落单的,如果有棋子落单的就是单数(奇数)

没有棋子落单的就是双数了,

------------------
呵呵,我想这也是我的进步吧,不要求她把题目作对,不要求只要正确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V3V + 2 + 2 学习一下。
子云008 + 2 + 2 做妈妈的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3:12:46 | 只看该作者
在姥姥家11天,带了几本新打印的《三字经》和《诗歌选》。读了两本《诗歌》(20首),《三字经》读到一半,从“三才者”到“考世系知终始”都读熟了。

    难得的是,其中有五昼夜我都在医院笑姨和小妹妹,笑笑和姥姥在家,二姨和帅帅哥哥放学也住姥姥家。笑笑比妈妈在家时还乖还可爱的多,白天黑夜就没哭过,吃饭自己吃,睡觉和姥姥搂着就睡着了,要姥姥给她读书,姥姥说:“姥姥不会呀。”笑笑就说:“姥姥不会,笑笑会!”就自己指着呜哩哇啦地读起来。经常把姥姥逗得合不拢嘴。姥姥说:“四个女儿的好处加在一起也没笑笑好呀,开心果一样,这么贴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6:26: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三周读书(10.24号---11.13号)
    听妈妈读:无
    听音频:《诗经》“第26-38首”、《孙子兵法》9-10、《笠翁对韵》上卷15、下卷1-2: 若干遍   


    笑笑指读:打印的《诗歌选》三本30首、《三字经》开头到“考世系知终始”、《四五快读》前两本
    亲子阅读: 《嘟嘟熊的故事》一本


    笑笑识得的字应该超过500个了。已经养成习惯,顺着惯性读下去就是了。
    她对故事的兴趣开始大起来,我想还是在蒙学资料里挑些好书,买来给她讲着听,再结合打印的大字版来读,可能会更有意思。


    英语要开始,英语要开始,英语要开始呀!(我不怕国学,我不怕读书教字,我就怕英语呀!一定要找到一种大道至简的方法,坚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29:37 | 只看该作者
订了一套幼学启蒙系列丛书(全20册),当当折上加折共172元。看网上的评价不错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amp;ref=product-0-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2:26:34 | 只看该作者
从周朝到清朝比较权威的识字课本有10种。它们是周朝的《史籀篇》,秦代的《苍颉篇》、《爰历篇》,西汉的《急就章》,南北朝的《千字文》,唐代的《蒙求》, 宋代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的《龙文鞭影》、清朝《小学韵语》等。这10种教材贯穿了我国2600多年的历史,但识字教材的基本形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1.韵语识字。韵是汉语特色,正是韵才把中国语言文字推向最高的艺术境界。因此学韵是理解中国古文化的钥匙。上面列出的教材全部是韵语成文。为什么使用韵语呢?古人早就认识到汉字在声音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字一音,每音都有一个韵。正因为汉字有韵,就决定了汉字的句式能够排列整齐,平仄押韵。读读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再读汉赋,直到唐诗、宋词、元曲,这里面汉字的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韵几乎无法开启中国古文化的大门。所以从小培养儿童对韵的语感,这是学习汉字最重要的一课。这就是童蒙教材几乎都是韵语的原因。 古人用韵还用第二个原因。用现代心理学的说法,韵语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有的民族的历史就是靠诗歌这种韵语的形式流传下来。现在民间流行很多打油诗都是韵语的形式。

2.四字一句。识字课本一般都是四字,个别也有三字,上面我提到的10种权威的识字课本9种都是四字一句,只有《三字经》是三字一句。为什么用四字作句,这是很有讲究的。 小儿学语的过程是个训练发声的过程。因其控制声音的肌肉不发达,所以一次读的音节一般不超出四个。实验证明六七岁的儿童读五个以上的音节和读四个以下的音节,其语句的完整性大不一样。如果是六个以上的音节,基本上是分作二句来读的。所以四字一句最适合儿童阅读训练。古人早就意识到这一点。 四字一句符合汉字组词的习惯。受平仄押韵的影响,汉字组词大多呈几何级数增长。早期汉字一字一词,随着语言的发展,两字一词的双音节词越来越多。有反义的,如上下,左右,黑白;有同义的,如前进,后退,道理,光明;再发展则是四字一词的词汇多,中国成语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的词,这也是中国语言的精华,以至于哈佛大学的中文教学部中有专门的学术文章来讨论中国语言中四字组词问题。 这就是几千年来,童蒙教材大多采用四字一句的原因。

3.知识分类。翻开古代的童蒙教材,都是按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分类编写,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主要有天文、地理、人伦、道德、历史、农耕、祭祠、教育等等。让儿童从小就可在学字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终生受益的知识。学字有三个境界。其一是就字学字,这好比为用字典学字;其二既学字又学句,这好比用文章学字;其三是学字、学句又学知,这就是古人学字的境界。

4.字不重复。或者说尽量少重复。前面分析识字难的原因时,我已讲过现代教材的汉字的重复率占到90%以上。古人恰恰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独辟溪径。前面提到的三百千,其中《三字经》共1596个字,《百家姓》共568个字 ,《千字文》共1000个字,三百千合起来共有汉字3164个字,但不重复的字约2200个。生字占全部字数的70%。这么大密度的生字量,现代语文教材是望尘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2:43:20 | 只看该作者
蒙学书籍的版本问题

果行育德:
《孝弟三百千》推荐这本: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3000979052(繁体)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314352848(简体)
这两个版本都包括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声律启蒙等

增广贤文太世故,我也觉得不适合孩子读。

我介绍一些连环画吧:

幼学琼林图画本, 93年一版一印: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2837292512

龙文鞭影连环画: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2363165495

月下小楼
很喜欢浙少出的一套包括三字经、千家诗在内的版本,版面非常清爽,可惜现在找不到链接了。

joelie
我们家用过的《三字经》版本是国学启蒙经典系列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4本合一的版本,字大带拼音,没有民国内容。解说选用的是《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也买了小学版,感觉有点不给力。于是换成了上下两册的成人版,个人特别喜欢历史的解说部分。

笠翁对韵的解说不好找,详尽的解释不是很多,买了一本《笠翁对韵 精解》,感觉是适合初通笠翁对韵典故以后,再来品味“对韵”之美、对对子奥秘,是孩子学写古文时的参考书。但是不适合幼儿园的小孩子。笠翁对韵的内容博大精深,经常临时抱佛脚上网查找,古汉语字典也比较给力。但是没有找到成书的比较好的参考资料,等大家推荐

小羽妈114
先说说《三字经》的吟诵调,因为我只实践了吟诵,没注意考证过它的版本。
我手里的调子有三种,分别是徐健顺、戴学忱、程滨三个人的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3:07:51 | 只看该作者
《幼学琼林》 连载(已完成)  节选适宜的章节,每篇选文包含原文、注释、语译参考、说故事时间、动动脑、想一想等单元
                    http://szzh9.com/book/1/_youxueqionglin_-17.html

    正见正统文化教材精解系列,于近日由益群书店出版。共四套:《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三字经》。以下是百度贴吧里的文字版。
《千字文—正统文化教材精解》  http://tieba.baidu.com/f?kz=688144351
《弟子规—正统文化教材精解》  http://tieba.baidu.com/p/684938327
《三字经—正统文化教材精解》  http://tieba.baidu.com/p/686001656
《千家诗—正统文化教材精解》  http://tieba.baidu.com/p/690932252

声律启蒙   http://tieba.baidu.com/p/70375529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海边人家202 + 1 + 1 把笑妈汇总的好东西复制走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1:17:45 | 只看该作者
给孩子读经,字义训诂要讲,典章名物要讲,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也要讲的,这些“死”的东西不讲,再读个多少年多少遍孩子也难理解。
    可是这些,真的需要一些好版本的书呢

    而且,何时开始讲,以什么方式讲的有趣,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2:56:58 | 只看该作者
摘自新叶“我和儿子读《诗经》”
9月30日 能读200字,只读100字

    昨天读到一个帖子,我想我有读进去了,以后将时刻提醒自己!
   就是孩子能读200字的能力,先让他读100字。而我以往的做法是,能读200字的能力,我让他读300字,还恨不得让他读上500字,真是个贪心的妈妈,而我在其他方面从不以这样的方法对待孩子,我其实很清楚,在孩子玩耍也好学东西也好,建立他自己的信心很重要,能读200字,只读100字,就是在让他建立自己的信心,这个是否也如同《儿童的秘密》里的观念是一致的,让孩子能自己来建构自我的内心体系呢?只能读200字,让他读300字,他还有力气去做别的嘛?只有反感,更别说信心了。

    深以为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V3V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6:34 | 只看该作者
shopping66200
    说起这个灯啊, 我提醒一句, 南老说过, 现在影响孩子视力的阅读条件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纸太白, 二是灯太亮, 三是字太小. 我回想起我妈常说, 她们小时候看书只有一个小小细细的荧光灯, 但很少近视的.

    当然除了阅读条件, 还有很多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 我只是就灯的事提醒一下, 并非灯越亮越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10 , Processed in 0.10443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