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花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诵读记录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09:03:48 | 只看该作者

小花语录

相对论
最近都是小花和姥姥自己安排读书内容。周末我为了了解她的读诵情况,指定她读某几篇。读了四篇后,小花不愿意了,说:“如果我自己选择读哪些篇,读了很多就觉得才像读了一个字似的;如果妈妈让我读我不想读的,才读了一篇就像读了好多好多。”
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自主的力量啊。马上让小花自己决定读哪些篇了!

关于杂念
小花说:“开始读的时候,杂念像山那么多;快读完的时候,杂念就剩两三个了。”


读诵情况
上周《论语》继续,18、19也在读。本周继续。
《老子》71-81也跟读了一遍,算是都读过了。本周重点61-81。
周末,小花的舅妈闲来无事,拿起《论语》书,随便读出某句话,考考小花这句话出自哪一篇。小花十之七八能一次就说对是在哪篇,剩下的再猜一次,也就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小花真棒呀,这孩子太有悟性太懂事儿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0:09:54 | 只看该作者

钱穆先生论《论语》读法

关于读论语 钱穆先生云:  
  ............................
  
  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在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复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够了。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论语,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复的。有甚多是一句一章,两句一章的。再把读不懂的暂时跳过,读论语至少每年可一遍。自二十岁起到六十岁,应读论语可四十遍。   
  若其人生活,和书本文字隔离不太远,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时功夫,应可读论语一篇。整部论语共二十篇,一年以五十一星期计,两年应可读论语五遍。自二十到六十,应可读论语一百遍。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若要深读精读,读了朱注,最好能读何晏所集的古注,然后再读刘宝楠编撰的清儒注。不读何、留两家注,不知朱注错误处,亦将不知朱注之精善处。   
  最先应分开读,先读朱注,再读何、刘两家。其次应合读,每一章同时兼读 何、朱、刘三书,分别比较,自然精义显露。
   若论语各章各节,一句一字,不去理会求确解,专拈几个重要字面,写出几个大题目,如「孔子论仁」,「孔子论道」之类,随便引申发挥;这只发挥了自己意见,并不会使自己真了解论语,亦不会使自己对论语一书有真实的受用。那是自欺欺人,又何必呢?
  
  我劝人读论语,可以分散读,即一章一章地读;又可以跳著读,即先读自己懂得的,不懂的,且放一旁。你若要精读深读,仍该如此读,把每一章各别分散开来,逐字逐句,用考据、训诂、校勘乃及文章之神理气味、格律声色,面面俱到地逐一分求,会通合求。明得一字是一字,明得一句是一句,明得一章是一章。且莫先横梗着一番大道理、一项大题目在胸中,认为不值得如此细碎去理会。子贡说:「回也闻一而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颜渊、子贡都是孔门高弟子,但他们也只一件件,一项项,逐一在孔子处听受。现在我们不敢希望自己如颜渊,也不敢希望自己是子贡。我们读论语,也只一章一章地读,能读一章懂一章之义理,已很不差了。即使我们读两章懂一章,读十章懂一章,也已不差。全部论语五百章,我们真懂得五十章,已经够受用。其实照我办法,只要真懂得五十章,其余四百五十章,也就迎刃而解了。
  
  朱子注论语,在卷首序说中,引有史记与何氏语,最后复引程子语四条。日 前有数位同学手持我著新解来,求我题字。我多录程子此四条语中一条:   
  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此条之前一条为: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最后一条为:
  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意,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程子四条中以上引三条为更重要。
  
  诸位莫问自己所研究者为何?皆应一读论语,懂得「吃紧为人]。即是要在做人一事上扣紧。马君读书不多,却能提出甚多问题[光案:指「圣人是否可学而致?」,「依论语中所讲,似乎孔子论语是一种理想主义。」,「依孔子讲法,似乎无人能达到理想之顶巅。」。],所提出者正是属于「吃紧为人」方面。中国传统义理重要正在讲「人」。此则并非一项理论,成不成系统,合不合逻辑,或仅是一种知识。一部论语,重要教人并不在知识或理论上。如云: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若诸位要做君子,论语便会教你一番上达之道,但并非在教诸位去知道上古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等情形。倘使诸位欲知古代之礼,可读左传;欲知古代文学,可读诗经。孔子只讲如何做人,但亦未讲到人性善恶等,亦未讲天是一个什么等,种种大理论。此后如孟荀乃至如宋明理学家,皆爱讲此等大理论,但皆敬佩孔子,认为不可及。其实孔子只是「吃紧为人」。诸位若能从此道路去读论语,所得必会不同。
  
  下学人人可能,只要下学,便已在上达路上了。「学而时习之」并不是定要学到最高境界,而是要不停地学,自然日有进步,此即人生大道。 当知我们每一人之脾气、感情与性格,乃是与我们最亲近者。如知识、学问等,则比较和我们要远些。「吃紧为人」,便要懂得从和我们亲近处下手,莫要只注意在疏远处。
  
  现在再进一步说。既然孔子的思想和义理,都扣紧在人事上,因此读论语,也并不能专注意「仁」字、「礼」字等许多字眼。换言之,论语中凡牵涉到具体人和事的,都有义理寓乎其间,都是孔子思想之著精神处。要懂得如此平铺用心,逐章逐句去读论语之全部,才见孔子思想也有线索,有条理,有系统,有组织,只是其线索、条理、系统、组织与西方哲学有不同。
  
  ….. 一般人总爱说「儒家思想」或「孔子哲学」,当然论语是关于此方面一部最重要的书。但我常感到中国思想,其从入之途及其表达方法,总与西方的有不同。西方一位大哲学家的思想,总见其有线索,有条理,有系统,有组织。他们提出一问题,关于其所用之名词与观念,必先有一番明确的界说。他们讨论此问题,千回百折,必有一项明确的结论,不读中国书便不然。即如论语,颇不见孔子有提出问题,反复思辨,而获得结论的痕迹。若我们依著研究西方哲学的心习来向论语中寻求,往往会失望。   
  
  注论语讲求义理,特别重要者必先讲求论语原文之「本义」,亦即其「原始义」。如讲「仁」字,应看在论语中此字及有关此字之各句应如何讲法。有了本义,才始有「引申义」及「发挥义」;此皆术语后人之新义,而非孔子之本义。
  (摘自「孔子与论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谢谢小花妈,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0:14:2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自己在读的《论语》参考书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
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
藕益大师的《四书藕益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爱学习的妈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31:49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8月11日
这十天左右,每日半部《论语》,几十章《老子》。
《论语》后面几篇也基本会背了。

8月10日开始,我们进入了《论语》通读。
小花以前没有一次读这么多篇。但是通读的能力,基本具备。
唯一欠缺些的,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那种一次读一本的气势;另一方面,是孩子容易读太快而耗气,所以之前的这段时间在养成她匀速中速读经的习惯。

经过铺垫,最近感觉时机到了。特意选了昨天我在家的时候开始通读第一次。
从上午8点半读到10点10分,1小时40分钟。读得很轻松,很清楚。过程中喝了一次水,上了一次厕所,说了几句话,我提示了几次还是要读慢一些。

虽然一开始和小花说过尽量不说话,但是她说话时我也还是会和她说两句,微笑一下,再示意继续读。这样她读得时候,基本没什么不良情绪,心基本就在书上。

今天小花会和姥姥一起通读。早晨我上班前,小花说读中间还是想说几句话。我说那就读完10篇,喝点水上个厕所,稍微说几句,远眺一下。但是不要闲聊,也不要去看别的书,稍微调整一下再读吧。小花听了挺高兴的。

现在,发现自己真的慢慢做到了春花姐所说的,读经时一些细节的要求,可以随着孩子的能力而调整,只要读就好,家长要保持好的情绪。我还真是对小花越来越满意了,怎么看怎么好。孩子感觉到妈妈的爱和宽容,反而会主动做得更好,是个良性循环。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真好哇,学习了,妈妈做得好,孩子自然 ...
shopping66200 + 2 + 2 真是好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8:47:02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8月12日 上午

昨天通读《论语》,从早晨7:40读到9:10分,共90分钟。
中间有小段的休息,用来上厕所、喝水,读经的时间估计有80分钟。

因为早晨不到5点就起床了,姥姥说读完论语后,小花去躺着休息了一会,听了会故事。上午就自由活动了。
中午小花和姥姥一人一章,读了《老子》。
下午睡了一觉,然后骑着小自行车和姥姥去远处的大菜场买菜,回来也就到吃晚饭的时候了。
晚上自由活动,8点多洗漱睡觉。

下班后我问小花,通读论语感觉怎么样?她说还是有点累呢。我鼓励她说一开始都这样,以后会越读越轻松的。而且读完论语之后,还有大量的时间玩,这在刚开始读论语时是怎么也想不到的,说明只要努力,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姥姥还可以带着读经,真是棒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10:04:41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读诵方法的体会,留档

赖老师在禾羽奶奶的日记中提到,意思是几本经典按照137读完之后,那些重要的经典,如《易经》,是要连读,甚至要背诵的。

我的感觉,这个方法和春花姐的方法是异曲同工的:都是先分部分读诵,再全篇读诵。

春花姐是分篇读诵一定遍数,不复习,全部读完后进入通读;
赖先生是分篇(或多少字数)读一个星期,不复习,全部读完后进入通读。

只不过给人的感觉,春花姐似乎强调后者,即通读;赖先生似乎强调前者,即137法。
其实要想达到赖思佳小朋友通背《易经》的水平,两个方法应该是殊途同归的。

另外,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再做些调整。

我自己是赞成每周学习新的,也同时复习旧的,而且每篇(或一定字数)熟读之后,能背诵就背诵的。
学新书和复习旧书的时间分配、字数、速度、读诵遍数或熟练程度,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摸索和调整。

[ 本帖最后由 小花妈 于 2011-8-15 11:4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我好久没上育心那看东东了,嘻嘻。读多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11-8-12 16:57:44 | 只看该作者
小花妈:我儿子通读一边论语大概是65分钟,我感觉他读的太快了,确实比较耗气。但是慢又是慢不下来了。
现在小花读一遍80分钟,相对慢一些,但是气息上舒缓一些,还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很佩服你教育孩子上能够相机而动、心平气和。向你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小花妈 + 2 + 2 多谢分享和鼓励!
端妈 + 2 + 2 真厉害呀,读这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1: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7 小润妈 的帖子

可能快也不一定就不好,我估计和呼吸方式、节奏等有关。
另外与读诵者的心态和情绪、读诵速度、经典长度、读诵时间等有关。

古时候诵读经典,都有老师带着。该怎么读法,一代一代传下来,自然而然。
现在大家的读法,基本是西方传过来的朗读。
感觉长时间诵读,有点修行的意思。而家长一般又不懂行,所以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受教了,谢谢小花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1:40:59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8月13日14日
每日通读《论语》一遍、《老子》后40章一遍。

周六日是我陪读。发现在小花读书时,还是不提醒她快慢比较好,这样她更专注,而且速度也基本在80分钟左右。

小花很想读《孟子》,原话是:“我对孟子非常感兴趣!”
她自己读了梁惠王上的前面部分,我陪她读了公孙丑上的前12页。
还是有长进:第一次读公孙丑上就可以不看拼音,比较顺畅地读出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小花真棒!我看到孟子就头痛,呵呵,实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8:31:46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8月15日

姥姥说今天小花《论语》读了快两个小时,好像也没有觉得和前几天有太多的不同。可能读得比较慢吧。

下午小花和姥姥一人一章《老子》读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真好哇,有姥姥支持读经,小花和小花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33 , Processed in 0.100629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