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花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诵读记录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09:47:3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回顾

从7月初开始,每日的读经量比六月底的要少一些。大概是7篇左右《论语》,40章《老子》。分两次,一万字以内。

为什么减少一些呢?
因为发现如果每日读诵量超过1万字,持续一段时间,孩子明显有些气短。不知别的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其实我们读得多的时候,也最多能达到1本《论语》的量,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够的。

另外,今年初大概3、4月份左右的时候,也是持续读经一段时间之后,正好孩子感冒了一两周,后来好了,可是有大概两周时间晚上要起来撒尿。而在此之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夜尿了。当时我有些怀疑读多了,尤其生病时应该少读或不读,毕竟孩子还要正常上学。后来减了读经量,慢慢就又恢复晚上不用起夜,一觉睡到天亮了。

后来看到三七网讨论一个全日读经的孩子身体出现状况“小便失禁而不自知”,其中三七生先生说:“五年前我本人就见过一例超量读经女童长期尿床的病例,也是从那时对此事有了最初的警觉。”      

这样看来,晚上起夜、尿床、长期尿床、小便失禁等,虽然程度不同,但似乎都是与肾和膀胱系统有关的问题。
我觉得家长还是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读经量的关系。身体状态好的时候,适当多读一些;状态不好的时候,少读一些或者不读。

孩子姥姥也说起,以前有一次在公园玩耍的时候,孩子读了一段《论语》。后来过来一个锻炼身体的中青年人,说,他小时候也读过《论语》。后来还提醒孩子读得有些快了,会耗气,应该慢一些读。当时我觉得我们读得也不多,就没太重视,现在看来是高人指点。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雨心2006 + 1 + 1 学习一下。
端妈 + 2 + 2 哦,学习了,小花妈真用心,原来读经过 ...
lidazlee + 1 + 1 我很赞同。我女儿上过月咳嗽,于是便暂 ...
shopping66200 + 2 + 2 小花妈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0:05:07 | 只看该作者

读经记录

2011年7月8日周五
《论语》13-20,《老子》1-40章
2011年7月9日周六
读一遍《大学》《中庸》《孝经》
2011年7月10日周日
读一遍《大学》《中庸》《孝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羡慕,读的内容好丰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9:33:03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7月11日周一
读1遍《论语》13-20篇,2遍《老子》41-50章。

最近每天中午都能睡两个小时左右。
在外面玩耍,特别喜欢站着荡秋千;还喜欢另外一种脚踩的器械,在保持平衡时不用手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真好呀,经也读了,玩也玩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0:40:27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7月12日周二
读1遍《论语》13-20篇,2遍《老子》41-50章。

2011年7月13日周三
背一遍《论语》13-16,读一遍17。

小花今天午睡得挺多。午饭后听了一会评书开始睡觉,一直睡到快下午5点。
起来出去玩滑板车的时候,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孩撞了一下,那个小孩也摔地下了,都不重。那个小孩的老人挺讲道理的,说自己孩子不会刹闸。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遇到这种讲道理的老人真是难得呀,小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08:55:3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参考:

很好的参考,也适合小花现在,谢谢昀妈和春花姐。
转贴:
昀的国学诵读(6岁)20110630   
儿的易经、老子返生严重,跟春花姐聊了,根本原因还是识字量的问题。
姐建议:
* 论语继续读无拼音版,不论多慢,都要耐心,读够百遍。
* 然后加孟子,无拼音版,从头到尾地读。读够百遍。大学、中庸亦如此。
* 老子暂时不读了。
* 易经每天读五、六卦,同时开始玩卦。
* 阅读书100本,开始可以一人一段地读,慢慢过渡。
这样,大约一年半,能迈过识字这道坎儿。到孩子看字能读,就会见啥都乐意读了。
时间不够用呢,目前只安排了论语、英语、阅读。暑假作业还没赶完。
谈到上午学习,下午从13:00玩到20:30左右,姐说玩儿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孩子会玩儿得很累。姐这话把我点醒了。儿是真累了,早晨睡到自然醒,一般就7点、8点了。上学时20:30睡,早晨6点过就起了,还是自然醒。姐建议缩短剧烈活动的时间,留出安静休息、发呆的时间。如果不是姐点醒我,还自以为静、动相宜呢。
聊到儿对男子的评论:他的爸爸如果读过论语,他就不会这样了。姐说,读了四书,孩子的高度就确立了,他看事情的起点就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09:09:01 | 只看该作者

人之初,性本善

小花现在也尽量读无拼音的经典,加强识字。
看来独立阅读有一定深度的文章,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要持续努力一段时间。

前几天我给她讲了印光大师吃饭时都会吃得很干净,一点也不浪费等的故事,小花听得挺认真。
晚上她就提醒我,经典有几篇已经打印过了,虽然有地方需要订正,她都自己订正过了,就不要重新打印了,免得浪费。我夸奖了她。昨天她还特地谢谢我帮她打印出来新的几篇。睡觉前换衣服,又说:不要给她买新衣服了,等没有衣服穿的时候再买,多了浪费。

我很感动于孩子的好教,真是人之初,性本善。
提醒自己:把孩子善的、光明的一面引发出来,发扬光大,是重点。
这和读诵经典相应,相信这也是契入经典的钥匙。
当前最重要最紧要的,是切实提高自己的修为。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fanguoyun + 2 + 2 真好呀!
雨心2006 + 1 + 1 小花真懂事!
端妈 + 2 + 2 小花真棒又懂事
shopping66200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09:25:4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基本由姥姥和小花安排读的内容。大概每天十篇《论语》的量,《老子》几十章。
读诵情况:
《论语》11-17熟读会背,还会继续读诵巩固。下周可能会以18-20篇为重点。
1-10篇小花也时不时读读,而且自发模仿读经班要测评一下,还是背得很好。
《老子》学到第60章。1-50章熟读,51-60还不够熟。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雨心2006 + 1 + 1 内容真丰富啊!向你们学习了。
端妈 + 2 + 2 量很大哦,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4:55:23 | 只看该作者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

《易》本聖人觀象立法,示人以明明德、親民之道,非徒只為蔔吉凶已也。後世學者,捨本逐末,遂成藝術,可哀也已!試觀每卦之《大象》,其語言多剴切詳明。如《乾》卦,則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則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六十四卦之《大象》,可錄之一幅,以為立身行道之准。將由此以繼往聖、開來學,豈區區然只成一算命之藝,以求糊口而已哉。吾言不足為輕重,試熟讀各卦之《大象》,自可悉知,況各卦之全文,及一部之全文乎。《易》乃聖道之源也,故孔子讀至韋編三絕。年將七十,尚期天假以年,以期學《易》而免大過,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何如哉!願深長思之,則幸甚。(增廣卷一復某居士書)

四书,当全读。书经,文理甚好,亦宜全读。易之道大,或可从缓。然欲成学问,尤当致力于现象知法之理。易六十四卦之大象,可集之一篇,以作座右铭。极显豁,极亲切。彼废经者,不知其人之知见作何领会也。诗可从缓,以非大聪明之资格,不能善会其意。礼记、左传,则选其于身心有益,于世教有大关系者读之。(文钞复念佛居士书)


另外,今天偶然发现春花姐读经楼的947楼就有64卦大象:看坛子里的姐妹挺喜欢《易经》的,把抄下来的六十卦的大象帖在这里,这是听王教授讲《易经》的时候,王教授给他教的学生留的作业,说这是人生的六十四种境遇、处境,而那个“君子以”后面的内容就是一种很好的提醒,常常念念非常好。

根据网上的易经原文,收集了六十四卦大象,全文869个字(不包括标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山附地上,剥;上以厚下,安宅。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泽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孟子之后易经:)排队ing
端妈 + 2 + 2 我当时也摘了这一段收藏着,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3:13:22 | 只看该作者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以前小花读书的时候,已经知道读的时候杂念越少越好。
上次读书时告诉她“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读诵的时候: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
念起即觉,不压不随:有杂念来不怕,只要马上觉察到了,既不随它跑了,也不压制,只不理睬它,回到读诵上,就是成功。

我让小花试着这样读了一段,她发现有好几处的“察觉到杂念、马上回来读诵”的地方。
这是功夫,先知道怎么回事,再慢慢练习。
期待这样慢慢养成观照的习惯,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为什么要在读诵经典时,练习觉察自己的念头,并逐步应用到生活中去呢?

参考:
说食数宝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
  “众华饰”,众是多,众华是六度万行,装饰在外面美不胜收。大乘法里面讲的四摄六度,表现在外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你要真干;天天念,念了不干,没用处。不能够落实,那就是古来祖师大德常讲的“说食数宝”,自己得不到受用。像银行里面小职员天天在数钞票,自己一张也得不到;自己要得一张,犯法犯罪了,这是数宝。说食,肚子很饿,想到菜馆里面,哪一道菜,哪一道菜,说了几十道,一口也没吃到,说食数宝,没用。我们学佛,如果每天读诵经典,甚至于讲经说法,不能够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境界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那就叫说食数宝,讲经也是说食数宝,你得不到受用,你没有办法入境界。
  聪明人,古德常讲“随文入观”,观是观照、照住、照见,这里面层次不同。上上根人“照见”,经典一展开完全契入,跟经教合而为一,这是入佛境界。中根的人没有这样殊胜的成就,他“照住”。照住是什么?自己起心动念跟经教相应。下根的人又差一层,还是得受用,展开经典学习,真学,佛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依教奉行,这叫“观照”。我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一定照着佛所讲的做,他得受用。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809卷)【真珠为藏众华饰】

========
想起《心经》里: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本帖最后由 小花妈 于 2011-8-1 09:0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2 + 2 “觉察自己的念头”,这点真的有点难啊 ...
端妈 + 2 + 2 真好哇,我来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9:10:10 | 只看该作者

五分之二点五

周末我给家人做擀面,小花也很喜欢擀,上次已经学会了。
本以为她新鲜一下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孩子这周还要继续干。
她把一块面擀开了,最后我切成面条就行。

擀第二块的时候,时间来不及了,我要接手。小花说,“我已经擀了五分之三了,快好了。”
我逗她:“五分之三比一半多还是比一半少呢?”
“当然是五分之三多了,一半是五分之二点五!”没想到还挺清楚!

最近没学数学,本来想弄一下,看来也不必着急,还是在生活中多应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37 , Processed in 0.140003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