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敢不敢这么教你的孩子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10-8-30 20:51:08 | 只看该作者
说到顺其自然,我想起最近四川地震灾区的泥石流,进一步引起回忆:

在我小时候生长的小县城里,有条河流,在县城的边儿上拐了个弯,于是每年夏天,一下大雨,发水时,这个拐弯处的河堤都会被湍急的流水冲垮,接之而来的是省道的中断。那个年代还没有豆腐渣工程一说,每年水力部门在县委的指示下都会兢兢业业地提高水泥标号来重建这个堤坝,很不幸地是,每年看上去牢不可破的堤坝都会在不算洪水的水下垮掉。

事情最后得到圆满解决,并不是修建了钢筋铁坝,而是一位当年曾经与周总理一同留法的老绅士,用了个土得不能再土的法子解决了问题:拿两个超级大的竹笼,在里面装上石头扔在水边儿,这个石头笼子依山势斜在岸边,水冲来后顺着往上冲一截儿,立马又退回去,只是换了个方向流向下游。

在饭桌子上谈到这件事情,长江委一位搞水力血防的人说:“如果我不搞血防,我的专业就是做这个,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来改变水的流向。”

养孩子似乎也应该这样,顺着他“自然”的方向,消掉破坏力,增强建设力,而不是完全地放任自流。如同我们县里的河堤,不科学地硬来,劳命伤财,而完全地听之任之,一样地也是道毁车险。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36 金币 +36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很有趣,虽然没太弄明白。
果行育德 + 10 + 10 精品文章!
nikkiyy + 2 + 2 真好哇!
winterming + 2 + 2 真好哇!
wanyi77 + 2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10-8-30 21:0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1 happy_99 的帖子

这不是“土的不能再土”的法子,而是从李冰那里延续下来“深淘滩、低作堰”里的堰啊——用竹笼装卵石是有道理的,记得很早以前就看过这方面的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10-8-30 21:5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0 wanyi77 的帖子

哈哈,你要看他们的回答,更要想他们为什么给这样的回答。
------只有知道的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父母把子女教育好是责任,不错,但现在做父母的经常是一厢情愿,常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或将别人的优点做为标杆。姓钱的家族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我们普通人。如果叫孩子承受不应该的责任,这也不是属于不恰当的教育吗?他们不怪父母,该怪谁呢?

你可以不求诸外得到你认为的幸福快乐,但他人不一定认为那是幸福快乐的事。

[ 本帖最后由 njlzh_2000 于 2010-8-30 22: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10-8-30 22:3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3 njlzh_2000 的帖子

嗯,看来我的理解力出现了偏差了。。。

你的重点。。。
能否告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10-8-30 23: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4 wanyi77 的帖子

和大家一样,我也是一个普通家长,也不能免俗,平时给孩子学这学那,希望孩子以后比我们好。
我在这里提出我的观点是:家长不要一厢情愿,也要从孩子角度来看看我们自己所作所为得与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10-8-31 06:4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5 njlzh_2000 的帖子

呵呵,正是因为从孩子的角度去看,我们才需要考虑现在孩子的快乐,和他们未来的幸福,对吧?

他们现在过得快乐,未来获得了幸福,还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

探求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我相信,比什么也不问,只管给孩子灌输、要求他们学习,对孩子来说要容易接受得多。

这楼已经很高了,希望你从头看过这楼里的所有讨论,继续讨论才有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10-8-31 10:38:40 | 只看该作者
家庭的取向很大程度决定着孩子发展的大的走向,也许是显性的,更多是隐性的。无论家长如何考虑周全,孩子将来是否感到幸福谁也料不到。
就个人而言,我们始终把活的自在放在生活的首位。在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上,是否去北京的名小学曾纠结一时,但还是很快定下心来留在朝阳就近入学,在同学、孩子幼儿园、所识朋友之中我们唯一的。
孩子感恩也好,抱怨也罢,作家长的尽心了,尽力了。心安理得,就这么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10-8-31 10:5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8 hi5 的帖子

呵,讨论问题,用激烈的言辞是容易的,用冷静的态度却是困难的。为什么呢?如果没有open的心,不去思考别人的想法,试图想清楚对方为什么那么说,那你可以把任何话理解成自己想要的意思。

什么是不同的观点?
原本差不多的内容,为什么就一定是不同的观点呢?
事实上我并没有发现太多的不同,而你一定要认为我们有对立。

考卷说,是啊,为什么呢?
原来你也知道,那是google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的东西,有必要在这里回答么?
如果你等的就是这句话,可以对“我们”表示谴责——你们自己玩吧,我走也——那么,请便,不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10-8-31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跑个题,人的心理,其实也非常有趣:

还是爱睿推荐的那部片子,Before Sunrise,很有趣的对话:
Jesse:  I just, I dated this girl once who, who used to always ask me that question, “What about me bugs you?” you know.  And so finally I said, “Well, you know, I uh, just don't think you handle criticism too well.”  She flew into a rage, and broke up with me, alrigh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1:4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7 hi5 的帖子

抱歉抱歉,是我没说清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赶紧翻了翻,是在第四页才开始正式提出这个所谓的范围,大汗

我个人没看出来你有什么不尊重和诡辩的地方,一直喜欢你客观看待问题的方式。其实,我是有点私心哈 ,前面我又重新提出范围,也是希望你写帖讨论“孩子自身”,想必你的思路能带来更多启示,我真是这么想的。

如果是辩论,重要的是提出的观点能否站住脚,而不应该在意别人的语气语调是否合自己的意,一般性质,绕不开这个才引发口水战。

这楼我没发现根本对立的观点,你的视角不同也让我们受益呀,经你提醒,也许我的范围圈定限定了别人的发挥,限制了话题的开放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2:58 , Processed in 0.158644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