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ecretgarden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从“简单的不用学”之理论到对英文读经的思考。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5-18 09:29:34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有些忙,帖也就写得比较仓促,重点部分因为小羽妈几乎都已经谈到了,我也就省略没说。为避免误解,我还是补充几句吧。

小羽妈谈到的扎实的基础英语非常非常重要,美国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人的平均词汇量是4万左右,让一个只有英美学童词汇量(大约6000左右)搞英美文学研究,和外国同行进行有深度的探讨 ,中国英语专业八级要求的一万三千词汇量,已经很捉襟见肘了,词汇的积累没有半点讨巧,得一个个来。

如果你的孩子能常速听懂《哈利波特》不吃力,才可算作听力过了第一关。新概念四册全部学完才算英语开始起步了,后面还有漫漫长路,没个三、五年的苦功,别指望学好英语。儿童英语版在抓基本功方面做得棒极了,既照顾孩子兴趣,又兼顾到适当的难度。如果不是孩子大了,我一定往那里扎堆。

轻视基本功,好高骛远,殊不可取。如果连现代英语都看不懂,怎能想象看得懂中古英语?恐怕用脚趾头都能想到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恭喜99 + 1 + 1 认真学习中
子墨宝贝儿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5-18 12:19:13 | 只看该作者
secretgarden114版和果行老师的批评意见是每一位在做英文读经的家长都应该仔仔细细看过的。只有对于这些质疑,自己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可以不表述出来),才可以安心的做英文读经。

由于中文和英文在字方面的差异,中文读经可以解决所有的汉字的认字问题,而英文读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曾经用软件做过统计

仲夏夜之梦共有17,383个单词数;单词量为2917个

莎士比亚的14行诗全集 共有17,846个单词,单词量:3,086。

而《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的14行诗全集》
单词数:35,229 单词量:4,693

这个4693个单词中,我估计一半是不常用的(没有根据,只是一个猜测)。就算我们小孩子用3年时间背诵这两部书,假设认识所有的单词,单词的积累也在5000不到。何况那些单词的意思还有其他的意思没有接触到。

从而证明了果行老师对于英文读经在单词积累方面的批评。这一点布丁妈妈也指出,靠英文读经是积累不了现代英文单词的。

有时间我来统计一下:《仲》+《十四行诗》+《西方经典导读》+《新概念1-4》+《900句》的词汇量。

就像中文读经代替不了广泛的阅读,在没有日常英文环境的情况下,英文读经更是代替不了广泛的阅读和听说。在做英文读经的(包括我自己)的小朋友没有一个是只在英文读经的,DVD+绘本也都是在做的,所不同的是英文读经的时间占用整个英语时间的比例不同。

英文读经在现阶段,对于小孩子而言,我认为是训练耳朵、舌头和对英语发音的敏感度的,还有对英文字型的敏感度。

我不知道其他的人的安排是如何,我们的安排是从《仲》开始,经过《十四行诗》和《西方经典导读》,最终在小学的低年级要到《新概念》《900句》之类的教材的。

如果我们小孩已经大了,比如小学低年级年级了,有考试的压力,我们会考虑直接从《新概念》《900句》之类的教材开始,辅以DVD、故事音频和阅读。

但是我们小孩还小,在接触DVD、故事音频、阅读和讲故事的同时,还有时间还进行暂时用不上的耳口舌方面的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在小学低年级,相信学习学校的英语应该不会花很多力气,那样就可以一边没有压力的对付学校英语,一面继续英文读经。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希望这些材料都已经在脑子里了,那个时候估计可以进行语法方面训练(自学或者参加培训班),还可以开始章回小说的阅读,还可以开始日记或者周记。

当然这还都是计划,一切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万一小朋友特反对呢?万一小朋友的青春期早到了呢?

如果我不相信反复成诵的效果,是绝对不会采用读经的方法的。而有的朋友是坚决反对背诵的。其实这就是分歧所在。感觉上,这种分歧是不可能弥合的。不过教育本来就是五花八门的,一点分歧太正常了。何况我们大多都是家长兼业余教育工作者,有分歧更正常了,现在有时候觉得一年前自己的想法很可笑也是常有的事而。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恭喜99 + 1 + 1 有数据,很有说服力,受益匪浅,太感谢了
milkrabbit + 2 + 2 我很赞同。
丹溪佳人 + 2 + 2 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2:56: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5-18 09:29 发表
昨天有些忙,帖也就写得比较仓促,重点部分因为小羽妈几乎都已经谈到了,我也就省略没说。为避免误解,我还是补充几句吧。

小羽妈谈到的扎实的基础英语非常非常重要,美国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人的平均词汇量是 ...

果行前辈的两次回复都是重量级的,读起来觉得厚重、过瘾,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又自己琢磨了半天,还是觉得意犹未尽。真希望能看到她家才女的成长记录,看看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学习经典、爱上经典的,我喜欢看这样的经验之谈胜过看那些关于神童的转帖。
说到自己孩子目前的英文,我还是觉得要老老实实地打基础,暂时别太好高骛远了,先把小学教材拿下再说吧,就这些也够学个五六年的了,没有教材学习的铺垫,我觉得小羽很难独立阅读一般的英文作品。他接触英文有两年多了吧,听《哈利波特》小说还不行,也就是说听力还没过关;TREASURE才学到第二册,阅读能力很弱,也就能独立看个JBJ,或者看看那些字儿少图多的图画书,小说《哈利波特》压根看不了,想一想,以他目前的英文程度让他接受英文读经,我的想法也太可笑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基础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的关系,小羽现在10岁,让他学一门新语言,好像就要按照由简到难这个顺序来,倒过来就是不行。当然,中文读经他是接受了,但也是理解性地接受,需要我经常查资料,给他一点启发才行;别的语言就不行了,他英文读经的挫折大家已经知道了,《仲夏夜》是没能读下去,现在又转回到treasure,配合的读物是图画书,听的故事是夸张搞笑的,看的动画是魔法、探险、破案之类的,他就好这一口啊。今早复习no dragons for tea时,他对这种narrative poem文体很感兴趣,每次读到最后一个押韵的单词时都故意加重语气,觉得好玩儿,也有兴趣和我探讨这种文体的几个特征。这个时候我就想,将来如果读莎翁的十四行诗他还会不会有这种兴致呢?还是不想了,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太远了。学韩语时也这样,他已经学了4年了,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我头脑一热,拿《韩国名诗选》给他读,诗歌意思他倒是懂,但就是没看出他有什么兴趣,让他背也能背,就是没感觉呀。前一阵子,我又翻出这本书让他读前两首,结果人家说,这诗写得不错,我好像见过。哈,当时我就想,有门了,儿子知道这是好诗。不过儿子的意思是,这书还是往后放一放比较好,现在还不到让他读的时机。其实,儿子现在的韩语程度可以看懂一般的儿童小说,至少比他的英文程度要强,但我还是顺了他的意,收起了这本书。
果行说得对,人生还长着呢,你着什么急。我不急了,经典先放一放,找个适当的时机给送过去,也许这佯做对儿子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墨宝贝儿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3:4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ylonhong 于 2010-5-18 12:19 发表
英文读经在现阶段,对于小孩子而言,我认为是训练耳朵、舌头和对英语发音的敏感度的,还有对英文字型的敏感度。

谢谢这位坛友的发言,我也去你的楼里学习过,觉得你是位坦诚对孩子有爱心的家长,看你的读经日记,觉得里面多了一份幽默,少了一份偏执,对孩子读的东西也能认真研究一下,做一些调查研究,不像一些人那么轻信、盲从,这一点让我很敬佩。
当然我也不是很认同你的一些做法。比如
“英文读经在现阶段,对于小孩子而言,我认为是训练耳朵、舌头和对英语发音的敏感度的,还有对英文字型的敏感度。”
为什么用《仲夏夜》来训练孩子的耳朵、舌头和对英语发音的敏感度呢?用符合孩子年龄的一些音频故事不是更好么?凯迪克奖的图画书那么多,音频也非常优美,为什么不用那些地道的儿童故事来训练听力、朗读呢?说到字型,你指的是英文单词吧,那就更应该看高频单词了,何必拿这些生僻词来训练孩子看字型呢?用适龄音频孩子有兴趣,记得牢,用《仲夏夜》呢,孩子马上就会忘,因为不常用,边读边忘,你用来复习的时间会很多,学习效率也不高。

经过这样的训练,在小学低年级,相信学习学校的英语应该不会花很多力气,那样就可以一边没有压力的对付学校英语,一面继续英文读经。
如果你希望孩子在学校学英语很轻松,不见得非要读经先行,你自己也说了《仲夏夜》《十四行诗》里的高频词不多,不适合用这个来积累词汇,那为什么不用高频词的读物来积累词汇,这样做也可以让孩子在小学学英文时很轻松,而且这种做法更高效,儿童英语里的孩子大多如此,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我觉得,你现在给孩子英文经典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有时间,时间多了自然可以读这些生活中用不上的东西,听起来这个理由很充分,但你别忘了,读经典需要时间,每次读多久,在孩子的全部生活中占多少比重?是不是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读中文经典的家庭我是知道的,都提倡多读,人家说了,少于一个小时没意思,那读英经呢,也不少于一个小时么?如果这样,那孩子玩儿的时间可就没多少了。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懂不懂这些经典呢?我知道你对《仲夏夜》是做过一些统计的,但这些好像还不够,你应该准备得更多。你要保证作品里的单词你都认识,句型结构你都能分析,文体特征你都能讲个123,作品的时代背景你也要了然于心。如果孩子问你,莎士比亚是谁呀,你能随时编故事给他听;孩子再问你,《仲夏夜》到底是什么故事呀,你能给他找一些相关的绘本来么,要英文的不要中文的哦?

如果你做不到上述这些我就觉得很遗憾了,因为我看不出你孩子学这些还有什么意义。经典作品是阳春白雪,需要去鉴赏去品味,如果连你都不懂,也不给孩子懂的机会,那这些作品在孩子的大脑中只能是一堆乱码,没有输出的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5-18 14:57:41 | 只看该作者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或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吧。

何况来日方长,不必要着急现在就下结论,20年后,回过头来看看,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

[ 本帖最后由 xylonhong 于 2010-5-18 15: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5-18 15:4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secretgarden114 的帖子

版版既有忠告,也有偏见。
其实读英文经典不该是某些人的专利。
孩子是他自己的,他爱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ilkrabbit + 2 + 2 今天最后2分加给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9:29:08 | 只看该作者
引一位坛友给我的短消息:
junning7475: 前一个贴的内容我基本赞同,但这个贴子的内容我保留意见。因为我也不能确定你说的是对还是不对,但你还是放了很多成人的感受在里面,英文读经,不论你是听得懂内容还是听不懂,读了,你至少可以学到纯正的发音,从我个人感受,看一段英音电影,我可能听不懂他说的内容,但如果他的发音我觉得好听,我就能坚持把这段看完,甚至会激发我因此而想学英语的愿望,中文古文也一样,很多都可以先是受它的韵律吸引而引发对内容的兴趣。还有音乐,不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都可以通过旋律去感受作曲家的思想,而音乐是不需要文字的,需要你和它精神上的相通。今后孩子在学习上一样会碰到不喜欢的学业但又必须要完成,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孩子对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去产生兴趣,关键怎么引导在你,孩子不感兴趣,只能怪家长没有尽到心。

看了这则信息,我心里的感触更多。她的每句话都值得我深思。她认为我放了很多成人的感受在里面,这一点我承认,我的确有一部分自己的感受在里面,英文经典很难理解,我古文学素养不够确实很难驾驭,但我认为,我更多地站在了我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他抗拒《仲夏夜之梦》这种难度的作品,他不明白意思,他不懂得作品美在何处,这些都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半点虚言。说到成人的感受,我觉得junning7475这类妈妈更甚,三四岁的孩子能认识几个英文单词,恐怕连基本的英文对话还没有过关吧,说他喜欢《仲夏夜之梦》我觉得不太可能。不要因为孩子没有抗拒就是接受了,喜欢了这些作品,那是因为幼儿没有反抗能力,只能听妈妈的话。

英文读经,不论你是听得懂内容还是听不懂,读了,你至少可以学到纯正的发音,从我个人感受,看一段英音电影,我可能听不懂他说的内容,但如果他的发音我觉得好听,我就能坚持把这段看完,甚至会激发我因此而想学英语的愿望。
这段话我觉得就更有意思了,想学到纯正的发音一定要用《仲夏夜之梦》么,用符合年龄的儿童经典作品是不是更好,听这类音频你至少能理解意思,听《owl moon》,<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难道不能让你的孩子学到地道的美语?这些作品能让孩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图画、文字、声音三重美,而《仲夏夜》呢当时给孩子能带来什么?只有不懂意思的音节么?看英音电影这段话就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我们成年人有几个觉得电影演员的声音好听就能一直听下去的,而且还能激发学英语的愿望,要是那样,我孩子他爸天天看美国大片早学会英文了,可惜到现在他还离不开汉语字幕。反倒是我儿子看原版动画之后听力口语进步了不少,但这绝不是声音好听的功劳,而是动画的内容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才不管是不是哪位名家的作品呢。

中文古文也一样,很多都可以先是受它的韵律吸引而引发对内容的兴趣
这段话我也觉得费解,您说的有韵律的中文古文指的不是四书五经吧,这些哲学作品读起来可没韵律;那是指古诗词吧,这我倒是同意你的见解,古诗词的韵律之美的确可以吸引人,但文字的精炼同样重要。

还有音乐,不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都可以通过旋律去感受作曲家的思想,而音乐是不需要文字的,需要你和它精神上的相通。
这段话我倒是很赞同,但我看不出这和英文读经有什么关系。

今后孩子在学习上一样会碰到不喜欢的学业但又必须要完成,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孩子对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去产生兴趣,关键怎么引导在你,孩子不感兴趣,只能怪家长没有尽到心
在体制内学校上学的孩子的确需要很多你说的引导,不然没有办法融入学校的氛围,更无法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你的话让我难过,难道读经也需要这种无奈的引导么?家里家外都要引导,请问孩子还有港湾可以歇息一下疲惫的心灵么?我并没有反对读经,哪种语言的读经我都不反对,我反对的是不顾孩子的语言接受能力,硬是把经典作品塞给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在适当的时机让孩子愉快地接受经典,当他真正有能力接受和领会经典作品的魅力的时候把他引入到经典的殿堂,让他真的能领会十四行诗的韵律之美,能够对不同风格的诗人的作品评头品足?跟读不懂意思的音节和朗诵诗篇这是两个境界,为什么一定要做前者这样的事呢?让孩子接受无意义的音节,还要假装喜欢,抱歉啊,我的确是不能像你们一样“尽到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有梦的人生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9:3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丹溪佳人 于 2010-5-18 15:43 发表
版版既有忠告,也有偏见。
其实读英文经典不该是某些人的专利。
孩子是他自己的,他爱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你这话说得有意思,我从来没有说过,读英文经典只是一部分人的专利,所以你这话我觉得费解。
至于你怎么教孩子我也并没有指手画脚过,你怎么教是你的事,和我没有关系。我开这个楼写的是自己的思考,并非读经指南,所以你撒气撒错地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有梦的人生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9:37: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ylonhong 于 2010-5-18 14:57 发表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或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吧。

何况来日方长,不必要着急现在就下结论,20年后,回过头来看看,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

好家伙,一下子推到20年后了,真到了那一天,恐怕你我都忘了今日的小分歧了吧。
不过我宁愿做好眼前的事情,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哪有功夫想到20年后会怎么样?我也不着急下结论,我这个人爱反思,前两年我的想法好多和你一样,现在就变了,没准你过两天也会变了呢,以后的事儿不好说呀,不好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有梦的人生 + 2 + 2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5-18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5-18 19:37 发表

好家伙,一下子推到20年后了,真到了那一天,恐怕你我都忘了今日的小分歧了吧。
不过我宁愿做好眼前的事情,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哪有功夫想到20年后会怎么样?我也不着急下结论,我这个人爱反思,前两年我的 ...


忘了就忘了吧,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了不起的事情。  不过您和果行老师关于英文读经的批评,非常的中肯,我们这些正在试验的家长要时刻记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26 , Processed in 0.222946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