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鼎鼎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鼎鼎学琴:在音乐中成长。(外教钢琴课视频已关闭)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3:20:33 | 只看该作者

盒子看了8.3音乐课后的评讲

非常感谢盒子老师耐心看完音乐课视频并作详细评讲,以下红色内容均为盒子讲评。

1-3视频:

大音阶
12345671
稳定音
135
不稳定音
2467
解决
2-1 4-3 6-5 7-1

小调音阶
67123456
稳定音
613
不稳定
7245
解决
7-6 2-1 4-3 5-6

3-5视频:

听写旋律,六次 记谱
把听到的旋律在琴上弹出来,并且在C G D A F 降B个调上弹奏,
最后分析旋律中哪些是稳定音,哪些是不稳定,从单个音来感受音乐中的稳定和不稳定。

这个方法很好,听、弹结合,并且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转调,同时老师选材也非常恰当,都是选五指以内的音弹奏,长度适合,学生很快就可以记忆,弹奏时不存在指法转换问题,
看起来很困难的转调问题,小朋友垫垫脚尖就做到了:)(转调,印象中这是第一次,鼎鼎好像没大困难,有几个地方好像是老师提醒后做出来的,老师不提醒鼎鼎就吃不准找不到键,鼎妈原本只听说过转调,也记得好像是挺困难的,当时老师让鼎鼎这样变换着弹奏时,鼎妈想着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转调了,谢谢盒子告诉我这是转调。)

6视频
用大调的学习方法,放到小调上,感受小调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从这个两个知识点可以看到老师的教学很系统:
1、最初先让孩子学习音阶,并掌握每个音阶的主和弦
2、学习转调,短小的乐句在不同的调演奏前,先找到调的主和弦,随后乐句的各个音就很快找到了,水到渠成,
   小朋友接受起来没有难度。非常棒!


7-9视频:

初步接触各种曲式结构的概念并举例子
一段式:
二段式
三段式

变奏曲
奏鸣曲

period 乐段 sentence 乐句 phrase 乐节  motive音乐动机
相当于语言里的段,句,词组

10视频:

视唱练习:老师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在学生没有唱准音前,先把音程单独抽出来唱准,最后再加上节奏。分解动作运用得当!

哎,让我想起以前大学的老师,唱不准老师就怪学生:(
学习了,受益匪浅!鼎妈!!谢谢

再次谢谢盒子,我要好好对照着再认真看看视频,争取弄懂。

希望盒子能自己把这样精彩的讲解跟帖,以便大家加分略表谢意。今天因为急着要把好东西给大家分享,又估摸着盒子这会儿大概已经休息了,所以自作主张先贴出来了,请盒子别介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ofia2001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3:36:07 | 只看该作者

乐段的概念——摘自百度百科

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

乐段的长度取决于作品的速度、节拍和体裁。

乐段的特征是:
  
1.乐段是音乐作品中表现完整乐思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结构, 是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   

2.乐段的组成部分是乐句, 乐句间互相用终止式分开来, 又通过终止式的功能关系联合成有机的曲式结构。   

3.乐段常由几个乐句组成, 这些乐句之间具有问答呼应的关系。由两个或四个乐句组成乐段, 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但也有由三个、五个或更多乐句组成的乐段, 或由一个独立乐句组成的乐段。   

4.主调音乐风格的乐段, 在陈述、发展和结束乐思时, 和声的表现手法起很大作用。因此, 和声和旋律的完满终止是乐段结束时的典型标志。乐段可结束于开始时的调性, 亦可结束于关系调或其他调性的完全终止上, 后者称为转调乐段。   

5.乐段的结构规模一般不太长大,但形式完整、统一, 能体现鲜明的音乐形象。由于乐段常是主题的原始陈述,大多数乐段的陈述是呈示型的。   

6.乐段可以作为独立乐曲的曲式,也可以是较大型作品的一部分。作为独立作品(特别是器乐曲)的乐段, 一般比作为乐曲的一部分的乐段具有较复杂的形式。这是由于在独立作品中, 乐段不仅有主题的陈述、巩固和结束,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甚至是规模很大的发展。

乐段结构的分类

1.从乐段内乐句之间的结构关系来看,可分为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段。   

2.从乐段内乐句之间的主题材料关系来看,可分为平行关系的乐段(亦称重复、合首乐段)、模进关系的乐段、对比关系的乐段。   

3.从乐段的调性与终止和声来看,可分为单一调性的乐段、开放结构的乐段、转调乐段。   

4.从乐段的中间终止(半终止)来看,可分为各种不同和声作半终止的乐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3:40:33 | 只看该作者

乐句——摘自百度百科

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   

它能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义,如同文章中的一句话一样,故称为乐句。   

一句话,够不上一篇文章。一个乐句,也就成不了一首乐曲。但一句话、一个乐句,都能表达出一定的意思。不象半句话、半乐句,还弄不清究竟要说什么。   

在歌曲中,乐句比较容易理解。特别是那种结构方整的歌曲。比如四句歌词,对应着四个乐句,句句之间有呼吸。   

器乐曲中的乐句,有的类似歌曲,比较清楚。但有时就不那么一目了然,这就是“器乐化”了的乐句。但无论如何,任何乐曲都是由实际存在着的乐句构成的

(难怪记得鼎鼎以前老师说呼吸的地方就是一个乐句了,抑或鼎妈记错了:一个乐句结束需要呼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3:46:4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乐句——摘自“儿童钢琴教育论坛--我爱钢琴”

什么是乐句?

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

    这个单位具有什么特性呢?

    它已经能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义,如同文章中的一句话一样,故称为乐句。

一句话,够不上一篇文章。一个乐句,也就成不了一首乐曲。但一句话、一个乐句,都能表达出一定的意思。不象半句话、半乐句,还弄不清究竟要说什么。

在歌曲中,乐句比较容易理解。特别是那种结构方整的歌曲。比如四句歌词,对应着四个乐句,句句之间有呼吸。

    器乐曲中的乐句,有的类似歌曲,比较清楚。但有时就不那么一目了然,这就是“器乐化”了的乐句。但无论如何,任何乐曲都是由实际存在着的乐句构成的,只不过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它、去认识它而已。

为什么要学习划分乐句?

划分乐句是为了理解乐句。理解乐句是为了理解乐曲。一篇文章,只有懂得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全篇的意思。一首乐曲,只有懂得了每个乐句的涵义,才能理解全曲的含义。分清了乐句,就能体会到各句之间的关系。开头乐句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提出的?怎样引申的?怎样转折的?提了新的问题没有?怎样回答?怎样结论?……

    对乐句的划分,也就是对上述问题的思索。相通了这些问题,也就清楚了乐曲的结构特点,逻辑关系,对整首乐曲的理解、感受,都将深刻而有鲜明。

相反,分不清乐句,就弄不清乐音之间的关系,感觉不到乐音的意义,只觉得混沌一片。这就没法真正理解乐曲。没有理解,怎么能弹好呢?

怎样划分乐句?

我们把乐句比喻为文章的句子。不过,这只是比喻,并不是等同。

文章的句了不难划分。且不说有句号告诉我们哪里是一句,主要还在于文字表达的意思明确清楚,具有唯一性,只是这个意思,不是别的意思。

乐音不是文字,它的意义抽象得多、宽泛得多、概括得多。因此,有时分清乐句起止处并不容易。下面几点,只是划分乐句时的一些提示:

(1)最重要的是认真体味、反复感受,从心理上感觉出这些音是一个句子,是说明一个意思的。不是半句,因为已经说明了一个意思;也不是两句,因为并不是两个意思。培养这个感觉力,是正确划分乐句最可靠的途径。

(2)一般来说,对句子的感受要长一些,眼光放宽一点。这就是所谓“气息要长”。这样可以避免零碎。有些小的片断可以理解为分句(类似逗号),将几个小分句连结为一个大的句子去感受,可以加强整体感。

(3)与文章的句子不同,乐句的划分有时并不是只有一种划法是唯一正确的。文章里的正确标点,不说绝对只有一种,也得说几乎只有一种,但乐句的划分,却会遇到可能有几种方案的情况。甚至觉得几个方案都有道理,都可以成立。照理,几个方案中应当有一个是最佳的。可是,艺术问题有时并不像数学问题那样只有一个答案。这时,就只能通过细心比较几种划法,体会它们的细微差异,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满意的。

(4)要特别留神远距离的音、跳音、被休止符隔开的音的乐句划分。这三种音,都不相连,但不见得不是一个乐句里的。对音的感受,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运动趋势、表情达意上的连贯性。如能在断开的音之间感受出他们是构成一个乐句统一体的,就会比孤立地看待这些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是划分乐句的很大进步。

(5)不要以为乐句总是划分在明显停顿处的,有时也会划分连续的八分开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中间的;而被休止符隔开的音符也可能是属于一个乐句的。

乐句与主题是不是一回事?

有关系,但不能说二者就是一会事。

    一个乐句有时是主题,有时也不是。主题有时是一个乐句,有时也不是。

    一首乐曲,都是由各式各样的乐句组成的。但是,并非任何乐句都具有主题的意义。被称为主题的乐句,都是一段音乐的主要乐句。大都在一段音乐的开头出现。后面的音乐,都是它的变化、引申、强调、补充等等,他们总的性格是一致的。当具有不同性格的乐句出现时,我们就说新的主题出现了。当音乐又回到最初乐句时,我们就说主题再现了。

    学弹《小奏名曲》的学生,就能发现第一个主题、第二个主题以及主题的再现这种情形。

    主题,有时并不是一个乐句,而是指一个乐段。例如“变奏曲”的主题,大都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一个乐段。

乐句和连奏是不是一回事?

乐句,是着眼与乐曲结构的。连奏,则是弹奏法、触键法方面的概念。所以,这是不同范畴的术语。但他们也不是绝对相互无关。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这么几种情形:
(1)、用连线连起来的音符,正好是一个乐句。这时两者是一会事。
(2)、乐句并不总是用连奏弹奏的。乐句本身的形态千变万化,既可以是连音的,也可以是跳音的,还可以是连跳结合的。
(3)、连奏的音,有时也不一定是一个乐句。例如两个短音的连奏,多半是一个小分句。而一串长长的连奏音,也可以能包括几个乐句,要感觉其中是几句话,不是一句话。

怎样弹好乐句?

因为乐句的情形无穷无尽,所以,这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原则,也许有助于我们弹好乐句:
(1)、首要的是理解乐句。理解他的气质、性格、风格;看清乐音运动的走向、趋势、逻辑关系;懂得乐句的涵义。

假如追问一句,乐句的涵义是?什么这可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事。意会,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也并非深不可及。只要静下心来,总可以听出来或是愉快的,或是伤心的,或是兴奋的,或是沉重的,或是诙谐的,或是痛苦的,或是美好的,或是疑问的,或是开心的,等等。对这类问题有来基本的领会,就是基本理解了乐句的涵义。

(2)、再把理解到的东西与音色的选择、连或断的奏法、力度及其对比变化、安排好指法等技术问题结合起来。
(3)、弹好开头音。开头音,通常要用“落下去”的动作弹出来为要落下,先要提起。但是提得多高?落得多快?给予多少重量?想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是深吸一口气从容地开头?还是急吸一口起灵巧地开始?凡此,都要深思熟虑一番。
(4)、弹好收尾音。一个乐句意义的完整,有赖尾音的妥善处理。尾音,必须是前面那些音的合乎逻辑的、顺情合理的归宿。弹不好收尾音,将把乐句的意思部分地或整个地歪曲掉。关系如此重大,岂可不加倍重视?还要注意尾音的收尾动作,收尾时,通常要抬手离键。这个抬手动作也不可忽视。抬手是果断地?从容地?轻松地?沉重地?不知不觉地?这些问题关系到乐句结束是什么语调,什么“标点符号”,留给人什么意味。
(5)、重视开头收尾,也不能轻视中间,主要是指想想开头音是怎么样走到收尾音的?这个“走到”的过程,必定有起有伏。即使是用一个同音组成的乐句也会有力度上的起伏。是什么样的起伏?是跳跃式的?是慢坡式的?是急剧的?是稳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起伏中的顶点。到达顶点的途中会有骨干音的推进。顶点之后,就是转折、下降开始。不骨干音、顶点音、转折处弹得鲜明,是弹好乐句的又一个关键。
(6)、在弹奏非连奏、跳音、中间有休止符号的乐句时,要特别注意音断意不断、旋律线的“句感”不断。

一个乐句结束和另一个乐句开始之间是不是都要抬手

在前一句结束,后一句开始的时刻,为了“透一口气”,为了准备下一句的开始,为了分开两个乐句,通常应当用某种抬手动作以到达上述目的。

    如果速度较快,或前一句收尾时音符时值较短,两乐句相接较紧,这时就来不及明显地抬手,只能用手腕灵敏地向上“抖动”一下,以结束前一句,准备下一句。

    还有时,音符连绵不绝,“抖动”手腕也来不及,只能强调一下后一句的开始音,产生新的乐句开始了的感觉。

两个乐句之间的抬手动作要占用时间,怎样处理合适?

抬手动作,可以占用前一句收尾音的的时值。要保证后一新句开始时拍子的准确无误。就上说,不能因为抬手而使后一句的进入稍有延误。

    举例说,前一句结束音如果是一个四拍的长音,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保持足足的四拍。如果足足保持四拍,势必会造成进入下一句的开始时显得仓促,来不及做必要的准备。

    但是,对前一句尾音的站用,原则上又是越少越好的。一个四拍的音,至少应当保证三拍或三拍半的时值,总不能弹趁两拍。总之,既不能造成后句进入得仓促,有不能过多占用前音的时值。

    如果前句结束在短音上,后一句要及时开始,也仍然要占用前句尾音的时值,但抬手幅度要小。两句接得越紧,抬手幅度越小,直至仅仅手腕“抖动”一下,甚至只是强调后一句的开始音。

乐句间的抬手动作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要特别注意:
(1)、不要为了抬手而抬手。抬手的目的,是合理地收束前一句,同时也正是下一句的必要准备。要把“合理”和“必要”结合为一个完整的抬手动作。
(2)、没有把抬手动作与呼吸联系起来。上从容地吸一口气?是机敏地偷一口气?以此来决定抬手的高度和速度。不能只是机械地抬手,却并未带着换气的感觉。
(3)、不要破坏节奏。盲目、机械地抬手,经常打乱节拍,破坏节奏。在乐句规整、缓慢时,这还不太明显。但在一拍中间某处的抬手或快速音符中间的抬手,就要小心,千万别弄乱了节奏。常见的是抬手过高延误了节奏。
总之,我们要赋予抬手动作以乐句表情上和技术动作上的双重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10-8-6 09:5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1 鼎鼎妈妈 的帖子

是啊是啊。。。我应该分开来,这样就可以多赚分呀。。。傻了傻了。。哈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sofia2001 + 10 + 10 奖励
学而妈妈 + 10 + 10 纯粹支持。
鼎鼎妈妈 + 10 + 10 你把211#楼的去复制了,分成几个帖子吧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2:3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5 钢琴盒子 的帖子

期待盒子开贴给我们讲解音乐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6:25:08 | 只看该作者

鼎鼎老师给鼎鼎听的音乐

鼎鼎老师说一定要多听音乐,一开始听不听得懂都没关系,听多了自然会有体会,当然,有老师指点是更好的。

以下网盘中是鼎鼎老师选择了让鼎鼎听的音乐,有巴赫、莫扎特、斯卡拉蒂的。

以后还会陆续增添。

http://u.115.com/file/t73bf9994a
巴赫莫扎特斯卡拉蒂.ra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21:26:01 | 只看该作者

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

记得这书是学而妈妈发给我的,当时大家在讨论有关“高抬指”问题。刚才整理硬盘看到了,顺便把它传附件,方便更多需要的同学。

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但昭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2 MB, 下载次数: 19, 下载积分: 金币 -1

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但昭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2 MB, 下载次数: 13,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21:27:43 | 只看该作者

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2

另两个分卷。

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但昭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part3.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2 MB, 下载次数: 8, 下载积分: 金币 -1

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但昭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part4.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71.4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3:36:53 | 只看该作者

8.8下午钢琴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I3NjMy.html      (4‘56“)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I5NTA0.html      (21’49”)

音阶:主要任务——手指挥动,训练手指的力度。要求只用手指弹,手指抬高一点,下键迅速有力,强奏,掌关节以上全部放松。老师不断地示范,鼎鼎弹奏时在手背上放了一张卡,鼎鼎弹的时候卡不住地掉下来。鼎鼎还有一个问题是1指转3指或4指时动作不对:1指弹完后黏在键上不出来,而其余手指拐了一个弯,像摸过去的感觉弹。

为了练手指的力度,老师要求每天弹俄文书《手指练习》第一条30-60分钟。要求:所有手指下键后要站好,1关节不能塌陷,弹奏的手指抬高,以掌关节为支点快速有力地挥动,一下键马上放松。慢速。

音阶也要慢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wNzky.html    (11‘44“)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xMDc2.html     (3’24”)

车尔尼139第32条:鼎鼎还没有真正会背 。回家弹这首练习曲时手指要求同音阶、手指练习,并且慢弹。背,看手弹,弹的时候不需要去想谱子,心思在怎样抬指、用力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wOTgw.html  (4‘09“)

1. 车尔尼139第36条:与32条同样的要求——手指工作。
2. 车尔尼139第37、38条:一样的作业要求——背,看手。慢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yMzY0.html     (13’54”)

巴赫的一首《前奏曲》:
1. 复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旋律中音要有延续性,不能从弱突然变强,老师弹了一个和弦让我们听,仔细体会音从强到弱的变化,引申到一个乐句中(本曲中似乎是指一个连线中)。弹第二遍时这个问题要好多了,但第二遍渐强没有。倒数第三小节的音阶也不好,这是音阶基础问题。而且,这里是一个“落-提”,落的动作没做好。
2. 弹的时候每一个声部都要听。
3. 和弦,三个音都要出来。
4. 老师坐得离开一点,让鼎鼎独立弹奏。渐强不够、倒数第三小节最好听的地方没弹好:落做得不好、手指不够独立工作。(鼎鼎大概心里没底不太敢放开了弹)。
5. 最开头两个声部的do要有互应。
6. 要求回家后看看第一遍和最后一遍弹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yNzI0.html      (8‘33“)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4934134o1p4.html     (1’11”)

俄罗斯民歌:
1. 第一遍,刚开始部分弹得较有感染力。第13节后的左手伴奏太重。
2. 弱piano怎么弹:手指太轻了就没声音了,要控制地弹,手指不是随便敲下去的(其实任何一个音都不是随便敲出来的),老师示范。
3. 小连线要注意。
4. 又让鼎鼎独立弹,一开始弹了一句,老师鼎鼎停下来,问为什么不好听。四四拍(强弱次强弱),强的音要比若的音突出来一点。刚好亚历山大进来了,Aliona就让他听鼎鼎弹奏。鼎鼎挺紧张的,没弹完整。 Aliona又让他听巴赫《前奏曲》,还是同样有问题还是同样的问题。亚历山大只会说好话。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1MTUy.html    (7‘49“)

《跳舞的精灵》:这首鼎妈不想描述了,弹得太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zNDM2.html     (1’34”)

布置新作业:《小露珠》。这是一首快速的复调。老师说她弹错了很多,但让鼎鼎听了清楚乐曲的感觉。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zNjg4.html    (2‘07“)

《小奏鸣曲》:鼎鼎这次还是弹得很烂。老师不让她继续弹了,直接布置作业——1. 看手,2. 指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M0MjU2.html      (3'56")

节奏训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MzQwOTA4.html    (24’41”)

听写节奏、谱子等练习。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8-9 17:3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ofia2001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48 , Processed in 0.107293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