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nanm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早教的思维训练,谈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10-16 17:47: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anmeng 于 2009-10-16 12:30 发表
观点一,批驳那些以为“中华文化根本没有逻辑”的无聊说法。

观点二,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配合,才是伟大创造的源泉。

观点三,源于直觉思维的创造力和灵感比逻辑思维更为重要(这其实是爱因斯坦的观点)。

观点四,事事都按逻辑思维来思考,很低效,甚至可能扼杀直觉思维。(这观点,是我推测的,我也吃不准)


我从您散文似的文风和查找证据的认真劲,直觉您可能是呤啸先生,喜欢这种无修饰的诚恳,所以前面进来拍拍轻砖。

不过,直觉、逻辑思维以及中国文化和早期教育思维训练,这都是比较大的话题,要在一段主贴完全简练地说清楚,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文学与艺术,体裁与修辞,不进行分门别类,根本无法表述清楚,而且这些表达需要逻辑思维的清晰条贯,题目太大,篇幅太短,有思维漏洞在所难免。论坛文章本来就不是论文,随意而发,能带给大家启发和沟通机会,很感谢您的长文!

就您以上的四点,我觉得还是很疏阔,不过这跟我阅读习惯有关。我个人觉得国人的逻辑思维仍然是弱项,比如我们说话、写作、,若真是事事按逻辑思维,其实文风会更平实、朴素,心态会更平和、亲切。真用逻辑思维,不必要的情绪夹杂会相对少很多,就事论事,不话题四处蔓延,沟通更有效果。

所以我觉得国人还没达到事事按逻辑思维,而扼杀直觉思维这么可怕的境地,相反,我觉得推崇逻辑思维的其实很多并不懂逻辑,贬低逻辑思维的就更不用说了,国人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大力宣扬。我们不是逻辑思维过分造成逻辑泛滥,而是伪理性太多,严重缺乏正确的逻辑思维。

再有,您认为:“直觉与逻辑思维配合,才是创造力源泉。”我疑惑:创造力出现是这种配合的结果?抑或人们思维时,实际直觉与逻辑已经随时交互作用,只是我们认为的创造力没有出现?或者出现了并未在意?直觉或许从未离开过我们,它何时爆发出灵感,在何处爆发,这是否与个人专业与经验相关?比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警察,能迅速直觉谁是罪犯。或一位妻子能直觉丈夫是否出轨。注意力越集中,直觉是否越容易产生?可以探讨。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10-16 19: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i5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0: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果行育德兄:

很遗憾,我不是吟啸先生,来此地时间很短。不过还是很欢迎兄来拍砖。

关于兄所言“国人逻辑是弱项”之说,值得探讨。

从我来看,国内教育所达的中学逻辑水平,应付美国研究生的GRE逻辑试题,应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一点,创造力的作用原理,说实话,我不懂。

但是毫无疑问,坛子里的很多家长都意识了这一点:创造力是需要有基础和经验的。

人究竟是怎么思维的,直觉和逻辑究竟如何交互,这个课题,专业人士还在研究中。

我不希望他们能研究出来,比较主观的想法是,科技的极限止于人的大脑思维。

如果全面突破了这个极限的话,就会有比人聪明的机器产生。

或许是好事,但我认为灾难的可能性更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2 + 2 很高兴认识新朋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10-16 20:28: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5 于 2009-10-16 14:14 发表
66是在开玩笑吗? 很不喜欢你的这种说话方式。 请原谅我这么说。



  这是职业化的说话方式
  你的意思是我要敞开说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9-10-16 21:2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anmeng 于 2009-10-16 20:22 发表
从我来看,国内教育所达的中学逻辑水平,应付美国研究生的GRE逻辑试题,应是绰绰有余的。


深深质疑此绰绰有余的真实性及普遍性,希望不要以偏概全。

期待详细的论证和辨析。

感觉此楼正说明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这样才真正让直觉归位于它原本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9-10-16 22:03:21 | 只看该作者
97年左右接触过GRE逻辑题,水平确实很浅。搜了几道贴在下面,大家自行判断一下。最近的情况不清楚。

1.游客减少题
因为今年天气不好,某个地方的游客(tourist)少了。于是管理者就说,明年气候好的话,游客就会
多了。
<问反对>经济不景气,很多人怕失业(有个employ**),就不来旅游了,所以游客多不起来。

2.硬水软水题
用硬水(hard water)洗手比用软水(soft water)洗手更容易患一种病,这种病可以由很多种其他原
因引起,比如ABC等等,所以说硬水里的矿物质会使人更容易患这种病
<问weaken>用硬水洗手要用更多的肥皂。

3.gamma营养题
ED1>维生素里的2种元素,G和A。A需要人们额外补充,G可以通过日常饮食获取补充。简单,
<问结论> 如果alpha类维生素E的量过多,会对gammar类维生素产生抑制作用

ED2>讲有两种维生素E(alpha和gammar)人们都需要,一种维生素E的补药只 含alpha类的,不含gammar
类的,很多人都会吃这样的补药来补充维生素E,因为日常的 饮食里已经有足够的gammar类维生素E,
所以人们不用吃补药来补充gammar类维生素E了。

<问weaken>如果alpha类维生素E的量超过gammar类维生素E,就会对其产生破坏作用。
<问assumption>即使alpha类维生素E的量超过gammar类维生素E,也不会对其产生破坏作用,

5.虫吃树与被吃题
ED1>树因此被w吃,另外一些不吃该树因此不被w吃,研究表明是该虫吃树的时候释放某物引来w。
<问支持>试验中物理伤害该树不引来w.

6.牛奶消费题
某地产牛奶,小孩有喝奶的习惯,但大人没有,某厂为了赚钱,生产了适合大人的牛奶,然后牛奶的消费猛

<问assumption>这段时间小孩的总数没有明显增长.(population younger than 13 没有
significantly increase

7.动物与金属废料题
ED1>有一动物A依赖另一动物B,B可以寄生在重金属上,A吃B的话就会被重金属毒死,
所以某一区域动物A的数量的多少反映了这一地区重金属废料的多少?
<问ASSUMPTION>

<ED2>说的是海里一种动物,会被某种金属元素所毒死。而工业排污里含有这种元素。结论是如果
这种动物被该元素毒死了,一定是工业排污造成。
<问assumption>除了工业排污,没有其他的污染源含有这种元素。

8.鱼类减少题
ED1>某一地区的大鱼减少了,同时jellyfish增多了
<问解释>jellyfish 和大鱼吃的是同一种食物.

ED2>黑海里large fish减少,jellyfish 增加。Jellyfish吃large fish。所以large fish减少是因为
jellyfish的增加。<问weaken>
key: jellyfish还没有开始增加的时候,large fish已经有了大幅的减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9-10-17 09:3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7 ilovemaya 的帖子

您搜集的这些可以勉强说明97年GRE逻辑题对于您目前来说水平很浅,除了这个,我看不出还能说明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9-10-17 10:01:3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nanmeng 于 2009-10-16 20:22 发表
从我来看,国内教育所达的中学逻辑水平,应付美国研究生的GRE逻辑试题,应是绰绰有余的。

我们的问题,不是在科技领域不讲逻辑,而是在生活和社会领域不讲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9-10-17 16:4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茶 于 2009-10-17 10:01 发表

我们的问题,不是在科技领域不讲逻辑,而是在生活和社会领域不讲理性。


这就是在学校教育里推行辩证逻辑的结果。

而且我们教授的辩证逻辑和当时黑格尔、恩格斯他们所说的辩证逻辑还不完全一样,完全是本地化的东西。

形式逻辑的缺失,导致了整个逻辑体系的混乱,包括科学界,一些作为院士的,公开讲话里都缺乏必要的逻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山茶 + 1 + 1 确实如此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9-10-17 17:44: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没有经过真正的科学的洗礼,结果导致了科技和社会两大领域的巨大落差。这个差距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将是很不好很不好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9-10-17 21:33: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茶 于 2009-10-17 17:44 发表
中国的文化,没有经过真正的科学的洗礼,结果导致了科技和社会两大领域的巨大落差。这个差距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将是很不好很不好的事情。


新文化那个时期其实进步还是很大的,后来可惜这个过程被减缓了,而且还有了一些反复。

我国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开放,互联网络的技术应用,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人会加速这一进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33 , Processed in 0.10949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