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HNHu 于 2009-6-11 10:59 发表 ![]()
汉语书写或电脑输入不及英语方便.
我家小子虽然是说中文, 但他到电脑上找东西的时候就只能用英文了. 用英文从两岁多就可以用google找他自己感兴趣的车啊,动物之流.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用中文去找东西呢?
是啊,我干这行好几十年了,受苦受多了。
最早我用的计算机是穿孔纸带输入,那时候把字母的编码都背了个滚瓜烂熟,可惜处理中文几乎没有可能,尽管那时候也有了中文编码,可惜输出终端不可能输出中文。
后来有了微机,开始有了图形终端,汉字使用才有了一些可能,当时的DOS时代,汉字处理也是头疼的事情。首先汉字系统太占内存,所以要把显示模块、输入模块、打印模块分别搞成不同的程序,用那个启动那个,一不小心内存就不够用了。
下一个麻烦就是显示,汉字显示最少要16X16的点阵才够用,还必须是在图形模式,很多英文软件几乎不可能汉化,有些可以汉化了,但是显示速度大受影响,程序变得非常的慢,这种情况,知道汉卡出现以后才得到了改观。
输入自然是大问题,这才有了后来发明了成百上千种输入法的现象。现在好了,普通人基本都用拼音了,其实那时候也有智能拼音的技术,但是不能应用,因为查询输入法的数据库,所用的开销太大了。所以直到电脑发展到今天,才有了比较智能的输入法的真正实现。
汉字尽管似乎简短,但是在电脑显示上,所用的面积还是很大的,和纯英文比,一屏所能显示的信息量并不比英文更多,后期我们做英文软件汉化的时候遇到的此类问题最多,屏幕不够用了,菜单行容不下那些按想象应该更简短的汉字信息。
现在电脑变得很快了,各种资源也很丰富了,汉字才越来越不是所谓的障碍了。
不过汉字的问题在你所说的全文搜索领域还是存在的。
其实用过百度和Google的朋友都会很有体会。当我们要搜索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很难确定它的检索词。汉语的说法太多了,一个东西可以这么说,但也可能那么说,因此要分别用不同的词曲分别搜索,还不一定找得到。
另外一个致命的问题是,搜索结果出来了,发现很多都不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东西,主要还是汉字一字多义,尽管有这个字,但却不是我们所想要的。所以汉字搜索技术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更加智能的东西还会得以实现。
因此我前面看到有人依据一个汉字只占两个字节这个事情,就去断言汉语更适合计算机处理,就觉得特别的好笑。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6-11 18:34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