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455|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来说说中文纯正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5 16:2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开论坛,看到瑜伽网友转载的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演讲,题目叫《中文是最纯正的语言》,文字写的很有趣,大家可以去读读。也钱也看过余先生类似的文章,一般叫“当中文遇到英文”,这次起了这么一个题目,似乎有些标题党的味道了,因为余先生无意去说到底是中文好还是英文好,它通过两种语言的一些对比,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各种语言自己的特点。

实际上我很偏好这类中西对比的文字,在这种对比中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深层次的东西,所以看了有感,也写一篇文字。由于考虑写的东西会稍多,那就单独开一个帖子吧。

先从余先生的话题开始说起,那就是汉语的纯正。余先生说的汉语的纯正概念也是相对的,是和英语去比较更加纯正,多少年来变化较少。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只能说是古文,而且是书面的文字。从口语上来说,中国几千年的语言变化还是很大的,我们现在说的话,包括很多字的发音,和汉代、唐代的人差异就太大了,那时的语言,现在还可以在福建的各种方言、客家话、广东话等等中找到依据,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基本是属于外语了。

但古文字,也就是说书面文字,相对变化较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文发生了一次巨变,所以有了现代白话文和古文的巨大差别。

虽然几千年间变化较小,但是和藏文、印第安文、非非洲的很多文字比起来,中文远远不能叫做最纯正,因为中国也在发展,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一定会导致语言的不断演变。

我们先简单看看古代中文的特点。从西周以后,中文书面语逐渐走向统一,但那个年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比方说,那个时候文字基本都是刻下来的,没有笔、没有纸、也没有印刷术,所以那个时期的中国人,所使用的文字,基本上是一字一义,也就是单字词的年代。比如我曾经和一些爱好国学的朋友讨论,“有朋自远方来”的本义,其中“远方”完全不是我们现在的“远方”这个词汇,而是每一个字,表示了他特有的含义,远是一个意思,方又是一个意思。只有在诗经里,有一些双字词,主要是一些植物的名字和某种叠字,表现一种状态。

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单字来表达意思,那就远远不够了,中国的文字,从多里说有五万个汉字吧,尽管常用的不过五千多个。比较一下,《牛津字典里》有多少单词,60万个。所以用简单的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对于信息的不断膨胀,远远是不够的。所以中文的发展,就出现了双字词和多字词,这种变化,从唐以后越来越多,当时和西域交往众多,于是葡萄、胡床等多字的单词看是越来越多。实际上现代词汇中,很多词汇的另一个来源是佛教的那些经书。像我们现在用的轮回、世界等等词汇,都是从这里来的。余先生说了蒙古文有影响,比如现在的胡同等词,都来自蒙文。但实际上对现代词汇来说,满文的影响实际上更大。但这些影响主要出现在口语方面,而对于中国古文的影响还是相对的比较有限。只是在白话文以后,口语进入了书面语,这种影响才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用单字组合成词语,是适应信息化爆炸的一个不错的方法。我经常的做这样简单类比。每一个汉语单字对应一个英文字母,那英文有26个字母,我们至少有5000个字母。所以英文要用很多字母来组成词,而我们则需要两到三个字母(汉字)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就是白话文兴起的基础,也是汉语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目前我们用的文字,已经不能用纯正来表达了,我这一篇文字里,源自日语的词汇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很多词,都是在古文里从来不存在的,都是100年以前创造和翻译的。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到达现代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说了中文的发展,再说说中文的特点,余先生的文字里有很好的比较,实际上很多中国的文字先驱们也都有不错的描述。单字词表述事物,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语言方式,余先生演讲里也举了例子,古代的原始的英文,也多是单音节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单音节或者单字词的弱点也会很明显。最大的弱点就是一字多义,因为字实在是太少了,要表达那么多意思,只能这样。这就造成了中文语言里比较突出是汉字成为一种含义模糊的文字。由于中文的不定义性、多义性、主观性与虚无性,也导致了它在现代科学时代存在的很多问题。

林语堂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所以他的评断是很准确的,他认为:“汉语是诗的语言,它朦胧、隐晦、随意,具有跳跃性、整体性,它重意境、暗示、象征、音韵,因此,几乎随便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都能成一首诗。但汉语的这些特征与科学描述的精确性是相悖的,所以,汉语不是科学研究的语言。”

余光中先生是位诗人,因此从他的角度,会大讲中文的好处。其实我也这么认为,中国的唐诗宋词,以及古文里的散文,都是非常之优美的文字。我很奇怪那些让孩子读经的人们,反倒去贬低这些优美的东西,而让孩子们读经史子集这些垃圾,真是不知道长了什么脑子。实际上我曾试图和一些爱好国学的朋友讨论一些论语里的本义问题,但那些人拒绝和我讨论,他们说不在乎论语里到底说了什么,自己按自己的意思理解就是了。这我才明白那些爱好国学的,本身并不如我对于古文之兴趣,而是要信仰一种宗教而已,对他们来说儒教更重于儒学,经里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古的,越古越好。听起来像是在收藏古董。

这些人爱好的是六经注我,典型的就是类似于丹解读论语。所有的国学研究者,对这类解读只是笑笑而已,没兴趣去指出她的种种谬误。

实际上汉语除了写诗,还有一种好处就是暗喻和反语。这也是西方语言很难做到的,因为那些语言相对太精确了。这在一个专制的社会,是很需要的东西。我个人有兴趣与历史,曾研读过清朝的一些文字狱的事情。后来我发现文字狱绝对不是冤狱,那些人确实在表达一种不敢明确的表达的意思,但可惜被发现了而已。所以文字狱的冤,不在于本无事实,而在于不允许人们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余先生说了汉语的语法的事情,其实汉语以前不存在有规律的语法,现在小学生学的是白话文里的语法,是从西方语言里借鉴过来的,所以自然有很多冲突和不完整。你说他好也有好处,但不完整的语法,表达的东西就不明确,对于外国人学习汉语绝对是很大的障碍。老外们打死也弄不明白“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为什么说的是同一种意思。

这种问题会很典型的出现在语言交流上,也就是常说的翻译问题,关于这方面余先生也曾经有不少演讲举国大量的例子。实际上翻译还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很多科学的东西,只能了解其皮毛不能了解其真正的内容和实质。这也是100年了中国人做事情不能有科学态度的根源。

在英文单词里,有很多词是普通人不认识的,比如我们考GRE的时候背得很多单词。这些单词如果出现在西方的报刊杂志上,一定会有一大段的详尽解释。否则外国人可能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中文这类问题很少,因为很多词翻译的你一看那个词的两个字,就能猜出其大致意思来。尽管很好,但带来的问题是,国人再也不去细究这歌词是什么意思了,而且开始随意的去联想。因此导致了国人的很多日常理念是非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这也是在中国各种伪科学的东西大行其道的最根本原因。

我举一个小例子,“Rule of Law”和“Rule by Law”这两个词,一字之差,完全是截然相反地两种意思。非常有趣的是,这两个词都被翻译成法制,所以中国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法制。

语言的含混性造成了思想交流的困难和无谓的争论。关于汉字,黑格尔曾说:“中国文字很不完善”、中国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便是一个大障碍”,其实这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多少年没有科学的出现,就和这文字以及文化大有关联。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对我们育儿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我说还是有的,很多人问我什么是逻辑思维,怎么培养。关于逻辑思维,我写过一个帖子讲形式逻辑,后来看大家没兴趣看,也就没有写完。关于怎么培养,我要说的是,从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减少形象思维的影响。

我曾经断言,让孩子读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数学能力。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说语言不过是一种工具,怎么会影响思维了。但是你让孩子读那些形象思维的东西,那些不符合最基本逻辑的东西,孩子读多了,自然接受了,他就再也难以完整的接受逻辑思维的东西。他习惯了用形象思维的东西去研究数学乃至科学的东西,是一定不可能成功的。钱玄同先生曾言:“所以二千年来用汉字写的书籍,无论哪一部,打开一看,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若令初学之童子读之,必致终身蒙其大害而不可救药……青年弟子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将为其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

百年前很多仁人志士曾大声疾呼,胡适就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如今读来,也是有历史痕迹的。现在汉字也没有亡,也在发展。而且如今的孩子,都可以学习英文,可以去阅读原版的书籍而不借助于翻译。如果中国今后可以再学会西方人的严谨态度,比方说,在写一个词汇的时候多加以严格定义,学会用事实和依据来论证问题,而不是用散文性的语言去讨论问题。学校教育里更重视有依据有推理符合逻辑的写作,而不是简单的把词汇华丽的堆叠性文字给以高分鼓励的话,中国的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毕竟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所以讲中文的纯正性不是好事情,那不过是一种原教旨的态度,相反地,中文更多的去吸收外来的词汇,不断地创造新的词汇,以使的语义更加准确,才是中文今后发展的正确方向。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6-5 16:3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0威望 +46 金币 +46 收起 理由
mhx1977 + 1 + 1 真好哇!
woodhead + 10 + 10 客观,见解独到,好文。
jjnbu + 2 + 2 精品文章!
chenxiaojie0110 + 2 + 2 看见这些拥簇,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失败。
hq1966 + 10 + 10  辩驳无力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好喜欢。。。
长用户 + 2 + 2 精品文章!庄严雄辩,理由充分.
我爱飞飞 + 2 + 2 精品文章!叹服,拜读。
棠棠妈 + 2 + 2 QQ原创的东西,总是有闪光点
瑜珈 + 5 精品文章!待我细看.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6-5 16:36:56 | 只看该作者
很逗的文章,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5 17:38:42 | 只看该作者
根据 Hall 的研究,在世界主要语言中,汉语的语境是最高的,以下是语境由高到低的顺序:

Chinese, Korea, Japanese, Arab, Greek, Spanish, Italian, English, North American, Swiss, Germ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5 22:15:57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培养逻辑思维?我觉得儿子就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大概与我自己逻辑思维不强也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6 15:56:39 | 只看该作者
借用僵硬的话:很逗的文章。很另类的牵强附会。
要是楼主没有教育过别人要严谨,讲究逻辑,我就不说这些话了,既然楼主这么讲求逻辑,我就用不逻辑话谈谈楼主的文章。
按楼主的说法,法国应该最发达,他们有最严谨的语言。被法国殖民过的说法语的非洲国家科技应该大有发展的。楼主最好到非洲来看看,真是资源丰富的穷,他们学了严谨的法语,也没见科技有什么发展。看来法国人的浪漫不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
把科技的落后归咎到语言上,是很不严谨的臆测的观点,是对语言学的yy。
用楼主的观点我可以推导出中国古代人是最聪明的,因为他们说着、用着落后的、没有逻辑的、含糊的语言,科技、经济却领先于世界,中国人,真是太有才了。
我没让孩子读经,但把儒家说成儒教,不知楼主对儒家了解多少,但我很欣赏儒家对待知识的态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要求我们对待知识要诘问、思考和分辨。但现今中国的有些所谓的精英或者自认为的精英却缺少基本的分辨能力,完全被西方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所迷惑,没有看到本质。却在不停的yy,还把别人都当成愚民,我实在有点看不过。
楼主文章中的观点没见哪个被证明了,一家之言,楼主不是一向讲求科学实验,和严谨的推理的吗,为什么这次如此草率?看来是因为楼主说中国话的原因,所以变得不严谨了,楼主以后改说法语吧。
我建议楼主以后再教育别人要有严谨态度和思维习惯的时候,先让他们看看你的这篇文章,看看您是如何严谨的。并且用您觉得严谨的语言写您的文章,反正我也看不懂。
注:以上文字使用不严谨的中文写成,如有歧义,纯属必然。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木兰花慢 + 10 + 10 精品文章!
pianocrazy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6 17:45:52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是工具
  让语言来承担科技不发达的责任是找错了对象

  可惜一贴宏篇大论是用中文写的
  按QQ的意思
  中文语义不明
  我们怕是理解不了
  翻译成英文就好了
  if(此贴write in english,生命值+100;批判力+100)

  人家余光中说得够谦虚的了
  中文只是和英文比相对纯正
  那个帖所证我们信服
  从我们使用语言的感受也信服
  在中国一个高中生可以基本读懂几千年前文言句子
  相对英文来说中文的纯正性是要大很多
  作为中文的忠实用户
  我投中文满票

  余光中已经举例说过中文有外来词
  QQ驳不倒余光中的立论
  也跟着举一堆外来词
  然后讲一点中文的缺点
  似乎对立论没有半点批驳力
  仅仅是跟着余光中的分论点出了大力

  有的例子还对自己的立意帮了倒忙
  
老外们打死也弄不明白“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为什么说的是同一种意思。

  中文的评判要以老外能不能接受作标准
  太缺乏自信了吧
  我认为这正是中文的优势

  老外不明白但中国人能明白
  外国人学中文难
  而中国人学英语相对不难
  这说明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

  为什么聪明
  因为中国人受的教育更多
  不仅仅指学校教育
  更多的是中文语言给每个人的教育

  中文因为她的纯正性
  成语和文言形式的格言警句与现代白话文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思想性哲理性的句子比比皆是
  相当于无数古哲先贤耳提面命
  每个中国人这样耳濡目染地积累
  将千万人的经验智慧凝聚到一个人身上最终能产生多大的暴发力

  中文作为绝对优势的语言
  从相对角度说一下纯正QQ都接受不了
  我看正是中了毒
  经典的精髓没有接受
  反倒接受了糟粕性的东西
  有问题只往自己身上揽
  急着找自己的不是
  连客观的事实也视而不见

  盲目自卑容易失去理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2:01:5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开始忙,所以很难得有时间过来写帖子了。那天看到了转贴的余光中先生的演讲,感到很有启发才写了这么一个帖子。没想到还会引起一些小小的争议。特别感到有趣的是,居然还有朋友认为我是在反驳余光中先生的演讲,看来这些朋友不是没有人真看余先生的演讲,就是我的帖子太长,他实在是没有看下去,因而直觉上就产生了误会了。

其实我在帖子一开始就在鼓吹让大家去看余先生的那个演讲,余先生本人也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我个人也偏好余先生这种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的文字。所以我自己喜欢读余先生的文字,也喜欢余先生文章里举的那些有趣的小例子。所以当我看到有评语里写“辨驳无力”的时候,我都快笑翻了,因为他们居然看不懂我用这伟大的语言写的文字。

当然我的帖子里讲了很多和余先生有所差别的东西,因为我如果不写这些,那我就没必要写这个帖子了,直接让大家去看余先生的演讲就是了。我第一个不赞成的是那个标题,那个标题不是余先生自己起的名字,而是记录他演讲的朋友自己编出来的,余先生自己恐怕也不会赞成用那个名字。原因我已经在帖子例说明了,因为所谓纯正性的一个含义就是缺乏发展,本身对这种语言就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实际上在余先生的很多演讲里,都在强调中文的这些发展。

至于余先生说中文是一个伟大的语言,我个人也非常赞成,因为每个语言都是很伟大的,我个人也在每天都说的这个语言。甚至余先生站在诗人的立场上,说中文写诗是个很优美的语言我也是赞成的。和余先生不同的是,我指出了这种语言里的一些问题,比如语言的含糊性和不确定性。其实大家注意看余先生的演讲,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这段话:

比如中文说他比班上的同学都高,这没错。英文就不能说“He is taller than the students in his class.”这错了。正确的说法是“He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好精确啊!但是也啰唆。


余先生也认为英文的书法非常精确,只是有些罗嗦。而中文呢,很简单,但是不太精确。

英文的tall taller tallest这类的说法,都是中文里所缺乏的。就连余先生所举的例子里,都是白话文里受到西化影响的,至少还有个比字,还有比较的对象,这都是白话文里借鉴的东西,要是用古文就更简炼了,“颀而长”三个字就代表了。

所以我写了半天,和余先生也没啥分歧,但是和一些朋友的想法有分歧了。

比如chenxiaojie0110朋友,上来就先给我打棍子,说我的说法是不合乎逻辑的,我真的想看看他指出我哪里是不合乎逻辑的,可惜没有,它不过是喊了几声口号,以表达自己的愤怒。相反的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给我提供了一个不合逻辑的范例。

让我来给大家详细的用逻辑学来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吧。

首先chenxiaojie0110朋友根据我的
其实这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多少年没有科学的出现,就和这文字以及文化大有关联。
这句话,认为我有一个论断,“中文的不严谨性,导致了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出现”,先不说我是否认定了这一论断,我先说说应该如何去反驳这种论断。一种方法,是直接否定论断的基础,比如你可以推证中文是一种严谨的语言,也可以去论证中国古代就有科学,而且领先于在世界,发展得很好。另一种方法就是去从逻辑的角度上去否定这一命题,那就是从这个论断可直接推出的逆否命题入手,证明那些有科学出现的国家里,语言也都是和中文一样不严谨的,从而反驳这一论断。

这几种方法,都是反驳这一论断的非常合乎逻辑的方法。

那我们看看chenxiaojie0110朋友是怎样做的,他从那个命题,按照他自己理解的逻辑,认为可以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既然说中文不严谨不能产生科学,那一定说一个严谨的语言就能产生科学了”,由于chenxiaojie0110对于最基本的逻辑一无所知,连自己不合乎逻辑的推出了一个非常荒谬的结论都不知道,于是很得意地举了一个例子
被法国殖民过的说法语的非洲国家科技应该大有发展的。楼主最好到非洲来看看,真是资源丰富的穷,他们学了严谨的法语,也没见科技有什么发展。
,自以为如此就可以推翻前面的那个论断了,很可惜的是让大家看了笑话。

一个连最基本的逻辑都没有搞清楚的人,居然也可以振振有辞的说我的文字不合逻辑,简直是有趣的很。

实际上我很理解他们,也很赞成他们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只是他们太虚弱了,虚弱到听不进一点说中文里面有些缺陷的事实,在他们眼里你只能说中文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语言,敢说一点不好,他就要大光其火。

相比之下,chenxiaojie0110还愿意讲逻辑,HQ1966同学就更有趣了。对于我说的
老外们打死也弄不明白“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为什么说的是同一种意思。
这个例子,hq1966同学不认为这句话在语法和语义上存在模糊和问题,而是认为
这正是中文的优势
,用他的说法就是这不需要标准,只要是中国的就是好的,合不合语法没关系,会不会有歧义也不在乎,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幸亏这不是皇帝的意见,所以还不能强迫大家都认可,只是他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来,只能像小孩子一样,强词夺理了。

他下面的文字更加有趣,评价两种语言的学习难度,他不是找一个第三者来评判,比如听听大多数俄国人,阿拉伯人来对比一下他们学习中文和英文哪一个更容易,哪一个更难,而是拿中国人学英文和美国人学中文比较,比较的结果还不是学英文更容易,或者学中文更容易,它的结果居然是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聪明。这个推论真的要把我笑倒了,这都那挨那呀。

chenxiaojie0110朋友不过是在逻辑上犯了一个小小错误,而Hq1966朋友却是整个思维都混乱了。

我还是很希望各位朋友来发言的,因为我讲的并不是什么真理,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其中谬误的东西一定还很多,所以我觉得砸我的朋友一定能有下手的地方的。仅仅是来发泄一下情绪我也同样欢迎。只是虽然我欢迎大家发言,但并不妨碍我依照我的性格照样还是要狠狠的砸,所以挨砸的人千万不要被吓跑了,找出我文字里的弱点和漏洞,才是最最要紧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6-7 02: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7 04:19:41 | 只看该作者
QQYOU同学,我说非洲只是举了一个反证,科技发展与你所说的语言的严谨性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为何要推翻你的论证呢,因为你的论证无中生有。看看你的通篇文章,哪个证据有确实的研究结果,不过是一些人毫无根据的臆测罢了,与你以往要求别人要有确实证据的风格背道而驰。这不是双重标准吗,在论证中国优点时要有确实证据,而为了论证中国的缺点,就管不了这么多了。这样的心态怎么会不让人觉得你中了毒(借用66的话),我倒很欣赏66写的,外国人看不懂,说明他汉语没说好,为什么不让更专业的翻译来处理此事呢?
本来不想、懒得说的很细来着,没法,现在不得不说:
1、你不觉的你说中国永远不会有法制过了吗,就因为那个翻译问题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严谨跑哪去了。
2、说中文含糊、隐晦是因为专制的社会,你不觉得你太牵强附会吗?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不过是臆测罢了。我听说西方的中世纪更黑暗、专制,他们当时却在说更精确的语言(引自余光中),难道他们不需要含糊的语言?而当时的中国社会要比当时的欧洲民主的多。您说当时的文字狱不是冤狱,您又做过多少研究,还是臆测。
3、您说经史子集是垃圾,您对他分过类吗,您了解多少?对自己不深入了解东西轻易下结论好像也不符合严谨的要求。我看四书,受益匪浅,里面的对话充满了智慧和思辨,正式你要的逻辑。西方讲求的从细节入手,我们的老子早就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孙子兵法》被西方军事学院奉为军事经典,没有逻辑能写出这样的书吗?就这样的东西是垃圾吗?
4、您说的伪科学在中国大行其道,好像外国没有似的,说伪科学大行其道是因为语言的不严谨而来,竟然把可以看出大概意思,说成坏处(或者说利大于弊),太可笑的逻辑,不知道外国人看到不认识的单词是否会研究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是?那看来外国人个个是科学家,能知道大概的属性就不错了,而且可能很快就忘了,但中文因为使用已有的字组成,且有意思再里面,所以印象要深刻的多。我听说以前减肥皂在国外卖的也很火。
我通篇找不到您有一个确实的证据来论证您的论点。
再说我理解的中文的纯正性,中文的字形、字义的传承性,虽然很多外来词,但我们很少为此创造新的字,大部分通过汉字的不同组合就可完成,而且要表达东西的属性、意思还在。而英语,因为是表音,所以要不停的创造新词,新词的属性、意思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所以中文比英语纯正。
如果qq同学只是来发表意见,不管错对,那我也当会儿老师,请您以后别总是在教别人该怎么讲逻辑时还要拖上中国文化垫背。借用孟子的一句话送给楼主: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而矣。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本帖最后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9-6-7 04: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7 04:49:05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利大于弊改成弊大于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7 07:56:18 | 只看该作者
"说中文含糊、隐晦是因为专制的社会",不是臆测.是官方的文字游戏太多了.天天去酒店就说"酒文化", 说"生存权"PS人权,接着就拖欠农民工的血汗钱, 说"3个代表"接着就把上海市当成私情赏给了陈良宇,..."人有多大弹,地有多大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7:00 , Processed in 0.085126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