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何妨吟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读经与理科教学的讨论----给王博士“找茬”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21:10:2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晚上是打算码字的,想要谈的内容很多,但看了赵升君老师的发言之后,情绪不太好,所以就等明天再来吧。昨天看空山版主的回帖就有这想法,果然是心理不够稳定啊!让大家见笑了!

(能不能麻烦天津清羽先生在转贴的时候,顺便帮个忙,把我原文中标红色的字体再标出来呢?有些话我真的讲了好几遍了,毕竟我不是从小读经的人,我只是个普通人,我的德行真的没有多高的。)

先回复赵升君老师吧:
   好吧……我头脑僵化我不理性……您要这么说我也不会反对,真的不反对
这里也不说您没好好看我的帖子之类的话了---真的,我不是王教授,当然我的帖子不像他的演讲稿一样,值得反复拜读,这个我有自知之明。但是在面对客观事实的时候,请有一个诚实的态度好吗?论语里面是怎么讲的,您肯定比我了解的多了吧……
十三岁之前只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所谓的理科,无非是自然数的四则运算。乃至初中三年,数学无非是整数的四则运算。
您不是在开玩笑吧?您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这个东西我也多说无益,而且也真的不愿意说了……小学初中的数学课本随便看一下目录就能知道,至于《自然》之类的课本,以及课外读物,这些不能入您法眼,我也没办法说呀!

其实我还是愿意就您的回帖中的提到的问题做一点探讨,但今天晚上恐怕是不行了。改天再交流吧!(虽然您未必愿意和我交流   天津清羽老师,借用一下你的话哈!)

[ 本帖最后由 何妨吟啸 于 2009-5-15 21: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cicie + 1 + 1 我明白您是好好读了王教授的演讲稿的, ...
果行育德 + 2 + 2 呵呵,读经网的人我一个都不敢惹,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5-15 21:32:04 | 只看该作者
   何妨吟啸朋友,我尽量试试是不是把那红色文字都注明一下,但至于能不能变成红色,那个版面的文字设置我不太在行,尽力吧!
   另外升君老师是个直道而行的脾气,有时表达不会委婉,其实他人一等一的好,您也不用太介意,他说话就是直脾气的习惯,无丝毫乡愿气,但内心却很真诚的,是个值得一交的真汉子!真朋友!至少我这样认为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5-15 21:4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5-15 21:05 发表
   呵呵您真太搞笑了,先把人家的语意搞清楚好吗?我后面还有一个“等”字等着您呢?我们读的又不都是外国经典,您为何会说这莫名其妙的话呢?我说我们读的都是原文经典没什么错误啊,就是按照您的意思,是“ ...


是啊是啊,我都不禁要哈哈大笑了,您那个多一个等,也不说明有一篇经典使用甲骨文写的呀。您恐怕只知道甲骨文吧。你那句话的好笑程度,就相当于说了句“中国的书都是用英文等写的”一样的好笑。

你觉得莫名其妙是因为你对历史毫无常识呢。你现在读的,都是类似翻译过来的东西,几乎没有是作者用原文来写的,而这些翻译的东西,又经过了各朝各代的误传,到现在恐怕和原义也有不少差距了。

您说的佛经更是如此,要是如你所说的那么准确,唐三藏也就没必要再去西方求取真经了。

唉,不说了,简直是对牛弹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5-15 22: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何妨吟啸”朋友,基本红色文字都修正成了。
  另楼上这位qqyou ,最好重新去学一下中文,“翻译”两个字不是这样用的,你说的那些我初中就知道了,拜托!玄奘法师去取经最后也是为了要翻译过来的。您认为他翻译的不够好??照您这样说我们索性不要读书了,你现在学校那些关于科学知识的教科书,大部分也是根据翻译过来的。不要只会说一句历史常识什么的,好像只有你知道历史一样,看你前面说中国没真正哲学什么的,就懒得理你了,这种浅薄的陈腔滥调还是省省吧!唉~~真是无语了,你当几千年的读书人都是傻子只有你一个聪明人啊,你贵庚啊?莫非是十六岁的孩子吗?什么叫义理什么叫系统懂吗?中国现在不读经了尽出你这样莫名其妙的人!真是无语了~~~~以后我全当你是这里的空气了呵呵真是林子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5-15 23:0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5-15 22:08 发表
  回复“何妨吟啸”朋友,基本红色文字都修正成了。
  另楼上这位qqyou ,最好重新去学一下中文,“翻译”两个字不是这样用的,你说的那些我初中就知道了,拜托!玄奘法师去取经最后也是为了要翻译过来的。 ...


是啊,你之所以这么痴迷读经,其原因就是你一直保持你中学时的智力水平呢。

你中学课本里古文转成白话的过程,不是叫做翻译成白话文么?看来你把中学时知道的一点东西也都忘记了,好可怜呀。

你只知道玄奘去西方取经了,可惜你一定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取取经。我估计唐僧取经的故事,您一定是从《西游记》上了解的吧。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5-15 23: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5-16 01:32:07 | 只看该作者
LD让来看看这个贴子,可是太晚了,明天再看吧。这个问题估计是很多家长都会碰到了,思考思考还是值得一做的事。各方辩友不妨先放下犀利的文风,换位,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番问题不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5-16 08:15:29 | 只看该作者
qqyou你是不是先了解了解情况啊!我们这里哪个读经去读白话翻译的啊,我们连三岁的孩子都是在读原典啊!你先是说我们读的都不是原文,我已经很明白的告诉你我们读的都是经典原文,中学课本里古文转成白话文严格表达那叫注解(而且注是注解是解)不能叫翻译,莫非你是外国人?我们这里所说读经都是直读经典原文,中国话还能看懂吗?你居然现在还不知道我们读经是先不求注解的?或者又理屈词穷揣着明白往糊涂搅,真是无聊!~~你能不能先把这个论坛再说什么事情从头到尾搞清楚再发言,先普及普及读经常识先,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上来就一顿胡说,真服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5-16 08: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5-16 09:1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5-15 09:15 发表
转帖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浩然 ”网友给“何妨”朋友的回帖

同意木木的观点,读经是万能的!科学与哲学是相通的。人类的科学要想有大的发展和超越,一定来自经典的灵感。一个科学家如果只是在现有的认识和定 ...




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读经的理论,我只是孩子的妈妈,我只是知道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值得后人好好学习,但是我始终都认为,学习应该是有选择的学习的,否则,任何理论是不能发展和前进的。国学也一样。胆战心惊的说一句:如果,从我们开始把国学按照全盘复制的方式给后人继承,请问,1000年后,我们的后人会不会问:我们的国学怎么几千年没有积累和发展了,那时候,我们怎么回答?是不是国学就是中国精神永远的最高境界?

我爱中国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文化,我也认可,科学的背后是要有博大的人文精神来支持人类的发展才顺乎天意,顺乎自然。但是,我反对读经是万能的这个观点,
如果万能,春秋与战国就不会消失,儒家就不会需要皇帝的支持才继续发展最后辉煌。如果读经万能,佛家的发展一定比今天的规模更宏大。

所以,我选择用读经来作为对孩子的早教内容的时候,我需要的是经典对孩子的思想熏陶,是经典诵读过程对记忆力的训练,是希望孩子在华人社会里能用华人的标准,好好做人。

呵呵,我只是个思想简单的人,读大家的如此高水准的争辩帖,读得热血沸腾,一冲动,也插几句。
别用砖砸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问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5-16 09:2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5-15 09:15 发表
转帖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浩然 ”网友给“何妨”朋友的回帖

同意木木的观点,读经是万能的!科学与哲学是相通的。人类的科学要想有大的发展和超越,一定来自经典的灵感。一个科学家如果只是在现有的认识和定 ...




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读经的理论,我只是孩子的妈妈,我只是知道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值得后人好好学习,但是我始终都认为,学习应该是有选择的学习的,否则,任何理论是不能发展和前进的。国学也一样。胆战心惊的说一句:如果,从我们开始把国学按照全盘复制的方式给后人继承,请问,1000年后,我们的后人会不会问:我们的国学怎么几千年没有积累和发展了,那时候,我们怎么回答?是不是国学就是中国精神永远的最高境界?

我爱中国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文化,我也认可,科学的背后是要有博大的人文精神来支持人类的发展才顺乎天意,顺乎自然。但是,我反对读经是万能的这个观点,
如果万能,春秋与战国就不会消失,儒家就不会需要皇帝的支持才继续发展最后辉煌。如果读经万能,佛家的发展一定比今天的规模更宏大。

所以,我选择用读经来作为对孩子的早教内容的时候,我需要的是经典对孩子的思想熏陶,是经典诵读过程对记忆力的训练,是希望孩子在华人社会里能用华人的标准,好好做人。

呵呵,我只是个思想简单的人,读大家的如此高水准的争辩帖,读得热血沸腾,一冲动,也插几句。
别用砖砸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5-16 09:33: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5-16 08:15 发表
qqyou你是不是先了解了解情况啊!我们这里哪个读经去读白话翻译的啊,我们连三岁的孩子都是在读原典啊!你先是说我们读的都不是原文,我已经很明白的告诉你我们读的都是经典原文,中学课本里古文转成白话文严格 ...


呵呵,只要转成白话的,当然叫译文,怎么叫注解呢?我真奇怪了,这读经的怎么越读这语文知识会越差了呢!

我也没说你学的是白话文呀,但你读得那个是简体文字的不?是带标点符号这些现代玩意的不?你怎么可以把它称为原文呢?你如何知道你读的那个断句,一定是那些古代思想家的本意呢?

事实上,你读经大多是在曲解古人的本意呢,如何称得上读的是原典呢?不过是按自己的理解随意翻译的古人的东西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40 , Processed in 0.07969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