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来说说奥数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5-7 15:40:15 | 只看该作者
技巧太多,恐怕不好。如果要想锻炼孩子的技巧和思考能力,我认为还是从动手物理游戏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5-8 13:43:5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QQ在批我了,哈哈,指名道姓的批我,引我来辩论,感觉这个楼讲得不是奥数,与我讲的杜曼一样,是一种改良后的杜曼与奥数。哈哈。。。。。。。。忍不住,嘲笑阿Q两下,为了引我来辩论,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我再痛骂一句,奥数会影响孩子真正的数学思维。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5-8 2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5-8 18:11:2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看,QQ你这回别再提我孩子哦,还没看完,继续看。明天周六,后天周日不一定有时间来,下周一一定回。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5-8 20: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加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20:4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5-8 13:43 发表
看到QQ在批我了,哈哈,指名道姓的批我,引我来辩论,感觉这个楼讲得不是奥数,与我讲的杜曼一样,是一种改良后的杜曼与奥数。哈哈。。。。。。。。忍不住,嘲笑阿Q两下,为了引我来辩论,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


哈哈,你终于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9-5-10 07:47:4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传统是重计算、重个案、重结果、重背诵,而现代数学恰恰相反,是重抽象、重规律、重过程、重方法。这两种文化理念的冲突,直接导致了中国教科书的编写,带着很浓重的中国式数学思维。看重的是数学计算的结果,而不是其方法和过程。(1楼第“3”)

2. 1.学习数学很像孩子子们最喜欢玩的电子游戏。所有的游戏都是有难度的,没有难度的游戏就没有人喜欢玩了。挑战各个关卡,试图用各种方法去过关,是孩子们沉迷游戏的目标。但是如果关卡过于难,很多孩子就会放弃。一旦过关了,这种成功带给孩子们的就是一种愉悦。

学数学也是这样,首先要体验的是这种乐趣,还有那种不断试尝的过程,以及成功后的愉悦。

学校的数学目前很难给孩子们带来这种体验,因此奥数作为补充,才应当是让孩子真正体验数学乐趣的过程。(1楼第“4”)


对于上面的第一段话,我很赞同这句话里的重规律,重过程,这两个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重方法这个说法,个人以为方法的确很重要,但,目前的数学书及数学参考书上的方法够多了,那些方法有什么用呢?这些方法需要一个灵魂,没有这个灵魂这些方法没有一点用处,不然掌握着那么多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的中国孩子,相对于国外的孩子数学为啥只弱不强,这个灵魂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应仔细想想。

我个人以为数学应不是解题技巧,也不是解题方法的培养与训练,不然数学教育就走入了解题机器培养的死古同了。虽然说解题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是需要的,起码对中国这个教育大环境是需要的,但这只是从功利性来说的,从真正的数学教育来说,这个提法不对,或有很大的问题。

反驳上面的第二段话,奥数与电子游戏有类比性?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喜欢奥数,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喜欢游戏,这个类比于理不通。

QQ说:“奥数的本质应该是让孩子去体验数学的乐趣,而不是去解决某些困难的题目。”

学数学也是这样,首先要体验的是这种乐趣,还有那种不断试尝的过程,以及成功后的愉悦。

学校的数学目前很难给孩子们带来这种体验,因此奥数作为补充,才应当是让孩子真正体验数学乐趣的过程。(蓝色是QQ原话)


数学应让孩子体能乐趣,这个话说得好,但做起来比较难,这个也是困搅我多年的难题,如果有好的方法解决这个乐趣问题,相信孩子是真的不会厌恶数学,但现实是无情的,恰恰有太多的孩子厌恶数学,那怕在大米所在的这个还算好的学校,数学有问题或是英语有问题的孩子加起来,估计会达到整体学生的70%,问题是很严重的,我们的教育实在太低效了,废品率也太高了。(废品率针对学业说,不针对以后的其它发展。)

既然目前学校的数学不能给孩子这种乐趣体验,那么奥数为什么可以呢?,学校的数学更简单,理应更容易讲得有趣。讲得清楚啊。

从总体上来说,学校的数学教育,老师应更有经验才是,毕竟学校的数学教育才是老师真正的教学任务,投入的研究力度,投入的精力,投入的时间,及学校的重视程度,都比奥数要高,奥数不过是个兴趣班而已,为什么作为真正教学任务的常规数学老师讲不好,教不有趣,家长也处理不好,而仅作为兴趣班的奥数, 老师就能讲得好,讲得有趣,家长也玩得转了呢,常规数学在中国存在了多少年?奥数又在中国存在了多少年?前者理应有更久的历史,更深的沉积吧。

现在的新教材改革,教材改革后,虽然新教材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但的确也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生活性,形象性与操作手段,我没教过小学,我不知道小学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但初高中起码是这样的。
但教材改革后,孩子的数学兴趣并没有什么提高,情况反倒有所恶化,这不是新教材的错,这是中国教育大环境的问题,既然常规数学学习在中国这个教育大环境中让孩子体验不到快乐,为什么奥数就可以了呢?QQ别忘了,你在本贴的观点是优秀的孩子应该学奥数,数学差的孩子更应该学奥数,也就是说,你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孩子或是多数孩子,所以将奥数与常规数学放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中来看,你的观点就有点不成立了,以前辩论是我就说过,你的孩子是适合学奥数的,你自己的条件也适合教奥数,我的孩子估计也可以,但论坛中普遍意义上的父母及中国这个普遍情况的环境下呢?

只怕QQ的美好愿望会被现实无情的击碎。

呵呵,让你久等,早上偷空来回一贴,先说到这里,要带孩子出去玩了,回头再写。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5-11 00: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9:0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5 小米爸爸 的帖子

哈,抛出的砖头,终于引来好玉了,这说明我没有白费心思。大米最勤于思考,问题分析得很深入,而不是像某些朋友,仅仅靠自己的好恶来说问题。

前面大米说的哪些现象都是现实存在的,
数学有问题或是英语有问题的孩子加起来,估计会达到整体学生的70%,问题是很严重的,我们的教育实在太低效了,废品率也太高了。
,这句话说的非常的准确,也很实在。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里,还存在着问题。

那数学教育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我再来举几个例子对比。古代的孩子们都是读私塾,但是很多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因为他们整天都是在摇头晃脑的背东西,背那些他们自己根本搞不明白的东西。现在很多孩子对语文也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的老师,每天让他们把一个字抄一百遍,这些孩子如何能对这个有兴趣呢。数学也一样,每天都在重复那个无意义的口算练习,而不是将早已学会的计算应用的实际问题中去,在这种枯燥无意义的简单重复练习中,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在一天天被磨掉。

为什么我建议孩子早一点接触奥数呢,因为就我所见的各个版本的奥数课本,从幼儿园开始,越低年级的,其课本选择的东西越有乐趣,更接近快乐数学的本质。而到了4、5年级,就开始进行各种竞赛了,那时候的奥数就开始逐渐有了应试的味道,即使课本里没那么明显,但实际操作中,这种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时候的奥数开始渐渐的变“坏”

实际上数学不仅像游戏,也像是猜谜。关于数学和游戏的类似,我后面还会逐渐的对比,现在我要去和孩子玩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从灵开始 + 1 + 1 受益受益!
1518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09:07:15 | 只看该作者
哈,看来论坛是有些问题了,最后的帖子总是有可能看不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9-5-10 23:09:22 | 只看该作者
你夸奖我啊,大米可没那么高的水平,玩玩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9-5-10 23:16:5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一个数学成绩有些差的孩子,更应该去学学奥数,以开拓自己的思维。所以奥数不应该是为了解难题,而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类型的题。



“奥数不应该是为了解难题”,这话说得很好,“而是用不同方法解同一类型的题目”如果针对奥数那应是这样的,那针对数学问题,从数学学习角度来说,数学不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类型的题目”,数学学习是什么呢?大米也不大说得清楚,但大米认为数学的学习应是一种研究过程,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教程,是发现式的学习,发现生活中的存在的数学规律,并总结、归纳、推理出相应的数学结论,并证明成立,这种发现式的学习与研究性的学习是当前中国数学教育所缺少的,虽然不能每个数学知识都这样去发现,但真正的数学教育,这种方式与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数学的教育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异想天开能力的培养。我不知道这种能力能不能培养,但这种能力很重要。

看看下面网址的国外的奥数选手吧:

http://www.ttsh.tp.edu.tw/~a001/ ... BC%C6%BE%C7%AEa.htm

还有一个很厉害的中国人后代,那就是陶哲轩,据说玩玩积木就将数学玩出水平来了。也得过奥数金奖,


国外的奥数得奖选手太厉害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数学是研究性的,是科研,是发现,而我们的中国奥数选手呢,是专业培训,是为了比赛与应试,所以国外的选手除了奥数还能研究,往往由此有所建树,而中国林林总总的奥数选手没有一个在科学上有大的发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奥数与中国的雅思英语考试一样,是种作弊式的与偷跑式的数学教育,不能反应数学的真实水平,而国外的选手恰恰是真实水平,国外的选手奥数只是他们数学的一部分,而奥数却是中国选手数学的全部。所以我们的数学教育与奥数少了什么,应是有点讲清楚了。

同时奥数的教育,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后的结果基本上是单一的,研究式与发现式的数学学习的结果却是未知的,也就是说大概有无数种可能,后者的开放性很强,而奥数的开放性却很差,这也是通过奥数学数学的一个致命弱点。也许这个开放性有其它手段可以借用吧。


我并不反奥数,我之所以不喜欢奥数,是觉得它问题太多了,当我觉得它问题太多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它,不喜欢却被逼着教,所以没趣味,对孩子也一样吧。

当然我们的选手数学差还与中国的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相关,这个这里不讲。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5-11 09: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9-5-10 23:23:0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到这里吧,去发点其它的贴。QQ也别手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3 , Processed in 0.42216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