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来说说奥数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3-28 19:40: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8 10:13 发表

按你的意见,俺马上回家把楼下的十八层给拆了,俺家十九层随便掉几块砖就把俺的楼给支住了,俺家大楼的设计师真是有点猪脑!

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建立是要从接触123----开始的,用你目前的知识结构去看目前的小学奥数,那自然是皮毛,指甲屑,但咱们老祖宗还有句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只要推迟和精简,没要取消.

[ 本帖最后由 长用户 于 2009-3-28 19: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3-28 20:29:11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受益非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3-28 22:1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长用户 于 2009-3-28 19:40 发表
我只要推迟和精简,没要取消.


朋友既然数学科班,自然很清楚咱们的孩子包括朋友自己都接受的是什么数学教育

咱们的孩子对数学的认识,以及数学教学已经变成空洞的解题训练,包括咱们现在看见的很多奥数班教的奥数,以及咱们论坛很多负责细心的MM们进行的家庭数学辅导训练

在俺的选书楼曾经提到过一个儿子学数学的故事,俺当时非常痛心.咱们的孩子已经在慢慢陷入数学的误区,他们开始屈服于定义和公理推出的结论.如果不及时把他们从误区拔出来,那么他们将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目标

因此,对于奥数(当然不是很多咱们中国班上的所谓解题训练般的奥数)不但不能推迟和精简,而且要加大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3-28 23:08: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奥数的本意不是为了做题。
但是,做题是学习奥数的一个重要载体,你绕不过它。
你可以追求尽可能少做习题,确能较好地掌握数学。
水平低的题,没有答案的题,不做。
做了题,不认真对答案,不认真回头体会教材,做也是白做。
数学只是一门学科,若要求不高,能答高分也就算了。
缺少名师指点,自己认真做题也是很实用的方法。
做题不是错的,也能带动思考。效果因人而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不是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3-29 07:54:51 | 只看该作者
学数理,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各个概念;学数学更多了熟练和机智的任务.而后,体会出数学的思想.放射指导自己在多方面.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优先需要的不是大量做题,而是理解.提高水平当然也需要大量做题.
对小学"数学",没有必要大量做题,急于熟练.能拖能混进入初中就行.
对小学奥数,由于它可以培养思想,值得为此付出努力.但对于茫茫题海,你真的不精简?不选择?对家里有英语条件的,小学时重点学英语,中学时重点学奥数,如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我倒是希望你再激进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3-29 10:29:25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皮亚杰说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随年龄跳进的。而口头语言的学习(听和说)的敏感程度是随年龄递减的。

由于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的关系要处理,所以我认为外语的口语学习应在母语已经扎下根时尽快开始。而这种学习由于以后会加入更多的交流内涵以及书面语学习,因此应该持之以恒,直至中学毕业。

数学学习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来推论,过早的让孩子处理逻辑推理难度过高的问题当然属于事倍功半。换个角度看,在孩子较小时你可能也无法发现他实际上年龄较大时会有的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而口语方面是否较具天赋你几乎在孩子一岁时就可以发现。因此我认为相对于口语学习(包括母语和外语)来说数学学习的时间的确是可以较推后的。应该注意的是对孩子数学能力的状况及发展情况应随时了解,应随时注意安排一些超出他们现在思维习惯及水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接触——最终,对数学天赋一般的学生求其完成课业规定的任务即可(以后准备从事何种专业学习对数学学习的要求在这里也有很大差别),少数数学天赋高的进入更专业的学习。

我觉得,母语口语学习的天赋是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的,外语学习的天赋由于混入学习条件的因素因此较难判断,但可以说也是相当一部分具有的,而较高水平的数学学习的天赋是相对较少人具有的。再总结一句,我想也许,任何学习都是合理的,只要照顾到了孩子的基础以及学习内容安排的循序渐进——因为教育的任务并非为了培养更非为了塑造孩子,而是为了将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3-29 10:3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溜溜的她 + 1 + 1 非常同意
千江有水千江月 + 2 + 2 学习一下。
lc4601 + 2 + 2 精品文章!
砚儿 + 2 + 2 我很赞同。
hubaichun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3-29 11:2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29 10:29 发表
我相信皮亚杰说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随年龄跳进的。而口头语言的学习(听和说)的敏感程度是随年龄递减的。

由于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的关系要处理,所以我认为外语的口语学习应在母语已经扎下根时尽快开始。而这种学习由于以后会加入更多的交流内涵以及书面语学习,因此应该持之以恒,直至中学毕业。

数学学习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来推论,过早的让孩子处理逻辑推理难度过高的问题当然属于事倍功半。换个角度看,在孩子较小时你可能也无法发现他实际上年龄较大时会有的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而口语方面是否较具天赋你几乎在孩子一岁时就可以发现。因此我认为相对于口语学习(包括母语和外语)来说数学学习的时间的确是可以较推后的。应该注意的是对孩子数学能力的状况及发展情况应随时了解,应随时注意安排一些超出他们现在思维习惯及水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接触——最终,对数学天赋一般的学生求其完成课业规定的任务即可(以后准备从事何种专业学习对数学学习的要求在这里也有很大差别),少数数学天赋高的进入更专业的学习。

我觉得,母语口语学习的天赋是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的,外语学习的天赋由于混入学习条件的因素因此较难判断,但可以说也是相当一部分具有的,而较高水平的数学学习的天赋是相对较少人具有的。再总结一句,我想也许,任何学习都是合理的,只要照顾到了孩子的基础以及学习内容安排的循序渐进——因为教育的任务并非为了培养更非为了塑造孩子,而是为了将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朋友很喜欢读书, 思维也非常细致,俺很欣赏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俺的看法是读过书后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才最牛X.

如果是说目前当下流行的奥数班那般训练(俺土话就是三年级内容考一年级,六年级内容考三年级),那样的奥数晚开展也罢,最后确实如"长用户"朋友所说,混到初中再说

至于外语学习俺相信早下手,但俺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兴趣就可以,按中国目前的大环境,这个训练投入大量时间划不来,它只是一个工具,往远看,孩子融入语言大环境后想不提高都难.

而数学正确的训练却是在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一个语言工具,谁下大力气,谁先谁后,应该大家没有异议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xchchx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3-29 11:31:12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数学以培养孩子兴趣为主,让孩子在接触动脑筋趣味题的过程中,喜欢上数学。量不用大,但是要主动接触。如果从初中开始,效果要差一些。一些基础的东西,如口算速度,也需要重视。孩子在数学方面做的好,会有利于建议自信和兴趣,较早进入良性循环。
不擅长数学的孩子经过锻炼,也会有质的提高。

各方面学习都要循序渐进,拔高哪一项,走的太远都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因为它不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慢慢来,综合发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3-30 13:08:28 | 只看该作者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感觉不错,寒假时让孩子做了些题,就当是脑筋急转弯了。
不过我是先让孩子直接做题,有不会的再给他讲方法。不知道这样合适不合适?
四年级前不想给孩子报什么奥数班,就如LZ和TX们所说,让孩子对奥数先产生兴趣。奥数也确实很有意思。
想问下:在家里让孩子接触奥数,是先给他讲方法,再让他做题?还是先做题后讲方法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hubaichun + 2 你的想法和做法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3-30 16:45:0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孩子愿意学,我会支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08 , Processed in 0.108588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