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581|回复: 1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说说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0 20:0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些年,产生了一股复古的热潮,不少做家长的也开始热衷于此,更有一些敏感的人,更是抓住的这个商机。

可使每一位做家长的,都应该冷静下来仔细的想想,那些所谓经典的东西真的有什么价值么。

鼓吹经典的人,崇敬的就是古老,典型的就是那个台湾的王财贵老先生,在他说来不仅要读中国的古老的东西,还要与时俱进的读一些莎士比亚的东西,哪怕那是外国的。

鼓吹经典的人为那些东西流传至今,是因为里面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价值。实则真正他们成为经典的那些东西,在写成的那个年代,确实属于顶尖的作品,而且可能影响到中国上千年不变的农业社会。但和现在人们的认知水准来比较的话,哪些东西实在是差远了。

毕竟现在是现代社会而不是古代了,实则也现代的水准来看,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那些一千年以前的人的认知水平,未必比得过现在的中学生。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诗文,也未必就有现代人写的歌词更好。哪怕现代人做古诗,由于现在的词汇更加丰富、历史典故也远远多于唐代,因此从诗词格律上来说,现代人的一些作品还要高于唐宋的诗词,可惜现在不是以文字为人类最高水准的农业社会,二十一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了。因此现代人写出再好的诗词来,也不会有洛阳纸贵的现象发生了,甚至会不如以为大导演写出的电影更为轰动。文学上来说,现在称为四大名著的东西,大家应该都翻阅过的,文学的价值恐怕也无法和如今的一些作品去媲美。尽管有人把红楼梦都搞成了一门学问。同样的,在国外也不会有人吧莎士比亚的作品,天天放在那里去演出。

现在总有人在鼓吹古代的东西怎么怎么神奇,实则上在那个年代神奇的,在现如今这个年代,就不算什么了。曾看到现代社会有人去复制三国演义里的木牛流马,觉得那是神奇的东西,实际上那个东西顶多是一个独轮手推车的东西,远远不可能与现代的东西相比。如果你有本事穿越时空,你哪怕带一盒火柴、骑一辆自行车回到古代,那时候的人们也会把你当作了神仙。而中医里那些祖传药房的东西就更是可笑了。就拿中国最拿手的古瓷来说,那些钧瓷、景泰蓝之类的东西,在目前已经可以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年代完全可以大批量生产,也就没有当年的珍贵了。而古人留下来的仅仅是作为古董的价值而已。

广泛作为经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些文字,如《老子》《庄子》《论语》是那个年代流行思辨的结果,后来的年代逐渐的没有那种环境了,中国的思想也就逐渐停滞了。但那些文章从现代眼光看,不合理、不合逻辑的可笑的成分也非常的多。而对于一些道德规范、人生态度等格言口号类的东西,实则在各种佛经、古兰经、圣经等信仰类的文献中,也大量的存在。科学类的东西中国古代史再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文字类的东西,由于现在人们有了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多方面的需求,也不会成为主流了,但毕竟还有一些可以欣赏的价值。

说这些话,绝对不是否定哪些东西在当时那个年代的意义所在,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而磨灭。可是让现代的孩子,去大量学习古代的哪些东西,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我们在物理课本里会学习牛顿地理,是因为他是一个科学的真理,但绝对不会让孩子去攻读牛顿的著作,也不会让孩子们去学习牛顿的所有理论,事实上牛顿当时的认知水平,也不会高于现代的高中生。那些以孔子之言作为所谓真理的,那就更是可笑了。

也就是说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那些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古代经典东西,对孩子在现代社会的生活来说基本上是百无一用的,而且还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困惑。基本上是即剥夺孩子的乐趣,又浪费了孩子的时间,而且那么“好”的东西,做父母的自己都不去学、不去背,偏偏让孩子去背,真的不知道这是那家子的理论啊。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2-11 10:2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4 金币 +24 收起 理由
如果 + 10 + 10 原来QQ早已开过炮了。
yunhaozheng + 2 + 2 精品文章!
sun_tuotuo + 2 + 2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10 20:15:17 | 只看该作者
本性难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10 21:00:32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读
就看怎么读
读后能够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千万别读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10 21:15:2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应读不应S读,天机可露不可尽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2-10 21:30:08 | 只看该作者
来拍砖.

我赞成让孩子读经. 虽然因为不见效果, 停了两年. 最近又开始捡起.
leowelkin的只有抛开急功近利之心,用轻松的心态对待孩子学古文一句话, 让我豁然开朗.

和从前读经不同的是, 现在选择有注释的版本让孩子读, 也不要求背诵了. 能熟读就好.

虽然世界大同是大势所趋,  中华文明也终会消亡, 但不应该是在我们的孩子这一代就完结的.
读读经典, 让孩子学习中华文化,了解中华历史, 学习如何为人处事, 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xiaoxiaomama + 10 + 10 我很赞同。
如果 + 10 + 10 抛开功利之心讲到点子上了
huaxu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2-10 21:52:04 | 只看该作者
活学活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2-10 21:59:52 | 只看该作者
不同意,但也不辨。

大家可以看看他人的说法

张五常
背诵大有裨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07p6.html

世纪大讲堂_霍韬晦: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香港东方人文学院的院长、著名的文化学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哲学、佛学长达二十多年。

http://you.video.sina.com.cn/b/13470327-108504817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2-10 22:24:15 | 只看该作者
构筑一个人、一个民族思想价值体系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还是那个天、还是那个地、还是那个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1 + 1 我很赞同。知识和智慧是不一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11 00:12:30 | 只看该作者
qq 确实与众不同,有勇气,有胆识,更有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11 09:46:51 | 只看该作者
风云骤起,要下雨了。。
我的想法,读经其实就是阅读的一部分么,可以看看,甚至背背。东坡的赤壁赋这样的文章,就值得背么,也不难背。
但也不可把读经神化。读论语我就觉得意义不大。孔老夫子的言行毕竟离现代社会太远了,一部论语学不会做人,更治不了天下。

另外,阿q 能不能改几个字啊。。有两句话看了半天呢。。。
---------------------------------------------------------
哪怕现代人做股市,由于现在的词汇更加丰富、历史典故也远远多于唐代,因此冲诗词格律上来说,现代人的一些作品还要高于唐宋的诗词。

那些钧瓷、景泰蓝之类的东西,在目前已经可以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年代完全可以大批量生产,也就没有当年的珍贵了。而古人流线来的仅仅是作为股东的价值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qyou + 2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21:15 , Processed in 0.081230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