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小狗一只 于 2008-1-4 23:11 发表 忽然间想起 whole language 也很讲究带孩子一起进行书写活动 常常用的做法是写便条和记录 有无写好货单上市场呢? 这里就可发挥了, 和孩子一起写,如果孩子会写字了,就让她独自写。 写了几次,孩子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8-1-5 17:21 发表 老虫啊, 你说:英语学习,信息量积累得够,phonics的问题是自然解决的。 问题是,怎么积累,让孩子听着录音,然后你用手指头在书上划吗 ?我倒是听说过,有的妈妈就是这样给孩子读书,孩子自然就进入自主阅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8-1-5 18:54 发表 语音感觉的建立,采用读经的方法,带着孩子念半部背半部900句就有效果。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8-1-5 18:54 发表 但是,要进入自主阅读,按一般的环境条件来看,那是漫漫长路。这不是单纯词汇量的问题。 很多国内的中学生、大学生,单词量可以通过四级考试,但都未必有独立英文阅读的能力。就算他们能解决四级考试的阅读题,但要读起英语国家的independent reader的书籍,他们还是很吃力的。 这就象我们语文教学,识字能阅读是两种能力。 能识字的还未必有相应的阅读能力。 从阅读下手培养阅读能力,这可能是最直接最短距离的方法。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8-1-5 19:07 发表 咕咚~~~我倒~~~ 老虫,这法子你让我用在小雨身上? 读个论语她还不情不愿的,这还是中文的那,要是让她读“英文经”,干脆我先上吊算了。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8-1-5 18:54 发表 在国内学英语,培养哑巴英语那一点都不可耻。反而这是一种量力而行的做法。 哑巴英语这个目标,比流利的口语的培养更具有可行性。 口语能力的形成是需要相当的环境条件的。在条件不具备时,把阅读、写作、听力搞好,这个还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8-1-5 19:15 发表 同意.阅读,不是单词量的问题.还包括:习惯,兴趣,能力等诸多因素.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8-1-5 19:30 发表 不是。 是语感。语感不是靠单词量培养的,语感是靠信息培养的。 信息的本身与学习主体的习惯、兴趣、能力无关。 但信息的采集与学习主体的习惯、兴趣、能力有关。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8-1-5 19:21 发表 问题是,现在的学校英语教育,不光是口语搞不好(这也不能怪学校,本来语言就不是学校能解决的问题),阅读、写作也是同样搞不好.阅读是仅限于英语课本.写作的情况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但是我想,阅读都不行,没有输入,又哪来的输出.有了解写作情况的进来说说.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8-1-5 19:30 发表 但信息积累的方法基本都是痛苦的,而且还回避不了。 培养兴趣的花点子很多。 但信息积累的方法基本都是痛苦的,而且还回避不了。 就算学完phonics也回避不了带孩子阅读这个苦差——这已经是诸种方法中比较省力、不那么痛苦、信息积累效率较高的一种。 连这个时间也没有,那是很可惜的——这也是我需要借助“国家地理儿童百科”的原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 ) |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8 19:37 , Processed in 0.099558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