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从Education2008看中国教育研究人员的治学态度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0:40
标题: 从Education2008看中国教育研究人员的治学态度
从大家的讨论中知道Education2008是搞教育研究的,本来早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由于我来的比较晚,当我准备了一些问题后他却走了,当时特别遗憾。现在知道他还在偷偷关注我们的讨论并且正式复出了,却已不再有为他准备的问题了,有的只是对国内早期教育研究领域的无比悲哀。本来该领域有太多未确定内容,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但从他们的治学态度中已经知道了他们不会对该领域及我们父母有太多有用的贡献了。

1、以权威自居、武断批判。记得曾经看过一篇采访,被采访对象为北师大的教授,号称国内最权威的早教专家。当被问及对时下流行的各行早教方法和书籍的看法时,他说他是从来不看这些书籍的、书中有的尽是炒作,并对记者列举的书籍进行一一批判。
-------作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为什么不对该领域内出现的新东西进行研究呢?既然没做过研究,你凭什么对它们进行批判,就因此你是所谓的权威?不知道Education2008师从何人,作风竟是如此相似!
2、不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国内很少有早教教学成果方面的权威统计数据。中国有如此之多的实验学校,有如此之多的家长自行进行各种早教实践,他们居然不进行相关的跟踪采样。看看Education2008对袁博士的态度,Education2008大讲科学,但却只见他对袁博士的批判,但批斗的基础在哪?未见他从袁博士从采到任何的对比数据。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放着这么好的袁博士实验样本,居然未见任何报道有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跟踪。我想问,你们拿着纳税人的钱,到底都在干些什么?
3、没有成体系的理论基础。早教是种方法论,如果它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是必需有经过科学证实的理论为指导的。国外有从研究脑损伤导出的早教方法,有从右脑演化的早教理论,有从大脑突出连接演变过程引出的早教方法。国内象Education2008这样进行教育研究的人数不少,为什么就没能拿出一套哪怕能有一点点自圆其说的理论,我们父母见到的尽是以个人的好恶从各处抄袭而来的拼凑品。

总之,从Education2008处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教育专家连基本的科学治学精神都没有,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以个人的好恶和主观臆断来批判各种早教的方法和实践,“严谨”本来是研究人员最最基本的素质离他们却很远很远。
作者: gtzswb    时间: 2005-3-31 10:49
01
01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1 11:22
hahaha 坐等瞧热闹

不过好像Edu自己说,它主要方向并不是早教,所以棍子有点打偏了

Edu基本是一个批评家,尽管也曾经推荐过一些其他理论。让批评家提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这种要求是可笑的。好比我在饭馆吃饭,告诉老板你这个菜做得不好吃,老板说那你自己做一个。类似的文艺评论家,很多自己也不写书的,这毕竟是两码事。

国内的早教理论水准确实不高,才导致了目前有这么多乱78糟的东西泛滥于世,不过这一点似乎尚不能从Edu看出,因为至今为止,还未听说Edu宣称自己是早教专家。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3-31 11:26
如果我要像某些人那样以蒙钱骗眼球为目的的话:
我现在至少可以发明出100种早期教育的理论。我不仅可以发明右脑理论,还可以发明右小脑理论,
前额叶理论。我只需做简单推理即可。据科学研究证明,前额叶是大脑处理思维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要训练前额叶。具体训练方法呢,就是要多对前额叶进行抚触训练。还可以闪闪卡。
保证你成天才。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3-31 11:55
看上去是儿童教育的问题,实质是不同价值观的取向,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表现出根本不同的态度。在孩子的童年期我推崇卢梭,让他们的心灵去自由飞翔。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3-31 11:59
楼主说的那个专家是赵忠心,他批判的那些玩意的确不用看书看看书名就能知道是炒做的产物。
我认为他是国内早教界少有的有真知灼见的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老爷子。
作者: 博客    时间: 2005-3-31 12:00
又开始上纲上线了 也好 我们坛子快成了权威平台了 继续 谁过激就拍谁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5-3-31 12:11
楼上的 要不要我借此砖头给你!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2:22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如果我要像某些人那样以蒙钱骗眼球为目的的话:
我现在至少可以发明出100种早期教育的理论。我不仅可以发明右脑理论,还可以发明右小脑理论,
前额叶理论。我只需做简单推理即可。据科学研究证明,前额叶是大脑处理思维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要训练前额叶。具体训练方法呢,就是要多对前额叶进行抚触训练。还可以闪闪卡。
保证你成天才。
首先我是将你做为教育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批评的,如果你不是做教育研究的那我先向你道个歉。如果你是个研究人员(不管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还是成名专家),你的以上这些话,说明我的说法是正确的,那就是你根本没有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2:25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楼主说的那个专家是赵忠心,他批判的那些玩意的确不用看书看看书名就能知道是炒做的产物。
我认为他是国内早教界少有的有真知灼见的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老爷子。
看看书名就知道内涵了——这是研究人员的治学态度?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2:30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国内的早教理论水准确实不高,才导致了目前有这么多乱78糟的东西泛滥于世。
这正是我对教育研究人员的不满。他们有的是比外国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条件,却不能给我们父母提供帮助。
作者: 毛毛妈    时间: 2005-3-31 12:54
阿门+-->引用:阿门
总之,从Education2008处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教育专家连基本的科学治学精神都没有,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以个人的好恶和主观臆断来批判各种早教的方法和实践,“严谨”本来是研究人员最最基本的素质离他们却很远很远。
原先我还很佩服Education2008,可今天一看怎么变味了呢,是的,主观臆断得很。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5-3-31 13:06
欢迎edu常来拍砖,在这种早教成风,天才宝宝一抓一大把的风气里,要坚持顺宝宝自然,无为而治还真不是容易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哪个理论给抓了过去,听了心动看了感动回家马上行动,那偶家宝宝就倒了霉了,要被他妈妈当个小试验品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1 13:08
阿门+-->引用:阿门 看看书名就知道内涵了——这是研究人员的治学态度?
我看很多书确实看看名字就知道了,比如“快速致富法”、“包治百病的。。。”,“。。。天才培养。。”,这种书把它看完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我对那种任何事情都必须亲力尝试才允许评估的说法是大不以为然的,你要想知道做小偷是坏的,绝没必要自己也去偷一件东西吧。
作者: 康乐妈妈    时间: 2005-3-31 13:24
特地登陆来顶一下这篇文章,说出了我一直想说但是没时间说的话!!

高高在上的批评对具体做父母的人没有任何意义;东贴西炒的案例不能说明解决任何问题。。。。。。
作者: pharmacist    时间: 2005-3-31 13:30
呵呵,大家都那么热闹,我也来落井下石, Education2008, 你没有给我的Baby写一个时间表, 你失职!!!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3-31 13:39
>Edu基本是一个批评家,尽管也曾经推荐过一些其他理论。让批评家提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
>这种要求是可笑的。好比我在饭馆吃饭,告诉老板你这个菜做得不好吃,老板说那你自己做一个。

JERRYHAO, 你这里不对.

批判有2种不同的方法,
1. 只破不立, 我批判你的理由全都是你自己说的东西, 让你自相矛盾.
2. 立我的论调,来批判你的.

这里批判这个批判那个的, 属于只破不立的好象没有. 都是站在这个山头,
骂那个山头. 批别人的多, 立自己的呢? 声音好象弱很多了.

从这点讲, 袁先生值得鼓励和敬佩. 他在不停的学习和探索.
作者: joyce_zhou    时间: 2005-3-31 14:06
批判能帮助我们清醒头脑。
作者: joyce_zhou    时间: 2005-3-31 14:08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我看很多书确实看看名字就知道了,比如“快速致富法”、“包治百病的。。。”,“。。。天才培养。。”,这种书把它看完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我对那种任何事情都必须亲力尝试才允许评估的说法是大不以为然的,你要想知道做小偷是坏的,绝没必要自己也去偷一件东西吧。

同意!
作者: bump    时间: 2005-3-31 14:08
看来将来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作者: 我很生气    时间: 2005-3-31 14:22
私塾又将盛行
bump+-->引用:bump 看来将来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5:46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我看很多书确实看看名字就知道了,比如“快速致富法”、“包治百病的。。。”,“。。。天才培养。。”,这种书把它看完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我对那种任何事情都必须亲力尝试才允许评估的说法是大不以为然的,你要想知道做小偷是坏的,绝没必要自己也去偷一件东西吧。
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大可通过书名来判断书的好坏。但我估计你不是搞研究而是搞管理的,如果是作为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特别是拿着国家俸禄的研究人员),你是不能因为这种方法的名称太俗而不去了解它的,如果你判断它是不正确的,必需经过科学的论证拿出科学的证据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而不是进行空洞的漫骂。
虽然你的小偷例子是很不恰当的,我还是愿意就此说说我的看法。如果一个小偷被发现了,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大可鄙视一翻了事,但如果你是拿着国家的钱研究偷窃行为的,你就必需对该小偷的动机等等做深入的了解以充实或推翻你原有的研究成果。如果你也象我们一样漫骂一翻,或者根据你原有的经验对其进行一翻深刻的教育,那你都是失职的。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5:54
pharmacist+-->引用:pharmacist 呵呵,大家都那么热闹,我也来落井下石, Education2008, 你没有给我的Baby写一个时间表, 你失职!!!
我们想要批评的不是Education2008这个个体,而是搞教育研究的群体。即使他们拿不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也应该尽可能提供一些认证某些早教方法是有害的科学证据,而不是进行空洞的漫骂和抄袭。
作者: 我很生气    时间: 2005-3-31 15:56
阿门+-->引用:阿门 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大可通过书名来判断书的好坏。但我估计你不是搞研究而是搞管理的,如果是作为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特别是拿着国家俸禄的研究人员),你是不能因为这种方法的名称太俗而不去了解它的,如果你判断它是不正确的,必需经过科学的论证拿出科学的证据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而不是进行空洞的漫骂。虽然你的小偷例子是很不恰当的,我还是愿意就此说说我的看法。如果一个小偷被发现了,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大可鄙视一翻了事,但如果你是拿着国家的钱研究偷窃行为的,你就必需对该小偷的动机等等做深入的了解以充实或推翻你原有的研究成果。如果你也象我们一样漫骂一翻,或者根据你原有的经验对其进行一翻深刻的教育,那你都是失职的。
你总是在猜测人们是搞这个搞那个的。。。。。。。你有事说事,管那么多干吗  在这里的坛友,除了极少数爱好幼教的,或未雨稠莫的。大多数都是作为普通父母发表自己的观点
作者: 冰河    时间: 2005-3-31 16:14
今天正热闹,百家争鸣,安逸哟,我同意楼主的意见,破论的人要破了以后拿出立论,另外搞研究的人应严谨学风,忌望"名"生意,断然下结论.你一大堆否定于事无补.EDU我们在督促你进步哟,不定你在坛友们的讨论中就柳暗花明发现了你的又一村,留心哟。11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3-31 16:24
从edu在这个坛子的表现来看,有一点是可贵的:真。
这点集中表现在他退坛所发的那个贴子,而且,他好象把以前自己发的贴子内容删掉了,因为怀疑自己误批了。
不管他的水平如何,无论他是哪一条阵线的,持一颗真心,说自己的实话,在这世道显得特珍贵。总比那些假惺惺贩卖自己所谓的教育经验,比那些抱偏守旧,睁眼说x话的强一些。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6:51
我很生气+-->引用:我很生气 你总是在猜测人们是搞这个搞那个的。。。。。。。你有事说事,管那么多干吗
哎,我管那么多干么呢?可我每个月都要交好几百块的税呢,这些搞教育研究的花的是我们的血汗钱啊!我为什么不能要求他们给我提供一些有用的研究成果呢?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1 17:35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Edu基本是一个批评家,尽管也曾经推荐过一些其他理论。让批评家提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这种要求是可笑的。好比我在饭馆吃饭,告诉老板你这个菜做得不好吃,老板说那你自己做一个。 JERRYHAO, 你这里不对. 批判有2种不同的方法, 1. 只破不立, 我批判你的理由全都是你自己说的东西, 让你自相矛盾.2. 立我的论调,来批判你的.  这里批判这个批判那个的, 属于只破不立的好象没有. 都是站在这个山头,骂那个山头. 批别人的多, 立自己的呢? 声音好象弱很多了.  从这点讲, 袁先生值得鼓励和敬佩. 他在不停的学习和探索.
啊哈,我又要分辨一下了,像是死不认错。不过呢,我在这里确实没有说错,你说我这里不对才是不对的。 我在这里说的是让EDU这个批评家提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这种要求是可笑的。这没什么不对的,事实上,你后面的话正是支持了我的观点。你说批评有两种方法,那应该可以理解成,使用任何方法应该都是没错的,所以强求Edu使用第二种方法必然是可笑的。 我以上说的对么? 另外那句话我还有点没看懂:只破不立的几乎没有(我这个人是特例),立自己的也弱多了,那大多数呢?这个没有那个少,大多数的应该是第三种方式了,可惜没说明第三种方式是什么。 最后一句更突兀,因为……推论出 XXX值得鼓励和敬佩,这个推论没来由呀,到底因为什么?因为他那样做得很少?哈哈,想Edu这样的也不多呢。
作者: zxzqjy    时间: 2005-3-31 18:07
阿门+-->引用:阿门 从大家的讨论中知道Education2008是搞教育研究的,本来早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由于我来的比较晚,当我准备了一些问题后他却走了,当时特别遗憾。现在知道他还在偷偷关注我们的讨论并且正式复出了,却已不再有为他准备的问题了,有的只是对国内早期教育研究领域的无比悲哀。本来该领域有太多未确定内容,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但从他们的治学态度中已经知道了他们不会对该领域及我们父母有太多有用的贡献了。

1、以权威自居、武断批判。记得曾经看过一篇采访,被采访对象为北师大的教授,号称国内最权威的早教专家。当被问及对时下流行的各行早教方法和书籍的看法时,他说他是从来不看这些书籍的、书中有的尽是炒作,并对记者列举的书籍进行一一批判。
-------作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为什么不对该领域内出现的新东西进行研究呢?既然没做过研究,你凭什么对它们进行批判,就因此你是所谓的权威?不知道Education2008师从何人,作风竟是如此相似!
2、不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国内很少有早教教学成果方面的权威统计数据。中国有如此之多的实验学校,有如此之多的家长自行进行各种早教实践,他们居然不进行相关的跟踪采样。看看Education2008对袁博士的态度,Education2008大讲科学,但却只见他对袁博士的批判,但批斗的基础在哪?未见他从袁博士从采到任何的对比数据。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放着这么好的袁博士实验样本,居然未见任何报道有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跟踪。我想问,你们拿着纳税人的钱,到底都在干些什么?
3、没有成体系的理论基础。早教是种方法论,如果它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是必需有经过科学证实的理论为指导的。国外有从研究脑损伤导出的早教方法,有从右脑演化的早教理论,有从大脑突出连接演变过程引出的早教方法。国内象Education2008这样进行教育研究的人数不少,为什么就没能拿出一套哪怕能有一点点自圆其说的理论,我们父母见到的尽是以个人的好恶从各处抄袭而来的拼凑品。

总之,从Education2008处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教育专家连基本的科学治学精神都没有,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以个人的好恶和主观臆断来批判各种早教的方法和实践,“严谨”本来是研究人员最最基本的素质离他们却很远很远。


同感!这个极端偏执的Education2008本来以为也许等他有了自己孩子后会有所改变,现在看来这家伙根本是老式教育的遗老遗少,纯一个顽固不化.
Education2008总是不停地指这个责那个,什么时候也弄个自己的成功案例给大家看看?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1 18:12
阿门+-->引用:阿门 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大可通过书名来判断书的好坏。但我估计你不是搞研究而是搞管理的,如果是作为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特别是拿着国家俸禄的研究人员),你是不能因为这种方法的名称太俗而不去了解它的,如果你判断它是不正确的,必需经过科学的论证拿出科学的证据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而不是进行空洞的漫骂。虽然你的小偷例子是很不恰当的,我还是愿意就此说说我的看法。如果一个小偷被发现了,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大可鄙视一翻了事,但如果你是拿着国家的钱研究偷窃行为的,你就必需对该小偷的动机等等做深入的了解以充实或推翻你原有的研究成果。如果你也象我们一样漫骂一翻,或者根据你原有的经验对其进行一翻深刻的教育,那你都是失职的。
如果你批驳一本书,你自然应该通盘了解。就好像我在在一个批王财贵演讲稿中就是这么做的,就是这样还遭指责:“你干吗一段一段的找人家毛病,总体是好的不就得了?”我哭笑不得,皮之不附,毛之<font color="black">焉存?。 评估一本书是否有价值就不同了,粗略一看就可以下结论。一部电视剧,我看上一段就会决定是否继续看,我决不会把全部看完了再说:太差了,我再也不看了。那不是很可笑么? 按你的理论,我要“对该小偷的动机等等做深入的了解以充实或推翻你原有的研究成果。”是不是也该去像他一样去盗窃一次呢,当然不是!评价一本书也一样,不需要全部认真学习领会了才去做吧。前一段在Doman的讨论中也有这种说法,你没有实施过,凭什么……,在我看来一样的可笑。 其实仔细看看,你那段话说得是该不该做的问题,而我要说得是该如何做的问题。 转一段故事给大家看: <font color="darkorange">  有一个人,是文学女青年,常写信向作家请教成功之道。作家曰,要体验生活。她记牢了。有一天,她读了一则新闻报道,被里面所描述的小姐们的悲惨生活感动,就想写这么一部小说,于是跑去红灯区体验生活。  很快,她写好了小说初稿,寄给作家。作家回信曰,细节不够,体验不深。作家还给她特意讲了一个故事,说美国一位女作家,为写好“野马牧场”那个妓院,特意跑去那做了半年的妓女。她一想,也是,成功不可能不付出代价。更何况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她就开始陪客人出台。  就这样,她成了一个真正的妓女。  很多年以后,她在妓院里终于遇上自己仰慕已久的那位作家,她笑着提及当年的事。作家大惊,问她,小说写好了吗?  她淡淡一笑,说,我不就是小说么?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8:17
我来替linkspeed解释一下,不正确的话请linkspeed补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啊哈,我又要分辨一下了,像是死不认错。不过呢,我在这里确实没有说错,你说我这里不对才是不对的。

我在这里说的是让EDU这个批评家提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这种要求是可笑的。这没什么不对的,事实上,你后面的话正是支持了我的观点。你说批评有两种方法,那应该可以理解成,使用任何方法应该都是没错的,所以强求Edu使用第二种方法必然是可笑的。

我以上说的对么?

你对批评方法的理解我认为是对的。但我不是要求EDU2008一个人提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而是他们这个领域的群体,即使他们能力不足,也应该具备基本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素质。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另外那句话我还有点没看懂:只破不立的几乎没有(我这个人是特例),立自己的也弱多了,那大多数呢?这个没有那个少,大多数的应该是第三种方式了,可惜没说明第三种方式是什么。

最后一句更突兀,因为……推论出 XXX值得鼓励和敬佩,这个推论没来由呀,到底因为什么?因为他那样做得很少?哈哈,想Edu这样的也不多呢。
“只破不立的几乎没有”指的是Edu兄的贴子从来没有从被批者本身找出根本的自相矛盾的内容。
“立自己的也弱多了”指的是Edu兄几乎没有自己的在早教方面的立论。


“XXX值得鼓励和敬佩”指的是袁先生有自己的立论并努力实践,他如果批判别人的论点,也是先了解别人的论点,再从中找出自相矛盾的内容。这是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虽然我也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但我欣赏他的这种科学精神。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3-31 18:32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如果你批驳一本书,你自然应该通盘了解。就好像我在在一个批王财贵演讲稿中就是这么做的,就是这样还遭指责:“你干吗一段一段的找人家毛病,总体是好的不就得了?”我哭笑不得,皮之不附,毛之<font color="black">焉存?。

评估一本书是否有价值就不同了,粗略一看就可以下结论。一部电视剧,我看上一段就会决定是否继续看,我决不会把全部看完了再说:太差了,我再也不看了。那不是很可笑么?

按你的理论,我要“对该小偷的动机等等做深入的了解以充实或推翻你原有的研究成果。”是不是也该去像他一样去盗窃一次呢,当然不是!评价一本书也一样,不需要全部认真学习领会了才去做吧。前一段在Doman的讨论中也有这种说法,你没有实施过,凭什么……,在我看来一样的可笑。
您总是偷换概念:)。
jerryhao+-->引用:jerryhao
你那段话说得是该不该做的问题,而我要说得是该如何做的问题。
没错,可是连做都不去做,又何谈如何做呢?

特地找出您批王财贵演讲稿的贴子看了一下,我觉得这就是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精神!你要批他,就要找出他的问题,而且最好是他的核心理念!
作者: 猴头    时间: 2005-3-31 19:58
为人父母都有个心病,就是望子成龙,我们认为这是出于爱,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顺便满足一下个人荣耀感和未竟的心愿,总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嘛。

  于是我们很想有高效、快捷、经济的教育方法,希望专业人士给个优良的成体系的教育方案,要不,我们纳税人养那些教育研究机构干什么。

  这个想法看是有道理,但实际上,要出产中国本土的教案远不是几个普通教育工作者能确立的事情,国家不立项或是没有相当的资助,就根本谈不上“有的是比外国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条件”。

  即便日后国家出台推荐几个经过研究认证的早教教案,我们又有几个人会看上眼呢,肯定显得很普通啦,在我们这些心理期望值这么高的人看来比那些又出色又神奇的×××、×××教案肯定差远了,呵呵

  遍地的假冒伪劣商品也不见工商、质检部门有什么作为,还需要消费者自己仔细辨别、慎重选择,这就是现实需要我们承重的。早教的东东乱78糟这么多,同样在基本思路选择时,Edu能以专业的精神和良知厉声批判和呐喊,真切企望大家在一个生命成长过程中都能乐观地持有科学、自然的发展观,这已经是专业人士在给许多父母提供帮助。

  但看来我们还大都是希望Edu具体点、再具体点,有个什么立论、实用的教案或者什么成功案例给大家看/学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细致实用的要求呢?我们这么急切苛求背后的心态又是什么呢.....
作者: 博客    时间: 2005-3-31 20:22
zxzqjy+-->引用:zxzqjy 同感!这个极端偏执的Education2008本来以为也许等他有了自己孩子后会有所改变,现在看来这家伙根本是老式教育的遗老遗少,纯一个顽固不化.Education2008总是不停地指这个责那个,什么时候也弄个自己的成功案例给大家看看?
你在自己家里可以对你老公说------这家伙。在这里。。。。。。不可以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3-31 20:51
》我在这里说的是让EDU这个批评家提出成体系的早教理论,这种要求是可笑的。这没什么不对的,
》事实上,你以强求Edu使用第二种方法必然是可笑的。

不是强求EDU用第2种,他正是用第2种,所以需要他先把自己的论点立起来。
然后再去批别人的。先说明我的是正确的,然后说明你的和我的矛盾,所以你的是错的。

我估计这2步他都很难做到。

那个”顺其自然“不能算数,我还可以说”教孩子要道法阴阳,顺天道成人事”。顶个球用?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3-31 21:00
>一部电视剧,我看上一段就会决定是否继续看,我决不会把全部看完了再说:太差了,
>我再也不看了。那不是很可笑么?

可以,但你只能说“我看过的这段不好看,因此我认为以后的都不好看,所以我不看了”
但你不能说”以后的的确不好看“。

也就是说,你只能否定你可以否定的。是否可以将否定推广到全局,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
局部足够概括全部。当这个条件不满足的时候,不可以这么做。

我说你一个学数学出身的,不要故意混淆视听好不好?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3-31 21:51
阿门+-->引用:阿门 我来替linkspeed解释一下,不正确的话请linkspeed补充。 “只破不立的几乎没有”指的是Edu兄的贴子从来没有从被批者本身找出根本的自相矛盾的内容。“立自己的也弱多了”指的是Edu兄几乎没有自己的在早教方面的立论。
你这个解读是正确的,我理解的有误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一部电视剧,我看上一段就会决定是否继续看,我决不会把全部看完了再说:太差了,>我再也不看了。那不是很可笑么? 可以,但你只能说“我看过的这段不好看,因此我认为以后的都不好看,所以我不看了”但你不能说”以后的的确不好看“。  也就是说,你只能否定你可以否定的。是否可以将否定推广到全局,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局部足够概括全部。当这个条件不满足的时候,不可以这么做。 我说你一个学数学出身的,不要故意混淆视听好不好?
我当然能推广到全局,实际大家也是这么做的 其实有一个最关键问题。你们都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宣传下长大的,所以你们习惯了这种思维。可惜我不认可这句话,这就是差别。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3-31 22:53
阿门+-->引用:阿门 从大家的讨论中知道Education2008是搞教育研究的,本来早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由于我来的比较晚,当我准备了一些问题后他却走了,当时特别遗憾。现在知道他还在偷偷关注我们的讨论并且正式复出了,却已不再有为他准备的问题了,有的只是对国内早期教育研究领域的无比悲哀。本来该领域有太多未确定内容,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但从他们的治学态度中已经知道了他们不会对该领域及我们父母有太多有用的贡献了。
1、以权威自居、武断批判。记得曾经看过一篇采访,被采访对象为北师大的教授,号称国内最权威的早教专家。当被问及对时下流行的各行早教方法和书籍的看法时,他说他是从来不看这些书籍的、书中有的尽是炒作,并对记者列举的书籍进行一一批判。
-------作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为什么不对该领域内出现的新东西进行研究呢?既然没做过研究,你凭什么对它们进行批判,就因此你是所谓的权威?不知道Education2008师从何人,作风竟是如此相似!
2、不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国内很少有早教教学成果方面的权威统计数据。中国有如此之多的实验学校,有如此之多的家长自行进行各种早教实践,他们居然不进行相关的跟踪采样。看看Education2008对袁博士的态度,Education2008大讲科学,但却只见他对袁博士的批判,但批斗的基础在哪?未见他从袁博士从采到任何的对比数据。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放着这么好的袁博士实验样本,居然未见任何报道有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跟踪。我想问,你们拿着纳税人的钱,到底都在干些什么?
3、没有成体系的理论基础。早教是种方法论,如果它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是必需有经过科学证实的理论为指导的。国外有从研究脑损伤导出的早教方法,有从右脑演化的早教理论,有从大脑突出连接演变过程引出的早教方法。国内象Education2008这样进行教育研究的人数不少,为什么就没能拿出一套哪怕能有一点点自圆其说的理论,我们父母见到的尽是以个人的好恶从各处抄袭而来的拼凑品。总之,从Education2008处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教育专家连基本的科学治学精神都没有,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以个人的好恶和主观臆断来批判各种早教的方法和实践,“严谨”本来是研究人员最最基本的素质离他们却很远很远。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1 07:43
二哥+-->引用:二哥 为人父母都有个心病,就是望子成龙,我们认为这是出于爱,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顺便满足一下个人荣耀感和未竟的心愿,总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嘛。

  于是我们很想有高效、快捷、经济的教育方法,希望专业人士给个优良的成体系的教育方案,要不,我们纳税人养那些教育研究机构干什么。

  这个想法看是有道理,但实际上,要出产中国本土的教案远不是几个普通教育工作者能确立的事情,国家不立项或是没有相当的资助,就根本谈不上“有的是比外国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条件”。

  即便日后国家出台推荐几个经过研究认证的早教教案,我们又有几个人会看上眼呢,肯定显得很普通啦,在我们这些心理期望值这么高的人看来比那些又出色又神奇的×××、×××教案肯定差远了,呵呵

  遍地的假冒伪劣商品也不见工商、质检部门有什么作为,还需要消费者自己仔细辨别、慎重选择,这就是现实需要我们承重的。早教的东东乱78糟这么多,同样在基本思路选择时,Edu能以专业的精神和良知厉声批判和呐喊,真切企望大家在一个生命成长过程中都能乐观地持有科学、自然的发展观,这已经是专业人士在给许多父母提供帮助。

  但看来我们还大都是希望Edu具体点、再具体点,有个什么立论、实用的教案或者什么成功案例给大家看/学是最好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细致实用的要求呢?我们这么急切苛求背后的心态又是什么呢.....
如果您不是做教育研究的,我只能说你太善良了。这世界上不公平的东西多着呢,可是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能置之不理吗?
我说我国有更好的条件,指的是他们有进行实验的天然样本,那么多的实验学校,这么多想或已经进行早教实验的家长。可是他们真正想去了解这些情况了吗?你问问这论坛的家长,有几个接到过研究人员的电话?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1 07:49
woodgarden+-->引用:woodgarden

1、“很容易判断”和只看书名是两回事,“很容易判断”还是需要进行一翻了解的,只是比较容易了解而已;
2、本来我指的不是Educaiton2008一人,而是他们这个群体。但从他对袁博士的态度中已经看出,他根本不想从袁博士从得到任何的数据,早就判定他的死刑;另外,作为这个群体,他们的存在已非短期,发布过令人信服的统计数据吗?
3、我就是希望有良心的中国教育家,能做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而不是急于判别人的死刑。
作者: 猴头    时间: 2005-4-1 12:03
楼主可以直接给教育部提这个意见,呵呵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4-1 13:34
woodgarden+-->引用:woodgarden <font color="darkgreen">但我们这些父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些 有良心的 中国教育家身上!
这么信任啊?结果发现苏丹红遍地都是。 自求多福吧!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4-1 22:06
1、education2008不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也不是教育研究者的代表。
2、你有这么好语言组织能力和总结能力,应该有点中国教育者的功劳吧?怎么因为education2008就否定了中国教育者?
3、你总结的只是个人特征,并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特征。
4、中国教育研究者不=中国教育者。
所以:
5、题目可以改为:某些中国教育研究者的治学态度
6、这么一改你的论点、论据就明确了(个人建议,仅供阅读)。


附:
呵呵,因为我是一线教育者,所以替中国教育者(包括我自己)说句公道话。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1 23:07
yuhongmin+-->引用:yuhongmin 1、education2008不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也不是教育研究者的代表。
2、你有这么好语言组织能力和总结能力,应该有点中国教育者的功劳吧?怎么因为education2008就否定了中国教育者?
3、你总结的只是个人特征,并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特征。
4、中国教育研究者不=中国教育者。
所以:
5、题目可以改为:某些中国教育研究者的治学态度
6、这么一改你的论点、论据就明确了(个人建议,仅供阅读)。


附:
呵呵,因为我是一线教育者,所以替中国教育者(包括我自己)说句公道话。

致歉并感谢!标题已改.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1 23:20
二哥+-->引用:二哥 楼主可以直接给教育部提这个意见,呵呵
如果你有途径不妨告诉我一下.:)
作者: 博客    时间: 2005-4-2 00:45
阿门+-->引用:阿门 如果你有途径不妨告诉我一下.:)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dex.htm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4-2 18:40
dawnch+-->引用:dawnch 这么信任啊?
结果发现苏丹红遍地都是。
自求多福吧!
即使在这样大环境下,我仍相信那些有良心的人,只是他们的声音根本不被重视。我们普通父母,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应学会择善而从之。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2 21:00
博客+-->引用:博客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dex.htm
感谢提供教育部网址的链接,不过刚查了一下,教育部并没有相关职能的司。
最好是Education2008作为专业人士能发出一些声音,就比我们普通父母强多了。或者如果Edu不方便的话,给我们提供一些相关的联系渠道也行啊。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2 21:05
woodgarden+-->引用:woodgarden 即使在这样大环境下,我仍相信那些有良心的人,只是他们的声音根本不被重视。我们普通父母,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应学会择善而从之。
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谁是有良心的呢?即使知道他是有良心的,因为没有科学的论据,我们又如何择善而从之呢?不能仅凭他的意见和我的想法和经验比较相符就从之吧。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4-2 21:55
阿门+-->引用:阿门 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谁是有良心的呢?即使知道他是有良心的,因为没有科学的论据,我们又如何择善而从之呢?不能仅凭他的意见和我的想法和经验比较相符就从之吧。
不错,人们都是更容易接受和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的观点。辨别善恶真伪,必得广见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3 22:00
woodgarden+-->引用:woodgarden 不错,人们都是更容易接受和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的观点。辨别善恶真伪,必得广见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如果这样,科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回归到古代的智者时代吧。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4-3 22:18
阿门+-->引用:阿门 如果这样,科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回归到古代的智者时代吧。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谬误、欺诈、邪教仍可在某一时期某些人群中盛行,为什么?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4-4 09:29
woodgarden+-->引用:woodgarden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谬误、欺诈、邪教仍可在某一时期某些人群中盛行,为什么?
不管科技如何高度发达,未知领域也在不断产生,因而谬误、欺诈、邪教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所在才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提供相关的科学证据予以驳斥。就谬误、欺诈、邪教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我想需要分成两种情况来看:
1、就象早教领域,因为没有很权威的研究结果,就给了一部分人进行欺诈活动的土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研究人员尽快搞清关键问题,并拿出科学的证据出来;
2、另外就象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关键的已经经过科学的证据证实了。在这些领域进行欺诈相对就少很多了,而且政府能够比较容易的判定它是违法行为而采取行政刑事手断。在这些领域如果还存在欺诈活动的土壤,那说明是政府的科普工作没做到位。
作者: zzt73    时间: 2005-4-5 22:19
实在看不惯edu2008及国内学术界的作风.今天看了他的"我们为何会忘掉3岁以前的事情",实在忍不住注册了个用户说几句.支持一下该贴.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