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私塾教育与现行体制内教育综合讨论帖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07-11-17 10:5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1 jiangying 的帖子

其实赵升君老师所说的限制,是基于很高的要求,并非常人所能做。”父母在不远游“只是一个”孝“的表现方式,也不完全是”孝“本身,否则如何解释古代高僧大德的出家呢?出家是很谨慎的事情,没有德行感动父母,没有成佛成菩萨来帮助众生(包括父母),也不过是”地狱门前僧道多“。因此要有那种大志:立志弘传中华文化,教好中国孩子,孝养父母之”志“、之”心“,才能上赵升君老师的成年读经班啊。读大学也是四五年、不事生产,读经读个四五年,至于第一年不回家,我不解赵老师的深意,可能是求道要心定吧——如果有特例,如父母生病,难道赵老师会如此不通人情吗,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07-11-17 11:24: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ewagua1 于 2007-11-17 10:12 发表
唉!苏珊君,设想一下:有一个人能够对你“巧言令色”,为了你的喜好而说谎,为了你的喜好而卑下(注意我说的“逢迎”!一个真诚待人的人是不会“逢迎”的!),处处讨好你,这种人你认为他可靠吗?是真正为了你 ...


假设巧言令色本意是“为了你的喜好而说谎,为了你的喜好而卑下(注意我说的“逢迎”!一个真诚待人的人是不会“逢迎”的!),处处讨好你”这个意思,还需要多余地给个判定“鲜矣仁”吗?就象我说一个东西是定义是黑的,然后再下个结论这是黑的,这有意义吗?

所以我更愿意看成这是孔子的一个感叹而已,如果看成思辨或判定那只能说这个思辨或判定是不合理的。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11-17 11: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07-11-17 11:3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2 susan_1201 的帖子

假设巧言令色本意是“为了你的喜好而说谎,为了你的喜好而卑下(注意我说的“逢迎”!一个真诚待人的人是不会“逢迎”的!),处处讨好你”这个意思,还需要多余地给个判定“鲜矣仁”吗?就象我说一个东西是定义是黑的,然后再下个结论这是黑的,这有意义吗?
===============
考虑到你常常误解,我已经换了一个说话的方式。巧言令色本身不是“不仁”,而是“很可能不仁的表现”,至于为什么“很可能不仁”,就是因为“逢迎”。巧言令色并没有“说谎”和“卑下”的意思,是我为了解释而强加上去的。关于这个词语的讨论到此为止吧,苏珊君请见谅:虽然我认为你开始对这个词语理解不够准确,但这个“巧言令色”的词语理解成怎么样并不关键,关键的是苏珊君很明白区别“仁”与“不仁”更重要的不是其某个场合是否“巧言令色”,而是“巧言令色”为了私还是出于仁。
从这点来说,我又有什么比苏珊君高的地方呢?反而是我执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发表于 2007-11-17 11:4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ewagua1 于 2007-11-17 11:35 发表
从这点来说,我又有什么比苏珊君高的地方呢?反而是我执着了!

不说什么高不高,只说能不能看清事理或真相,有没有理。
我是喜欢执着的,因为执着了才更能有收获。
我觉得你不是执着了,而是“执”了,固守原来在思想里的东西,不去逻辑和思辨。

巧言令色本身不是“不仁”,而是“很可能不仁的表现”,
应该是:巧言令色本身不是“不仁”,而是这样的人更可能怀有不仁之心。
我也用了许多例子来说明巧言令色的人更可能怀有不仁之心这种看法是一种偏见。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11-17 11: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发表于 2007-11-17 12:0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4 susan_1201 的帖子

你竟然认为巧言令色的人大部分都是不仁的,是一种偏见,就当作我全部没说过吧。
我也只能惭愧自己表达能力之差,言尽于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发表于 2007-11-17 12:15:06 | 只看该作者
那就至此吧,相互只当知道或听到过一个与自己不同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07-11-17 12:40:1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按,与我相同的声音很少,能够听到就相当于看到了个稀奇,与你们相同的声音很多,这样比起来,你们赚了。如果按相互知道了两个声音来说,我们是相等的。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11-17 12: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2007-11-17 15: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7 susan_1201 的帖子

不知所云。

据浅陋为平实,视歧出为聪明。大音不入俚耳,视大音为狂妄,是乃真狂妄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07-11-17 15:2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3 newagua1 的帖子

你哪有执着?只是婆心太切。你以为这样的厚道能令人自省?

吃茶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07-11-17 17:34:26 | 只看该作者
果行育德,谢谢你推荐《论语别裁》,真喜欢南怀瑾解的“无友不如已者”,肯定还有许多好东西在里面的,谢谢推荐。我学识很浅,生性又狂妄,又执非要参与进来,不能谈到一起去是自然;你和子君尽心尽力了,还是不行,这也是无奈的事,你们吃茶去吧。

希望某天能够可以畅谈,继续把希望留在这里,望不见笑我这执。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11-17 19: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8 , Processed in 0.14735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