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私塾教育与现行体制内教育综合讨论帖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07-11-15 10:4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ewagua1 于 2007-11-15 03:34 发表
诸葛亮巧言令色吗?一个人能言善辩,善观言察色,都不是巧言令色。巧言令色是一个人跟任何人交往的时候,都善于逢迎对方的喜好,说对方爱听的话,在适当的时候做对方爱看的表情。
苏珊还是先老实读经,不要以自 ...

再看这话,突然觉得如果一个人做到“跟任何人交往的时候,都善于逢迎对方的喜好,说对方爱听的话,在适当的时候做对方爱看的表情。”,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让人生恶的巧言令色,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只对某些人巧言令色,而对于其他人则是非常不巧言令色的,而且目的性也非常强。

我很惭愧自己不够巧言令色,明知不和协,还继续说。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11-15 10: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07-11-15 12:20:15 | 只看该作者
苏三两帖一起回:

我也理解你们:在你们思想里这两句话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你们心目中它是终点或是它在你们心目中的位置很高容不得再深究。 
=====================
苏三误解了,非是不得深究,不深究岂不是迷信?而是应该怎么深究,只徘徊在自己的思维里转圈圈,能深究出什么?如要深究首先要对经典义理熟悉,基础要扎实,再学习前人的讲解,如若不然,你觉得小学生听得懂研究生的课吗?

那帖“性善”不回你,因为回了你也听不懂,就这个问题回一下:“巧言令色,鲜矣仁”,给个启示,以后这种帖恕不再复。抱歉!

朱注:“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

“令“在这里有祁使句的意思:”使善也“,也就是刻意色善取悦于人,刻意讨好,这种刻意就已经心不正,虚伪做人,已经违背良知。肯定鲜矣仁。与你所说的那种情况是两码事。善意的谎言心是正的,不能与此类比。至于诸葛亮那个例子,夫子对于正确的察言观色,并教导我们要省察对方根器,不可失言亦不可失人,此在论语里比比皆是,我不再赘语,夫子何曾迂腐?不明白”仁“是成德之教,反用功利去理解,浅薄鄙陋,南辕北辙。
===============================================
stffa所说”鲜矣仁,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巧言令色者都是不仁者,还有小部分例外吧“,
===============================================

这种理解不对,当然也不一定如朱子所说”无可知“。”仁“是每个人本有的,但如果巧言令色,”仁“就只是在此人心中潜伏,不得彰显,所以子曰:鲜矣仁。此在逻辑上非界定语,而是籍显语。

===========================================
我等后学对于义理是应该锱铢必较,但是首先要谦虚用工实践,然后再博学慎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

以下几段摘录可以帮助解释:巧言令色,鲜矣仁

《礼记·表记篇》曰: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之盗也与。

  《孟子·滕文公下篇》曰: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逸周书·官人篇》曰:华废而诬,巧言令色,皆以无为有者也。

  又《武纪篇》曰:币帛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成;车甲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捷。

  《公冶长篇》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曰: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于仁矣。

  《卫灵公篇》曰:巧言乱德。

正面建立待人接物,略举这一句供参考: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今举四端。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再有不明,恕后学资质不够,学力不精,无法阐述。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7-11-15 12: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7-11-15 13:09:33 | 只看该作者
十三经注疏尚较简略:包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之,少能有仁也。“[疏]“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正义曰:此章论仁者必直言正色。其著巧好其言语,令善其颜色,欲令人说爱之者,少能有仁也。

清人注疏:[注] 包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之,少能有仁也。
正义曰:
礼表记:子曰:情欲信,辞欲巧。
诗雨无正: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左传载师旷善谏,叔向引|巧言如流|以美之。
又烝民诗:令仪令色。彼文言|巧|、|令|,皆是美辞。此云|鲜矣仁|者,以巧令多由伪作,故下篇言: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又书皋陶谟云: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孔,甚也,壬,佞也。以巧言令色为甚佞,则不仁可知。然夫子犹云鲜矣仁者,不忍重斥之,犹若有未绝于仁也。
曾子立事云: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于仁矣。与此文义同。

集释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张憑云:仁者,人之性也。性有厚薄,故体足者难耳。巧言令色之人于仁性为少,非为都无其分也,故曰鲜矣仁。

其实古人早已有歧义
石渠意见:人固有饰巧言令色以悦人而亡心德者,亦有生质之美言自巧,色自令,而心德亦不亡者,此圣人所以言其鲜以见非绝无也。集注谓专言鲜则绝无可知,恐非对人意。

论语所言皆以从心所说,如果不能自心得之,则论语所言之事甚多,纷繁复杂,不能条贯。故推鲜矣仁者,还是当为果行先生所说:”仁“是每个人本有的,但如果巧言令色,”仁“就只是在此人心中潜伏,不得彰显。几乎不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7-11-15 13:17:54 | 只看该作者

集释发明
日知录:天下不仁之人有二:一为好犯上作乱之人,一为巧言令色之人。自幼而不逊弟,以至于弑父与君,皆好犯上好作乱之推也。自脅肩谄笑未同而言,以至于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皆巧言令色之推也。然则学宜如之何:必先之以孝弟,以消其悖逆陵暴之心;继之以忠信,以去其便辟侧媚之习;使一言一动出于其本心,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夫然后可以修身而治国矣。
李二曲四书反身录:色庄见于应接,巧言则不止应接。凡著书立言,苟不本于躬行心得之余,纵阐尽道妙,可法可传,俱是巧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7-11-15 13:21:08 | 只看该作者
我等后学对于义理是应该锱铢必较

确实是粗疏不得,还好有缘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7-11-15 14:02:3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在明理还是在明经。

证明一个判断正确恰当与否,原来是引用告诉这个判断谁谁谁(特别是名人)说过,然后那个判断就正确了。

不说什么了,我确信自己走错地方了。

你们建议我安静下来认真读书的劝告我会记住的并尽量去实践,谢谢了。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11-15 14: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7-11-15 14:3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11-15 14:02 发表
不知道在明理还是在明经。

证明一个判断正确恰当与否,原来是引用告诉这个判断谁谁谁(特别是名人)说过,然后那个判断就正确了。


师者先觉而觉后觉,吾等暗求于明,师道立也。何以世俗之名人引用妄测之?
朱子自有其伟大处,汝知之乎?朱子亦有其不见道处,汝亦知之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7-11-15 14:4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标题我觉得跟别的读经讨论帖有异,很值得探讨.可是辩来辩去,还是变成了对经典本身的解释了!

其实这个:"经典教育"的探讨实在是很有必要,包括经典教育的体制.既然跟学校体制内教育这样一个标题放在一起,我觉得很有必要深入就主题本身进行各方辩论.

就像虫子那张帖,中美教育的比较和碰撞,看着多激动人心.也吸引了那么多有识之士一起垒砖盖楼,让后来人看了岂止是心灵的激荡.至少对我这个井底之蛙来说,实在可谓是打开了一扇窗.

不晓得为什么私塾主人不愿意深入来探讨,不晓得为什么鲜有私塾经历的人来一起探讨.可是我真觉得很有必要来做一次深层次的交流.

[ 本帖最后由 水瓶子 于 2007-11-15 14: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6:4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8 水瓶子 的帖子

看着读经列出的成果都是什么:读了500遍,背了多少本.我就觉得根本没法辩.

辩了半天,他一句,你回去读100遍论语就把你打发了.

不过这里果行和子君的讨论让我大开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7:03:32 | 只看该作者
日期:  2007/11/06   發言人:  赵升君   
主題:王财贵经典学堂成立成人自学读经班意向启事  

随着读经在家自学的发展,许多成人反省自己文化素养不足,有意重拾经典,放眼天下,文化上有不死之心者多矣。
    因此,王财贵经典学堂成立成人自学读经班以倡风气。
学制:一到五年,完全脱产。
年龄:二十以上。
要求:有强烈的文化意识,能自律自省,自主学习。
内容:四书、老庄、易经。中医《伤寒》。《金匮》《内经》等(选修),研习《牟宗三全集》
方法:四书、老庄、易经皆读五百遍。
二年以上的学员共同研习《牟宗三全集》,以增智慧。
名额:前期共10名。
现在接受报名。够6名开班。已有三名。
具体:第一年 四书、老庄、易经读五百遍,听王教授讲座,读十九讲,心体与性体。
      第二年 主要读牟宗三全集,请王财贵教授网络讲四书、老庄、易经和牟宗三全集。
      三年以上继续研习牟宗三全集,听王财贵教授讲座。
于此,顺势带出书院的雏形,及开书院讲学之风。
原则:第一年不准回家,正月初一也照常上课。没有任何节假日。
      本学堂只负责组织协调,提供共学环境,以倡风气。

日期:  2007/11/07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王财贵经典学堂成立成人自学读经班意向启事   
內文:
一,「完全脫產」,未聞此詞,是不是類似董仲舒「十年不窺園」,不治生產全力讀書的意思?

二,不知收費標準如何?

三,現在已有先行而稍見功效之案例,可供鼓舞否?   

日期:  2007/11/07   發言人:  赵升君   
主題:  Re:王财贵经典学堂成立成人自学读经班意向启事   
內文:
完全脱产既是成人专心读经,不工作
收费只收生活费六千就够。有能力可多出点,没能力少出点。
成效:今年暑假陕西一位家长死活赖在我这读书,本来没在意,不想两个月论语读了四百遍,能从头至尾背下来,到现在大学 中庸背完并各读了七百遍,孟子背完两章。用她的话说现在经典随时在她脑海中绕。并且对儿童老实大量读经已入无疑惑地,因其亲证。依这个进度,一年可以把四书,老庄,易经读五百遍以上。期间还可以听王老师讲课,共同研习牟先生的书。
关于可行性:成人虽有一定障碍,但我想每年有多少人出家,我看多是一番好心而不成正果。这样读书肯定会比出家障碍少的多,况充实生命,莫此为甚。我想天下之大,必有响应者可以共学适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7 , Processed in 0.10319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