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574|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捐助条件越来越高】 【不感恩就取消被捐助资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2 19: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贴地址 http://news.qq.com/a/20070822/000313.htm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
  http://news.QQ.com  2007年08月22日02:47   楚天都市报    评论1128条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原贴地址 http://news.qq.com/a/20070820/001548.htm

    贫困生接受捐赠前先签道德协议:工作后要捐款
  http://news.QQ.com  2007年08月20日09:52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评论218条
  □见习记者王灿

  本报讯 签“道德协议”,接受慈善助学金,并在参加工作后,自愿向“爱心接力慈善助学基金”捐赠不少于受资助额的善款,以便助学基金能够爱心永传,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8月18日,省慈善总会举办的“爱心接力慈善助学基金”在郑州成立。

  据悉,为帮助我省部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回报社会,省慈善总会与马来西亚华侨、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林秋雅女士共同倡导设立“爱心接力慈善助学基金”,首批基金由秋雅茶行提供,他们自愿将每年销售收入的8%,以及开展慈善活动的纯利润全部捐助给省慈善总会。林秋雅女士承诺,5年内向“爱心接力慈善助学基金”注入100万元资金。这项资金将资助我省贫困的大中小学生。

  这与以往单项资助不要求回报的助学基金不同之处在于:受资助的学生须与省慈善总会签订“道德协议”,以在将来参加工作后有能力的情况下,自愿向“爱心接力慈善助学基金”捐助不少于受资助额的善款。受助者要先签“道德协议”,这在我省是首次有此规定,在国内也不多见。



  有句非常流行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肯定频繁出现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们不管这句话有理没理
  先肯定
  这些可怜之人确实有可恨之处
  要不为什么连捐助条件都越来越高了

  “自愿捐助不少于受资助额的善款”
  这样的捐助活动可以看成没有“精细”计息的贷款
  如果接受这样的贷款
  估计受捐者难以当作捐助看待

  我们想象一个较正常的大学生(凭自家实力不用捐助可以读完大学并且成绩平平的大学生)的经历
  毕业后找工作难
  如果没有父母的资助
  找到工作后存钱买房难
  有房后仅凭工资养育子女维持生活难
  少数确实优秀的精英可以不费力地解决房子票子车子位子面子问题
  而一个连大学学费都凑不齐的普通学生
  毕业后如果天不降票子而能够“自愿捐助不少于受资助额的善款”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找个好点的工作都成问题
  捐款就更是理想状态的理想了

  说到捐助的事
  66最恨那些要求受捐助的孩子上台
  举个N大的牌子(放大的支票)让记者拍照让观众看热闹的活动
  组织者、施恩者喜气洋洋
  本来心里就不好受的受施者却象个道具一样被摆来摆去

  古训
  穷不入众
  难不求亲
  如果不信古训
  现实这个老师会严酷地进行教导
  经过这位严师魔鬼式训练
  穷孩子基本都有心理障碍
  有轻微自闭倾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十几年二十几年在贫寒中过来的孩子
  如果想光凭几次捐款
  生活态度心理状况社交礼仪就有根本改观
  那要求可能高了点
  因此
  在捐助这些孩子的时候
  光捐一点钱
  只是解决表面的问题
  深层的问题还要学校、社会多多过问
  比如学校主管思想工作的部门或者班主任多多给这些孩子解除心理压力
  有条件的要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医生
  而社会上的捐助除了钱之外
  还有更多的事可做
  可以提供机会
  可以在捐款之外向这些孩子展示社会温暖一面
  可以主动和孩子沟通而不是等着孩子来汇报(这样的要求算高也不算高)
  对有问题的孩子直接就进行教育
  而不是半途拒绝捐助(从心理上的打击来看,这样的处理还不如开始就一分不捐)
  ……
  可能这5个孩子的联系电话或者地址丢了(对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来说再次要电话或者地址比较难开口)
  可能这5个孩子有感恩意愿但不善于表达或者成绩拿不出手不敢表达而一直在找机会
  可能这5个孩子已经有自闭倾向不愿意和人交流
  可能这5个孩子牢记大恩不言谢只想今后图报
  那么  
  捐助者能不能把回报的时限再放宽点
  即使这些孩子真的不懂礼
  也可以直接进行教育帮助

  从第一篇引文来看
  22名受助者
  17名审核合格(77%强)
  记者把17名合格者一笔带过
  着重写不合格的5名
  我也理解这样才能出新闻效果
  但如果每位记者都追求新闻效果或者娱乐效果
  今天这里一起
  明天那里一事
  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所有穷孩子都是白眼狼
  我们不知道那77%的孩子到底怎么样
  而对这23%的孩子熟悉到了不用脑子想也能得出结论

  可怜之人必有N多需帮之处
  万事俱备只欠一把东风这样锦上添花顺水推舟的事比例较小

  对穷孩子来说
  知恩图报的美德要发扬
  而对于好心的捐助者来说
  施恩不图报
  帮人帮到底(金钱和温情同时送到、发现问题直接教育……)
  才是正道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雪人姐姐 + 3 + 3 唉......
嘀哒嘀 + 2 + 2 好人
青春已过 + 10 + 10
天高任鸟飞 + 2 + 2 媒体的报道造成了扭曲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8-22 19:17:18 | 只看该作者
66版的SOFA做上不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22 19:23: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地板坐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22 19:32:23 | 只看该作者
道德协议? 第一次听说
这个时代,真的是什么人都有,好事都跟你办成交易

道德是靠养的,不是靠胁迫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雪人姐姐 + 3 + 3 我很赞同。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22 19:34:11 | 只看该作者
站票还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22 20:36:28 | 只看该作者
没板凳坐地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8-22 20:47:3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捐过希望工程,一次捐一个小学生6年的学费的活动,我有受助者的地址,他也有我滴地址,曾寄过文具给他,也曾收过“他”的一张明信片,不过看字迹不像一个小学2年级的学生写滴,一手漂亮的正楷滴钢笔字,应该是希望工程统一寄的卡片吧,我想。15年过去了,不知道他怎么样,不过我后来也没再捐助过希望工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也干过 1 件好事 ^_^
klcz2002 + 3 + 3 赞, 也干过好事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8-22 21:05:34 | 只看该作者
看问题还是要现实一点,多数人连份内的事情都不做或者做不好,相比之下,那些捐助他人的人却是在自愿做这种事,如果被捐助者是这样一种态度,不寒心才怪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klcz2002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23 08:19:29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好象是<读者>上看到的:
一个老人看到一个流浪的孩子,把他喊住,说自己很需要人手,愿不愿意给帮点忙,流浪儿同意了,老人付给了他相当合理的报酬.孩子高兴的走了.他自己的孙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件事本来是可以不用做的,更何况还是花钱来做,老人说,实际上上想帮助那个孩子,如果直接采取施舍的形式,他会很难堪,而报酬会让对方留有人的尊严.

我们的施舍者如果都够有一种帮助的心态,而不是施舍的心态,多尊重对方的人格,这二者的关系就会正常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8-23 08:26:51 | 只看该作者
心态要调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3:25 , Processed in 0.095462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