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聪明的孩子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关注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7-3-22 12:2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3-22 10:38 发表
教育培养出聪明人还是能够实现的,而且并不像培养刘翔那么难。我想说的是,学校的那种大锅饭的教育很难把笨孩子培养得聪明起来。美国教育虽然有一些训练思维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不是“训练”,很多孩子稀里糊涂的 ...



感觉您这里聪明的概念有点转移了,感觉这种聪明和你第一贴里讲的那种情况是不一样的,虽然结果可能很近似。
谈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因为很难给聪明定义。


思维训练并不复杂,而且的确是有简便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的。但确实需要家长是个明白人。

家长心里可能有一种期许,希望通过教育能让孩子成为聪明人。
其实这个目标是有问题的。教育的应该有个更现实的目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oodgarden + 2 + 2 很有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7-3-22 16:48:21 | 只看该作者
搞糊涂了,到底在谈什么,谈思维吗?谈做人吗?还是谈学习能力?又是谈对什么的学习能力?混乱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04:2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小猪的铺子 的帖子

这个帖子可以停止讨论了.概念乱飞,各说各话, 的确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awnch + 2 + 2 唉,这是一种习惯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3-26 17:24:4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认为不要把小孩子划分成聪明和不聪明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
只是要尽我们所能努力教育培养他们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3-26 17:29:5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用一个死的,人为想出来的标准来划分一个人是聪明或不聪明
个人觉得是很荒唐的
因为定标准的人也只是很有限的普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7-25 09:51:05 | 只看该作者
edu先生,你有孩子么?如果有,何不把他(她)的成长日记贴出来,举例说明你的你的教育理念似乎更有说服力吧。
实在没有孩子,能否多举点别人的例子加以佐证。我们这些家长基本都是实践派,想说服我们很容易,那就是拿出证据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应用推广,不是么?
我这是在很诚恳地在提出请求,绝没有想论战的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7-25 23:42:56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再这么功利性的搞出这么多名堂来教育孩子。我觉得最好的期望就是他以后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幸福快乐。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顺其自然,然后根据其表现出来的兴趣进行引导。最关键的是培养两种道德品质,即专注和顽强。搞这么多做什么呢?难道非要自己的儿女成为毛泽东、武则天式的人物,各位家长才心满意足?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klcz2002 + 10 比较空泛
有梦的日子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7-26 00:06:38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并不来自于所谓的教育理论,而是来自于父母本身.只有父母最清楚孩子处在什么样的的环境中,有什么困难,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们不该忽视自己的力量,更不该放弃自己的观点.如果盲目按照书本和电视中介绍的方法,或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结果就像给干渴的孩子喂面包,而面包只能让孩子更加口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00:23: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寒月居士 于 2007-7-25 23:42 发表
不要再这么功利性的搞出这么多名堂来教育孩子。我觉得最好的期望就是他以后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幸福快乐。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顺其自然,然后根据其表现出来的兴趣进行引导。最关键的是培养两种道德品质,即专注和 ...


据其表现出来的兴趣进行引导?怎么引导?怎么发现孩子的兴趣?怎样判断孩子的潜力?怎样培养专注?
你说的这寥寥数语,实际上已经是很难的教育实践了。孔子一句因材施教。几千年都是真理。大道理谁都知道,
关键是实施。难就难在这里。各个大学的教育学院没有解散就是这个原因。

教育这门科学,说实话,刚刚起步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klcz2002 + 10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7-26 00:27:55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还没有适用于个体的规律所以教育事业才兴旺, 才有了很多骗吃骗喝的人, 也有了很多真知灼见不为人所接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28 , Processed in 0.099499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