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655|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聪明的孩子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关注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0 00:4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元认知能力简单说就是孩子会有一种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这种孩子特别注意学习方法,讨厌机械记忆。学习中总在想怎么才能找到省力掌握知识的捷径。一旦学习遇到挫折,考试成绩不佳,他会自己反思原因,找到应对方法。

贴一段现成的话: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观点,个人在自身认知过程的基础上,能有意识地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结构有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包括对个人能力的认识、对要完成的任务的认识,及思考可以用哪些策略来完成任务。元认知体验是在面对任务时和决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会对任务的完成产生影响。元认知监控包括制定计划、及时评价及反馈、评价自己的认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   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认同,并促使一些人进行研究。从科学教学角度来看,其注重自我反省和调节,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与“思中学”(Minds-on)不谋而合。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元认知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是毫无疑问的。

很多缺乏元认知能力的孩子在学习初期也许不会掉队,但进入学习的高级阶段,便会穷于应付,直至脱离精英的队伍,成为普通人,平凡人。

观察那些北大清华的学生,大多数人都有一套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讲这些方法大多头头是道。但是,他们的方法对于那些缺乏元认知能力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那些具有元认知能力的孩子倒是可以从其经验中感悟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都知道记忆能力在学习中重要,但纯自然的记忆力孩子们是相差无几的。除非个别天才和发育迟缓者,大多数人水平差不多。但为什么在一些强调记忆的科目中一些人脱颖而出呢?还是跟元认知能力有关,这些人特别注意总结记忆方法。通过总结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所以,这些孩子处处显得聪明,很早就脱颖而出。

元认知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天赋。跟大脑的发育有关。这就像有些人天生就对智力活动感兴趣,有些人天生对体育感兴趣一样。现在的问题是元认知能力有没有办法后天培养?我个人认为是很难用普通的方法培养的。在美国的教学实践来看,许多人认为做中学,案例教学等办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只是对那种已经具有元认知能力的孩子起到了更好的效果,而对那些缺乏此种能力的孩子作用不大。这些孩子的学习方式类似于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你给他什么,他就会反射什么,他不会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对于成人来说也许很寻常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很难。就像有的孩子七八岁还不会系鞋带一样,我们成人看似简单的东西,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发育到了那个程度,而孩子的大脑没有发育到那个程度,就非常非常难。

缺乏元认知能力的笨孩子必须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让其开窍。特殊教育,因材施教已经是人类喊了几千年的口号了。但是,直到目前,即便是教育号称最发达的美国也难以做到。我们一般理解,盲人和聋哑人才需要特殊教育,他们的身体缺陷是一目了然的。但很多孩子,比如缺乏元认知能力的孩子,他也需要特殊教育,但起码学校是不会给他特殊关照的。因为它的障碍我们看不到,在科学上也没有完全的证据。

我的观点是,这些笨孩子,如果从早年进行干预,使其养成“反思“的思维习惯,还是有可能具备元认知能力成为聪明孩子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这些,把孩子的成绩不好归结为不用功。其实,他和那些聪明孩子花了同样的时间,只是那些孩子懂得抄近路,讨巧而已。所以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尤其是早年,一定要鼓励孩子讨巧。怎么才能省力的学习。自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让孩子从小多多培养劳心的习惯,这对他将来应付更繁杂的学习任务时便会大有裨益。

一发现这方面操作性强的资料,我会第一时间介绍给大家。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3-20 00: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5威望 +61 金币 +61 收起 理由
sxmsc + 2 + 2 我很赞同。
hh_dn + 2 + 2 精品文章!
如果 + 5 + 5 很有道理,会自己出题是不是这种能力呢
梦幻妖精 + 2 + 2 这也是先天的??????????
小小蜜蜂 + 2 + 2 学习一下。
liumimi + 2 + 2 真好哇!
小灰熊 + 10 + 10 学习。
hq1966 + 10 + 10
ealain + 5 + 5 谢谢你了!
一袋子宁静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3-20 01:10: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风格果然有变化,更富于建设性了。“从早年进行干预,使其养成“反思“的思维习惯”,能够详细说说吗?期待楼主更多的资料。最好能跟不同的年龄段挂钩。谢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zgl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3-20 01:16:57 | 只看该作者
”元认知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天赋。跟大脑的发育有关。这就像有些人天生就对智力活动感兴趣,有些人天生对体育感兴趣一样“
听说过先天不同的气质,有的孩子爱钻研,有的孩子爱运动,有的孩子爱交际,等等,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技巧,楼主的
”聪明“论是建立在钻研这个单项上的吗?我们是否应当鼓励孩子在自己更加适合的的道路上走到很远,还是大伙儿都去挤同一座桥?
想到就问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3-20 01:23:20 | 只看该作者
EDU来了,就更热闹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01:2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小猪的铺子:

孩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要想达到很高的程度都需要原认知能力的.像姚明,感觉就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所以他在美国成功不是偶然的.踢足球讲究灵性,弹琴也是一样.成为大师关键是靠灵性,铃木法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成为小提琴演奏家,成为琴师,但成为大师还需要其他天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20 01:44:4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观点是,这些笨孩子,如果从早年进行干预,使其养成“反思“的思维习惯,还是有可能具备元认知能力成为聪明孩子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这些,把孩子的成绩不好归结为不用功。其实,他和那些聪明孩子花了同样的时间,只是那些孩子懂得抄近路,讨巧而已。所以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尤其是早年,一定要鼓励孩子讨巧。怎么才能省力的学习。自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让孩子从小多多培养劳心的习惯,这对他将来应付更繁杂的学习任务时便会大有裨益。


楼主的观点独到,我一直受益良多,很高兴又见到你的帖子~

对于孩子的这个认知,我个人感觉适用度很小,是否具有普遍性有待探讨!~

对于你所说的:这些笨孩子,我个人觉得孩子没有笨和聪明之说,关键是,是否优先把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否优先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和设定了自己的目标,这些都需要家长合理的引导,将这一些做得不够的孩子归纳为“笨孩子”,其本身就不怎么合理,至于要用这个所谓的思维习惯来对他们进行试验,俺更不认同!~

专家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专业的眼光,但如果拿人来做试验,那就是他们的不对,可以先用动物来尝试他们的理论,这比较科学!~

俺自不量力,有感而发,先放上小砖一块,请楼主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 5 赞同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02:5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qqmei 的帖子

"觉得孩子没有笨和聪明之说"

这个问题无须争论.这是客观事实.

你的其他说法我不大明白,能不能说得明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3-20 08:01:14 | 只看该作者
在电视里看一个老鼠神经细胞的实验,培植神经细胞然后让他们感受驾驶飞机(电脑中的),结果几次以后居然它们已经可以平稳的架驶飞机了。
震惊并感动。
原来我们的神经是如此的聪明。

我小时候不会踢键子,最多事不过三,不知为什么我非常想自己能够踢键子。但行动落后,就是久不久的一阵子踢键子热。初中,高中,大学都有一段时间踢键子,今年再次踢键子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一次可以连续踢50多个了。

我这的经历就是那老鼠神经细胞的实验的例证!

但是,经常人急躁想非常短时间内掌握技术或知识,会在短时间内非常非常努力,如果努力没有效果就会说我不是那个材料,最后选择放弃,所以人失败不是能力达不到而是自己选择放弃的失败。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0 08: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灰熊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3-20 08:13:21 | 只看该作者
许多能力的死亡就是因为拔苗助长式的毁灭性死亡。

所以自己要耐心再耐心,并让小孩学会这种耐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可人妈妈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3-20 08: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您说的是那种学习高手。

他们的确会用比别人小的成本获得别人得不到的成绩。

一些著名企业就是专门招收这样的学生,而根本不看他们的本专业。

这个方面的能力是应该关注的。

希望楼主再发点立体全面的信息。

比如,这样的学习能力可能会有些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有些数学特好的孩子,学外语就是一塌糊涂,要本找不到个方法。还有时间上的不平衡,有的孩子从小就显示出这种能力,有的则要晚一些。
不知这些个方面的研究是怎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07:51 , Processed in 0.084667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