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聪明的孩子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关注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susan的老虫的回帖。
由于没有时间展开这个话题,所以这里先谈谈老虫谈到的数学高手英语不灵的问题。
我觉得那种数学好,英语不好的孩子不能说具有很强的元认知能力。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必然是全面发展的,
即使不是每个科目都拔尖,但不至于有明显弱项。

数学拔尖其他方面不行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有一些雨人数学能力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人脑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3-20 10:28:27 | 只看该作者
  天才与白痴 天才与神经质 只隔一层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3-20 12:3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gl 于 2007-3-20 01:23 发表
EDU来了,就更热闹啦


我也来码一层楼,学习学习。留痕,有时间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3-20 15:26:32 | 只看该作者
先谢谢edu的好贴。我想如果去调查,元认知能力发育好的孩子在3岁或者6岁之前一定是得到大人的干涉比较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自己专注和自由工作的环境的。从出生到6岁不被成人打扰能够专注玩耍的孩子长大后,肯定有元认知能力。

李跃儿坛子上的一个妈妈的描述特别生动:

妈妈你走开!

臭臭是小火车迷,几乎天天要上火车站看火车,离我们比较近的是一个废弃的客运站。那里有6道轨,站台很宽敞干净,这个夏天我们大部分傍晚时光都在那里度过的。
坐在站台上,看火车呼啸而过,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夜幕降临,月上枝头,清风微拂。母子俩盘腿而坐,幸福得不行。
我们发展到带晚饭到车站享用,火车司机和车站工作人员常常很感兴趣地跟我们聊天。臭臭说,在这里吃饭,太棒了!在这里,他甚至没有含饭的现象。
车站还有个约三层楼高的天桥,从站台可以顺着楼梯上去,楼梯两边上各有一条约30公分的宽的斜坡,方便推车上下的。我们常常爬上去,俯视火车飞驰。
我们在下面吃晚饭,臭臭摸摸肚子“妈妈我饱了”,自己又喝点水,往天桥去。我还在吃呢。他顺着斜坡扶着封闭式的栏杆开始往上走,我刚想跟上去,他回头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妈妈,你走开!”浑身散发着一种强烈的意志力量。说实话,我有点儿担心,毕竟有点儿高啊。那一刻,我想到,这何尝不是对我的考验。就真的揪着心,在下面偷偷看着他小小的身影,往上一步一步地走。终于到顶了,他扶着栏杆直视远方,大有一幅指点河山的气势,那么沉稳,那么坚定。我又一次见识了孩子的力量。
以前,发贴提到过臭臭忧患意识比较强,根源最近找到了,虽然我们不用行动去限制他,貌似给其自由,其实我们常常揪着心,焦虑地提醒他“小心!”最近,尝试不去提醒他,发现他开始会自觉注意安全,而且行动更大胆了,那种忧患逐渐地开始退色。
铁桥在震动

应臭臭的要求,我们放学直奔铁桥而去。顾名思义,这桥全部是铁架结构,桥板是石头铺就的。中间通行火车,两边各有一米宽人行道。横跨柳江,时值初秋,风大得很,站在上面,听得见下面湍急水流声。
因为没预料到风这么大,我们没带长袖衣服。书包里是臭臭带到幼儿园的衣服,全部是短袖,短裤。急中生智,套一件背心在臭臭的短袖上面,两条短裤,各拿一只裤腿,用橡皮筋捆紧在一起,剩下的两只分别套住手臂,一件长袖做好了。还有一条短裤,倒过来套住腿,用安全别针固定在原来穿着的短裤上,长裤也有了。毛巾一扎,帽子也有了。全副武装起来。
这么怪异的装束引无数路人尽折腰,回头率超过200%。臭臭美得不行:妈妈!看!蝙蝠侠!
要不是桥高风大,我一定会笑趴在地上。
当当当!预告声过后,(以前我不知道,这个声音是火车通过,关闭铁道口的声音。刚刚知道)火车呼啸而来,臭臭眼睛直直盯着火车,一往情深的标准外象,感受着铁桥的震动。
累计看了三趟列车,因担心安全问题,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躺在床上,臭臭告诉我“妈妈!火车开过,铁桥震动很厉害哦。”
“自行车过,会不会震动?”
沉默片刻,“不会!自行车太轻!”
我一惊,他怎么想到的。“那火车停在桥上,桥会不会震动?”
沉默时间是上面的一倍,“不会!”非常自信,显然经过思考。
“为什么?”这个臭妈非要问到底。
“你看!”他在床上跑“震动吧?”
然后停下来“妈妈,你看,不震了。”
这个推理太令我难以置信了。抱起他狠狠亲一口。“你的判断完全正确!妈妈为你的推断能力骄傲!”

真的有理由骄傲,因为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让我们来看看他为了达到这个结论所作的努力吧:
观察火车经过铁桥,铁桥在震动,得到结论:铁桥震动的原因是火车经过。
他没看见自行车经过铁桥,在头脑里模拟自行车经过铁桥的情景,这就是内化,内化的动作是思想上的动作而不是具体的躯体动作。内化的产生是儿童智力的重大进步。 经过运算,他判断:自行车经过时,铁桥不震动。基于对火车和自行车某些特质的提取,他提取的是重量,而不是长度、颜色、功能等等,也就是说,他能够根据需要提取物质的某些特征进行比较,这个需要就是铁桥震动的原因:有一定的重量的物质。
同样,他在判断火车运行和静止时对铁桥的影响,也经过了以上的心理运算,这一次,他提取的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特征,运动和静止的。依据是铁桥震动的原因:运动的物质。
这是智力的一大发展,我们并没有教他什么,是他自己顺应自然的发展,这是我那么的激动,那么的骄傲的原因。
孩子的发展有时出乎我们的意料,他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在指引着他自我教育和发展,我只能说:崇敬!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灰熊 + 10 + 10 我好喜欢。。。
susan_1201 + 5 + 5 加分,打印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3-20 16:41:2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的能早日找到操作性强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3-21 00:35:16 | 只看该作者
元认知能力这名词俺第一次接触 ,是不是禅里的“悟”的学科名

困惑中 ,愚见是“悟”基本不具普遍规律,EDU的研究有难度。期待俺等受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3-21 07:54: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yly 于 2007-3-20 15:26 发表
先谢谢edu的好贴。我想如果去调查,元认知能力发育好的孩子在3岁或者6岁之前一定是得到大人的干涉比较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自己专注和自由工作的环境的。从出生到6岁不被成人打扰能够专注玩耍的孩子长大后, ...

dyly,昨天我打回去看了,发现柳江,是不是柳州人或柳州附近的人,我好想联系联系帖主,学习,能告知更多的信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3-21 08:0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yly 于 2007-3-20 15:26 发表
先谢谢edu的好贴。我想如果去调查,元认知能力发育好的孩子在3岁或者6岁之前一定是得到大人的干涉比较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自己专注和自由工作的环境的。从出生到6岁不被成人打扰能够专注玩耍的孩子长大后, ...




象这样的例子,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可太多了。

感觉这和EDU讲的并不是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3-21 08:4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3-21 07:54 发表

dyly,昨天我打回去看了,发现柳江,是不是柳州人或柳州附近的人,我好想联系联系帖主,学习,能告知更多的信息吗?


我糊涂了,柳江是谁呀?发了什么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3-21 08:46: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3-21 08:02 发表




象这样的例子,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可太多了。

感觉这和EDU讲的并不是一回事。



edu讲的元认知能力是5,6岁思维已经成型的孩子才有的,这之前的孩子正是发展思维的时候,也就是神经突触建立连接的过程。这两个概念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是6岁孩子的元认知能力不是天生的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又是怎么来的?人的思维和优势能力一定是6岁之前的生活环境和阅历造就的,所以我的直觉,孩子3岁或6岁之前能不能得到自由宽容的环境,也就是蒙氏和其他很多的教育观念是不是得到了实现,肯定是孩子的元认知能力具备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21 , Processed in 0.150575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