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awnc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们认为早期教育最令人担心的结果是什么?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6-3-6 10:13:44 | 只看该作者
我最担心孩子失去了孩子本身该有的童真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6-3-6 10:26:50 | 只看该作者
左右左121+2006-03-03 13:45-->引用:左右左121 @ 2006-03-03 13:45 最担心的结果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呆子。
没法子,中国的教育,就是在教育一个个呆子,只能减缓其过程
xcahu226+2006-03-03 20:39-->引用:xcahu226 @ 2006-03-03 20:39 担心自己的性格的弱点也会传给孩子
这个真的难,常年的媳妇,最终也还是变成了婆婆
clio911+2006-03-06 10:13-->引用:clio911 @ 2006-03-06 10:13 我最担心孩子失去了孩子本身该有的童真和快乐
早教的目的,就是抹灭孩子的童心和快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6-3-6 10:38:47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3-06 10:26-->引用:jerryhao @ 2006-03-06 10:26 早教的目的,就是抹灭孩子的童心和快乐的
其实 jerry的帖子童年的游戏里的东西才是孩子最想玩和最想做的吧 不过 现在却成了一种奢侈了 反而早教成了普及 我是在心底里强烈地想给孩子最原始最快乐的童年 而一边又在不间断地给他早教 看来我要好好自我教育和反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6-11-15 14:29:09 | 只看该作者
就怕不象孩子,没有童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6-11-15 14:59:33 | 只看该作者
此贴看下来,感触颇多,只是一直在想,早期教育当然是好,只要不是

"在错误的时间用错误的方式对错误的教育对象进行了一场违背客观教育规律的错误的教育革命"

就行了,那倒底什么时间,什么方式,哪种对象,何种规律才是最合适的早期教育的方法呢?

一直在寻寻觅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6-11-15 18:2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oonriver 于 2006-1-29 23:43 发表
忘了是在哪看过这样一个段子。说是美国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女儿走在街上,女儿看见墙上的O,指着它对妈妈说:那是O(o,p,q的o)。妈妈很吃惊,问她是谁教的,女儿说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于是妈妈将幼儿园 ...


这也是我的担心之一.对于早期教育,我有很多担心:

我的担心1: 担心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了.我妈妈教我女儿认识了1-9的数字以后我就发现有后遗症,她对数字太感兴趣了, 看到小页码都会指出来, 这一阵子可能新鲜劲过了才不太去注意了. 但最近又发现她又开始对字感兴趣了. 看图画书喜欢对字很注意.我处于矛盾之中.  

担心2 : 与人相处的问题, 当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有很大的不同时没人能理解他. 他将会很孤独.

担心3:  由于自己一直受到夸奖,并且发现自己比别人是懂的多,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自高自大的性格,认为自己最聪明,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什么都对,别人和他意见不同那就肯定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04:3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6-11-15 18:29 发表


这也是我的担心之一.对于早期教育,我有很多担心:

我的担心1: 担心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了.我妈妈教我女儿认识了1-9的数字以后我就发现有后遗症,她对数字太感兴趣了, 看到小页码都会指出来, 这一阵子可能新 ...



一个老老贴,往往被有心人给拾了起来。

您讲的那个美国的案例,如果是真的话,其实这个案例的价值是在法律方面,特别是在个人权利的保护的问题,这个案例会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这个案例作为教育理念或者是方法上的一种论据就不太合适。
——世界很大,生活很丰富,启发灵感的资源是很多的。孩子的想象力如果仅局限在0-9这些个数字上,那么可能是孩子的生存环境、家长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了!

那时候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我内心认为早教最大的问题是与“社会教育资源兼容性”的问题。
孩子接受到了不普通的教育,但进入学校后,却要接受很普通很一慢而且是很滞后的教育,怎么办?

但这个问题在我现在所处的芝加哥是不需要担心的。
我现在至少了解到芝加哥公立学校有三套不同进度的学校。有的进度普通,有的进度快一年,从幼儿园就开始了阅读和写作学习,有的进度还快两年。。。。。。
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

这么看来,似乎不是早期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所处环境的问题。
但是,作为培养、帮助孩子成长这么一个综合工程,如果不考虑孩子成长的环境,这样的教育是有缺失的。因此,我觉得家庭教育除了关注教育本身的技术、效果、方法问题,还要关注与社会环境适应的问题。即使孩子是高人几等的天才,也需要有与社会和谐共处能力,毕竟我们的目标是生活、是幸福,不是科学实验室里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6-11-16 06:25:47 | 只看该作者
dawnch,你说的问题正是我现在总在思考的事。孩子现在没上幼儿园,小学必须要上,因为我们这现在有好多不上幼儿园或者上幼儿园退园的孩子,所以每天都会和很多小朋友玩,去玩的公园还是一个特别好的幼儿园建的,那个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都会到这玩,所以现在虽然象幼儿园那样的集体生活欠缺一点但和小朋友接触不成问题,而且每天会碰到很多不认识的小朋友。可是到了上学就不一样了,所有的孩子都会去上小学,我可不想让我的孩子特殊而且一定要参加集体生活的,毕竟以后会到社会中去。可是这样就涉及了你提到的,觉得挺难平衡的。想过以后上半天学,跟老师沟通又是个问题。老公说我想得太远了,毕竟两年以后的事,我觉得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而且以后要是上半天学会涉及好多难办的事,想想就头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6-11-16 08:04:1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不算什么问题的问题。
想想既然选择早教,那就是相当于选择了一条不同与常人的路,既然是选择了一条不同常人的路,那就要面对许多问题,如果父母在这里问题上也象选择早教一样想清楚了,那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但现在你们好象还有许多问题那就是说你只考虑了早教,而没有考虑到其它问题,既然其它方面没有考虑到那其它方面肯定就会成为问题追着你和孩子。或者是考虑到了,比方面对上学无聊,那就是知道问题但因为常规的力量迫使你不敢做出适合小孩的选择。面对交际,虽然交际很重要但人也不每天每时都需要交际的,否则就不需要什么私密空间了。既然人的注意力被一些东西吸收,那必然会少一些交往的时间,只要小孩能够做到一般交往就行了,只要不发生猫和狗那样会错意的行为就可以了。
既然小孩出众,首先大人应该肯定,就要帮助建立高层次的交流,比方数学厉害,那就找喜欢数学或数学水平高的人与他学习进步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建立人际关系。画家厉害的就找画画厉害的人交往。而不要因为担心小孩没有交际整天拉着小孩与不同类人建立关系,那样得到的攻击肯定会比肯定多得多。(比如一个勇敢勇武的军人,面对一群书生的时候,他会到什么?说他有勇无谋,说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他喜欢排显喜欢吹牛,等等,因为书生本来就不能理解,第一次听听觉得厉害,听多当然会觉得你异类,排显吹牛了,会受到很多想象不到的攻击,甚至想出一些非常危险的事情让他去挑战,他会因此结下怨或因此丢命。但如果在自己同类人里面一个勇敢勇武的军人,他会得到什么呢?得到其它人的肯定,会说,他力气真的非常大,他的非常勇敢,他的什么什么,可能连饭量都会得到别人吹捧。)
总之,父母应该随情况变化而变化,以小孩为主,选择做决定的时候以适合小孩成长的为主,而不是迫于社会常规的力量而做出让小孩成长受到抑制的选择。

早教最担心的问题是:父母只给予了早教,不会面对其它方面的问题及早教成长以后与社会与环境出现不和协的问题,任由一个小孩孤独面对和承受,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还会成为小孩的最大负担。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6-11-16 08: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668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02:12:5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需要同龄人的环境,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伴。这个不是发展交际能力问题,也不是培养群体观念的问题,而是这是孩子生长的营养。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与成年人交往,也需要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因为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缺失任何一个都是环境的缺陷,这种缺陷势必会留下烙印。这种影响可能是深远的。
孩子需要一种真实的生活。而因为早教可能会导致与大多数儿童发展不同步而人为地造成与社会大环境的脱节(由于知识面广、能力较强,兴趣爱好都不太一样,或者与学校不同步的学习找不到合适的课程与班级),使得处于同龄人环境中感觉不舒服,进入高龄环境也有点不舒服,以致没有一个合适的社会群体环境,这样其实就是成长环境的缺失,是成长营养的缺失。——这是早教所应关注的。

再一个,从“成功学”角度来讲,这个世界总是平常的人多,平常人平常事就组成了这个世界的常规。一个人的卓越能力最终仍要靠“常规”去实现的。比如,一个卓越的画家,他如果不会与画商、艺术行业经营人打交道,他不会推广自己,他的结果会怎样?当个总统,他也要利有微妙的人际关系去平衡议会、政党各方面的关系,来促使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也就是说,一个卓越的能力,应当包含驾御平常的能力。孩子的所受到的教育是应该包含这个的。但问题是,这种教育的最好的教材就是环境、人群,而某些早期教育很可能会导致失去了这种教材。

曾有弟子问过佛陀关于修道的问题。佛陀回答是:要象琴弦一样,松紧适度,才能奏出最合谐的声音。
“松紧适度”,这个尺度的拿捏,而且是人生尺度的拿捏,我觉得已超出凡人的智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8:37 , Processed in 0.101151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