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争鸣][原创]爱你的孩子,请不要用中医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01:44:29 | 只看该作者
旋儿妈妈+2005-10-13 00:58-->引用:旋儿妈妈 @ 2005-10-13 00:58 我家宝宝班上有个小姑娘1岁时有过高热惊厥,现在她妈妈听一位医生的话,每天给孩子吃一支保婴丹,说是有保健作用,能提高免疫力,那我是不是应该劝她不要这么吃呢?
对于鉴别药品我不是专家,好在有互联网,建议先去查查药品成分,再看看有无相关报道。其实很多中药既无害也无用,花钱买个心安吧,就象烧香一样。不过即使这样我也不建议吃,为什么要去冒那个险呢,是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云起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05-10-13 09:29:55 | 只看该作者
做人要厚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5-10-13 09:57:06 | 只看该作者
旋儿妈妈+2005-10-13 00:58-->引用:旋儿妈妈 @ 2005-10-13 00:58 我家宝宝班上有个小姑娘1岁时有过高热惊厥,现在她妈妈听一位医生的话,每天给孩子吃一支保婴丹,说是有保健作用,能提高免疫力,那我是不是应该劝她不要这么吃呢?
某些保婴丹有报道重金属超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5-10-13 10:44:15 | 只看该作者
贴一点关于西医的东西,让大家对这个“现代医学”多一点侧面认识吧。http://club.sz.net.cn/bbs/bbs.showMessa...413&pageIndex=1----------------------------------------------------------有人说是药三分毒,既治病,又致病,这单从治疗上讲是对的,但西医基本理论是有巨大缺陷的理论,这就己经孕育了对人体潜在的巨大危害性。有人说科学都是不完善的,都有缺陷的,但如果这种理论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缺陷,那是根源的缺陷,思路错了,越发展就会越背离本来的目标,危害性就会越来越大1.西医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医学西医今天这样说,明天可能就又变了。例如:(1)医学专家曾宣布科学研究表明:“服用维生素可以防止衰老”,可去年新的研究成果突然又告知人类:长期服用维生素会导致癌症。使得多少听信医学权威忠告而长期服用维生素者惊恐万状。(2)西医权威们警告,更年期妇女应及时服用荷而蒙,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及改善更年期综合症,造成多数美国妇女都去服用,可最近有关研究又说,服用荷尔蒙非但不可能预防冠心病,相反会导致卵巢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这又使多少妇女同胞大惊失色。(3)胆固醇曾被医学研究者告知,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可不久研究者又改口说,胆固醇可以预防癌变。西医是个没有理论指2。西医是胡整医学,一切试着来,就是它的特点。西医坚持为真理的正确的西医知识,以后会被他自己完全否定掉就好象猴子一样,不知会什么时猴去试着摸高压线,一下就呜呼哀哉了。西医搞的很多实验,是不定什么时侯就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性的后果。例如:(1)1999年9月,美国费城18岁的盖辛格因患一种遗传性疾病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所去接受基因疗法的试验治疗。治疗前医生鼓励盖辛格说,这种疗法问题不大,而且一旦成功可以帮助像他这样的其他遗传病病人,于是盖辛格以豪迈的献身精神同意作试验治疗。但是医生并没有把这种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危险后果告诉盖辛格及其家人。医生把携有外源性基因的感冒病毒注入他的肺中,他很快就于9月17日因多种器官衰竭死亡。(2)1982年,欧美发现了许多\"粒细胞缺乏症\"病人,他们对多种感染失去防御能力,极易发炎、发热。后经医学家长达11年的了解努力,才查明是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在作祟,而此药竟已使用了40年之久。(3)1995年,欧美国家出现大量失明的白内障病人,尤其以肥胖妇女居多。经查实,系服用减肥药二硝基酚所致。(4)1999年,美国推出降血脂新药三苯乙醇,虽然疗效较好,但大量病人服用后,不但发生脱发等毒副反应,而且还有许多人患上了白内障。(5)2000年,西欧一些国家发现,用新药\"仅应停\"治疗孕妇的呕吐反应,竟然出现1200多个类似海豹一样的胎儿,他们缺臂少腿。在日本则因长期使用抗症药氮碘喹,酿成了万余人致盲及下肢瘫痪。(6)2002年,在美国发现了300多名妙龄少女患阴道腺癌,后来才证实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保胎药乙雌酚有关。又如:对现在流行的钙拮抗剂增加死亡率的反思钙拮抗剂(CaA)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类重要药物。近年来有资料表明,CaA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方面有缺陷,提示我们有必要去重新认识CaA的安全性。据报道,钙拮抗剂可增加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危险。Pasty观察了1989~1993年间出现非致死性与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病人623例,以同时期内未出现心肌梗死的病人共2023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在排队临床明显的心血管病人后,以单用利尿剂致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RR)为1.0,计算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8个亚组致心肌梗死的RR。结果为,单用CaA的RR为1.7,并用利尿剂的RR为1.38,全部发生心肌梗死的RR为1.62(95%C1为1.11~2.34,P=0.01)。另不管有无心血管疾病,只统计β-受体阻滞剂与CaA两组病人,以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致心肌梗死的RR为1.0,观察到β-受体阻滞剂剂量与心肌梗死发生的RR呈负相关,而CaA与心肌梗死发生的RR呈正相关,其中硝苯地平为1.32,地尔硫卓为1.63,维拉帕米为1.61。分析表明,CaA,特别是短效CaA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病人可能有不良作用,导致病死率升高,危险度与剂量呈明显相关。Furbery则收集了16个硝苯地平用于冠心病的随机二级预防试验结果,以评价硝苯地平对死亡率影响的量效关系。此16个试验共包括8350名患者,其中1/3患者有心肌梗死史。结果显示:硝苯地平明显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升高(RR为1.16,95%C1为1.01~1.33)。每天使用30~50毫克、60毫克及80毫克的患者,总体死亡率的RR分别为1.06(95%C1为0.89~1.27)、1.18(95%C1为0.93~1.50)及2.83(95%1.35~5.93),大剂量的短效硝苯地平与死亡率的增加明显相关(P=0.01)。结果提示,用短效硝苯地平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药物,其总死亡率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的短效硝苯地平能增加死亡率,其它种类的短效CaA也可能有类似不良反应。又如:癌症的放化疗,现在让病人大做特做,若干年后说是错的,不能做--------西医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可那些被当时的先进高科技治死了的病人呢,找谁喊冤去---------依照西医不断自我更新的逻辑,所有的病人都是小白鼠,因为西医永远也不会找到成熟的治疗方法-----即使成熟也要被抛弃的,因为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以验证只有自我更新才科学的谬论!--------------3。西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医学,西医由于站的高度不够,所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到问题很严重了,危害性已经无法挽救了。例如白血宁、乙双吗啉等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DNA的合成和上皮细胞的过速增殖,的确可使大部分患者病情迅速缓解。但治疗的同时由于对白细胞的强力杀伤,病人很快就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症状,有的患者短期内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最可怕的是近年来服用这类药物引起白血病的报道越来越多。就这样病人还不敢停药,一停药就犯病,犯了怎么办?只得舍着激素上。长期大量地滥用激素则违反了“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抑制了自身的内分泌功能,虽也能获得一时之效,但一停药,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就处于“灭火”状态,难以“自力更生保障供给”,从而发生“反跳”现象,使本病越陷越深。一聋治一哑,这种“急功近利”的“对症治疗”,其结果大都是得不偿失4.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西医是经验医学,对很多疾病的诊治是本末倒置的,西医则偏重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注重现象而忽略本质,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结果往往是局部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整体的身理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如此,患者的病情看似好转,实际上潜伏着、酝酿着越来越大的危机,最终,小病酿成了大病,一种病拖成了多种病。近十多年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患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一个人同时患上多种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急症、重症而猝死的人也越来越多。某些所谓的专家和业内人士,将此归咎于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殊不知,医疗条件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根源!人们越依赖于西医,这种状况就会愈演愈烈!严格的说:在很大程度上,西医是在控制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5.西医是“一刀切”的医学现实生活中,治疗能否起作用、某些疑难病症能否被攻克,关键在于内因,关键在于能否促使人体自身固有的正常编程程序控制系统正常启动运转。    例如:西医过于偏重寻求外因因素的作用。最为极端的做法就是“一刀切”,只要有一把手术刀,哪里有病症就给它“来一刀”──“多快好省”。如果是这样,那才是今后人人都可以去当医生了。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病根被切除,那么病症就应该得到消除,拿掉了恶性肿瘤,那么体内就应该根除了癌症。而现实的回答却往往相反,为什么人们还不好好反思一下呢?病症反映的部位而病根并不一定就在那,它只是相当于一个暂时的存贮的仓库或转化机构,只要能找到适当的途径,时机条件成熟,有的是完全可以通过内因治疗自生自灭,而你就那么轻易地一刀给拿掉了,病毒无地方可去,那癌症不扩散那才是怪事。  例如:手术治疗结石:将所生结石部位脏器切除,确实这是不可能再生长结石了,因为这个脏器已经被葬进了地狱,不可再生,割去了胆府,死人也不会再说会长胆结石了;摘除了右肾,也不可能再长右肾结石了,如果把人都一个个打入一狱,整个人类都不可能再有结石症了。手术切除了胆囊是不会再长胆囊结石了,可通往胆囊与胆囊密切关联的脏器、管道还在,而生成结石的因素(产生结石之本),并没有消除,所以,施行了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症的患者,多在一、二年或三、五年,多者十余年之后,就又在胆管、胆总管、肝外胆管内生成了结石,疼痛更加难忍,体质更加衰弱,无奈只得再次开刀问斩,请想一想有多少人手术取石后再没有复发的呢?有的医生患了胆石症也无奈于切除之术,一个三十余岁的医者,一年时间竟然进行了七次手术取石,谁知何时而止呢!有多少外科医生反复四次五次甚至十几次地给病人做手术?病人“任人宰割”?医生糊里糊涂?不假思索。为什么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却不去深思其病因何在。某省医院院长在与我交谈中说?“现在衡量外科医师的水平并不是看他能不能把病人的病冶好?而是看他能不能把那块肉割下来这种疗法被称之为“割韭菜式治疗”:要没有去掉病因,它仍然会长。那么继续割。最后导致患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最终可能不是被疾病害死,而是被消耗掉生命!又如:子宫肌瘤,今年切了明年切,明年切了后年切,后年切了----没法再切了,干脆把子宫给切除掉--------缺了子宫,可怜的女人后面会怎样呢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可以论证在于侧重寻求内因因素作用的中医理论的极其科学性和正确性。其通过寻求内因因素来解决问题的思想在理论指导意义上是超前的。  医学界在某些人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是该醒来的时候了6.药害胜过病害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全球有1/3的病人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自此,人们方才逐渐认识到药物的危害性与普遍性。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住院5000多万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00──1000万人,与药源性损害有关的约250万人。目前,我国约有残疾人5000万──8000万,其中1/3为听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过氨基甙类抗生素,尤其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有关。经对聋哑儿童学校的调查,发现药源性耳聋在后天性耳聋患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药物所导致的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对胃肠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的损害、对血液、骨骼、皮肤粘膜等组织的损害,以及过敏性休克,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等,可谓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医学和药物原本是用于治病的,结果,反而成了致病的根源!各种对疾病本身并无确切疗效、只能对局部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却有严重副作用的“欺骗疗法”,在现代医学的经典及临床,随处可见。如今,西药对人体机能的破坏作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不断有药物被证实是导致很多绝症的罪魁祸首,但在没有被证实致命副作用之前,那些药物还是西医临床方面的主力。不难推测,在今天仍在全面应用的药物中,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又要有不知多少种因为被发现致命的副作用而被禁用,这几乎已经成了客观的规律,所有西药似乎概莫能外。这不得不让人追问到这种制药方法是否有问题。那些被西药副作用夺去生命的,那些被当时的先进高科技治死了的病人呢,找谁喊冤去,难道他们天生就应该充当实验小白鼠吗?由于西医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导致人体生病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医还不能算作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医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5-10-13 10:53:21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够多了。大体总结一下我的观点:1〉支持中医并非要否定西医的贡献和用处。 2〉中医的来源和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于西医的。所以,用西方科学的标准评判中医,说它不科学,那就不科学好了。它本来就不是西方科学。但是,西方科学就能解释一切统治一切?科学家们都不敢乱说,倒是看见一群又一群圈外人士举着大旗横冲直撞,勇猛无比。呵呵,有趣的现象。3〉中医几千年来对中国人的贡献和用途,就算巧舌如簧天花乱坠,也是丝毫不能抹煞的。4〉中医难学。自古以来,良医要求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而阴阳五行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之难以领会捕捉,可以说,非高资质者不能精通也。因此,由于不懂而误解中医的人比比皆是,楼里的各路英雄可谓多你不多,少你不少。呵呵。5〉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失误,中医的发展现在确实呈衰落和后继缺人的现象。老一代的良医心急如焚。但我相信中医亡不了,还会有新发展。6〉不建议大家凡事找中医,如果要找,一定找可靠的好中医。但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中医的一些知识,积累起来,对生活是大有好处的。另外,中医不仅仅只有中药,还有推拿,按摩,针灸,等等。&ldquo;是药三分毒&rdquo;,吃药需谨慎。中医关注养生。利用好中医的话,有助于健康长寿。有病?在病处于表的时候就解决它,不要非到医院挨针挨刀那一步。 下面略微评判一下LZ。老鼠是个大好人,这一点就像中医是个宝贝一样确凿。但是,很遗憾,老鼠的思维习惯受西方科学实证那一套影响太深,没有办法拐过弯来真正理解中医原理。所以不奇怪他对阴阳五行完全没有感觉。本来,能真正领悟中医精髓、登堂入室的人就不多啊。对老鼠所谓的点评,我无法一一纠正,因为思维实在是两个层面的,鸡同鸭讲啊。而且我看满篇点评大多都是老鼠自己的主观臆断。为了证实此言非虚,仅举一两例:<font color="#0000ff">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号称中医,一点基础知识都没有,用的全是西医解剖的名词,笑死人]中医里就没有脾、胃吗?中医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藏象理论里,难道就没有这些概念?脾、胃是等了几千年,西医发展出专业名词后再英译过来的吗?老鼠,我知道你崇拜西方科学,但也不能如此昏头,数典忘祖啊。这种论断可真是太不严谨,太不实证,太不科学了。<font color="#0000ff">3/ 冰枕:除肺的呼吸外,皮肤也在呼吸,受外邪侵犯无法呼吸的时候就发烧,汗出烧退,乱用冰镇,反而帮助外邪阻止皮肤呼吸,邪气不出,攻入五脏六腑,病情变化加重。 [哈哈哈哈,瞎编,都要发汗,全喝桂枝汤就好了,那下一条不是打自己的嘴么]4/ 乱服中药:中药副作用小,但用错一样造成病情恶化,发烧有很多情况,虚寒火燥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烧,虚寒用凉药,反而寒彻入骨,不可收拾,所以必须辩症施治,不要轻易用药。 典型的老鼠式会错意和自作多情。另外给老鼠上点小课。桂枝汤是只用于发汗的吗?什么情况下的发汗都用桂枝汤吗?桂枝汤可不是西医的扑热息痛!中医是辩证治病的,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变下药。贴一点东西给你看看:<font color="#009900"><font color="#009900">&ldquo;然而,庸医为什么会这么多呢?这又与中医的西医化培养有关系。中医需要靠师传。因为中医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其中有无数层矛盾在发生作用,有主要的(系统级),有次要的(器官级),有二次要的(组织级),有三次要的(细胞级)。每一级矛盾中,有又主要矛盾至次要矛盾多个层次。其中每一对矛盾单独解决都比较容易,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不同级别的不同矛盾相互作用,怎样能够辨证施治呢?单一的原则不行,多个原则在一起相互打架还有原则吗?所以,需要原则间的平衡、协调,需要找到主原则和次原则,理清阳和阴的关系。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即矛盾关系的组织不同。同样的病症,其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同样的病因,其表现的部位和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培养中医就像培养国家总理,既需要靠临床实践,也需要靠师传。这才有&ldquo;不为良相,即为良医&rdquo;的说法。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君药攻主要矛盾,臣药加强君药的力量,佐药攻次要矛盾并克制君药的毒副作用,使药调和药性。这就像整顿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不但要撤换主要领导人,整顿士气,调整市场战略,开发新产品,加强质量控制,还要循序渐进,防止在整顿期间失序,造成资金流失,客户流失,技术流失,亦即要懂得安抚人心,注意打击一小撮,保护大多数。所以,单纯学院式的中医培养只能培养解决单一型问题的科级干部,培养不了总理。这种科级干部,就是那些守着一、二张方子吃一辈子的中医。这种中医守株待兔,碰到病情对他的方子了,他就成&ldquo;神医&rdquo;了,对不上,就成庸医了。从外部统计角度看,病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个庸医。真正的良医用药以变应变,出神入化。<u>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167例脑炎,用了98个不同的处方。然而,西医领导的卫生部居然认为,正因为每个处方解决了不到2个人的问题,所以蒲先生的医术没有统计意义!用西医的这种机械论方法来领导、评价中医的整体论,如同让幼儿评价成人行为一样,可笑复可叹。</u>&rdquo; 所以说,从老鼠的点评就看出老鼠对中医,别看读了些书,也是属于&ldquo;无缘对面不相识&rdquo;的了。还不如我这个《黄帝内经》《伤寒论》都没来得及翻完的初级自学者呢。还有一点要提一下,感觉辩论时老鼠特喜欢咬文嚼字,自己会错意不说,更重要的是&ldquo;只见树叶,不见森林&rdquo;,将讨论带入歧途。其实&ldquo;只见树叶,不见森林&rdquo;正是西方科学的一个缺点,东西越分越细,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里面还有电子,等等。这样下去,人变成了什么?机器。现在西方科学里诞生不久的信息理论,复杂理论正在努力弥补这个缺陷。而咱们中医的长处是什么?整体观、系统观、发展观。在这一点上可远走在西医的前面。好了,不说了。关于中医如何,各位看官自己洞察。老鼠啊,这可是我耗费时间最多陪你盖的一座楼。就算恭喜与支持你的专栏开播吧。就 此 休 仗。此帖由 ray 在 2005-10-13 10:5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5-10-13 11:24:31 | 只看该作者
RAY, 用心了, 你真是老鼠的好对手, 不过大家部分观点趋向中间, 再等老鼠出高招. 呵呵! 我就喜欢热闹, 热闹到门外汉都能思考得到点东西,算是老鼠的苦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5-10-13 13:06:0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中医难学。自古以来,良医要求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

看病还是看星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5-10-13 13:24:57 | 只看该作者
ray+2005-10-13 10:53-->引用:ray @ 2005-10-13 10:53 <font color="#3333ff">&ldquo;然而,庸医为什么会这么多呢?这又与中医的西医化培养有关系。中医需要靠师传。因为中医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其中有无数层矛盾在发生作用,有主要的(系统级),有次要的(器官级),有二次要的(组织级),有三次要的(细胞级)。每一级矛盾中,有又主要矛盾至次要矛盾多个层次。其中每一对矛盾单独解决都比较容易,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不同级别的不同矛盾相互作用,怎样能够辨证施治呢?单一的原则不行,多个原则在一起相互打架还有原则吗?所以,需要原则间的平衡、协调,需要找到主原则和次原则,理清阳和阴的关系。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即矛盾关系的组织不同。同样的病症,其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同样的病因,其表现的部位和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培养中医就像培养国家总理,既需要靠临床实践,也需要靠师传。这才有&ldquo;不为良相,即为良医&rdquo;的说法。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君药攻主要矛盾,臣药加强君药的力量,佐药攻次要矛盾并克制君药的毒副作用,使药调和药性。这就像整顿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不但要撤换主要领导人,整顿士气,调整市场战略,开发新产品,加强质量控制,还要循序渐进,防止在整顿期间失序,造成资金流失,客户流失,技术流失,亦即要懂得安抚人心,注意打击一小撮,保护大多数。所以,单纯学院式的中医培养只能培养解决单一型问题的科级干部,培养不了总理。这种科级干部,就是那些守着一、二张方子吃一辈子的中医。这种中医守株待兔,碰到病情对他的方子了,他就成&ldquo;神医&rdquo;了,对不上,就成庸医了。从外部统计角度看,病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个庸医。真正的良医用药以变应变,出神入化。<u>如</u><u>1957</u><u>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u><u>167</u><u>例脑炎,用了</u><u>98</u><u>个不同的处方。然而,西医领导的卫生部居然认为,正因为每个处方解决了不到</u><u>2</u><u>个人的问题,所以蒲先生的医术没有统计意义!用西医的这种机械论方法来领导、评价中医的整体论,如同让幼儿评价成人行为一样,可笑复可叹。</u>&rdquo;
呵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没想到韩德强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t;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t;还流传甚广。我们看看他的下一段:<font size="4" /><font color="#3333cc" size="3">用西医的模式改造中医的结果是,据估计,解放初全国大约有良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名左右,到现在只剩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名左右。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那些没有学历、不懂得外语、却长期行医、声望卓著的中医师,将得不到营业资格。本文多次提到的王文奎大夫,严格地说,就没有卫生部认可的行医资格。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怎么到了医疗问题上,却成了西医是科学和真理的化身,有资格否定其他医学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那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应该是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严重下降才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但是事实上是如何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在人均寿命和人口死亡率这两项最重要的参数,我们看个统计学数据:我国人均寿命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49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岁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5岁我国人口死亡率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49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permil;, 1998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5&permil;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size="4"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这就是统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一目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5-10-13 13:30:33 | 只看该作者
pharmacist+2005-10-13 13:24-->引用:pharmacist @ 2005-10-13 13:24 呵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没想到韩德强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t;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t;还流传甚广。我们看看他的下一段:<font color="#3333cc" size="3">用西医的模式改造中医的结果是,据估计,解放初全国大约有良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名左右,到现在只剩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名左右。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那些没有学历、不懂得外语、却长期行医、声望卓著的中医师,将得不到营业资格。本文多次提到的王文奎大夫,严格地说,就没有卫生部认可的行医资格。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怎么到了医疗问题上,却成了西医是科学和真理的化身,有资格否定其他医学呢?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那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应该是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严重下降才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但是事实上是如何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在人均寿命和人口死亡率这两项最重要的参数,我们看个统计学数据:我国人均寿命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49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岁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5岁我国人口死亡率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49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permil;, 1998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5&permil;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这就是统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一目了然。
老大,国民的寿命仅仅和医疗技术水平相关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05-10-13 13:37:23 | 只看该作者
天问+2005-10-13 13:06-->引用:天问 @ 2005-10-13 13:06 看病还是看星星?
天问版主,你应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ldquo;天人合一&rdquo;这个词吧?阴阳五行不仅衡量人,而且衡量整个时空。从地理,南北东西不同。从时间,一年四季不同,不同的年也不同。可惜这个学问,知道的人不多。不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看待,而是与环境、时空相联系,正是中医系统观的特点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43 , Processed in 0.084361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