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争鸣][原创]爱你的孩子,请不要用中医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05-10-14 10:36:13 | 只看该作者
ray+2005-10-13 14:29-->引用:ray @ 2005-10-13 14:29 老大,求你别说了。“医疗技术水平下降”是你提出来的假想呀,哪里是韩德强说的?西医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并不代表中医呀。我真的要吐血了! Nikki and Felix 就偷着乐吧。
ray, 身体好些了吗?没事吧? 如果真的吐血了我建议你用维生素K针, 对内出血有效。如果信不过西医,坚持要看中医也要找那500良医之一,只不知中国这么大,分配到你们城市的良医有没有一个?好了开个玩笑, 你说我冤枉了老韩,其实你总结一下他的中心思想(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干的)就知道我到底有没有冤枉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05-10-14 13:36:11 | 只看该作者
印象中看过两次中医.十年前一次,在一个部队医院的老中医那里,刚坐下,医生问看什么,曰感冒,立即划个单子让我去验血,回来中医看了看,就开药(开的到是中药),让我走人.这是中医吗?中医不是望闻问切吗?失望!第二次是去年,脸上长痘痘,烦不胜烦,去一个办公室里挂满锦旗的专家级中医那看,把了把脉,看了看舌苔,便不动声色地让对面的小实习医生写处方.我大概是问了句是怎么回事,都有些什么药,她立即动气了说"这是吕医生的看法/开的药(她姓吕),别人也许不这么开."真牛,哪怕跟我说几句阴阳不和之类我不懂的话也好,嘿,人家就是不说,急死你,爱看不看!我本来就不太爱看中医,但也没有深恶痛绝,不过仅有的两次经历实在让我对中医没什么好印象.别说庸医不能说明中医的博大精深,我们老百姓接触医学不就是跟医生会面的那点点滴滴吗?当然在此我也不想抬高西医,以前我从不挂专家门诊,因为人多要等,心想不就是个感冒吗.后来被我看到医生与医药公司的销信代表数钱的情景,真让我替他脸红,以后还是找专家吧,可能学问高点的人崇高一点,心思还都是在病人身上.其实不然,那些专家同样是一幅冰制的面孔,多问一句话都得想半天,心惊肉跳的,唯恐他一翻脸骂你个白痴.这个贴子挺好的,争论一下,能让我想想从没想过的问题,比方说一向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也许我的话跑题了,可是作为平民百姓,我只想知道哪儿有好医生,医术高,道德好,态度好的医生????中医,西医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05-10-14 14:37:51 | 只看该作者
全楼看下来,觉得满有趣:)我看来不管中医、西医都是技术活。既然是技术活就有干得好和干不好的差别。根据我工作所在地看来,不管在单位、企业,干技术的都差不多:大部分是“庸医”这个层次的,小部分是经验丰富了,从“庸医”做到“医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因为“资质好”,成为“良医”。中医的诊断手段肯定是落后的,因此从概率上说,同等技术实力的中医和西医,解决同类问题,西医结果相对较好。但是,遇到庸医,即使拥有尽量的“辅助诊断设施”,也没有太大用处,因为这拨人没有头脑。(我曾经想过,中医的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设计个计算机辅助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收集广大名中医的诊断个例,汇总后建立个统计数据库,将会极大的造福国人。当然,前提是切这个手段真实有效。)我有几个亲身经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供大家参考而已:1、进补:我从小精瘦,爷爷是中医。中学阶段,家里弄了很多蜂王浆、人参、鹿茸之类的给我吃(当然是在理论指导下吃的),到大学毕业依然保持“苗条”身材——瘦不可挡,每年差不多也就感冒一次,比较严重,从来不上医院。毕业后从来不吃什么补品,膳食丰富了,不再那么瘦。2、小儿麻痹症:弟弟幼年不幸患上,县医院说不用看了,院长的孩子也是因为这个瘸了。父亲因为爷爷的影响,看过不少中医书籍。那一个月父亲到处寻偏方,经过过滤之后用药。营养方面是每天一只雏鸽,中药吃了n多,每天打一种针(那时我还小,不记得针剂名字),还借了医院的电疗机用。一个月之后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至今不知道得益于什么。3、LP多年前一次生病,到省妇幼医院看。第一回挂了个副主任号,开了好几百的药(但是可是我一个多月的工资),无效;第二回赶早挂了一个知名主任号,不到50元的药就解决了。4、小女满月,到医院看病。医生说黄疸严重。换个医院,说都正常。5、原来,女儿生病时LP都急得发狂似的,我冷静对待被她说冷血。几个月前一次女儿高烧,我把历次女儿发烧的痊愈过程和医生开的药品和她详细说明,采取密切监护,适当退烧,3天后也就好了。(当然这个要建立在你能够细心观察和综合判断的前提下才敢这么做。)6、感冒:从上大学起,我基本上每年重感冒一次,主要还是修养,也不用什么药,自然好。良医不多,“无良庸医”遍地都是。此帖由 逸飞 在 2005-10-14 14:3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05-10-14 17:28:5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版主有否看过央视的一个节目——《大家》,里面有一期就介绍了一位中医学的专家。如果就看过,相信版主就不会有如此谬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05-10-14 17:35:28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05-10-14 20:10:39 | 只看该作者
ray: 多讲讲让我们多听听明白道理, JERRYHAO没了对手怪寂寞的, 真理越辩越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05-10-14 20:44:18 | 只看该作者
五千年的中药史不能凭君一句话全否认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05-10-14 22:33:34 | 只看该作者
mzy1999+2005-10-14 20:44-->引用:mzy1999 @ 2005-10-14 20:44 五千年的中药史不能凭君一句话全否认了吧.
看清楚, 老鼠说中医是文化不是科学, 文化是随社会存在着的, 存在即合理, 他没有全否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05-10-14 22:45:25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的大长今不也是以中医为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05-10-15 09:19:51 | 只看该作者
pharmacist+2005-10-14 10:34-->引用:pharmacist @ 2005-10-14 10:34 娃娃妈妈,先别笑。 谷维素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病时用量可达300mg/天,也就是30片。你去查查资料就知道了. 而且这好象跟中医无法量化扯不到一块去啊.
就是随便想起来的. 没有所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38 , Processed in 0.10808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