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ally_smil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在园问题答疑

[复制链接]
291#
发表于 2005-11-10 00:01:4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孩子在三岁年龄段时期一个特征表现,是自我意识加强的明显表象,孩子对好与坏有了初步的体会,就是俗语说的好面子了,重要的是家长现在的语言,往往总是强调说,我家宝贝现在知道害羞了,总是不好意思了,有事没事,不论守不守着孩子,都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进行评价,使孩子加重了这个方面的感觉,忽视它,当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不用在意,就没有压力,孩子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发表于 2005-11-12 10:49:43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明年要上小学了,想知道,一年级的老师到底需要孩子入学前掌握哪些知识,象我们小时候入学前的可是一张白纸,老师手把手教起,可是现在的老师还会这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发表于 2005-11-12 12:22:50 | 只看该作者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 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 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 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发表于 2005-11-12 12:24:4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入学准备



美国相关研究指出幼儿在幼教机构的学习成果很可能在进入小学后就逐渐流失,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有: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骤减、教室环境的差异太大、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前后差距太大。

  哈佛大学家庭研究计划团队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美国几所较完善的幼小衔接专业机构,都着重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所谓“幼小衔接期”,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对幼儿来说,最难适应的是突然有许多新的规定和较少弹性的常规得遵守。目前在美国有在实验阶段的幼小衔接机构,其服务项目如下:

  1.定期与幼儿和家长透过电话联系,或做面对面访谈,分享幼儿的学习状况,以及进而了解学校、教室环境。

  2.在进入小学前和幼儿开始建立良好互信关系。

  3.邀请幼儿在入学前参观校园环境。

  4. 为幼儿准备一些入学前可在家中练习的活动,例如提供幼儿暑期阅读书单或是相关的阅读书写游戏。

  5. 为家长以及幼儿举办亲子座谈会,以帮助他们了解学校老师会有的相关要求及期待。

  6. 与当地的家长会或是教师协会做好联系工作,让家长了解有哪些机构可以协助幼儿度过幼小衔接期,也能提供家长和其它面临同样情况的家庭之联谊机会。

  7.提供家长相关信息,例如小学注册须知,户籍地各所小学介绍,是否有入学评量,幼儿的营养餐点注意事项等等。

  8.在幼儿入学前后进行家庭访问。

  9.当幼儿进入小学前后,为家长组织辅助团队。

  10. 帮助幼儿提早注册,以利新的老师以及学校多了解即将入学的幼儿。

  由于现阶段我们还没有这样专业的幼小衔接服务机构,家长得多费点心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根据美国加州教育局的建议, 家长可以从以下六方面为家中幼儿做好进小学的打算:

  注意幼儿的身心健全:

  拥有健康身心的幼儿对于小学规律性的生活绝对有较高的适应力。在幼儿入学前几个礼拜,可在家中先练习学校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常规。家长对于幼儿的疫苗接种、预防注射记录当保存完善,定期带幼儿做基本健康检查。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以及情绪的稳定性:

  幼儿若是对自己有相当的自信心,才不会畏惧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家长可以设计一些亲子共乐的家庭活动,和幼儿分享今天发生最特别的事。鼓励幼儿尝试新事物,对于幼儿的特别表现要不吝给予赞美。教导幼儿如何适当表达心中情绪。另外,提醒幼儿在学校若一直觉得恐惧害怕,要记得和老师说。在家里家长可适时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通常都喜欢当个开心的小帮手。在开学前后,邀请班上其它幼儿到家里玩,一方面帮助幼儿结识新朋友,二方面让幼儿在学校有共同话题。

  观察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质:

  家长可随时问问幼儿在学校看到什么?或做了什么?以促进幼儿好奇心的滋长。让幼儿了解有时候可以试着解答自己的问题。让幼儿练习遵守学校的生活常规,在家中可试着让幼儿练习“听令行事”。

  注意幼儿的语言发展:

  想让幼儿成功适应小学生活,没有比语言发展更重要的。而幼儿往往从日常生活经验中,自然的学习使用语言,家长要记得常常和幼儿多聊聊天,许多新的词汇就是这么自然学来的。鼓励幼儿分享一天当中发生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每天读书给幼儿听,让他了解阅读是件有趣又重要的事。

  让幼儿多多了解他所处的世界:

  鼓励幼儿培养兴趣,让幼儿多多参与各种举凡文化、艺术、历史、社会活动以刺激幼儿发展新的兴趣。当幼儿问为什么?家长要记得常反问“你觉得为什么?”这样的回答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思想,也能让家长做出适当的回应。

  多加了解学校的规范:

  和班主任老师谈谈你的期望,对于各种科目的内容以及学习标准多加留意。帮助幼儿事先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得自己单独上洗手间,上课期间不能任意走动等等。家长可善用玩偶,在家中借着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在学校可能面临的问题,例如,在学校遇见新认识的幼儿和老师会是怎样的情境。事先参观学校,常常提醒自己虽然幼儿读过幼儿园,有过团体生活,但小学对幼儿不论是智育、社会性各方面的要求都提升很多。

  小建议:

  准备一个档案夹,保存所有和学校联系的相关文献。让幼儿选择自己的书包,在开学前一天事先造访学校,确定幼儿上学的通勤方式,让幼儿了解上课前下课后的安排,参与家长会和其它学校活动,时时向幼儿灌输对小学生活正面积极的想法。

  最后,别忘了帮幼儿在第一天上课时照张像,纪念一下这个重要的时刻。
做好入学准备(ZT)
一、身体方面的准备
  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准备方面要做到:

  (1)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

  (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情况,就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加快了生活节奏。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4)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

  (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6)入学前应带孩子到医院作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紧治疗,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二、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三)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许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自己就可以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促进迫切上学的愿望。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如下的学习习惯:

  (1)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

  (2) 看书时坐姿端正的习惯;

  (3) 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的习惯;

  (4) 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

  (5)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发表于 2005-11-12 23:13:11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送到老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因为没有爱的地方,孩子就不可能健康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发表于 2005-11-14 09:21:19 | 只看该作者
<div> 儿子把书随手扔到地上,我让他把书捡起来,他不捡,让我帮他捡。我说,&ldquo;书是你扔的,不是妈妈扔的,所以应该你自己捡起来,我不会捡的&rdquo;。他不说话,打岔让我陪他玩,我说,&ldquo;如果你不把书捡起来,我就不陪你玩&rdquo;,他很不甘心,始终缠着我,我不理他,他有点没趣,但始终坚持不把书捡起来。后来,他爸爸过来,说,&ldquo;如果不捡起来,就让妈妈走了,你就见不到妈妈了&rdquo;我趁机走掉了,他大哭道,&ldquo;妈妈,妈妈,我要妈妈&hellip;&hellip;&rdquo;我在里屋听到他又哭又闹,还是坚持不把书捡起来,我只纳闷,他怎么会这么倔强?僵持了大半个小时,才好不容易由外爷陪着把书捡起来。看到我出来了,他伤心地大哭,想想也是,捡书不是他心甘情愿的,总觉得我们都委屈了他。不知道他怎么会这样倔强,还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发表于 2005-11-14 11:45:50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是不是这样好些:
宝贝,书的家在书架上的,来,让我们一起把书房到它的家里去吧。
如果这样孩子都不去捡书,你大可就这样把书放在地上,就这样摆着 吧。因为过一会儿,孩子会趁你不注意悄悄收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发表于 2005-11-14 12:04:19 |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2005-11-14 11:45-->引用:前车之鉴 @ 2005-11-14 11:45 当时是不是这样好些:
宝贝,书的家在书架上的,来,让我们一起把书房到它的家里去吧。
如果这样孩子都不去捡书,你大可就这样把书放在地上,就这样摆着 吧。因为过一会儿,孩子会趁你不注意悄悄收掉的。
看来我们的方法有点问题。下次试一试老师的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发表于 2005-11-15 10:42:37 | 只看该作者
liuxing+2005-11-14 09:21-->引用:liuxing @ 2005-11-14 09:21 <div> 儿子把书随手扔到地上,我让他把书捡起来,他不捡,让我帮他捡。我说,&ldquo;书是你扔的,不是妈妈扔的,所以应该你自己捡起来,我不会捡的&rdquo;。他不说话,打岔让我陪他玩,我说,&ldquo;如果你不把书捡起来,我就不陪你玩&rdquo;,他很不甘心,始终缠着我,我不理他,他有点没趣,但始终坚持不把书捡起来。后来,他爸爸过来,说,&ldquo;如果不捡起来,就让妈妈走了,你就见不到妈妈了&rdquo;我趁机走掉了,他大哭道,&ldquo;妈妈,妈妈,我要妈妈&hellip;&hellip;&rdquo;我在里屋听到他又哭又闹,还是坚持不把书捡起来,我只纳闷,他怎么会这么倔强?僵持了大半个小时,才好不容易由外爷陪着把书捡起来。看到我出来了,他伤心地大哭,想想也是,捡书不是他心甘情愿的,总觉得我们都委屈了他。不知道他怎么会这样倔强,还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div>
前车之鉴+2005-11-14 11:45-->引用:前车之鉴 @ 2005-11-14 11:45 当时是不是这样好些: 宝贝,书的家在书架上的,来,让我们一起把书房到它的家里去吧。 如果这样孩子都不去捡书,你大可就这样把书放在地上,就这样摆着 吧。因为过一会儿,孩子会趁你不注意悄悄收掉的。
怎么小宝贝们的问题都一样,我也试试前车的办法灵不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发表于 2005-11-16 21:08:09 | 只看该作者
前车老师,第一次上这个论坛,就先把您的帖子全看了一遍,受益非浅。我的孩子4岁半,从1岁10个月开始上幼儿园,是蒙式教育,在我们看来,蒙式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幼教不同,它比较注重孩子习惯的培养和个性的养成。但是让我们担忧的是这种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小学教育能否合拍,孩子在蒙式班里受老师、小朋友的尊重,也很尊重其他人,基本不与人冲突,凡事讲规则,但如果上了小学后,环境发生变化,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受人欺负......我们该怎样应对这种即将发生的变化,让孩子早日适应新环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8:52 , Processed in 0.23372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