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antian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所进行的双语教育

 关闭 [复制链接]
551#
发表于 2006-1-20 14:00:03 | 只看该作者
很感谢田田妈妈的回复,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前一阵觉得非常得疲惫,一方面,平常给她说的时候经常会有不知道如何开口,然后想着孩子眨眼间就长大,三岁前的宝贵时光会很快溜走,我会感到很焦虑;另一方面,我给她讲她听不明白,她就不感兴趣,例如,她喜欢一本书封面上的眼睛,她每看到都要"哦\哦"指着让我说,以前我说"眼睛"她会很高兴,还晃晃身子.现在我给她讲"eyes",她不明白,就很着急地大叫,我指指自己的眼睛,她也不想听.直到我说出"眼睛"之后才会长舒一口气,然后再得意得晃晃身子.所以,当孩子已经会讲汉语或已经听得懂大部分的汉语之后,英文输入就非常困难;再一个方面,因为前一段工作忙,晚上还准备英语学习、做中文书、做百科到凌晨,对她饮食调理得少些,所以最近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我也很着急.我经常给LG说,是不是患了忧郁症了。好象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看了田田妈妈的回复,我也理了理思路:1.做妈妈一定要放松心情,尽力而为好了。万事不可强求。怎么说呢,给孩子的早教在心理上要重视,但前提是不该给妈妈造成太大的压力。所以现在给女儿讲英文就随意一些,她已经听得懂的我还是以中文为主(说英文她要是听不懂会很烦,我觉得还是孩子的快乐重要),英文输入以歌曲和小故事为主(等到看懂小故事之后再慢慢渗透到生活中)。现在给她看小乌龟学美语,她以前也看过“考试“这一集,这几天给她重新看,虽然她只喜欢看前半部分(到FLANKLIN回到家就不喜欢看了),我想她愿看多少就多少吧,我也在开着音量,随便听听吧。前天LG说,圆圆走路怎么这样了,探着头,掂着脚,身体向前倾。我仔细一想,哦,原来是在学小乌龟走路啊!看来多少对她是有影响的。她这几天非常喜欢”babybye“这首歌,因为她会说,走路的时候就哼着小曲,来回晃着胳膊,嘴巴里”babybye babybye”重复若干遍。对巴迪节拍中的butterfly很感兴趣,每当我给她唱的时候她都会学老师的样子两手扑闪着转来转去。我想,这样的英文她是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要比替换她在生活中的中文概念容易得多也快乐得多。2.再一个就是听经典。以前我放CD,总觉得女儿这屋跑,那屋转,肯定听不清。现在觉得我只管打开好了,她听见或听不见、记住没记住不管她,或许小宝宝耳朵真的很尖呢。反正总比不放经典听的能强点吧。3.另外,我觉得小宝宝的数学也比较重要呢。点卡看完100点之后有大半年不看了,她也不喜欢看了,我想在电脑上再闪加减乘除给她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发表于 2006-1-20 14:17:18 | 只看该作者
风中白杨+2006-01-18 16:02-->引用:风中白杨 @ 2006-01-18 16:02 又翻看了您一些从前的帖子,看到了对孩子学琴的犹豫。我想告诉您的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和我感受到的您的对孩子的心,您一定能行,能做得比我好!我是和儿子一起学的钢琴,如果我说现在孩子弹得比我好,可能会有许多人认为是不可能的,可事实就是如此。孩子能把学过的六十多首曲子一气弹下来而不说累,可是我办不到,象跳音手形什么的,我更是不行。教育教育,一切的教育一定要趁早,这就是我的感觉。我私毫也没有觉得我的孩子就因此而被剥夺了童年的欢乐,相反,他因为弹琴而增强了自信,当老师说让他在汇演的时候弹四首曲子的时候,他很不满,他强烈要求弹六首。要知道,从前他是很退缩的呀!
风中白杨,你儿子好棒啊!有两点感受,一是你这个妈妈方法得当;二是孩子的自信是最重要的。虽然我女儿还小,但我总是能听到周围的人说怎么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练琴。说说你是怎么培养儿子自信的好吗?因为练琴或学其他爱好,总会有进步,也总会有做得不好的时候,你是怎么帮儿子度过“难关”的呢。我想不管孩子做什么,这一点都很重要,所以很想听听你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发表于 2006-1-20 15:29:01 | 只看该作者
田老师,之前你介绍过Caillou,提供了一个样本的网址,请告知怎么拿到Caillou其他故事。在网上买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3:21:17 | 只看该作者
佳芮+2006-01-20 14:00-->引用:佳芮 @ 2006-01-20 14:00 很感谢田田妈妈的回复,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前一阵觉得非常得疲惫,一方面,平常给她说的时候经常会有不知道如何开口,然后想着孩子眨眼间就长大,三岁前的宝贵时光会很快溜走,我会感到很焦虑;另一方面,我给她讲她听不明白,她就不感兴趣,例如,她喜欢一本书封面上的眼睛,她每看到都要"哦\哦"指着让我说,以前我说"眼睛"她会很高兴,还晃晃身子.现在我给她讲"eyes",她不明白,就很着急地大叫,我指指自己的眼睛,她也不想听.直到我说出"眼睛"之后才会长舒一口气,然后再得意得晃晃身子.所以,当孩子已经会讲汉语或已经听得懂大部分的汉语之后,英文输入就非常困难;再一个方面,因为前一段工作忙,晚上还准备英语学习、做中文书、做百科到凌晨,对她饮食调理得少些,所以最近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我也很着急.我经常给LG说,是不是患了忧郁症了。好象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看了田田妈妈的回复,我也理了理思路:1.做妈妈一定要放松心情,尽力而为好了。万事不可强求。怎么说呢,给孩子的早教在心理上要重视,但前提是不该给妈妈造成太大的压力。所以现在给女儿讲英文就随意一些,她已经听得懂的我还是以中文为主(说英文她要是听不懂会很烦,我觉得还是孩子的快乐重要),英文输入以歌曲和小故事为主(等到看懂小故事之后再慢慢渗透到生活中)。现在给她看小乌龟学美语,她以前也看过“考试“这一集,这几天给她重新看,虽然她只喜欢看前半部分(到FLANKLIN回到家就不喜欢看了),我想她愿看多少就多少吧,我也在开着音量,随便听听吧。前天LG说,圆圆走路怎么这样了,探着头,掂着脚,身体向前倾。我仔细一想,哦,原来是在学小乌龟走路啊!看来多少对她是有影响的。她这几天非常喜欢”babybye“这首歌,因为她会说,走路的时候就哼着小曲,来回晃着胳膊,嘴巴里”babybye babybye”重复若干遍。对巴迪节拍中的butterfly很感兴趣,每当我给她唱的时候她都会学老师的样子两手扑闪着转来转去。我想,这样的英文她是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要比替换她在生活中的中文概念容易得多也快乐得多。2.再一个就是听经典。以前我放CD,总觉得女儿这屋跑,那屋转,肯定听不清。现在觉得我只管打开好了,她听见或听不见、记住没记住不管她,或许小宝宝耳朵真的很尖呢。反正总比不放经典听的能强点吧。3.另外,我觉得小宝宝的数学也比较重要呢。点卡看完100点之后有大半年不看了,她也不喜欢看了,我想在电脑上再闪加减乘除给她看。
佳芮:你说得对,千万不必焦躁。如果焦躁,就停一下。孩子还小,好些东西她记在里边,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只管耕耘,不必计较收获。收获是自然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3:22:14 | 只看该作者
ptsamm+2006-01-20 15:29-->引用:ptsamm @ 2006-01-20 15:29 田老师,之前你介绍过Caillou,提供了一个样本的网址,请告知怎么拿到Caillou其他故事。在网上买吗?谢谢。
我就是在儿童教育这边荷叶子的一个帖子下载的,好像是当时放在Mofile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
发表于 2006-1-21 09:48:52 | 只看该作者
佳芮+2006-01-20 14:17-->引用:佳芮 @ 2006-01-20 14:17 风中白杨,你儿子好棒啊!有两点感受,一是你这个妈妈方法得当;二是孩子的自信是最重要的。虽然我女儿还小,但我总是能听到周围的人说怎么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练琴。说说你是怎么培养儿子自信的好吗?因为练琴或学其他爱好,总会有进步,也总会有做得不好的时候,你是怎么帮儿子度过“难关”的呢。我想不管孩子做什么,这一点都很重要,所以很想听听你的感受。
佳芮,我的经验其实不值一谈,田田妈妈的帖子里早就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做妈妈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你自己的心情放轻松了,孩子反而能吸收更多,如果总是抱着功利的心态,这种感觉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孩子也会焦躁和反感,事情就会往相反的方面发展。比如:一开始,我孩子弹琴的时候,我总是恨不得他一下子就弹得很好,一遍一遍的让他练习同一首曲子,有好几次他都是在我的逼迫下哭着练的。后来我痛定思痛,告诉他和自己:每首新曲子只弹三遍每次,不管效果如何。这样孩子有了心中有了量的标尺不再焦虑。不管多难的曲子我们都保持这个进度一直到现在也是。开始他一个星期弹不会我就让他两星期上一次课,就这样他的能力逐步增强,现在每星期都能练熟老师布置的曲子,自己再开两首同样难度的曲子。性格方面也是,由于他生性内向退缩,我为此忧虑了两三年,每次怂恿他去和小朋友玩儿,他都会以哭泣和后退回答我。后来我就不再在意,我告诉自己,内向的孩子也很好,感情丰富,他再出去玩儿,他不想参与别人的玩耍,我就任他自己在一边当观众,也从不再提他胆小之类的话,现在他反而比较能溶入大家了,尽管和外向的孩子还是没法比。另外我感觉在钢琴上的进步确实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就是这些了,和田妈说的其实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
发表于 2006-1-21 10:18:36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2006-01-20 23:22-->引用:tiantian03 @ 2006-01-20 23:22 我就是在儿童教育这边荷叶子的一个帖子下载的,好像是当时放在Mofile上的。
谢谢田老师,哪我可要试试找了。还有一事请教,知道你也经常给田田看名画家的作品,正在学习一点van Gogh的,但发现画名很多法文不懂,你有研究吗?怎么念给孩子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发表于 2006-1-21 22:48:23 | 只看该作者
风中白杨+2006-01-21 09:48-->引用:风中白杨 @ 2006-01-21 09:48 佳芮,我的经验其实不值一谈,田田妈妈的帖子里早就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做妈妈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你自己的心情放轻松了,孩子反而能吸收更多,如果总是抱着功利的心态,这种感觉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孩子也会焦躁和反感,事情就会往相反的方面发展。比如:一开始,我孩子弹琴的时候,我总是恨不得他一下子就弹得很好,一遍一遍的让他练习同一首曲子,有好几次他都是在我的逼迫下哭着练的。后来我痛定思痛,告诉他和自己:每首新曲子只弹三遍每次,不管效果如何。这样孩子有了心中有了量的标尺不再焦虑。不管多难的曲子我们都保持这个进度一直到现在也是。开始他一个星期弹不会我就让他两星期上一次课,就这样他的能力逐步增强,现在每星期都能练熟老师布置的曲子,自己再开两首同样难度的曲子。性格方面也是,由于他生性内向退缩,我为此忧虑了两三年,每次怂恿他去和小朋友玩儿,他都会以哭泣和后退回答我。后来我就不再在意,我告诉自己,内向的孩子也很好,感情丰富,他再出去玩儿,他不想参与别人的玩耍,我就任他自己在一边当观众,也从不再提他胆小之类的话,现在他反而比较能溶入大家了,尽管和外向的孩子还是没法比。另外我感觉在钢琴上的进步确实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就是这些了,和田妈说的其实是一样的。
谢谢风中白杨.前几天正好和一同事吃饭,她的女儿上高中了,在重点高中名列前茅,属于不用很努力成绩就很好的那种.她给我说:以后你的孩子大了,一定要让她学琴,我家女儿班里学习好的都会弹琴.我问她,你女儿喜欢弹吗?她用很骄傲的口气说:"不喜欢,都是我逼着她弹的?"我不知该如何说好,就随便应付了一句:"你女儿真是很听你的话啊!"她的女儿在被逼学琴的状况下依然是轻松地考过了10级.暂且不说弹琴和学习好坏有没有联系,我想我是不会逼迫孩子去学琴(或其他爱好)的.一是这样很累,目前唯一强迫她做的事情就是穿鞋穿袜(她不愿穿,喜欢光脚走),每次给她穿鞋的过程都是非常艰苦的.都累得要命.二是我女儿是很有主见的人,从现在就表现地很明显,什么事情都强迫不来.所以,不管是学英语,还是学其它的,都是一样.对于英语之外的话题我就此打住,还是继续关注田田的英文习得吧.此帖由 佳芮 在 2006-01-21 23:1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 23:36:17 | 只看该作者
ptsamm+2006-01-21 10:18-->引用:ptsamm @ 2006-01-21 10:18 谢谢田老师,哪我可要试试找了。还有一事请教,知道你也经常给田田看名画家的作品,正在学习一点van Gogh的,但发现画名很多法文不懂,你有研究吗?怎么念给孩子听?
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我心上最近特别在意的一个问题,孩子的美育。关于这个问题,我特别推荐大家看《莫扎特教育风暴》,我自己因为这个名字疏远这本书好久,可是后来一旦翻开,才明白成见和想当然真是害死人。同时,我也知道我们论坛里的dawnch也研读这本书好久,最近她在迪西之家和鼠目寸光那边有好些发言,我觉得都很受启发,大家有精力不妨翻翻,必定有所收获。由于我们的论坛分成若干栏目,大家发言一般就会选择和这个栏目相关的内容,那就很容易看到的孩子的一个个侧面。比方在英文这里碰到,就会认为这个孩子成天就在和英文搏斗(不过田田英文方面的输入量的确非常可观),到了读经那边就会以为这个孩子成天在那里摇头晃脑地被填鸭,再转到杜曼那边,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成天就在闪卡,左大脑整个处于闲置状态。其实,大家都有经验,孩子就是个小人儿,她和我们一样有很多的生活内容,并不是记录的时候是被剪裁了的片断。所以呢,全人是特别重要的理念。这个全人不是全才,而是《大学》中说的成人的概念,就是具有很好的和社会互动的人格(不是随波逐流),具有人性中最美好的特质,这个需要人穷其一生去追求,作为父母要做的是,一定给她很好的底子,就是所谓的“绘事后素”。所以教育孩子的同时,实在是在教育自己。凡高是我很喜欢的画家。另外还有雷诺阿,达芬奇,莫奈。杜曼里有通过闪卡给孩子这些信息的方法,我基本上有点stretch a point,就是我不是特别给她介绍这画是那一年的,在哪藏着,叫什么名字,我觉得那些东西是知识,而艺术不是知识,而是经验的积累。就像你从小在丝绸坊长大,亲自触摸鉴赏过特别顶级的花色和布料,那你长大以后这方面的眼光一定很厉害。所以一般我和孩子看画,就是这样,基本只是展示,然后加上我自己自然的简短的评论。比方“真美”“See the windmill? so you know he was from Holland”我其实不太希望给她我个人的影响,不过这个很难做到。艺术直接诉诸人的感情,谈艺术而不表露感情几乎不大可能。这是我慢慢意识到的,比方对于毕加索,我在她的自制书的后无意就加了一句“田田喜欢这风格吗?”孩子多么精,她会敏感地意识到妈妈对这个风格有保留,这是实情。所以如果父母真的希望让孩子喜欢什么东西,你就要真心真意喜欢什么,你不见得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但是你的喜欢必将把你的孩子引到这条路上来,可是如果你只是要给她灌输知识,那恐怕就是另一回事情了。这一点,大家只要稍微反省一下自己的成长的经历,就很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发表于 2006-1-23 14:50:09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2006-01-21 23:36-->引用:tiantian03 @ 2006-01-21 23:36 所以如果父母真的希望让孩子喜欢什么东西,你就要真心真意喜欢什么,你不见得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但是你的喜欢必将把你的孩子引到这条路上来,可是如果你只是要给她灌输知识,那恐怕就是另一回事情了。这一点,大家只要稍微反省一下自己的成长的经历,就很了然。
非常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9:30 , Processed in 0.08859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