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431#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0:29:37 | 只看该作者
说一段故事给你听从前有兄弟俩,一个富,一个穷,那富的兄弟从不肯接济那个穷的。这个穷弟弟靠作谷物生意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他的生意也常常很清淡,以致他无力养活妻儿子女。一次,他推着车穿过一片森林,他的一侧是座巍峨的大山,寸草不生,山顶光秃秃一片。他先前从未见过这座山,所以此刻静静地站在那儿,惊讶地凝视着那重大山。

  突然,他看见了十二个身材高大、举止粗野的人朝他走来,他想这些人一定是强盗,于是马上把车推进灌木丛,自己爬上一棵树,等着看究竟。

  只见那十二个人向山峰方向走去,大声叫道:“芝麻、芝麻,开门吧!”这空阔的山中立刻裂开了一条缝,那十二个人迈步走了进去。等他们全走进去后,山门又合拢了,山门又随即打开了,那些人肩上背着沉甸甸的麻袋走了出来。他们重新回到亮处,只听见有人说:“芝麻、芝麻,关门吧!”随后山门又应声合拢,不露丝毫痕迹。紧接着,那十二个人就走了。

  等他们完全消失踪影后,这个穷兄弟才从树上爬了下来。此刻他有点惊讶,这山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他爬上了大山,也高声喊道:“芝麻、芝麻,开门吧!”山竟为他裂开了。他马上走了进去,只见整个山峰中,洞内中空,宽阔无比,里面有无数金银珍宝,熠熠生辉。

  此刻,这个穷小伙茫然不知所措,想着他是否可以拿走一些金银财宝呢?最后,他还是把他的口袋装满了金子,却没拿那些珠宝。出来后,他又叫道:“芝麻、芝麻,关门吧!” 山随即又合拢了。他于是推着手推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如今他可是无忧无愁了,即不用为养家糊口发愁,还可以拿出钱来干别的事情了,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他还乐善好施。无论如何,钱一花光,他就到他兄弟那儿去借个箩筐,又重新去拿。但他从不去碰那些价值连城的大宝贝。

  后来,他又想去取财宝,再次向他兄弟借那个箩筐。由于弟弟的家产众多,且家境一直红火,哥哥早就为之妒火中烧了。他心里发窘,那些财富从何而来,他的兄弟拿箩筐去干嘛?于是他眼珠一转,顿生奸计,他在箩筐底涂上了沥青。等他取回箩筐时,发现箩筐底部竟粘着块金子。他立刻跑到兄弟家,质问他,“你一直用箩筐在量什么?”“量玉米和麦子。”另一个答道。这时他把那块金子摆在他眼前,威胁他说如果他不讲真话,他就要到法庭去告他。于是这个穷兄弟向他吐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好像这事才刚刚发生似的。听到这些,这个兄弟就命令下人备好了马车,只身前往,决心趁机多装回些奇珍异宝。

  到了山前,他大声喊道:“芝麻、芝麻,开门吧!”山门打开了,他走了进去。那儿的,金银财宝尽现眼底,好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知该先抓什么好。

  最后,他还是把马车装满了宝石,满得简直再无地方可装了。他真希望把这车满满的财宝运出去,但是由于他脑子里充满了金银财宝,竟把山名给忘了。

  他大声喊道:“西瓜、西瓜,开门吧!”但那名字念错了,大山巍然不动,山门紧闭,理也不理他。此刻,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见他愈是绞尽脑汁去回忆那名字,越是心乱如麻记不起来,此时就是有再多的珍宝也爱莫能助。傍晚,山门又打开了,走进了那十二个强盗。

  他们一看见他就哈哈大笑,并大叫道:“你这鸟东西,这下总算给我们逮住了!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曾两次来过此地?那时,我们没有去抓你,这回,你休想走出此地!”

  这时他哭丧着脸分辩道:“那两次可不是我,而是我的兄弟。”不管他怎样求饶,怎样诉说,他们始终置之不理,最后还是让他的脑袋搬了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0:33:27 | 只看该作者
淡定!
聆听呢,天书呢,这些手段,对于孩子建构良好的智力,效力卓著。
所有有卓著效力的东西。都是猛药。
那些猛药呃.....给对症的病人吃了,病会很快好。可遇到糊涂医生,开给健康的人吃了,也会要了人命的。

相对于正确使用这些手段带给孩子潜在益处,申爸更担心滥用这些手段可能带给孩子的伤害。
正确使用,带来的益处有多大,错误运用,带来的伤害就有多大。

给孩子听故事,读天书.....做这些事情呢,本没有错。
可是,现在,事情苗头明显不对了。

这个帖子呢,申爸推测,每天大约有200人在看。明确回馈,交流自己孩子的聆听情况的,有十几位妈妈。还应该有二三十位妈妈,也在孩子那里开始做这些事情。
很显然,这些妈妈已经明白申爸主要意思了。
恭喜你们!
一两年以后,当你的宝宝走出7.5的转折点,宝宝的智力应该远远超出身边同龄的孩子。
为什么“应该”,而不是“一定”?
把“应该”变成“一定”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妈妈爸爸的心态。
爸爸妈妈的心态决定了孩子是“富哥哥”的命,还是“穷弟弟”的命。

哦,天哪!
很多妈妈现在的心态........
真是一场智力大跃进,聆听大比拼,幸运52,唯恐落后......
8个月宝宝的妈妈,已经在着急地问:“请申爸推荐我给宝宝听的资料。”
妈妈们在比赛.....比赛谁家宝宝听得快,恨不得13个小时的故事,孩子13分钟就听完。听完了,好听“更高级的”下一个.......看着别家的宝宝已经《红楼梦》了,自己的宝宝给《昆虫记》的不听,着急得都好意思吱声......为什么我的宝宝不像宇翔那样,上来就听《论语今注今译》........哎呀,这孩子,晚上怎么老是不睡啊。真让人着急.......巴不得晚上睡觉的时候,故事也开着....
妈妈们太浮躁了。
莫这样。
淡定!

首先呢,申爸要说:只要你明白了申爸说的意思,并且,已经着手在做了,那最终效果只取决于一个因素:孩子是否按照他本该有的节奏,聆听故事,倾听天书。
大家要明白,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在聆听有声读物之前,经历不同,基础不同......所有这些不同,决定了每个孩子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
不是听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资料的层次越高越好,而是孩子越踩着他本来固有的成长节奏越好。
这个节奏,是爸爸妈妈的自己的孩子的节奏。只能爸爸妈妈自己找到它,踩准它。每一个舞步,都要稳稳准准地踩在拍子上。
不要着急。跟不上节拍固然不行,每一拍子都踩到前面去,那更糟糕。

妈妈们要留意这一点:山洞里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拿回去一箩筐,就足够孩子一辈子用了。套着大车去拉,唯恐装得不多......那就不是“拿足够用”的,而是“贪婪”。

我们都知道,上帝他老人家,从来都没喜欢过“贪婪”的人。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大申爸 花了 2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3#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0:35:28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一):理顺自己 帮助他人
好啦,妈妈们。
先泼瓢冷水,降降温。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做两件事情:
第一,理顺自己;第二,帮助他人。

这水有点儿凉,让我们高兴高兴,暖和暖和。

也许,妈妈们没有意识到:你的宝宝正站在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前面。
从聆听的那一刻,孩子就开始加速为自己的一生,建构最基本、最重要的智力基础。
有了良好的智力基础的孩子,就获得了人工智能学者所说的“自展能力”。
这个能力的意思是说,孩子将在未来的日子里,能自己调整自己,自己去寻找最好的路去走,自己走向幸福和成功。

妈妈们留给自己的孩子,最珍贵的纪念品是什么?孩子在最关键时刻的详细记录。这记录是无形的纪念品,它的外在表现不过是一些文字而已。和这些记录相比,什么胎毛笔、小手印脚印,实在不值一呻。
二十多年后。那时,你的孩子也有了孩子,他依然打开李网,看看二十多年前,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培养自己的,知道自己的成就幸福,是怎么来的。你的孩子再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心态,去培养你的孩子的孩子........薪火相传,不止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6:00:28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二):自展能力


让我们看一下,自展能力是一种什么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大申呢,“从小就被泡在有品位的书籍、影像音乐制品的海洋里面”。
可是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真实世界,它从来就不是由“有品位的书籍、影像音乐制品”构成的。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真实的情况是:有品位的书籍、影像音乐制品,从来都是少数。大街上,你根本遇不到。
大申一直以来,接触的那些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它们都“不接地气”。

哎呀,为了让大申在这个意义上“接地气”,申爸和朋友们可费了劲了。
后来,申爸的朋友给申爸出主意:“你每天买一份晚报回家,让大申给全家人读报,他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申爸深以为然。
之后的一个星期,申爸每天都带一份北京晚报回家。
一个星期之后,申爸垂头丧气,放弃了这个方法。积累了一周的北京晚报,划拉划拉,交给大申拿去学校,当废品卖了钱,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学习。
怎么回事呢?
原来,不管申爸怎么忽悠,大申对晚报里的内容,就是不屑一顾。不要说给全家读了,看两眼就扔到一边儿,回手抄起自己的《可怕的科学》,接着看。

前天,吃晚饭。
大申刚踢完球,兴致正高,滔滔不绝地说。
“我发现,马老师也喜欢看报纸!”大申兴奋地宣布他的发现。
谁都喜欢看报纸,就大申不喜欢。
申爸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马老师也喜欢看报纸?”
大申得意地说:“马老师没事儿就借我的报纸看。”
“马老师看得快还是你看得快?”申爸问。
“我看得快,”大申回答:“马老师快不快,得看作业多少。要是作业少,她看得就快。要是作业多,她就把报纸带到办公室去看。”
“你的报纸,你们班别的同学不看了?”申爸问。
“他们都不看。除非报纸里有由由爸爸的新闻,由由才看,”大申很欢喜的眨眨眼,接着说:“要是有哪个同学的妈妈写的文章,大家就都看。把报纸都看丢了。”
“爸爸不是说,要把报纸分享给同学们看吗?你不分享。”申爸问。
“分享。可他们不看。刚开始的时候,豆豆和小鱼儿看。过几天,她们也不看了。”大申回答说。

事实是,大申已经喜欢看报纸了。
这个事情,当初,申爸怎么推,大申都不肯看报。后来呢,大申自己开始看报了。
事情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6:01:32 | 只看该作者
fdshaoyun
申爸,到后面是不是要给大申社会评论,新闻评论类的资料?私以为,这类对于形成自主的思考亦大有益脾。这

哪里是“申爸给”。实际的情况:是大申“自己找”。
接着继续说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6:07:41 | 只看该作者
悠悠蜜 :
孩子还小,但也忍不住经常追过来看,申爸写得太精彩。
申爸如此强调聆听,让我想起有意思的事。



兔兔妈妈给了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很好,能用来解释,为啥读天书会影响到孩子。

总体上说,人类的大脑在早期(不止是人类,其它的动物也有)会有一种叫做“印刻”的心理现象。就是在头脑中把“整个东西”都存储下来。这“整个东西”可以是妈妈的面庞,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种声音,一段旋律,还可以是一种气味,一种感受.....都可以。

在未来,印刻就会在人们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影响人的感受、判断、决定。

兔兔妈妈对政治学科的敏感,完全不是来自十几岁时天天的新闻联播,反而十几岁时的新闻联播来自更早的兔姥爷的某些有关时政的话或者观点带来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6:08:15 | 只看该作者
芒芒:
申爸提醒得太关键了。谨记谨记!这可能也是对大脑是否过度、是否提早开发的良好诠释。

是否适合 ...


小猴儿妈说得是。
世上万物,都有它特定的发展规律,独特的韵律节奏。
人的发展,也不例外。
不能简单笼统地说,快就好、或者说慢就好.......按照其韵律节奏发展,才是好。

找准韵律,找准节奏,给孩子创造必要的条件,孩子自己就长好了。
这就是“天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6:10:03 | 只看该作者
果果的小甜甜:
刚开始很急躁,现在已经平静多了,每天来报个到。自己没有拿到的东西,不要让孩子去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 ...


果果妈说得好极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只是旁观者以及帮助者。”
得让孩子自己长。爸爸妈妈不要跳过去,揠苗助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6:12:13 | 只看该作者
爱无言 :
看到有些妈妈焦急,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聆听了,我所有朋友看大申的状态,第一反应都会是焦虑。为啥啊?自己家 ...


说到底,教育好孩子,有千百条路,都可以走。
在规划自己的孩子要走的路时,最聪明的做法,是充分借助于社会提供的系统性环境,就是学校的教育啦。
借助于学校教育所提供的便利,孩子的教育就会更加顺畅。
申爸一直打算写这方面的事情.......本来想搭丁爸的顺风车,借他的帖子,凑热闹,就不省去自己支个夹子的麻烦.......可惜,丁爸好像不乐意干了。
等回头跟丁爸联系下再说。



[发帖际遇]: 大申爸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3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daimmy :
从9月底接触这个帖子,一直跟到现在,首先像大申爸爸致敬。其次经过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反馈一下我家小人的 ...


欢迎淘宝妈妈!
哈哈,淘宝妈妈可有名气了,昨天淘宝淘宝一天就卖出去300多个亿呢!
开个玩笑。

可以适当选择复杂一些的有声读物给淘宝听。
孩子现在小学一年级了吧?孩子听的这些资料,很快就该自主阅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2 20:15 , Processed in 0.078700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