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ingg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四年级还敢放手吗?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3-22 12:3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3-22 09:16 发表
我在前文里,因为老鼠的一个帖子,还在反思自己。我实在不能算是一个很温柔的家长。在我这里,似乎没有太温柔的教育法。老鼠对我的提点很对,我父母对我的教育的影响,实在是毁灭性的,让我现在挣扎起来,尤为艰 ...


其实我们都是第一次学习做父母,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父母。

记得在无事的某个帖子里,关于坚持还是等待,我们曾有过一些探讨。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77878&page=9#pid4760918

其实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并没有达成共识,但通过讨论和整理,我意识到,我应更智慧和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长。在练琴过程中,当要指出错误时,试着用略带幽默的方式去说,如此孩子明显更易接受。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儒教历史的大环境里,上千年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影响,真是深深烙入我们的血液。如何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孩子,可能是我们每个父母都要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3-3-22 13:1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nggy 于 2013-3-22 00:21 发表
题外话一句:不要以为用自己走向极端思维的方式,就可以迫使讨论的对方也去走极端思维。  嘿嘿嘿。

...


在这楼,原本是不适合讨论这类问题的,但楼主既然提到了,不妨再多说两句。

不要以为被洗脑的思维就不是极端思维,也不要把独立思考的结果当作为异端。

什么是极端,盲目的以概念去区分好与坏、对于错才是极端的。

在你们看来,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力主一战的都是代表正确的,力主一和的都是卖国贼。

事实上不分析具体情况,盲目喊战的愤青一族,向来都是贻害无穷的。

鸦片战争中的琦善,原本就是强烈的主战派,但碰壁让他一转而成为投降派。

37年不要摆在那里么,蒋先生的容忍被愚民看作软弱,而喊抗日喊得最响亮的汪精卫先生,最终却依附了日本人。

义和团又怎么样,全靠着封建迷信,欺骗老百姓往枪口上撞。

没有清醒的头脑,空喊口号不做实事,重则危害生灵、轻则害了孩子。

国家我们没有能力管,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要负起责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要负起责任。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3-3-22 14:18:52 | 只看该作者

在论坛上看到爸爸们对家庭教育投入,总是特别欣喜。

我总认为,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一个国家和民族,下一代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事。大家的热切讨论,无论角度如何,出发点都是好的,很多事情都是越辩越清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8:55:1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说了些靠谱的话,没把 琦善,汪精卫 也当作心肝宝贝去痛爱。

咦,谁刚才在说“卖国投降不可耻” 来着?

我不相信主和派会事事主和,你怎么就认为一次主战就一定是事事主战?  

还主战派害人,是啊。 岳飞,袁崇焕 害死好多人了啊,早该和秦桧精诚团结的哈。那姓蒋的也太不识相,早该跟汪某一块投靠皇军共荣啊,何至于....

开个玩笑,既然没有做人大义上的分歧,就不再咬文嚼字的纠缠。  论断不要无背景条件的下,还下得那么绝对。

换个逻辑老师吧。



有一种可能: 我平日对孩子太松,从出生到现在,从没动过一个手指头, 即便是这次最生气的一回,上论坛来讨论,也没想过武力。所以,我最担心的就是放纵太过,平时总想的是 “要严点” “要收” ,

而旁的人可能(只是可能,不做绝对论)平日里比我管的严格,所以,他们总担心太紧,念念的是“松点”“温柔点” 。


政坛上的常见现象, 鸽派上台,政策经常偏严厉;而鹰派上台,政策却反而宽松些。 呵呵, 都是在弥补各自的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3-22 20:3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nggy 于 2013-3-22 18:55 发表



终于说了些靠谱的话,没把 琦善,汪精卫 也当作心肝宝贝去痛爱。

咦,谁刚才在说“卖国投降不可耻” 来着?

我不相信主和派会事事主和,你怎么就认为一次主战就一定是事事主战?  

还主战派害人 ...


真正的历史绝不是简单用好坏评价的。

你赞扬的岳飞、袁崇焕,之所以死,也不仅仅是由于被冤枉。而且就是岳飞,也不过像是雷锋一样,包装起来的偶像而已。

成王败寇是中国文化一贯的传统。

汪精卫又怎么了,和吴三桂比又如何,和祖大寿、洪承畴比又如何,汪精卫也不过是借助日本人自立政府而已,还不至于像前几位那样去为外族人服务呢。


还有哪位施琅,投降了外族人,不还被称为民族英雄么?

用简单的对错思维,去理解历史,一定想不明白的。

至于孩子,严也好,宽也好,都有无数的成功哦案例,但是不愿意去和孩子沟通,即使孩子成才了,却失去了应有的父子之乐,那成功又有何意义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看到最后一句,真想大哭一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22:23:21 | 只看该作者
好笑,你到底想说什么?

那些人中你相中谁,就直说嘛。

你自己想明白了就好。

你是该去跟孩子好好沟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3-23 17:28:16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楼越来越歪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22:18:07 | 只看该作者
歪得太欢乐了!

今天下午儿子突然问我:“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这句话是对的吗? ”   

呃哦, 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3-3-24 11:17:53 | 只看该作者
楼是歪了,但发现很多东西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很有意思呢。

育儿其实更是育已,父母这所学校不好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3-5-9 14:15:58 | 只看该作者
人有天性,不可能是一张白纸。也许,一位“血性”的爸爸就是得面对,一个“懦弱”的儿子!这就是现实。

也许,爸爸的行为方式可以改进,但,孩子的本性难以改造。

也许,孩子的性格可以养成或改变,但不一定是父母能够所为;未来的某一天,当孩子的内心有改变的欲望,也许一夜间,他就不再是那个“懦弱”的他了

我们可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为什么不能接受父母的不完美?在漫长的育儿过程中,有时失落,有时愤怒,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不是很正常嘛?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我们倡导的、对孩子宽容的心,一样去理解和包容一下产生挫败感的家长呢?

一切的一切,都是探讨而已。因为我们都还在路上,没人可以拿自己的“成功”经验来指导别人,也没有任何一家的经验可以套用在所有孩子身上。各人的河,在各人脚下,别人看到的,都只是两岸的风景,脚下的石头,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大家各自慢慢摸着石头过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56 , Processed in 0.52028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