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ingg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四年级还敢放手吗?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3-3-19 17:08:0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问清楚孩子具体怕的是什么,尝试去理解和同情他,比较容易让他放下戒惧。
从你说的他反复多次的放弃,我几乎可以想象他为什么要放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3-3-19 17:59:1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太知道为什么是这个题目啊,其实养育孩子就是一个帮助他架构生活的习惯,然后逐渐放手的过程。

前两天还在和朋友说这类问题。我的话是:“养育孩子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选择,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画出来的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父母的水平,种什么豆、得到什么瓜,我不太相信大多数东西是天生的,要说有遗传,更多的是父母平时的行为”遗传“给了孩子。

楼主遇到的这些困惑,我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

我家儿子刚刚过这个年纪,现在的学业很繁重、兴趣也很广泛,但我们觉得自己比孩子小时候更省心,因为他越长大,感觉越不需要为它身体的安全而去担心了,很多事情已经形成了习惯,孩子自然而然的按照习惯区进行,我们敲点边鼓,提提醒就够了。

其实做到这些不太容易,绝对不是采用某一个方法就可以的,要求我们自己从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考虑,我们该怎么养育孩子,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孩子今后有什么影响,我们自己要如何改变。

如果没考虑过,或者考虑的不周全,就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楼主遇到的问题,相信楼主的父母当年可能也都遇到过,他们没能解决此类问题,所以楼主也没有学会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但不用担心啊,楼主现在生活的应该也是很好的,你的孩子也是如此。


原帖由 dinggy 于 2013-3-7 10:48 发表
早上和他聊些学校的事,分析一下问题,并鼓励他。 结果,他的回答是“我现在不吃这一套了”。

现在回想起来,最近一段关于他的聊天,越来越困难了,我以前那些旁敲法,激将法,诱惑法,正面鼓励法,好像一夜之间全都失灵了,他全都能识破,唯一还保持有效的只有 发怒强迫法 了,可总用这种方法无异于自扼咽喉,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简单说说在只言片语里发现的问题,比如上面这段话,就是大量父母所困惑的,因为随着孩子长大,觉得孩子开始“逆反”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会思考了。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用“骗”、“瞒”、“诱惑”、“强制”等等各种手段,其目的就是可以做成某一件事情。但他的副作用就是,孩子长大了,会思考了,你的“谎言”不再能欺骗孩子了,孩子也失去了对你的信任。这个时候,你说的哪怕是“真”的,孩子都不再去相信你了。你越加强控制,他的反弹越大,你的良好愿望,往往会走向反面,让你觉得特别的沮丧。

所以如何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手段,才是楼主最应该关注的,而不是如何去达到楼主想要实现的目的。

和孩子沟通也没那么难,但前提是你必须放下自己,忘记自己父亲的角色,蹲下来,想想孩子他怎么想的,需要什么,我们如何去帮她。

看到后面楼主写的越来越冲动,其实呢,把不愉快的事情先放一放,想想孩子优秀的方面,先平息了自己的火气,再想如何去做。

有些东西真的那么着急么?孩子不看书真的很可怕?我的孩子到现在也没有阅读太多东西,我们也在等啊。

孩子不愿意去比赛,是不是确实他年纪小,还不能适应那种比赛呢?为什么非要逼着孩子去呢?

你希望孩子完美,但孩子的性格是一天天培养的,你现在的做法,是否会距离你的愿望越来越远呢?

相信楼主会想清楚的。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3-3-19 18: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谢谢男孩爸爸现身解惑答疑。
无事生非 + 2 + 2 嘿嘿,关于白纸说,咱俩肯定还有很多想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3-3-19 18:2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3-3-19 17:59 发表
我不太知道为什么是这个题目啊,其实养育孩子就是一个帮助他架构生活的习惯,然后逐渐放手的过程。

前两天还在和朋友说这类问题。我的话是:“养育孩子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选择,孩子就是一张白 ...


嗯嗯,受益匪浅。
我很赞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的确很大。
尤其赞同说的:
如何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手段,才是楼主最应该关注的,而不是如何去达到楼主想要实现的目的。

真是一针见血。
与其为某件事的结果或者孩子在某个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而懊恼,不如好好想想是什么导致了这结果,以及孩子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与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又不如好好引导孩子说明自己真正的原因——哪怕这个原因再奇怪,也要去了解。任何人都有误区,否则为什么会留下“杯弓蛇影”的成语呢?孩子这么小,钻进他自己牛角尖出不来了,我们是为此而愤怒责骂甚至如你所说的鄙视他呢,还是想办法找准这个牛角尖,然后一举解决掉它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3-19 18:24: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3-3-19 17:59 发表
你希望孩子完美,但孩子的性格是一天天培养的,你现在的做法,是否会距离你的愿望越来越远呢?



谢谢,这句话,我也要时时谨记,否则我的脾气一上来,也是够火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23:20: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各位!

关于在技术层面去解决问题,让他妈妈去试,我努力了9年,累了。

“孩子生来只是一张白纸” 这只是人们的想象和比喻, 无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质的。他妈妈是比较胆小,但我不想往这方面引申。

任何好的教育,学校,家庭,朋友,社会等等,在人的塑造上,都不过是外因,裹得再好的华丽衣着,改变不了内在的稀松,如果自己不去吸收营养的话,他站不起来的。

用“爱”来教育,不是包治百病的,或者说,“爱” 似乎不应该只是单一的一张慈眉善目的脸。

当你在发现某个塑造物缺少成长为人的基本骨骼时,那凉气让人每个细胞都被冻住。

我不会说出来,但在心底着实给他贴上了一个标签:胆小鬼。

我的父母是个完美主义者,所以,我是坚决反完美主义的,但不代表可以没有任何底线的接受,“血性”是一个男孩子必须具备的,明的,或暗的,但总得有,有心理障碍,可以,但也总得有克服的愿望。如果,连在吃喝玩乐中都见不到一丝血性,情何以堪,任何的教育,方法,沟通又何以立足?

原因我想是知道的,就是害怕没有成功的表现。知道他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学校田径队招他,他不去,我也同意,我希望他参加一个球队,在球队中感受集体,团队的力量,感受队友的相互协助,默契配合的美妙,激发他的奋发争胜的雄心。果真有了这么一个机会。结果,他害怕到体似筛糠。

“血性”该怎么培养?我不认为宽容的接受,亲切的沟通,细心的讲解,耐心的等待就能培养出阳刚来。或者说,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没法说培养不培养。我反思到“穷养”这个层面,猛然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了,太过养尊处优,多半得玩物丧志。

难道是吃了TMD转基因的粮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3-3-20 09:10: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我的父母是个完美主义者,所以,我是坚决反完美主义的..../quote]

好了,我认为问题可能就出在这。

我们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多会无可救药地带上父母给我们留下的烙痕。就像在暴力型父母养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尽管他们心底是痛恨的,但当自己做了父母,又会不由自主地用暴力对待自己的孩子。。。

期望孩子完美,自然容易带给孩子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严重的话,带给孩子的伤害会更胜于肉体的暴力。因精神上的摧残更隐蔽,更难觉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3-3-20 09:46:46 | 只看该作者
人的贪嗔无处不在。

孩子还没养出时,我们祈祷他是健康的;
孩子养出后,我们又开始企盼他是漂亮的;
孩子长到两、三岁,我们又开始企盼他是聪明的;
等孩子上了学,我们又期望他学习好,体育好,情商高
。。。。。。

如果孩子就是颗含羞草,你又怎能期望他长成高大的白杨?

做父母真的是场修炼,是对我们过往人生的清扫和整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jerryhao + 5 + 5 说得很准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3-3-20 10:57: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nggy 于 2013-3-19 23:20 发表
谢谢楼上各位!

关于在技术层面去解决问题,让他妈妈去试,我努力了9年,累了。

“孩子生来只是一张白纸” 这只是人们的想象和比喻, 无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质的。他妈妈是比较胆小,但 ...



前几天我们还在别的帖子里说这个问题,光有好的理论和愿望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好的办法执行和贯彻下去。

看来楼主很希望孩子有血性、不胆怯,但这个过程一定是慢慢的。

什么样的不胆怯才是我们需要的,一定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没有实力的盲目自信,一般管它叫自大。学校了有些孩子谁的东西都敢拿,喝水都敢打,这种血性肯定也是我们不希望的。

我小时候也属于比较胆小的,但我觉得长大后还是具备承担能力的,因为自己有了实力也懂得了思考。所以我觉得楼主绝对没必要为这些事情太纠结,你应该相信,孩子长大了以后,一定会有你的影子。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一定是很大的,我的太太也会胆小,平时她打死了蟑螂,却不敢用手去捡,一定要等我回来处理。那些胆子比较大的妈妈,孩子自然也会胆子比较大,但我不觉得那是什么问题吧。尽管我儿子现在也不敢拿那些死蟑螂,但我相信他长大了以后,一定也敢的。

楼主想想看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于执着了,你如果习惯于执着于某一件事情,孩子也容易这样,于是就会经常的有冲突。但无论如何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本质上是个好孩子。

我说白纸的事情,不仅仅是打比喻,而是希望大家了解,孩子那里有什么让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其根源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的父母。不要去抱怨孩子,先检查一下我们平时做的方面有什么缺失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2:40:2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今早说他已经报名了。

他害怕的是“怕是掉链子的那个人”, 我答应他跟教练沟通下 ----“我们还没准备好,暂时不要上场”。(感谢无事生非版主的建议)

我想通过这件事告诉他一句话  “失败不可耻,唯有当逃兵才是可耻的”。


软弱是会蔓延的,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所以,你必须在某一块牌上采取制动措施, 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这件事,就是那件事...  你总得选一次。

感谢各位的指点,这次事,我是从行为品质上考虑的,而绝不是单一事件的某种处理方法。所以,不必问“为什么这一次要如何如何?”“为何打这个球非要如何如何对待?”“为何不能等等” 这类问题, 我实在无法回答, 各位好妈妈,爸爸们,因为我总得选一次。

“只有让他失去才能懂得得到的幸运,只有饿过才能体会吃饱的满足,只有冻过才能理解温暖的美妙。”

很难想象,一个蜜罐、花房里哄出来的苗,能见识真正的风雨,尤其是我天朝最近总是“几百年不遇”的风雨。


现在的孩子,至少我家这个是,沉溺在过于丰富的物质享受中,以至于无欲无求了。

刚刚看过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感触最深的就是安德烈说的关于叛逆情结的话: 生活在丰富的物质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反抗的了。


好了,这事算过去了,再次感谢各位热心的妈妈、爸爸们。鞠躬。


北京下雪了,早上和孩子一路欣赏路边的雪景,我跟他说“今天就迟到一次吧,多看会美景”。他说“你带着手机吧,多拍几张”

于是,我迟到了。给大家个建议:一定要在晴天去赏一次雪景!

[ 本帖最后由 dinggy 于 2013-3-20 12: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3-3-20 14:29:38 | 只看该作者
问题解决了,希望楼主还能继续反思。

我很赞同老鼠说的,信心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否则所谓的自信不过是自大和自卑的综合体罢了。
想办法帮孩子建立起足够的实力,他做事自然就有信心啦。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有各种曲折,咱们做父母的,就在这里面修炼完善自我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32 , Processed in 0.285406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