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中西文化对比漫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准则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2-17 19:5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pianocrazy 的帖子

说到这个,我也是有体会,我不大喜欢把孩子的好成绩告诉给“外人”听,也就是不会真正高兴的人听,愿意听的不外乎自己的至亲,爱孩子的人(包括朋友老师等),但有的是羡慕嫉妒恨,哈哈,有的是愿意从中得到经验的,会来详细询问。

大多数人,只要是认为和你平等的,或者可以达到比较的程度的,基本都会横向比较。要是出身在偏远山区的孩子看到城里公主似的孩子,可能会艳羡,不会想到自己也可能拿到。我们看到别人的成功,成绩,难免比较。这个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没有人阻止你也达到这个成绩,而你没有达到,说明人家在这方面的确更胜一筹,该为人家达到这个高度而高兴。一般情况,要是这个成功的人的经历非常坎坷,吃了常人不能吃的苦,得到的真心祝贺会更多一些。因为大家认为值得。要是成功的大部分原因是靠天赋,那得到的真心喝彩会少一些。

所以从根本,应该让孩子知道别人取得成绩不容易,值得这些奖励和祝贺。从心里为别人高兴。

我们孩子在学校回来,也会说某某写的某篇作文很好,那我就问写了点什么?是不是人家对写的东西特别有感触,才能写得这么好。运动会上有的孩子真的很能干,小小个子拿好些奖项,我们也感叹这个孩子,学习好,体育也好,我就对女儿说,我真喜欢他,下次请他来我们家玩,见到这个孩子,看着也高兴。

其实把眼光放出去,而不是专注于自己身上, 能得到很多的快乐。我想这是

Rule 3

If someone in the class wins a game or does something well,

we will congratulate that person. Claps should be at least

three seconds in length with the full part of both hands

meeting in a manner that will give the appropriate clap

volume.
应该有的内涵吧

[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7 20: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2-17 20:0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pianocrazy 的帖子

哈哈,看武侠小说不用真的刻苦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和时下流行的穿越架空历史,其实都是一回事,图的是一时的痛快。不管是精神鸦片还是迷幻剂,总之只适合懵懂的青春期

真实生活有趣的程度远高于程式化的小说。
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们写得多么漂亮动人,而在于其中超越时空的无所不在的人性。
所以我也不是很主张给孩子看武侠小说,虽然我小时候的确为金庸着迷过很长的一阵子。当然我也不会绝对的禁止,假如他真的想看。但我会同时给他推荐更好的文学作品,让他去与更真实的人性激烈肉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20:09:3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几位说的都很对,在我们这个环境下,做到为他人喝彩确实不太可能。那个确实需要培养,所以美国也是通过各种手段慢慢培养的。

美国还不同于欧洲,美国人Play的时候很狂热,但Play结束以后可以跟没事人一样。

他们给对手喝彩真的是出于内心的,而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那种虚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2-17 20:09:36 | 只看该作者

用假装失败的方法引起孩子的兴趣

这个方法我们一直没咋用,俺好像更多是鼓励加打击。我自己就是个不会拐弯的耿脾气,哄孩子可以,但不违心。遇着孩子揪着我下棋,我也只会下五子棋,我会在快赢的时候提醒她,她要看不出来,输了也会发脾气,我的脾气会比她还大:下次别找我下棋。俺家两口子不会让棋,所以俺家闺女不迷棋。俺后来为自己找理由:要是赢了就高兴就有兴趣那是对成功有兴趣不是对棋有兴趣,俺不希望过于追求成功,而是希望孩子是事物本身有的特性,规律有兴趣,哈哈,这个理由是不是很好?

[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7 20: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20:16: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13-2-17 18:27 发表
不过,按照楼主的说法,如果缺乏自信和习惯虚假“成功”是“中国人爱看武侠小说的根本原 ...


你说得很对,两个讲的角度不一样。

因为自卑,却又不努力,就会沉迷于在那里YY,不仅喜欢看武侠,还喜欢在那里念叨我们比别人好一百倍。

而看多了武侠,就会加重这种症状,所以又说这类书基本就是精神鸦片,因为它让那些人的到了虚幻的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20:1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7 20:09 发表
这个方法我们一直没咋用,俺好像更多是鼓励加打击。我自己就是个不会拐弯的耿脾气,哄孩子可以,但不违心。遇着孩子揪着我下棋,我也只会下五子棋,我会在快赢的时候提醒她,她要看不出来,输了也会发脾气, ...


小孩子都不喜欢输啊,但他们开始的时候水平一定赢不了。所以呢让一让也是可以的,但是用这个哄孩子一定不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2-17 20:3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jerryhao 的帖子

嘿嘿,我因为不会让,所以干脆不跟孩子下棋打球之类的,免得他输了丧失信心。

现在孩子只在去围棋班的时候才下棋,也不错,兴趣还挺大的。
乒乓球就找不到人打,除了我。挑战我呢,他打不过,兴趣自然就少了点。算了,省下时间他多看点书也行,虽然对眼睛不是太好。实在看太多书了,我就揪着他出去撒欢的疯跑,他出一身汗,把那股子闷气跑掉了,精神就好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2-17 20:52:39 | 只看该作者
反正老鼠哥哥不怕歪楼,俺就可着劲儿的乱歪一把再说。

其实说到成绩,不怕别人说我这样那样的哈,我还真对有些成绩不感冒。
比如我看过一个小孩子的作文,写他如何被别人撞破了头,某人送他去了医院,后来缝了针,他感觉那个伤疤是“天使的吻痕”,当下就很不以为然。那孩子的成绩向来是全班前三,常常第一,语文可以考98、99分的。
我儿子写作文写不出那些陈词滥调(嗯嗯,不就是成语么,背个成语大全,可以写出我不熟悉的N多成语来呢),没法子煽情,有时候句子都还不通顺,可我就不羡慕这样的“范文”。我看完那孩子的作文,扭头就让儿子扔掉他们推荐的作文书,务必确认他远离那些教人写出虚情假意的玩意儿的坏东西。

现在这个年代,走到哪儿都有三聚氰胺,我们要与各种毒物包括精神毒品共存,不得不警惕些。所以好成绩算个啥?通过考试、测验、评估、竞赛,能客观的看待成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就很好。被成绩给涮了,把精神头儿放在跟别人竞争优胜上了,嗯嗯,如果不是为了升学之类的“大事”,那还是算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2-17 21: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无事生非 的帖子

对罗对罗,我在给女儿打印作文,忍不住再回帖啊,俺也是和你一样滴,刚打“这香渗入我的心田,在血液中流淌”俺就忍不住讽刺女儿:你倒是挺能胡吹的嘛!俺女儿有点羞,气急败坏: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哈哈,每次看到这样类型,我基本就嘲笑一番,可是老师喜欢啊,社会上的文风就是如此,能抵制就抵制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imlucky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2-17 21:5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helenminliang 的帖子

语言美不是坏事,关键是要“真”的美,而不是“假”的美。
因为那篇文章一看就是假的,所以再美的词句也没法动人了。

我手里正拿着一个朋友儿子写的武侠小说呢。
看了开头,语言还好,不算太矫揉,只是吸引不了我读下去。——小时候看太多武侠的后遗症。
这孩子也算是朵奇葩了。
小时候成绩不好,被爸爸弄进了名校初中,受老师夹磨不过,老爸又出面让老师别把儿子当个人看,不计入考评,这才给了孩子一口活气。结果到初中毕业,孩子老师终于忍无可忍,告诉老爸,这孩子再这样下去,连普通高中也考不上了。老爸找孩子谈,说拼爹只能拼到某个地步,剩下的还得孩子自己努力。结果孩子还真努力了,几个月之后,考试成绩好到可以上区重点——离市重点还差了点。孩子自己不肯读了,要求出国。结果就出国了。一年后英语过关。四年后连大学都毕业了——跳了两级。现在归国做一个课题,过段日子还要再去国外拿个博士。为了不忘记中文,就写了这本武侠小说。

所以呢我就想,整个社会疯狂的时候,自己能不跟着发疯,其实是需要多一点定力的。
那些说“快乐学习”只快乐了没学到习,不是错误的理解了“快乐”,就是僵化的在认识“学习”。
而很多人为了营利,才不会说真话,让人知道做任何事都是要付出的(不是时间就是金钱,没有不付出的,哪怕是天才),在国内学英语要付出更多,而到了国外可能少付出而大收获。。。
很多东西是可以包装出来的,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
只有很少的东西不能单靠包装,而需要长期的浸润和家长清醒的头脑与明确的规则才能塑造,那就是品格。
而发自内心的热爱呢?那大概还要难一些。——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一样愿意追随奉献的东西,而一辈子也那样就过了。

所以我要在孩子的行为方面多努力,而在“学业”方面却多用心少用力,图的不过是养一个知道怎么做人做事的孩子,至于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就让他自己去找吧。找得到,是他的运气,找不到,是他的命运。而无论找不得到,他都能做个过得去的人,我的培养目标也就算达到了。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2-18 06: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imlucky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12 , Processed in 0.07767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