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宝宝读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可和顺顺的读经历程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2:33:14 | 只看该作者
9月3日(周一):
鉴于大宝开学后三年级的功课比较紧,每天还需要练琴,决定从今天起让大宝停止读《弟子规》。处身于当今这个传统尽失的社会里,即使本该纯净如学校里的地方也难于免俗,让孩子复习《弟子规》,就是希望她能重温作为“弟子”理当知道的规矩,同时能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好好践行。

今天完成如下任务: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16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12-117:20-4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17:1-20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2:38:23 | 只看该作者
9月4日(周二):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17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12-117:41-6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18:1-20遍。
4、小宝今天读经1次,我指读,她看着书跟读:《易经》的《颐卦第二十七》1-10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2:54:19 | 只看该作者
9月6日(周四):
大宝每周三上小提琴的一对一课,因此昨天没有读经。

今天读经如下: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18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18-123:1-2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19:1-20遍。
4、小宝今天读经1次,我指读,她看着书跟读:《易经》的《颐卦第二十七》11-20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3:28:11 | 只看该作者
9月7日(周五):
今天带小宝去打扫大宝新教室卫生,小宝没有读经。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19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18-123:21-4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20:1-20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3:32:42 | 只看该作者
9月10日(周一):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20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18-123:41-6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21:1-20遍。
4、小宝今天读经1次,我指读,她看着书跟读:《易经》的《颐卦第二十七》21-30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20:32:01 | 只看该作者
9月13日(周四):
11日参加生日Party, 12日陪大宝上小提琴课,两天俩宝都未读经。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21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24-129:1-2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22:1-20遍。
4、小宝今天读经2次,我指读,她看着书跟读:《易经》的《大过卦第二十八》1-10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胡卓悦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2-9-14 01:32:47 | 只看该作者
悦这个星期以来一直拒听论语啊,晕死了!
啥时他才有感觉呢?真怕我将他的论语兴趣也抹杀了!!!

可顺他们可真是乖啊!简直羡慕得不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宝宝读经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21:56:29 | 只看该作者
悦妈:

我不太清楚悦拒听论语具体是一种什么情况?是当背景听吗?难道你说只是放给自己听也不行吗?我们俩宝好像还从来没有这个情况,虽然也有不是太情愿的时候。不过,现在基本很少听中文的经典,毕竟是母语,迟早也会读到。相反,小宝的英文读经远没有开始,非母语应该更熟悉才好开始,所以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听英文MP3,而且也不尽然是经典的。

可可小的时候,当时对于读经的理论和方法几乎处于零了解的状态,仅凭一腔热血,总体说来比较严格,孩子的日子也比较难过些,尤其是我生老二暂停后重新来过的那段日子。

对于顺顺来说,可能读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她从肚子里就多少受了些熏陶,出生后又满耳是妈妈和姐姐的读经的声音,再到后来大了成天看见姐姐读书。我猜想在她的眼里,读经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情,也是自己长大了的标志,因为妈妈告诉过她只有长大了妈妈才会专门陪她读书,更大会识字了才能自己读书。

可能的话,给悦当背景先多听吧,听到他很熟悉之后再考虑读的事情。平时悦妈可以自己多读多看这些书,也可以给孩子看些读经学堂孩子的视频,讲讲其他读经孩子的事情,甚至可以考虑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学堂,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考虑给孩子建立一个奖励机制。

因为不太了解具体情况,建议不见得有效,但是我觉得只要您自己放松下来,就当亲子阅读那样慢慢地走,假以时日,应该孩子会慢慢上道的。相信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胡卓悦 + 2 + 2 谢谢可顺妈!今天情况又好点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23:39:09 | 只看该作者
9月14日(周五):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22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24-129:21-4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23:1-20遍。
4、小宝今天读经2次,我指读,她看着书跟读:《易经》的《大过卦第二十八》11-20遍。

P.S.  
小宝和好朋友“刚”的故事:

今天陪小宝读《大过卦第二十八》时,当我正准备指读彖传中的“《彖》曰……‘刚过而中,巽而说行’时,小宝指着第一个字说这是“刚”,我问她怎么知道的,答曰:“你教的。”把我都逗乐了。因为不确信宝宝是不是惯性记忆之下脱口而出的,读完这遍之后我直接指着这个“刚”字问她,答音正确。我又翻到了《无妄卦第二十五》中的彖传中的“《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建,刚中而应。”,两个“刚”字小宝都读对了;我再翻到了《大畜卦第二十六》中的彖传中的“《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也同样都读对了。这样,我们小宝有了第四个好朋友“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9月17日(周一):
1、大宝自己跟读《论语》通本一遍(第423遍);
2、大宝自己跟读《仲夏夜之梦》朗读CD,Section 124-129:41-60遍。
3、大宝自己跟读《莎翁十四行诗》领读跟读CD,Sonnet 24:1-20遍。
4、小宝读经1次,我指读,她看着书跟读:《易经》的《大过卦第二十八》21-30遍。

P.S.  
小宝和好朋友“乃亨”的故事:

今天陪小宝读《大过卦第二十八》时,当我正准备指读彖传中的“《彖》曰……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时,小宝指着“乃亨”说这是“乃亨”。

为了进一步确认她是不是真的认识这两个字,我指着同一卦的的卦辞“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的最后一个字问宝读什么,她告诉我“亨”。我又翻到了《坎卦第二十九》中的卦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和同一卦的彖传中的“《彖》曰:……维心亨,乃以刚中也。”问她,都读对了“亨”。我再翻到了《离卦第三十》的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宝仍旧读对了“亨”字。

接着,我翻到了《乾卦第一》的卦辞“乾,元亨利贞。”宝再次读对了“亨”字。于是,在同一卦的小象?“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是天则。”中,我要考核了3个“乃”字,宝都读对了。

这样,我们小宝一次性又认识了第五、六个好朋友“乃亨”了。

因为宝已经开始对认字有点感觉了,今天读书中我们又加入了一个新的小游戏,那就是:读卦辞“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这句话时,我领读“亨”之前的所有字,“亨”字则留给宝宝完全自读。同理,彖传中的“《彖》曰……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中的“乃亨”二字也做相同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1 , Processed in 0.13779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