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和睦家学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学习以古汉语为主的国学,是没有理智的吗???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4-21 20:23:14 | 只看该作者
对平水韵还真不了解呢

唐诗我是喜欢的,也记得不少。
但现在孩子还不太喜欢——除了学校要求背的,基本不太肯读。

今天翻出以前买的《猜想祖先》和《江南·人文天府》看了看。
孩子对考古的东西兴趣不大,对座谈的形式更不感兴趣,但江南的碟子他看得比较入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hwyyan + 1 + 1 见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4-21 20:2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21 10:50 发表
如果都保持这个帖子里面探讨问题的状态,那我怎么忍心再去吹毛求疵。既往不咎,过去的就过去了。
   中庸之道,是很多反儒者攻击火力很猛的一个地方。我这个学习和接受了很多西方理念的人,却认为这是我中华文 ...


好象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政治家,认为中国的中庸之道根本就不存在,讲中庸之道只有无尽的斗争。他的理由是中庸是个数学概念,
第一回合,可以设定一个左,一个右,这时大家都可以确定个中(庸);
第二回合,消灭了左或右之后呢?假设消灭了左,原来的哪个中(庸),就是右,假设消灭了右,原来的哪个中,就是左;
第三回合,这次就是在左与中,或者是中与右之间的斗争,再次产生新的中(庸);
如此循环往复。

这个最好的现实证明就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今天你把别人打倒,明天又有人把你打倒,最后变成乱七八糟。

所以研究中国人,最全面,最准确的还是西方国家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4-21 23:0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21 11:15 发表


看了您这段,给您出点主意。您觉得不对可以一笑而过。

个人建议您,也建议其他基础比较薄弱的父母,如果想亲近传统文化,建议从唐诗开始(诗经不在此列)。
大量的读,读这个没有其他古文经典那么痛苦,读 ...


我就是基础比较差的家长,前阵子买了本《笠翁对韵》想陪孩子一起读读,没想读了几页就坚持不下去了。读到“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时,我得给她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讲什么是银河(我们住在都市,可怜的孩子根本就没见过满天星辰,更别说银河了)。那一晚只读了短短两小节,就把我弄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偏我家姑娘从小就被叫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人,什么都要刨根问到底的,吓得我再不敢给她读这本书了。看来还是找《唐诗三百首》来给她读读,会比较合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山居 + 2 + 2 是的是的,我前段日子想用《声律启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4-21 23: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Martina-Mm 的帖子

是的是的,我前段日子想用《声律启蒙》也遇到好多的问题,所以放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4-21 23:4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居 于 2012-4-21 23:14 发表
是的是的,我前段日子想用《声律启蒙》也遇到好多的问题,所以放弃了。

我也读一半停了,不好意思。
由此可见,家长的学养是多么重要,当父母的都没学好怎么好意思强迫孩子读呢?亲近国学还是从自己做起,我指的是我自己呀,我自己读得好点了,有点自信可以对孩子指点一二了,才好去引导孩子去读。我孩子已经大了,强迫是不行了,对他只可以用讨论的语气。

当然,我不反对读古文经典,对成年人我是极力提倡读这些原典的,如果有精力有兴趣还应该好好地系统地读,读完原典还要读朱子的注,你总要弄明白这些经典的基本含义才可以自己发挥吧。如果将来孩子有兴趣去读这些经典,那你就可以和他自由讨论,这样的亲子讨论氛围应该是很温馨的。

我和新叶一样正在听一些课程,我的悟性可能没她那么高,但也基本明白以前自己在国学领域就是个文盲。

首先是原典读得支离破碎,不够系统,熟读的部分也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经常被市面上各种原典的解读、观感所左右,听听这个有理,听听那个也觉得合理,究其原因是自己没有用功去训诂一下基本含义,所以就容易受他人影响。

其次是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知道怎么去读,版本找得不对,拿来就读,不注意看注解。幸好有名师指点总算知道该读什么了。

楼上诸位的高论我看了,各有各的道理,都是肺腑之言,我这里就不再忘议了,我自己的看法就是家长要下点功夫先读好了再谈要不要给孩子读古文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4-22 08:2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21 20:25 发表


好象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政治家,认为中国的中庸之道根本就不存在,讲中庸之道只有无尽的斗争。他的理由是中庸是个数学概念,
第一回合,可以设定一个左,一个右,这时大家都可以确定个中(庸);
第二回合 ...


这话题有空开新帖再聊,这绝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的清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你开个,讨论也好,我开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4-22 22:2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4-21 20:23 发表
对平水韵还真不了解呢

唐诗我是喜欢的,也记得不少。
但现在孩子还不太喜欢——除了学校要求背的,基本不太肯读。

今天翻出以前买的《猜想祖先》和《江南·人文天府》看了看。
孩子对考古的东西兴趣 ...


具体到您孩子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先树立汉语的强势地位。
如果做到,从诗词、散文、古代历史入手学习古文相对易入门一些。大一点的孩子,一些古代传奇小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无论能不能做到,围棋、书法、古典民乐、国画、武道等等这些里面选择适合孩子的去培养兴趣,也是很好的。这些悟透了,其实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就悟透了。其实我们应当问问让孩子学习古文经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4-22 23: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shwyyan 的帖子

您就直接说我怠惰吧。其实果行之前也说过我的。

围棋是准备恢复上课了,只是不和他爸下而已。
另外,他自己说可以试试上个国学的课外班看看。
民乐是没戏了,听了没感觉。他喜欢的是印度的音乐,跟着跳舞跳得起劲。其他的民族舞蹈他都没兴趣。
国画也兴趣不大。武道也反感。
传奇小说?我给讲《画皮》讲坏了 ,现在说起聊斋就害怕。也许下次讲讲驯悍记和马介甫试试看。

任何语言的精通,要的就是浸淫。
那天跟孩子说了个“勿以恶小而为之”,好简单的一句话,几乎每个字都得解释一遍,发现他还真是不懂中文。
而他跟我去看英文碟,老师提到特洛伊可能没人会懂,他就会在下面说yes,跟着说木马和海伦。

在这种情况下,生扳恐怕难,只能每天一点的慢慢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4-22 23: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shwyyan 的帖子

我希望他学中文乃至国学的目的,不过是将来读中文书没问题,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发现中国人的人性,民族的民族性。。。
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走到国外去,不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4-22 23:2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4-22 23:18 发表
我希望他学中文乃至国学的目的,不过是将来读中文书没问题,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发现中国人的人性,民族的民族性。。。
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走到国外去,不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学不学古文都无所谓了。把《三国》《水浒》学熟、学透,基本就可以做到。不出意外孩子会喜欢的。
您不是怠惰,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而已。能把英语培养成没有语言环境的中国孩子的强势语言,我想您付出的努力,不会比我们这里哪一个人差。

[ 本帖最后由 shwyyan 于 2012-4-22 23: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9 , Processed in 0.079011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