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927|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学习以古汉语为主的国学,是没有理智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9 16: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贴最后一次谈论这个话题!

     不管怎样的讨论都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意义,那位ccpeter楼主终于说了实话。请问什么是古代汉语?唐诗宋词算不算古代汉语。不去了解和学习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忘祖,最后自己是哪国人也不知道了。这点上我很佩服新加坡的许多华人,他们很认真的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很严格的执行中式的家庭教育。从没放弃孩子的汉语学习。不过,忘祖也不是死罪,地球就是一个村落,世界都在大融合。
但是尽管很多西方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不悠久,可在这些国家的教育里本民族的历史都被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德国的高中德语课上,古德语的教学占很大比例,德语成绩不够是不可以上大学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不是把它当成一种对话交流的工具,多少要渗入到那个国家的文化里面去。否则,要一个翻译不就行了。现在全球的畅销书都可以被翻译成中文。中文畅销书象《上海宝贝》也被翻译成了德语。一个中国人即使不学汉语也能生存,不是有很多海外华人不会说汉语吗!汉语教学方法的失误,导致了一些问题。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多的不能再多了。但不能说汉语作为语言本身有问题。大家都是在探讨怎样教,没人敢说,换成英语好了。楼主却敢说,学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不理智的。唐诗宋词就是古代汉语,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如果实在觉得英语好过汉语西方文化好过中国文化,那就不如全盘西化。从西方再回来看东方也未尝不可。不回头也行。
中国不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英国学校,德国学校,国际学校吗,如果真正能够融入到那里去,也很好。不过我听说很多这样的学校是不收中国孩子的。如果想把孩子送到国外,太小孩子国外学校是不收的。太大的也不行。德国法律就规定,16岁以上的孩子即使父母移民到德国,孩子也不可以来。因为想融入德国社会要16岁之前.话题好像扯远了。
想让中国学校以英语教学为主,不太现实,江成博,是个例,否则也不用媒体报道。
怕的是不东不西,不中不洋,耽误了孩子,后悔也晚了。来论坛的家长都是对孩子教育有要求的人,不会停留在我的孩子将来有口饭吃就行了的这个初级阶段,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的见识有多远,孩子未来就走多远,想学好英语也不用放弃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吧!

[ 本帖最后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20 16: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8 金币 +28 收起 理由
phonee + 25 + 25 入选2012年第八期热帖推荐。谢谢你!祝 ...
我爱飞飞 + 3 + 3 亲爱的,别生气:) 讨论问题有一点愤怒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4-19 16:22:1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有这精力不如自己多看看书。因为这个争论不是学术问题,而是观念之争,费时费力还没有结果的讨论(争论)不如不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19 16:4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新叶 的帖子

呵呵,我倒觉得只要不涉及谩骂,讨论总是有必要的。

我们讨论,为的是什么?

新叶一定看过国外大学的公开课吧?学术之争,最后还是落实到观念之争。
像那个吃人的案例,为什么有人认为在一定的情境下是可以理解或默许的,有人认为无论如何都是错的呢?
这是学术之争还是观念之争?

其实这里的论争,争辩的双方想互相说服都比较难——本身已有相当深的“成见”或曰定见,要改变,除非是突然发现自己认同的东西有极大的弊端,不得不放弃。
谁也说服不了谁倒是常见的。
因为不管争论什么内容,其实那个争论的对象一定是有多个侧面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你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对于国学也是一样。
我不赞成在孩子不懂的情况下死记,认为这样可能会毁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立的思辨能力,但有人就可以举出例子,说真的有孩子死记硬背之后,长大了就真的通了的。这种例子是真是假暂且存疑,只说这个辩论的过程,对于犹豫不决的旁观者来说,就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意见和例证,怎么选择,当然就要靠他们自己去思考了。

新叶不争,其实是因为你已经想清楚了,且并不打算影响中间的摇摆分子。
这种想法当然也不错啦,我其实也不想去影响谁。
说实话,人并不能影响任何人。你我说出的任何话,所起的作用往往很小,风过无痕。听者当时点头,背后很可能也只是抛开一边罢了。
在有的时候的确能起点作用,那就是听到这个话的人,他们恰好产生了疑问,正在寻求一个解答。这时候他们看到不同的观点,愿意思考的话,可能就会认真的想一想。但他们最终接受谁的观点呢?很可能并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反而可能是经过他们的思考之后,取二者中他们自己认为合理的部分,甚至他们觉得两个都是瞎掰,他们自己想了第三条道路,去走了。

另外,我喜欢看辩论和参与辩论,仔细想想,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也有这个需求。
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绪,弄清自己真实的意图,看到更多的观点,探索我可能去走的道路。。。

论坛既然叫论坛,当然是给人论的。
不过千万别论着论着就生气了,伤心了。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放下一些执念,会发现我们最深层的东西其实是一致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1 金币 +21 收起 理由
蓝田 + 10 + 10 我很赞同。
Martina-Mm + 1 + 1 我又追过来了,真理越辩越明。
shwyyan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19 16:53:2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讲华侨的例子,人都在国外了,都为国外的人服务去,还谈什么爱国?他爱国爱的是外国!

国学是以白话文为基础的,我们使用白话文学习历史地理等等这些足以,为什么使用古文学习? 使用古文学习,你让自己的孩子学,没有问题,不要以口号式的方式让教育部门产生误解,实际学习古文反对的人多着呢!包括很多老师。

你不也是留学德国?这证明什么?

至于中国的老师还好意思提?你在国外时间长了,对国内教育还不了解,如果你有勇气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内教育系统,然后等到他高中毕业,再来谈改进的问题。

引用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
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现在就是我们这些家长占出来,并且实践的时候,任何把古文经典硬塞给小学生学习的,我们都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19 16:5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和睦家学园 的帖子

亲爱的,别生气
讨论问题有一点愤怒在里面是好的,因为这样行文会更有气势。
但心里可千万别真正气起来。。。那对你自己是不好的。
个别人怎么说,个别的句子,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过于偏激的内容,我相信没有太多的人会真的赞同。
我看到失之偏颇的内容,可能会一笑而过,同时想想他为什么那么想、那么说,也可能会直接提出商榷。
有时理不见得会越辩越明,反而越辩问题越多。问题多不见得是坏事哦,没问题反而更坏——连问题都提不出来了,大脑剩下的只是硬盘的储存功能,多可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和睦家学园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19 17:08:3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以前读经版,让人讨厌,就是因为容不得其他的声音

所以,对于ccpeter 的言论,我觉得是可以,应该,而且必须容忍的。否则,改不改版有什么区别。

不过,还是支持下楼主,我不赞成ccpeter 的言论,而且不想驳。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19 17:27:25 | 只看该作者
为这点事,还生气,算了,我不发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7:46:24 | 只看该作者
怎么都是觉得我在生气,看来汉语表达的水平是下降了。
我一直真诚的交谈,否则也用不着对话了。那论坛不是很无聊。大家看看近日的国学版是不是很活跃。
对读经版的怨恨不用非得带到这里来吧,我要是真是像ccpeter说的法西斯,那就更不该撤退呀,法西斯终究要倒下的。
ccpeter提出的不要把古文硬塞给小学生学习,这当然可以提出和讨论,但要把汉字也灭掉的想法,这是家长目前对学校教育太伤心,哀莫大于心死。这么绝望伤心我们当然要救了。置之不理不好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wynnzhang + 2 + 2 我没觉得你在生气。你说的很好!我很赞 ...
我爱飞飞 + 3 + 3 哈,我这不是担心么。。。怕你看到偏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19 17:47: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4-19 17:08 发表
为什么以前读经版,让人讨厌,就是因为容不得其他的声音

所以,对于ccpeter 的言论,我觉得是可以,应该,而且必须容忍的。否则,改不改版有什么区别。

不过,还是支持下楼主,我不赞成ccpeter 的言论,而 ...


是这样子的,只要不同观点的碰撞,多角度的看问题,才更容易逼近真相。没有人掌握所有的真理。
我有几句话,大家觉得是不是有道理。
1,读经与不读,是一个家庭自由的选择,我们外人无权干涉。在一个家庭内部小孩子不读,一般是自由的选择。一本绘本或者童话,和一部《论语》放在孩子面前,正常而言孩子选哪个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小孩子读经,往往都有父母的意志在里面,一般都是非自由状态。
2,不学古文,真的不会影响孩子的优秀。这个不需要我多做解释吧。
3,从某个个体的角度,他(她)有不学古文的权力,甚至都有不学任何中国东西的自由。但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的文化是我们根的所在,根没了,人就飘起来再也落不到地上。我们尊重少数人的选择,只是这绝不可以作为多数中国人的共识。我们学习西方好的东西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一些好东西,人家才更尊重你。
4,如果学,那一定要讲究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法、合适的理念,不能不顾一切违背客观规律。在这一点上我稍倾向于ccpeter 的观点。不能为了学而学。不能因为这个好,就强加给孩子,好的东西多了去了。有些事情不是越早越好。过犹不及。
兴趣和内驱力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我个人觉得读经妈妈(爸爸很少)和ccpeter都是在走极端。中国文化讲中庸啊。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richardwu2000 + 1 + 1
Martina-Mm + 1 + 1 教育孩子时,中庸风险会小些。
和睦家学园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19 18: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学术之争,最后还是落实到观念之争。
==========================
此话怎讲,我不认为楼主和ccpter有讨论的基础,因为找不到共同点,如果非要找也可以,那就是为了孩子。
大学公开课,或者两个学者之间的讨论,那是人家有交流的基础,或者有共同探索的目标,那可以求同存异。
可ccpter提出的不是讨论,而是对自己的命题直接给出了结论,这种已经有定论的观念,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此种讨论抑或争论,双方都没法从中受益,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花时间去做,从个人的时间管理方面来说,是不值得去争论的。但这些争论不能说对别人无益,比如我爱飞飞,你若喜欢看,那说明可能从两者的争论中获得对你有用的信息。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wynnzhang + 2 + 2 我也很赞同.......
和睦家学园 + 1 + 1 我很赞同。。。。。。。。。终于有人说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39 , Processed in 0.121441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