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nazk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讯] 鸣鸣学习小记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2:0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多谢我爱飞飞的推荐,看来给孩子读书是一定要的. 只不过我们因为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比如词汇的学习,phonics的学习,各种分级读物的学习,比如牛津树,I can read,体验啥的.那剩下的就只有绘本了. 有名气的绘本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鸣鸣喜欢的,一类是鸣鸣不怎么喜欢的. 喜欢的就多重复,只要鸣鸣不腻,就坚持反复,比如现在鸣鸣正在读的加州treasure二,遇到鸣鸣喜欢反复读的课文,进度就停下来,由着鸣鸣反复读.或者是重复几次之后,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重复.比如鸣鸣读了三年的苏斯博士,基本上从鸣鸣开始学习英语以来,就没有断断续续的没有停止过. 对于鸣鸣不怎么太喜欢的绘本,其实有多种可能,比如绘本确实不招人爱看,有时候也确实不能盲目相信经典.有些是内容比较难的,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太多,其实绘本不只是给幼儿看的.加州四还是五的课文里面就有凯奖作品雪花人,而夏落的网这部小说是放在加州三中. 所以孩子做不到重复,首先是家长的责任. 熟读而达不到背诵出来的程度.就是重复的次数不够.或者是孩子的压力太大,比如孩子输入的信息太多,这些都会造成专注力不够. 没有方法是万能的,很多东西,在专家和机构的宣传之下,都很有可能变得火爆.比如phonics啥的.但是Phonics的学习必然是要占用学习的时间的.所以家长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有分级读物,市面上的分级读物很多,读分级读物也必然会占用学习的时间,如何选择,要看家长的智慧了. 鸣鸣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挥霍.所以鸣鸣爸爸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给鸣鸣听最美的声音,读最美的文字.比如苏斯博士的文字是公认的,苏斯博士的朗读者也都是大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47:26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1&extra=#pid4358492 鸣鸣六岁多,今年上学.学前我没打算让孩子过渡到章节书. 学前教育,对于钢琴和英语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以熏陶为主. 熏陶那就应该尽量不带着学习和训练的痕迹,而是用最美的声音和最美的文字,让孩子在精神上获得愉悦. 因此在英语上,我没有给孩子接触过phonics,分级读物,比如ORT,虽然质量一流,但是显然有学习的痕迹.而且ORT也谈不上是最美的声音和最美的文字.学习phonics,训练的痕迹过于明显... 所以我自然就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优秀绘本上面.绘本这几年,子川妈介绍的比较多,如果进一步缩小范围,可以放在凯迪克奖,和苏斯奖的绘本上. 比如鸣鸣最近喜欢的凯奖绘本click clack moo cows that type和officer buckle都是加州二的课文,坛子里有现成的音频.我们也很少用加州教材的点读音频,因为因为这不符合最美的声音.尽量用论坛里有的现成的音频,这样最省钱,而且专业制作的音频更加精美,朗读者也往往是大牌,符合最美的声音这一要求. 苏斯奖作品也很多,比如fly guy系列就是有趣而且好听. 很多作家都是很强大的, 比如eric carle,不光是有低幼的好饿的毛毛虫.加州二还有the tiny seed.鸣鸣也是读了又读. 斯凯瑞的作品也符合有趣的要求 苏斯博士的文字一流,音频朗读者也是名家 William Steig的作品的难度正适合鸣鸣现在的水平,子川妈和java发过文本和音频,我打算最近几个月让鸣鸣精听几本. 这样的作家很多.我有时候会从图书馆借不少书回来,孩子喜欢的,就让他自由的重复读,算作精读.不肯重复的,就当作泛读,家长懒,只能如此了 在亲子阅读的时候,我还往往会放些古典音乐做为背景声音. 孩子的耳朵都很刁的,长大后往往能听出哪些演奏家的不好听,进而形成自己的喜好风格.但是前提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听到了很多优美的东西. 所以英语上也是多听最优秀的声音,才会让孩子的声音也动听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9 + 9 跟着认真学习
javanaise + 3 + 3 这爹地原来是唯美主义者!
新叶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2-3-14 13:02:49 | 只看该作者
鸣爸做得真棒, 有点像现代版的卡尔威特的爸爸。听最美的, 学最好的。 请教关于听音乐这块,鸣鸣最听出哪些演奏家的不好听,这个他是怎样比较的,之前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听了哪些优美的东西? 有没有什么顺序?你看过哪些关于音乐指导孩子的书?谢谢, 问题多多, 我们孩子在学,但不爱听音乐。如果做为背景音乐,对于孩子的耳朵来说有多少可以吸收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太客气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3:04:53 | 只看该作者
近来发现即使是儿教的不少高手,也是要专门背单词. 正音和单词也喜欢用电脑软件,比如罗塞塔. 把单词构建在机械的句子上,句子放在冷冰冰的读音上,孩子复述的都是没有感情的句子,长期以往,不可想象.这绝对应该是鸣鸣尽量要避免的. 还有要把完整的文章,要句句的解释,单词都要提炼出来,以此来尽快的英语速成. 哪怕鸣鸣学的再慢,也断不能受这些东西的困扰,可见平时要尽量少参加无谓的讨论,不要被弄的昏头昏脑,改变了信念。 记得可儿用了一年的时间,听了12遍哈利波特的全套原版音频,然后才开始读。上海名人叶开的女儿也是反复读了好几遍哈利波特的中文版。鸣鸣倒是没能力去读哈利波特,但是还是要以这样的孩子为榜样,舍此无他。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3-15 20: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0 + 10 给我信心了,谢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3:25: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2-3-14 13:02 发表 鸣爸做得真棒, 有点像现代版的卡尔威特的爸爸。听最美的, 学最好的。 请教关于听音乐这块,鸣鸣最听出哪些演奏家的不好听,这个他是怎样比较的,之前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听了哪些优美的东西? 有没有什么顺序?你看过哪些关于音乐指导孩子的书?谢谢, 问题多多, 我们孩子在学,但不爱听音乐。如果做为背景音乐,对于孩子的耳朵来说有多少可以吸收呢?
我做的很不够,音乐和英语对我来说都是绝对的门外汉.鸣鸣爸爸读书很少,也并不喜欢听音乐,唱歌也是五音不全,从来不敢去K歌的... 对于听音乐这块,鸣鸣现在还并没有养成自己听音乐的修养.我希望的修养是这样的,自己弹的曲子,应该能判断哪里弹得不好的地方,并进而能自己改善.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这些目标也只是空谈,因为我根本没有办法去实现这些.也许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获得这些能力了. 鸣鸣目前最喜欢的作曲家是贝多芬和巴赫,比如月光和命运交响曲.但是还没有明显喜欢哪个演奏家的倾向.只是当同一个曲子由不同人演奏的时候,鸣鸣会说某某人演奏的不好,其实更有可能的是鸣鸣先入为主,对最早听的那个演奏家印象太深.比如后面的人弹的稍微快了些,他可能就会不太满意. 看过的书不少,但是记住的不多,有些是sofia超版介绍的,比如: 鲍蕙荞--倾听同行:这本书不错,可以长长见识.房龙--音乐的故事:一般般,适合扫盲 聆听古典--忘记是哪个链接了,适合扫盲 学琴日记--百度一下,可以下到电子版,琴童的家长读过两遍,基本就知道孩子未来几年大致将会是啥样了... 蒂娜与钢琴和蒂娜与管弦乐--讲个鸣鸣听的,反响一般. 赵晓声的著作--鸣鸣以前的钢琴老师送的,鸣鸣爸爸基本读不懂. 涅高兹的随笔--论钢琴表演艺术,百度一下即可下载,这种风格的书,鸣鸣爸爸非常喜欢,读了好几遍,是鸣鸣爸爸喜欢反复读的一类书.里面讲了很多他对音乐,而不是钢琴的理解.还有对于天赋的理解. 还有不少书,实在记不住了. 鸣鸣听音乐做的其实并不好.这一年多,才开始天天必听.之前都是想起来就听,经常想不起来.特别是这半年才对声音本身重视起来,比如换了钢琴,添置了音响,这才有了真正的起色. 听音乐而言,我大致有下面的想法: 1. 听的范围不能局限于钢琴,而应该扩展到其他的乐器.鸣鸣就是坚持听了几个月音乐之后,特别是听到(动物狂欢节),突然跟着唱谱子,鸣鸣爸爸才弄明白鸣鸣已经自然获得了绝对音准的能力.一般而言弹钢琴的孩子没必要去训练啥音准,反正就是弹琴,小提琴需要调琴,所以才需要.而训练全音准,往往要去课外班的,比如视唱练耳啥的.鸣鸣并没有上这个课外班,也通过自己弹琴和多听音乐获得音准,只能说课外班真的不要上或者少上,自己在家熏陶就是了.自从打开了耳朵,鸣鸣的单音,和声,各种调式,都能准确识别.甚至多听几遍的曲子,都可以准确的自然背下来,也就是说鸣鸣的听觉记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2. 听的曲目看来也有很大的学问.音乐我不懂,但是如果让鸣鸣只背最少量的古诗,那必然是选择唐诗300首,基本就是在几千年的诗海中,选出一些初唐和中唐的诗人为主体.也就是说选择的时间段在于事物的发展阶段。 古诗和古典音乐很像的,对应于古诗的选择,那可能巴洛克的晚期,和古典时期的音乐做为早期的首选最好.所以早期的时候,可以让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比例相对多些.逐步加入亨德尔,海顿,勃拉姆斯这些巴洛克和古典乐派.当然这只是比例的问题,浪漫派和民族乐派也应该听的. 早期几年有个大致的听的比例,会让我这种乐盲,不致于太过迷惘. 3.一些最基本的教育材料也是应该适时引入的: 彼得与狼-管弦乐的教育,有中文英文好多版本,鸣鸣听了很多遍 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动物狂欢节--正是这个曲子的反复听,鸣鸣才突然有一天,跟着音乐唱起谱子来,带给鸣鸣爸爸惊喜。 一些绘本,比如zin, zin, zin a violin 鸣鸣爸爸并没有啥幻想,比如让鸣鸣走钢琴专业路线.但弹出动听的曲子,有古典音乐的修养,应该是比较现实的目标. 也许听一年没有啥效果,听五年也没有效果,那就听一辈子好了. 在巴赫哥登堡变奏曲的介绍中,是这样说的: 根据最早的巴赫传记《天才巴赫的一生及其作品》(弗克尔1802年出版)中的说法,《哥德堡变奏曲》是为身患失眠症的凯塞林克伯爵所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他消磨漫漫长夜,减轻失眠的痛苦。“哥德堡”是伯爵身边的羽管键琴演奏家的名字,也是巴赫的学生。变奏曲由一个主题及其30个变奏组成,在30个变奏之后,主题再现,圆满地完成一个循环。伯爵对这首曲子着了迷,慷慨地赐给巴赫100个金路易,相当于巴赫一年的工资。 说的多好啊,漫漫长夜,减轻失眠的痛苦.我想这也正是很多人特别喜欢巴赫的原因吧. 最后引用涅高兹书里的话: 声音应当被笼罩在寂静中,回绕在寂静中,就像钻石放在天鹅绒的小盒子里一般. 让鸣鸣听出这样的声音,鼓励鸣鸣弹出这样的声音,是一个长期的大方向 所以好像也没必要让孩子上什么语数外的课外班,去面对无止境的题海,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学习方法.文科去追求这寂静中钻石般的声音即可:在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有一定的规则约束)的泛读和泛听中,找到孩子喜欢的部分,重复,重复,不肯继续重复,继续找下一个,直到找到,再开始新的一轮重复... 理科慢慢再聊,高手多得是,我不敢太多的废话。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3-16 09: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8 金币 +28 收起 理由
寒露 + 2 + 2 太棒了!
新叶 + 10 + 10 。。。。。。。。。。。。。。。。。。 ...
我爱飞飞 + 3 + 3 也想让孩子懂点音乐欣赏,可惜我们都是 ...
javanaise + 3 + 3 鸣爸文理兼修哪
榴琏 + 10 + 10 哼,过分谦虚就是骄傲。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2-3-15 20:44:59 | 只看该作者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谢谢鸣爸精彩回顾!! 照着长书单和CD抓菜。周广仁的看过,指尖下的音乐看过,有时一指导,到老师那就被狂批,跟老师的不一致呢。现在基本不看,全听老师的。 我们也没上视听练耳课, 老师说耳朵很好, 但怎么把这个耳朵带到练习中去很成问题。老师地方能听出细微差别,练习时好像没带耳朵。 在听曲目前,你介绍作者生平给鸣鸣吗?曲子的情感给诠释吗?我怎么问题多多, 汗死!买了四季, 女儿听听有时会告诉我什么季节到了,我看看好像有时是蒙对了。 看到你换琴, 又想问了。我刚好想买个给女儿做嫁妆来着 继续聊啊。一通百通。 喜欢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2-3-16 14:44:58 | 只看该作者
小s这个楼真棒。 我们也想让孩子懂点音乐欣赏,但身为乐盲,实在听不出什么好坏。 一直认为俺家孩子是不可救药的乐盲了,没想到学校的报告册下来,他的音乐还好,至少比艺术显得强多了。只有“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更长的节奏和旋律”及“培养对音乐形式的理解”这两项是及格,其他表现都是良好呢——我一直说他五音不全(背后偷偷说的),最近听他唱歌,已经不怎么跑调了。。。可见孩子还是会成长的。 小s介绍的书,等俺有空了找来看看。 沟通信息,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我也实在太业余了
榴琏 + 10 + 10 赞成, 小S谈音乐, 我总谈钢琴,差距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3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2-3-15 20:44 发表 在听曲目前,你介绍作者生平给鸣鸣吗?曲子的情感给诠释吗?我怎么问题多多, 汗死!买了四季, 女儿听听有时会告诉我什么季节到了,我看看好像有时是蒙对了。 看到你换琴, 又想问了。我刚好想买个给女儿做嫁妆来着
那就再把古典音乐当成古诗思考一次吧,大家都会在学前和小学阶段,让孩子背背古诗。 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否需要给孩子介绍作者生平,作品是不是要详细解释呢?我估计大家就都会比较自信,但是各人的思路将会差异很大。 总体上看,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古诗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在其中找出一些看起来简单的古诗,让孩子容易理解,比如小儿垂钓,静夜思。即使简单如静夜思,实际上翻译过来就是思乡。解释明白这首诗并不难,但是通过月光这些,来让孩子理解思乡这个概念,基本不现实。也就是说即使是很容易翻译解释的作品,也并不容易通过翻译来让孩子理解作品的情感。 何况大多数古诗,都是不容易翻译的,也就更加不容易把握住诗的感情。 所以我感觉古诗主要的精力还是要陪着孩子朗读,吟诵,熟读,读出感情来,让孩子背下来,然后用一生的时间,慢慢消化吸收,为好。 至于作者生平,这就涉及到文学史。学习数学还要学习数学史,那么历史,音乐史,数学史,科学史,艺术史,这些看起来都是很重要的,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离开了历史背景,去讲李白杜甫肯定是不行的,那就是说先要学习隋唐。但是又怎么可能先给孩子讲明白隋唐,再去背诵静夜思呢? 古典也是一样,无论我是多么业余水准,要想对曲子本身多做了解,就必然要学习。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哥登堡变奏曲。是为身患失眠症的凯塞林克伯爵所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他消磨漫漫长夜,减轻失眠的痛苦。还有其他的一些信息:比如巴赫的曲子是复调音乐。巴登堡是巴赫的晚期的作品,也就是说巴赫饱经沧桑,比如有孩子生病,比如巴赫的眼睛身体都不好。比如巴赫虽然自己知道自己的创作能力是前无古人的,但是他那个时代是别人只认同他只有二流的作曲能力。比如他在晚年的时候,主调音乐已经开始流行,他是不是会为了自己变成了古董没有太多知音而苦闷呢。比如他的宗教信仰....通过对这些东西的了解,我想前面读经版的帖子: 信仰是这样践行的——关于 朱晓玫 就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否则对巴赫不了解,对哥登堡变奏曲的背景不了解,同样是看那个帖子,感悟的深度是不会一样的。只有对曲子和巴赫有了了解,才更加能体会朱晓玫为什么要弹巴赫。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再举个例子,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这段文字来自网络: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鸣鸣最近最喜欢听的就是月光的第一乐章。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贝多芬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想通过这个曲子,让人看到月光。最多只是要表达出些许对于失恋的惆怅。后来来了个很能拽的瞎老头,听完曲子,说看到了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大众一般对盲人还都挺敬畏的,赶紧把这个神曲叫做月光奏鸣曲吧。 可见这个曲子想要听出月光的味道并不容易,如果总是在听曲子的时候设法想着波光粼粼,反倒是忽略的贝多芬的作曲的本意:不开心。 我倒是问过鸣鸣几次,听这个曲子的时候,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鸣鸣每次都回答不开心。我也搞不清楚,听了不开心为啥还要反复听呢,那不就是反复的不开心啊。 罗嗦这么多,只是想说,不理解作品是不行的。但是也没必要,非要在听音乐的时候听出点东西出来不可。只要孩子喜欢听,能够听出来曲子的情感出来即可。 也就是说开始的若干年,还是应该以纯听为主,一些学习层面上对音乐的理解应该是偶尔为之。其实我也试图让鸣鸣听听那套带讲解的20张CD儿童古典音乐欣赏,但鸣鸣基本上是不喜欢听讲解部分的,太多的讲解也并非我所喜欢的模式,所以很快就不听了。 其实早期只要做到坚持去听,让孩子养成习惯去听,应该是更加重要的。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听,也不是把听音乐放在优先级最低,排在一切活动都完成了,才去听。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历史,对人物,慢慢引入近来,只要能够坚持下来,随着孩子的阅历增加,孩子还是有可能音乐入门的。 关于钢琴,我之前换钢琴,主要的原因是之前的钢琴声音太小。我需要买个演奏级别的立式钢琴,声音响亮一些,这样鸣鸣弹起来会很爽。 我知道你要买三角钢琴,三角钢琴都是演奏级别的,弹起来更爽... [ 本帖最后由 snazkf 于 2012-3-19 11:4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javanaise + 3 + 3 我家的倒是爱读唐诗,这是唯一让我欣慰的
榴琏 + 10 + 10 嘎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2-3-18 23:58:54 | 只看该作者
鸣爸讲得很精彩,看了受益匪浅。 关于听,我有个比较菜的问题。鸣鸣在听音乐时,是正正经经地坐着听,还是会一边干些其他的事情?像我家一般会在早上这段时间放点音乐,有时是古典音乐,有时就是一些英文儿歌之类的,小孩可能就在穿衣,洗漱,当中还有亲子阅读。我也不太清楚这样是不是有效果?用的iPod shuffle连屏幕也没有,我经常自己都不清楚放得是哪个曲子,自然无从对孩子介绍曲目,除非像《儿童古典音乐欣赏》这种人家有现成介绍的,这也是从小到大放得最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nazkf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2-3-19 10:46:44 | 只看该作者
谢鸣爸写这么多。 你问鸣鸣的时候, 不要让他做选择题, 直接问答题。 看鸣鸣怎么回答。 我们是大童了,耳朵肯定是鸣好。 追随偶像走。让孩子听他喜欢的。坚持听。大人还是要了解下。 三角琴啊, 嘎要是我有钱, 有地方,既便买了, 我估计要守着它睡觉了。我那卡挖伊,放在一楼很潮湿, 有一个键总是有沙沙声,让人不舒服。我同事说他哥们在上海做进口琴, 你下次要换的话选好找我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37 , Processed in 0.210129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