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学而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文言文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1-9-23 10:09:3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论语的学习,中间学学停停,到了6年级上学期总算通读了一遍。回想起来,一开始确实很难,只要坚持最后总会成功的。如今20篇的论语朗读已经朗朗上口,再读就觉得省事了。跨越了障碍,后面学大学中庸这些一点反感都没有,很快进入状态。我们要求不高,就是每天诵读一篇,连续读7天。慢慢积累,很多章节就能背诵了。
很简单,第一步开始,第二步坚持。知易行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9-23 10:21:3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郑庄公:

郑庄公爹没了,亲娘武姜还是看他不顺眼。恨不得整包老鼠药让他追随郑武公去。郑庄公恭敬地忍着。
姜太后变本加励。要求将郑国最大一座城京城封给弟弟叔段。郑庄公愉快答应。郑国总理祭足(智慧不亚于姜太公)看不下去,来找郑庄公。郑庄公说了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且待之“(摘自左传,意思干坏事太多必自取灭亡,老兄你等着看吧),JI足心里有底了,他知道郑庄公已经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面讨好母亲,希望她老人家回心转意。另一方面做好镇压准备

十岁的叔段被封在了京城。直接被送去了封地。当时规定被封之后要立马搬出宫去封地。小屁孩什么也不懂,亲娘也不在身边,几个宫女伺候着,一个人白天在封地玩,晚上在封地尿炕。长到18岁,叔段已经很恨自己的哥哥----郑庄公。在亲娘的挑拨下开始行动。
先抢了附近的两座城,又征兵操练。一练就几年。

傻子都知道,叔段要造反呀。整个郑国震惊了,全国一片哗然。
只有三人成竹在胸:郑庄公,总理祭足,郑庄公的叔叔公子吕。三人开了个碰头会,定下计策。
于是放风说郑庄公要去伟大首都洛邑转转,小郑之前继承了郑武公在周朝的职务:上卿,担任郑国国君的同时还要在首都办公。
姜太后乐了,机会呀,老二苦尽甘来,终于等到了绝好的机会。立马修书一封,约好里应外合的行动纲领。派人将书信送出城去。

姜太后送出的信自然落到庄公手里。看完正常被送至叔段处。双方开始忙乱:
叔段率军出城,刚出东门不久,叔叔公子吕就率中央军占领了京城。叔段闻讯往回赶,半道遇公子吕。双方并无开战,公子吕战前一顿忽悠,叔段大军立马卸甲回家。叔段傻眼了,带领几个随从逃往共城。
在共城吃饱喝足镇定下来,才猛然明白,原来哥哥一直以来没杀他的原因不是怕他,而是不愿留下杀已的恶名。
想明白了,就要行动。选择了上吊。死前将儿子滑托付给朋友,让他们带其去卫国投靠公子州吁。(成语故事大义灭亲里被石老爷子灭掉的两位帅哥之一)段被灭了。庄公愤怒+伤心。伤心是因为看到亲弟弟的尸体,愤怒,恶名留下了,只因为亲娘不喜欢自己。所有的怨恨洒向老娘。(史书上各说纷纭)
于是派叔叔公子吕对太后转达了自己的心情:“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随将太后逐出宫门。
歼灭弟弟,驱逐亲娘,小郑心情很不爽。他不想再背负第二个罪名,进退两难。JI足看在眼里,没吭声。因为聪明人没有管国君家事的。但这位智囊不能眼看着国君郁闷。于是弄了个亲戚颍考叔(成语故事暗箭伤人的主人公,被郑国第一美男暗箭射死的那位)演了场黄泉相见的戏。

此处省略黄泉相见成语故事,总之就是一顿忙活,挖出黄泉水,庄公母子相见。。。。。。

结果是太后又被名正言顺地请回宫,母子合好。颍考叔因此升官被拜为大夫。(独占俩成语的人,确实不简单,郑庄公非常喜欢他,可谓心腹中的老大-----首腹,因为忠诚)

内战结束了,郑庄公与ZHAI足这对黄金搭档也没闲着,开始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郑国故事暂告一段落,因为这时卫国率5国联军来讨郑了,卫国,宋国登上春秋历史舞台。
(卫国和宋国很像,祖先都很英明,后来败家子层出不穷。不同的是卫国的衰落源自一个成语:大义灭亲,石老爷子没想到,当年不但灭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毁掉一个伟大的国家。)
注郑国总理祭读音不同,有读ZHAI,有读JI,搞不清。


[ 本帖最后由 ddmaomi 于 2011-9-24 03: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10 + 10 听课听课
酸菜 + 2 + 2 我好喜欢。。。
zhangjp_jj + 2 + 2 来听课~^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9-23 12: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ddmaomi 的帖子

我推荐几本书,看看孩子喜欢不:
袁腾飞的 两宋风云;历史是个什么玩意 (中国史和世界史)
民国抗战;假如我是宋朝人 等等

孩子很喜欢两宋风云。但我个人不大喜欢历史什么玩意,写得有点肤浅,个人观点颇多。

不过说起来这些和文言文也不直接搭边啊,只是对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有个大概了解而已

同时也希望有高手推荐一下五六年级孩子慢慢起步学习文言文的方式方法
谢啦

[ 本帖最后由 Donald-shark 于 2011-9-23 12: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1-9-23 13:00:03 | 只看该作者
文言文背诵五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法)一、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析]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
  (法)二、抄读法。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析]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法)三、累进法。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即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法)四、三抓法。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
    [例]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法)五、照看译文背诵法。即由语体文反回文言文。
    [例]如要背诵欧阳修《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析]以上五法,对于背诵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个方法,固然可以采用,几个方法,综合运用,似乎更好一些。总之,采用何法,没有定规,一个是各人所喜爱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这是主观的一面,另一个则看客观的背诵效果了,采取的某法既快(背诵得快)又好(背诵准确),那么那个法就是一个最佳的方法。
  (节选自郗伯侯、冷怀青主编的《中学文言阅读翻译技法辞典》)


[ 本帖最后由 ddmaomi 于 2011-9-23 14: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1-9-23 20: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文言文

学习了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1-9-24 08:23:17 | 只看该作者
暑假心雨听了《史记》《二十四孝》因为历史故事已经接触好几年了,直接听古文很轻松,都能听懂。抠字眼的事情交给学校。自己在家多读就是了。心雨现在读宋词,基本三四遍就能背诵。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10 + 10 真好哇!
hlp525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1-9-26 08:5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athna 的帖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观止》不错,有注音缩编本(一本)和无注音完整版(上中下)两种。前者先秦部分有删减,估计剩下了一半,汉唐以后的散文基本没有大动。我们是按照注音本的选文去读无注音本,这样篇目较为精选,且利于掌握字词读音。
读完整版还有一个好处:背景介绍较为详细,便于孩子初步理解文章含义。

我们是把《古文观止》当做新概念课文来读,把王力的《古代汉语》当做课文、文字、语法详解来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真正的重头戏在初高中时进行,小学阶段只是一个起步。但这个起步非常重要,如果完全没有铺垫,中学学习会有些茫然,感觉没有根。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3 金币 +23 收起 理由
ddmaomi + 1 + 1 精品文章!
happy_99 + 10 + 10 谢谢你了。
hlp525 + 10 + 10 学习一下。
cicimum + 2 + 2 谢谢1122爸爸,多来指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1-9-26 11:5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WW-DM
偷来的春秋见于谢涛播讲的《说世界---春秋》(各中文网都有下载,谢老师博客也不错)。开头孩子还能听,听着听着就来问题了,少儿不宜语言频频出现,非红色片断争着上演。加上网上能下载的都是电台版,冥冥之音+广告,考验耐力和时间。

另女儿四年级,理解力LOW,对历史更是茫茫然。春秋人物多而乱,只好以MY理解按国家兴亡顺序讲给她。
“山外说禅,与道无关”。呵呵,把听来的故事当笑话讲,您也别太当真。呵呵

[ 本帖最后由 ddmaomi 于 2011-9-26 04: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9-26 12:31:05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感觉到压力。从大千小时候时不时地让他背古诗古文,我估计也对他影响不少。坚持得不是很好,但还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坚持。听了很多很多多历史故事,对他还是有帮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9-26 16:20:17 | 只看该作者
多看历史方面课外书很重要,知道了背景知识,就容易上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08 , Processed in 0.17453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