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学而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文言文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9-20 10:53: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是分离的,早期文言文的文字和日常交流的语言是两码事。所以,纯听的方式学文言文肯定是不可取的。

学文言文和学外语确实有些地方相类似。但中国文字的特点决定了不能跟拼音文字完全一样的学法。

看了前面的帖子,感觉很多问题都是考试方式带来的。当然,我们无法回避应试。

在应试的同时,如果想要真正学好文言文,真正理解文言文,字字对应的“翻译”是不可取的。就像学外语一样,如果我们不是为了当翻译,是不需要每一个单词都要说出中文意思的。文言文也一样,很多时候其实还没有确切的对应词。

理解第一,理解即可。

还有,上面有TX说到结构,很赞同。其实,结构是跟思维方式对应的。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的同时重视学习文言文的结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结构上学习,其实也能使我们学文言文不必字字对应。

一点个人感受。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学而妈妈 + 10 + 10 我很赞同,汉字与拼音语言不同,还是要 ...
happy_99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1:0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ty1122bb 于 2011-9-20 01:21 发表
《古代汉语》... 是一本可以引领整个中学时代学习的古文参考书。


1122版主果然一出手就是精品!感谢您的指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1:14: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疯语人生 于 2011-9-20 02:53 发表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是分离的,早期文言文的文字和日常交流的语言是两码事。所以,纯听的方式学文言文肯定是不可取的。

学文言文和学外语确实有些地方相类似。但中国文字的特点决定了不能跟拼音文字完全一样的 ...


我也发现这一问题了,学文言文一定要看过再听。文言的记忆是图像与声音结合起来的,那些方块字是帮助记忆的好工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bell_ks + 2 + 2 不会了。 我们听多了,再听新的文言文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9-20 11:3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疯语人生 的帖子

1)逐字的一对一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否有必要先放在那,但文言文中的字义还是要明辨的。可以不用现代汉语去套,但浅显古文的集注还是有必要的。古汉语发展了几千年字义的发生了很大的演变,要理解,要明辨,否则文章不能深刻领悟,考试也很难通过。
2)我们的纯听仅限于所谓四大名著及《东周列国志》之类的演义,通常是七分白话三分文言,在明清本来就是通俗小说,听得懂对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生并不是难事。对于听古文、古诗,我觉得对于增加语感还是有意义的,不能讲文言与古时(甚至当今)的口语交流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
3)文言结构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大量的阅读(至少不要比新概念课文还少),谈结构实在有点空中楼阁的味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9-20 11:32:37 | 只看该作者
1122爸爸说的结构,是指文章结构 ,疯语人生说的结构,是指句式结构。

  目前,我们在学着写作文,我会仔细研究文章的结构。而句式结构,暂且放下。等 中学后,老师再教。或者,几年坚持读下来,也许不过分追究句式结构,一样能自己读懂原文,也是可能的。(象不象英文中的初期不细细追究语法现象?)

[ 本帖最后由 bell_ks 于 2011-9-20 1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9-20 11:4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bell_ks 的帖子

多谢,我指的确实是文章结构。
另外,听古文,我们也确实曾经进行过一段时间,只是现在没有。孩子能够自主情愿听懂的,还是只限于半文半白的演义类小说。至于纯文言的纯听,我们当时应该是为朗读做铺垫,纯听古诗词也是这个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9-20 12:0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zty1122bb 的帖子

至于纯文言的纯听,我们当时应该是为朗读做铺垫,纯听古诗词也是这个目的

对!纯听古文,就是增强语感啊!

    我比较喜欢“白云出岫”老先生的朗读。我更佩服他的敬业!
    我曾经看过他的一段文字,大意是说:”**A"书,现在,还不完全能完全读懂,没法朗读,制作音频, 从前朗读过的“**B"书,过些年,理解能力多一些,还会重新录制音频。
   因为这段文字,我对古文的音频,是情有独钟的。理解了,朗读时,自然断句停顿不会错了。

    坛子里有”育灵童“国学音频,是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朗诵的,也是我喜欢的,他们的声音陪伴我的少年啊。
   我们起初是听”育灵童“的音频。先听,再读,再学习。一篇一篇过。
  有一天,孩子早上听了,晚上再看文章 ,问我,是不是读错了,这里停顿错了!我跟孩子一起研究,是真的停顿错了。
   由此,我知道,音频对于学习,原本就是一次对文章的解读与注释。同时,我也知道,这样的积累,对孩子的古文的语感增强是飞快的。
  
   初中了,时间有限,大量的时间听与读,或许不现实。 快速的办法,就是跟着老师走,对字词先释义,分析句式结构,增强理解力。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精品文章。说到古诗文朗读,您去试试吟 ...
zhangjp_jj + 2 + 2 我们家不喜欢白云出岫的声音,不肯听。 ...
happy_99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9-20 12:35:2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孩子的国学老师在讲《桃花源记》,我把周正和雅坤等人朗读的音频找出来听。孩子听完说还是喜欢周正的,后面有配乐,读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时,音乐中有汩汩的淌水声,读到“阡陌交通……其中往来种作……”的时候,音乐变得很欢快,有点中国乐曲《庆丰收》的味道,加上朗读者略带讲故事的语气,使得古文变的多么可亲,而且回味无穷!
儿子说:去年我在家自己读的时候,还不理解什么“欲穷其林”,以为是什么麒麟,今年再读,觉得都懂啦,太简单啦。
我们从去年3月开始接触古文,学习过《古文观止》中的十几篇,《笠翁对韵》(快学完)、《孙子兵法》(部分)、《史记》(节选的一部分),纯读的有《论语》、《老子》、《孟子》(正在进行)。其间有听音频、也有讲解。不可否认,讲解对孩子的理解有好处。同时像前面有朋友提到的,如果纯听我们也感觉确实不如读加听来得更锻炼语感。但是对于深奥一点的经典,我会让孩子多重复,目标是熟读到背诵(取决于时间了,有多少时间办多少事吧)。

周正的音频《中国文学标准朗读——古文篇》http://www.verycd.com/files/a49b ... 5845d1b887181595030,是个合集里面有很多老艺术家的朗读,应该都很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小润妈 于 2011-9-20 12: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绝句 + 1 + 1 谢谢你了
紫色菩提 + 2 + 2 谢谢你了
zhangjp_jj + 2 + 2 谢谢你了
happy_99 + 10 + 10 谢谢你了
xly2004 + 2 + 2 谢谢!很感兴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9-20 12:38:52 | 只看该作者
以前阳阳在读《古文观止》时说古文比现代文动听、有韵律,读起来也比现代文流畅。可进入初中,老师要求文言文逐字逐句翻译,阳阳就有点烦了,尤其是碰到上面enshoken 说的扣分问题,见文言文皱起了眉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9-20 12:42:18 | 只看该作者
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学校学习文言文是这么对我说的:文言文不要紧,买一本《文言文助读》就好,再配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典》。文言文上课听好,吸收好,就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53 , Processed in 0.080786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