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两岁笑笑听经识字的实践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2:22:2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我带笑笑去两岸早教试听,去晚了,就在大厅里玩,我和一个老师聊,笑笑和另一个老师玩。玩了一会儿那个老师给笑笑拿了一小包饼干(两片装的),笑笑打开,拿出一片,从沙发上滑下来,跑过来给我,说:“妈妈吃”。
    在家里也经常这样,就是一片的话,她也会先给妈妈吃一口,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在外面,再经别人一夸,分外欣慰似的

    人生在世,做人为本;做人,孝悌为本;立身的根本有了,其他什么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早期教育的根本,我们算是做的比较可以了;至于识多少字背多少诗认多少数之类,不过小节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让雪花飞 + 1 + 1 我很赞同。
果行育德 + 10 + 10 昨天我们听课正谈到孝的重要性呢,孝,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6:02:06 | 只看该作者
    中午笑笑从书柜里把这一个多月打印的书都拖出来,自己在那儿翻翻拣拣的读。我心一动,想看看她以前读的可还记得,就按顺序给她排好,两个人坐在桌子前,我只管翻页,笑笑自己指自己读。笑笑非常高兴我陪她。

    唐诗儿歌四本共25首诗20首儿歌,除了有四五首提醒了下标题之外,笑笑全部读了下来!《千字文》八本80页640字,我看着表,读了12分钟,甚至一点都没用提醒!有些以前的的时候她并没有自己背出来过,这次她仍是不用提醒都读出来!
    故事和绘本还没有读,不过内容相对比较长,以前她很少自己读的,不知怎么样。


    小孩子真是“模块记忆”呢,而且是整句整句甚至是整篇整篇的记吗?像有些诗里面,我确定她能认识的字不多,而且标题里的字她都不认识,可她也是一点都不犹豫地读出来,标题、作者、诗句,行云流水一般流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10-13 07:15:3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留爪,慢慢看。我家女宝也两岁,听读阶段。布丁妈 的博客我也是经常看,经常翻。所以看到你在帖子里提到她好亲切。有机会多交流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欢迎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0:20:11 | 只看该作者
10.13号---10.16号
    听妈妈读:无
    听音频:《诗经》“召南12-25”、《孙子兵法》5-8 : 若干遍

    笑笑指读:《千字文》81-100页   (每页8个字)
    亲子阅读: 无

    看小说,音频常放。笑笑对《千字文》的兴趣不减,每天都读好些遍。开始要我给她读,两天之后就可以自己读。
    指读识字的效果慢慢显出来,现在认识超过300字了。(第一个月认识50个,第二个月250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08:45:25 | 只看该作者
    前天笑笑从书柜里翻出一本《弟子规》,是以前打印来想让我外甥读的,72号字,一页上48个字,看着密密麻麻的全是字一样。笑笑吵着让我给她读。把“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读了三遍(分两次,半年前读过的,她基本已经忘光),发现笑笑对字的感觉确实已经出来了,认得的字自不必说,会自己读出来;不认识的字我读时,也看的很认真。

    认字不担心了,却又开始担心识字之后她对图形不敏感,又担心汉语汉字的强势地位建立后英语学习会受影响。(做妈妈的咋总那么患得患失呢?)

    昨晚拿出绘本《逃家小兔》,笑笑看着封面封底和评论页的大字指着就读。我讲正文故事的时候,倒是听的很认真,也有互动,也看图画。只是对这种经典绘本我真是不知怎样讲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9:02:58 | 只看该作者
    亲近国学应从“蒙学”开始,这个念头是去年接触了吟诵才开始有的。以前对《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之类的蒙学书籍不屑一顾,总觉得有点小儿科,而现在我对它们开始有了重新的认识,千万不能小瞧这些教材呀,古人也是很懂教育的,他们也知道儿童需要启蒙,不是一上来就非要接触“最高深、最精华”的东西,更没有主张简单的歌谣不用学、以后自然就会。。。。云云。儿童先开    蒙是有道理的。
     
   国学最初级的教材应该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几样教材,它们是作为识字教材来用的,教孩子识字儿,这三种教材都是韵文,吟起来琅琅上口,我记得老师示范《三字经》吟诵时,是拍着手吟的,坐在下面的我们这些大人也跟着拍手,一边拍一边吟,非常欢乐,孩子们要是吟起来应该是更有趣吧。这几样书读下来孩子就该认得上千字了,接下来该学什么呢?直接上诸子散文么?非也,下一步该讲故事,学成语,长见识了。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蒙求》、《增广贤文》就相当于讲故事的百科全书,从这几本书里你可以找到古代很多典籍的痕迹。这几本书虽然是百科全书,但体裁仍然是韵文,仍然起着儿歌的作用,当然,你只有吟诵它们才会找到歌谣的感觉,所以,同学们,要吟诵啊。俗语说,读了幼学走天下,读了增广会说话,你既然能走天下也会说话了,这个时候是不是考虑接触一些诸子散文了呢?仍然是非也,因为还要学声韵知识,不懂平上去入,你将来不会吟诗做赋,当然也读不好四书五经,因为四书五经也需要用读书调来吟的,否则,你连句读都搞不懂。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就是最好的声韵教材,这两部书包含了所有的平水韵,而且包含了大量的名句、典故,除了让你体会到声韵之美,还继续给你讲故事。

   有了以上这些蒙学教材的铺垫,童鞋们,你才可以考虑读你们认为最神圣的经典“四书五经”。

                                                                                                      转自    小羽妈114 “亲近国学从“蒙学”开始”

     除了《增广贤文》非常不喜欢,感觉糟粕很多,读着也不舒服外,其他基本同意。
    还有加上个《弟子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9:15:05 | 只看该作者
    《三字经》云: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这些话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很少有人照着做。我们古代的教育,是先学音韵文字训诂(即小学)的,然后才能读经的。小学不修,如何读经?

    我们古代的教育,是先用诗歌和故事告诉孩子世界的真相,然后才进行修身教育的,是诗教、礼教、乐教并行的。我们古代的教育,是从不隔绝亲情的。……
    讲故事也很重要,儿童最喜欢的就是韵律和故事。古代的私塾老师不讲故事吗?怎么可能呢?讲的故事不同而已。西方人讲的是神话和童话,中国人讲的是历史故事。
                                                                                                摘自徐健顺《国学教育的困惑》
    这两段话值得我们思考


    我看读经之前先识字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过没必要非得分的那么清,非得认得几千字再读。或者小孩子有几百字的识字量,就可以引导着读蒙学了。等三百千之类的识字蒙学教材读完(同时要辅以一定量的童书,一是不会太枯燥,二则对识字也是一个复习作用),识字量应该也差不多了。
    然后可以按上文的顺序读其他的蒙学材料。然后,或者同时,可以看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决定开始读儒释道经典。


    从笑笑的兴趣来看,小小孩对韵律美的东西接受得会比较快。比如我从小给她放《论语》,后来自己给她背,她一直没有反馈。反而是偶尔读的几首诗歌,很快背出来。还有《三字经》《千字文》,也经常自己嘟囔(其实这些给她读的并不算多,和《论语》等比起来)。所以我们最近这方面就加强了。毕竟孩子喜欢为大嘛!当然其他的还听着音频。

    故事……就不说了。哪个孩子不爱听故事呢?古代典籍里面,能挖出来的故事绝不在少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9:27:46 | 只看该作者
上周读书(10.17号---10.23号)
    听妈妈读:《论语》第18、20篇 :30遍
    听音频:《诗经》“召南12-25”、《孙子兵法》5-8 : 若干遍   


    笑笑指读:《千字文》101-125页   (每页8个字)
    亲子阅读: 《嘟嘟熊的故事》一本 、 《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


    《千字文》全部读完了。用时整八周,笑笑全文能背,全文能指读。也有很大一部分字是通过指读千字文认得的。

    打印出《三字经》,竖排三字四行,每页12个字,是140号字。十几页装订成一本。刚打印出来笑笑读的特带劲,只是前面四分之一的内容笑笑背的滚瓜烂熟,所以就不肯规规矩矩地指着字读,总是非常快地“滑”过去,一本一会儿就读完,自己非常高兴地叫:“全部读完啦!再读一遍吧!”然后又从头滑读,乐此不疲。

    试着重新给她读绘本,笑笑倒是满有兴趣,总是听的笑眯眯的,但是自己对图画不大看的样子,问她看到什么,总是说“不认识”。——想起那位早教中心的老师说的,早识字多么多么的影响想象力,我是深不以为然。可是笑笑的想象力确实有些弱的样子,也许不一定是识字的原因,也不一定是读经的原因。可是怎么有针对性地提高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让雪花飞 + 1 + 1 我觉得想要提高小孩的想象力应该都给她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9:35:14 | 只看该作者
这周笑笑识字倒是进入高原期,似乎明确认识的字没有多几个,当然可能积累的“眼熟但拿出来不认识”的这种比较多,见的次数多了什么时候就再次爆发吧!

    家里正宗的绘本没有几本,还是要买些。还有经典的画册,也得搜搜,看看别人的推荐,慢慢买来。
   
    卓越上订的《机灵狗故事乐园ABC级》到了。还没来得及翻。过两天回老家,可能至少要十天半月的。闲暇无事,带回去的书肯定不会太多,倒可以加强识字。如果识字量能达到500,回来就正式开始英语(亲子阅读20分钟+听看碟片40分钟,前辈笑妈的法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1-10-24 12:0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子云008 于 2011-10-24 09:27 发表
想起那位早教中心的老师说的,早识字多么多么的影响想象力,我是深不以为然。可是笑笑的想象力确实有些弱的样子,也许不一定是识字的原因,也不一定是读经的原因。可是怎么有针对性地提高呢?


你提到的那位早教是不是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呀,西文是拼音文字,字和义是分开的,所以他们不建议早识字,他们认为过早启发理解力会抑制想象力。而他们可能忘记了,中文是象形文字,本来就由绘画而来,不存在影响想象力的问题。我闺女识字早,也没见她想象力受什么不良影响。提高想象力我觉得像新叶家的绘画工作做得非常好,另外就是听西乐,古琴这类中乐平和心境比较好,激发想象力还是西乐强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4 , Processed in 0.07742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