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两岁笑笑听经识字的实践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5:55:11 | 只看该作者
笑听《论语》

2011.7.3号   “想读《论语》
    在楼道里玩时,周围有好几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我和笑笑读《三字经》,笑笑可以接好大一段,别人自然夸两句,我说:“她这么大的孩子三字经只要教都会说的。可是《论语》我们从出生起读了那么多遍,不知她可会一句呢。”笑笑正在上上下下的爬台阶,闻言扭过身说:“会!”我乐:“那咱读论语吧,跟妈妈读,‘学而时习之——”笑笑嘟囔:“不亦说乎。”我没听清,听着不像“学而时习之”的音,问:“什么?“笑笑大声说:“不亦说乎!”我惊喜:“有朋自远方来——”笑笑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笑笑:“不亦君子乎!”
    哎呀呀,真正的意料之外的惊喜。

    昨晚一家三口骑车兜风,又背三字经。笑笑忽然说:“想读论语。“我说:“想读论语?还想读什么?”笑:“想读易经。”
    六月份论语易经都读得很少了,笑笑终于表达出正面的意愿来。不枉我以往大半年读烂了嘴皮子啊。


2011.7.24号   “为政第二”输出三句
       笑笑每每在我没信心把《论语》给她读下去的时候,给我一剂强心针
     上次是突然冒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后除了这一段越来越熟之外其他章再不见开口。这两天看了一些博客,想停掉《论语》读《诗经》(反正《论语》已经听过100遍了),至少孩子能够即时输出,而且也喜欢那朗朗上口的节奏。想着读完“为政第二”50遍就换吧。

    今天下午读了5遍“为政第二”,读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笑笑突然接了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后一直嬉笑着重复。
    再读到后面呢,她又接了一句“大车无倪,小车无軏”,还学她爸爸“唔哩唔哩唔哩”个不停。

    看笑笑最先学会的这三句,是不是可以引起一点好的联想呢
    讲为学的两句,讲为人的一句,都是我素来很喜欢的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2011.8.18号     《论语》一个月,笑笑的接受程度
    重读《论语》四个星期,第1—第6篇都读完50遍,今天开始述而第七
    学而第一读50遍之后笑笑只会了一章,为政第二有三四章能够接龙,八佾第三居然有七八章,当然她是什么时候高兴了就接个一句两句,很多次之后判断出某章她会接的
    里仁第四笑笑会接龙的很多,应该超过三分之一,当然都不是全章都接,只是其中短一点的句子接个几句而已。而且我大多都是一口气读全篇,从不重复一章读个十几几十遍的,以她的年龄来讲,这样能够记得这么多已经是我意料之外的惊喜。
    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里面都有些长段落,我仍是一口气背全篇。这两篇笑笑输出的少。
    述而第七是我读着最有感觉的篇章,里面有好些句子都是非常喜欢的。且慢慢品来


    这次分章重读全是给笑笑读的,一般在她比较高兴的时候,或者一章读个5遍往下进行,或者一口气读全篇读个两三遍。我观察笑笑就是只听,注意力最多也就十来分钟吧,还不是很集中那种,同时还玩着别的,只是你读的她熟悉的地方她会出声接龙。及时换《三字经》或者读首诗,她还会多认真听会儿。从这个角度说,赖老师的137累积法对注意力时间短的小小孩子还是比较适用的。

2011.8.20日  笑笑21个月16天      随意,不捂着耳朵就好
     回笑姥姥家几天,刚回来
    《论语》述而第七50遍读完了。基本读到二三十遍之后我就有意识的放慢语速,或者偶尔停顿,以便笑笑接龙。她或者接,或者不接,也不强求;某些章节语句能接,某些自始至终不理,也不管她——很随意,不捂着耳朵,不跑掉就好。到最后总能有三分之一的章节能接出来,当然只是部分语句。因为这轮的目地不在于让笑背,所以哪些章节能接龙都没有标注。


    《道德经》1-10章的50遍读完,11-20章读了25遍。笑笑的输出程度明显比《论语》要好。

    没有读其他的书。复习了不少以前读过的唐诗。有一些不经意间笑笑已经能全诗背诵了,总有十几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9-19 16:37:29 | 只看该作者
学而妈妈推荐来学习的,写得真好,方法也很好,效果也佳

我觉得您家的笑笑跟我以往一个邻居家闺女很像,
我一直认为这种孩子她对于新鲜的知识特别渴望

那孩子两岁左右,和父母下楼玩时,家长总是带着一块粉笔
在地上画上方块,写了很多日月大小山水类字,孩子也能认识
这个方法我们也学习了一下,只是后来坚持得不太好
而且人家在家里也是对屋里张贴的各类教拼音和算术、文字的挂图很感兴趣
主动追着家长问个明白

太羡慕能有这样的宝宝,当然妈妈的方法和坚持也很关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7:0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勤劳小蜜蜂 于 2011-9-19 16:37 发表
学而妈妈推荐来学习的,写得真好,方法也很好,效果也佳

我觉得您家的笑笑跟我以往一个邻居家闺女很像,
我一直认为这种孩子她对于新鲜的知识特别渴望

那孩子两岁左右,和父母下楼玩时,家长总是带着一块 ...


     谢谢各位版主的捧场,做得不够,深感惭愧

    笑笑不是对图形很敏感的孩子。我们亲子阅读半年多,她也就最近一个月才表现出对文字的兴趣而已,而我就顺势在这方面多用了点心。
    她对数学倒是有些兴趣和天分的。只是我不知该怎么去学习,也就平时在生活中引导些概念。希望有经验的妈妈指教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7:54:58 | 只看该作者
    从新浪博客里链接到鼠版的一篇帖子,“向应试教育低头”,正是我最近感兴趣有的话题(前些时小学开学,我们学区对应那个所谓的重点学校,又扩了两个班,从去年的9个班扩成11个班,而且每个班还是八九十个学生——很是苦闷,光这个拥挤的样子,再好的学校班级我心里也肯定不来,不会让笑笑上。但我们普通家庭,没钱没势,到时候能怎么办呢?)
    不上体制内学校到底可不可行、如果非上的话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我最近对这两方面比较关注。


    小小小鲸鱼 的话:“你是因为根本不了解小学后的教育,那并不是启蒙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时间和精力!你是否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应试上面。    现在的孩子都在学前教育,都识数和识字,成绩好坏不是谁聪明的问题了,而是谁愿意在功课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也许功课的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但是功课的成绩却附带了很多的价值。”
    心有戚戚。
         

    跑题了。
    倒是看到僵硬版主的一句回复,和主题关系不大,却应了我上篇帖子之问。
    “有人问我,孩子数学怎么才能学好,我回答:数数,扳手指,数楼梯,数豆子,等等。 数数是算术的基础,算术是数学的基础.”

    这正是我和笑笑平时常做的。可是数学真这么简单么?(想想自己的学习经历,好像也差不多。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基本小学几年也就练这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9-19 20: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子云008 的帖子

同意这楼加精的,有木有!!!

鲸鱼前几天还看见她冒泡了呢,你别急,过几天大家帮忙喊她出来:鲸鱼,有人找~~~~

僵硬家的洋洋,儿教数学牛娃,明儿我替你敲锣,他会来这里指导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学而妈妈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9-20 04:24:48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加精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9-20 05:55:04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里小贝妈妈在带小贝读论语之前也是有很长时间带孩子读唐诗,读启蒙读物。后期和levy差不多时间读论语,但他家比levy读的好很多很多。为了不让孩子读的痛苦,前期的铺垫还是需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V3V + 2 + 2 看来我上半年停下论语,调转船头是对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8:18:10 | 只看该作者
早上起来,发现加精了,这可是我在论坛的第一个精华呢,用一句那位谁的话:“我心里非常地激动”,哈哈
    谢谢果行版主,谢谢Xieno管理员,谢谢各位来此捧场的坛友们
    好似有了份责任似的,以后尽量把育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思考写出来,不像以前那么随意……

    不多说了,要带孩子出去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9-20 08:58:2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顶起来,要好好学习一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7:30:0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学习,前天看到一个帖子,在教育在线
    “在农历的天空下——“新教育儿童课程”之“晨诵项目”之“四五年级古典诗词课程”

    由于时间问题只看了短短几篇,感觉这个思路很不错滴
    好像已经出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V3V + 2 + 2 书名是什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06 , Processed in 0.09416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