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两岁笑笑听经识字的实践

[复制链接]
30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20:17:30 | 只看该作者
对读经重新有了兴趣
    上周末参加的那个读经班讲座,当时没有多少收获,结束时送了一本《弟子规》,倒重新勾起笑笑对经典的兴趣,在基本停滞(她自己主动要求读)半年之后。

    这个星期,隔三差五的笑笑就拿着那本《弟子规》,要我读给她听。还总是要帮我指着字,很专注,基本我读哪个字她指到哪个字的。一次性少的可以指半本,多的读完。


    这样读了几遍——“谨而信”之前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遍,后面的两遍。今天再读时,前面的很多部分笑笑会主动读了!
    我顺势提议:“这一页妈妈先读,笑笑后读。”
    笑笑答应:“好。”
    她指着我读完一页之后(四行八句),她又指着字自己读了一遍。翻过去一页,她要求:“这一页小宝先读,妈妈后读。”于是她就先读。发现她可能是部分背部分读的,因为有些句子,里面有的字她应该不认识,她也能读对,应该是顺过去了;有的句子就不行,不会的字她会顿一下问我。
    这样你一遍我一遍读完前四章(到“信”),她说:“小宝光听,妈妈自己读。小宝给妈妈指字。”于是就这样她指字、我读、她看和听,读完全文。


    还有前几天她从哪个箱底翻出一本《老子》,是我元旦前后打印的那批大字的,好像是72号字,总共8本吧好像,一本10来页,700个字左右。她翻出的是58章—71章的部分。
    这几天看见就让我给她读,也是自己主动帮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还总是要求:“again!again!”每章至少要求读2遍,今天最多的一章要求读“7遍”,还一遍一遍给我数着。
    到最后我装着太累了,说:“妈妈都读了6遍了,太累了,剩下的一遍小宝读。”她也就自己指着读了一遍。基本顺下来了。


    说到这儿,最近在路上走或在床上哄她睡觉时,她老是要我唱英语歌给她听,唱《洪恩幼儿英语》里的。有的歌我不会唱,或者不熟唱得不对,她就要求我“回家看着书,多读几遍就记住啦!”读书的时候,她就真的要求我“妈妈再读一遍!读三遍!”
    昨晚唱一首英语歌时,她要我唱了两遍,然后说:“妈妈唱了两遍,小宝要唱三遍!”
    唱了一遍之后,她说:“小宝唱了一遍啦,还剩两遍!”
    又唱了一遍,她说:“小宝唱了两遍啦,还剩1遍啦!”
    又唱了一遍,说:“唱了3遍啦!”
    我说:“妈妈唱了2遍,小宝唱了3遍,我们俩一共唱了几遍呢?”
    笑笑顿了一顿,说:“一共5遍!”——直接说出的哦,可没有用手指头数。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不是自动进位加减法吗?
    今天她要求我读好几遍《老子》的时候,我每读一遍就有意的引导她说数,发现5以内的都可以顺口说出来。那个“7遍”的,就不行,还问我:“咦,剩几遍啦?”


    前些天看“推妈”的报道,和笑笑聊了一下,说了些那个孩子妈妈的做法。小宝就嘻嘻地笑着:“妈妈不是推妈,小宝是推妈!小宝推着妈妈!要妈妈给小宝读书!要妈妈复习复习!”
    可不是嘛,我们家这些称得上“学习”的活动,基本是我费些心,给她创设一个环境,自己经常性地做,引起她的兴趣之后,妈就懒散下来,剩下的就是笑笑推着妈妈往前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紫竹林 + 1 + 1 又捡起来了,真好。
小小小1008 + 2 + 2 笑笑的进步真不小呀!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发表于 2012-7-27 22:25:5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经楼一直没断过,我是打了笑笑二个字就进了你家楼了。你宝宝生日 2009-11-04,我家是09年2月28日的,大了半岁多,可差距就大了去了,三字经这二年都陆续有读,诗就很少,也是这几个月我才注重对孩子的指读陪读方面,新增许多绘本什么的,慢慢的向你家笑宝学习吧

你们一路走来的经验有许多值得我借鉴的,最值得我学习的是笑妈你对孩子的毅力和恒心,有你的坚持,才有了孩子的今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欢迎一起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54:37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一怀孕的时候,我丈夫就对我说,你要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了,这样你才能有资格教育你的孩子,给他们做个榜样。我也真的因此更用心学习,我在日本学习了传统的书法、绘画和日本传统乐器三弦,自学了古钢琴(harpsichord),我还继续学习古汉语,阅读唐诗。学习得越多,了解得越深,越感到自己修养不足。”

两年前第一次看到这篇文字时,最受触动的就是这段话。要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了,这样你才能有资格教育你的孩子,给他们做个榜样。真是如此啊!

[/hide][/hide]http://bbs.etjy.com/thread-99766-1-1.html

去年(2006年)曾经在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短暂帖岀过我先生和他姐姐在70年代初的一段在家自学经历。当时考虑对各位朋友的参考价值有限,故一段时间后删去。这一年中又陆陆续续了解到更多他在家自学的情景,感觉虽然这已经三十几年前的故事,或许对一些朋友还是有些许意义,所以增补后在此刊出。

春永(他父母给他起的日文名字),一位出生在日本,成长在欧洲的美国人,现在德国大学任梵文教授。七十年代初,从5岁至10岁在家学习。他认为这段教育经历不仅打造了他的学业基础,更奠定了他的人生与治学态度。他乐于在此和大家分享当年的那段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5:25:1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辜鸿铭是怎么学习并精通九门外语的 ”   摘自《辜鸿铭传》

    嘻,光说反复背,我就奇了怪了,你家孩子有辜鸿铭的天赋吗?有背熟之后给他精讲的良师吗?
    缺了前者,是痛苦大上一百倍;
    缺了后者,是痛苦地背会了,换来的结果不过是忘掉。

    我可以赞同幼儿读中文经典,因为毕竟是母语,孩子口语和文字都已经掌握,而且我可以找相关的故事讲、找相关的视频看、时代背景和文化典故也可以讲给孩子听,还可以随时在生活中给她演练这些经典里的涵义。就算父母一点也不懂的家庭,小学高年级以后学校也会有诗歌和古文的学习,孩子总会领悟一点。
    可是英文读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发表于 2012-8-3 18:26:1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谁也不知道孩子的天赋是多少呢,这是奥秘,尽其心去培养就好了,比如天赋好的孩子多读多背些,天赋差一点的少读少背一点,也挺好的,也是尽了彼此的力了,不辜负这个生命就好了。这个在做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体会,不然,谁能断言一个孩子的天赋呢?
至于痛不痛苦,取决的因素太多了,不爱读书,夜夜笙歌的人当然觉得窝在家里读书的人真是痛苦呢,是吧!
关于精讲的良师,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孩子没读没背,即使遇到良师,也没法教他吧。如果孩子读了背了,谁又能断言在他的生命中不会出现良师呢,很多缘份也是个人吸引过来的。再说一些英文经典,如果不是太深奥的诗歌,其实我们也是可以对照译文读明白的,只是也要读熟,花点时间去看看,能给孩子逐句逐字地翻译也算是个粗讲了吧,一些文法和深层的东西,他可以自己再找书看,去深入研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么。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让雪花飞 + 2 + 2 "也是尽了彼此的力了,不辜负这个生命 ...
紫竹林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9:05:08 | 只看该作者
我所理解的,《弟子规》不应该是对小孩的要求,而应该是大人做,大人的一举一动给小孩看和听,他慢慢也就照着做了。这就叫熏陶,这就叫家教。
    其实不止弟子规,其他经典也是一样的。
    我一直推崇经典,但比不太赞成把孩子送读经班,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5 linlin124 的帖子

或许是,这个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从您的日记里面可以看出,您家是比较有家学渊源的。

    而我家,祖辈都是地道的农民,笑爷爷家里至今没有一本书(包括她爸和姑姑当初,除了课本之外没读过一本课外书的),笑爸爸连一首《鹅鹅鹅》都逼着也不肯读的。
    我自己能力有限,中文经典或许还有些心得,英文经典是绝没有能力给她哪怕是最简单地翻译的。而且我家确实缺少西方文化的东西。  

    障碍就障碍吧,谁让她托生在我家呢?想要“学贯中西”,如果她十几岁以后有这个兴趣,不管怎样我当然会帮忙,会尽量给她提供些条件。至于现在,没有。

    就像在我家庭现有条件下,我绝不会费尽心思引导她学钢琴一样。哪怕身边所有的孩子都学,那也是别人的事。
    除非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nlin124 + 2 + 2 见笑了,其实父母都是工人,只是他们确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9: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5 linlin124 的帖子

再说,我对莎翁真的不太感冒,虽然学外国文学课的时候也看过不少他的中译本。

    有那个精力,我宁可给孩子听《西厢记》《桃花扇》,那文字才真叫醉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让雪花飞 + 2 + 2 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要读"莎士比亚"的作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发表于 2012-8-4 10:5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4 子云008 的帖子

同意。
我觉得光背,不解释不使用,是有弊病的。
当时的痛苦不说,以后巧遇名师也是小概率事件。最大可能就是忘记。仅仅以后偶然在哪里看到听到几句,有点似曾相识而已,谈不上培养君子大师。

我带孩子诵读都是解释,自己解释不了就读书上现成的解释,最好是能够举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发表于 2012-8-4 11:0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0 子云008 的帖子

我们家刘天就属于“亲子阅读的孩子并不能同时认得字”
我用Mp3听故事的方式弥补独立阅读。

至于说早认字影响想象力,个人也不认同。没有足够的案例或数据支持。
刘天有个同学早过了识字关,每天上学遇到就一起瞎吹牛,不见得谁更弱。
而刘天和我吹牛时,我总是有意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吹,以期能够有逻辑地拓宽他的想象力。

至于看图说话的表达能力,也是训练下就行。与想象力关系不大。

[ 本帖最后由 locked 于 2012-8-4 11: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欢迎大孩子妈妈参与发帖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13 , Processed in 0.09298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