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典润我心之妈妈篇(欢迎各位同道加入)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午读《孟子》梁惠王上下,两篇用时20分钟。这是在半年前已读过40遍,很多章节都很背诵的情况下。真不知齐妈还有馨儿妈是怎么做到1小时全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2:17:52 | 只看该作者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最有感觉的便是这句。

    与常见解释的什么“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什么的不同,我看到这句,想到的便是一个老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带着大大小小的一群学生,游春、讲学、歌咏、问答,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只是自己读时的感觉,可能意思一点也不对呢)。
    少年时代读这篇,这是我当时的理想呢!以为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像古时讲学的这种方式,也不枉过这一辈子。
    忽忽十年过去。可知所走的道路与当初的理想偏离了多少!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9-20 22: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2:32:59 | 只看该作者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周日雨停了半日,我们一家三口去逛商场,因中秋节老公收到一张小小的购物卡,就去了我们极少去的那家商场,想看看衣服。逛了两小时,每家店几乎都是看着衣服还可以,一看价格就落荒而逃。咬着牙把女装的五层楼跑了个遍,我心里一直翻腾着论语里的这段话。

    不由得感叹:还是孔子对弟子的要求高啊!“穿着破旧的棉袍,与身穿孤裘皮袍的人一起站立,而不感到羞耻”,光这已经非常之不容易了;“不嫉妒也不贪婪”,可称得上“无欲则刚”了,还不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2:39:07 | 只看该作者
论语里有关扫洒,应对,进退的最集中的便在“乡党第十”里吧。可是我读着真是不感冒。而自己在应对进退方面也非常缺乏,人际交往中很多时候都不知该怎么做。

    应该看听语妈妈写的,说别人说听语“一看就是大宅门里出来的姑娘”。当时我就想,我家笑笑在妈妈的影响下,是不是一看就是个小土包出身呢?
    怪道人家说培养一个贵族要靠三代人的努力。看来我家笑是没希望做“淑女”了。当然暴发户嘴脸也不大可能。或者长大可以做个“知性女子”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知性女子也是很难得的哟,如笑笑能培养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2:43:58 | 只看该作者
孟子 梁惠王上下卷  今天又试着快读了几次。第一次20分钟,第二次第三次18分钟。
    记得最开始读的时候很生的情况下一卷也在20分钟之,稍微读几遍就可以15分钟读完一卷。
    看来速度这块我是快不上也慢不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子云的自我修炼坚持的很好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07:04:58 | 只看该作者
早起读《孟子》。像这样雄辩滔滔的文章,快读的感觉相当不错呢。四海版的,读260页,正好全文的量,用时80分钟。算是我读经以来速度的极限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2:10:14 | 只看该作者
每天只问小孩四句话---改变孩子一生(转)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学习了,很好的四句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07:26:02 | 只看该作者
早5点起床读书,现读完《孟子》14卷(遍),且已做好饭、炒好菜。在一家人起床之前把自己该读的经典读完,把该做的事做好,感觉真好!而且早睡早起,能给孩子养成个好习惯呢!
    今天读《孟子》,用时110分钟。且读的过程中总想着“几遍了?还差多少?”,有点赶的感觉,对文意的关注似也比不上昨天。看来读书还是随心所欲,不给自己下什么任务,顺其自然地读比较好。

    今年,曾早起读过《易经》,读了不到一周吧?当然和是第一轮读,佶屈聱牙的读不通顺,心容易不耐烦有关;也曾6点左右起床读《新概念英语》,坚持了不到一个月,也再次懈怠了。
    孟子气势磅礴,早上读着感觉确实更好些。

    明天就是周末了。本周前三天在6点左右起床,昨天今天都在5点之前起。看能坚持多少天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起这早。。。。那晚上几点睡呀
学而妈妈 + 10 + 10 5点起床读书,真是勤快妈妈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19:26:08 | 只看该作者
九月份妈妈读经(9.1号--9.30号):
        《论语》2遍 (总共122遍) ; 第10-11篇50遍
        《道德经》第31章—第81章 :50遍      (总数180遍)
        《孟子》1-5卷   : 20遍   

        《易经》 : 0  (总40遍)
        《中庸》 : 0 (总130遍)
        〈大学〉 : 0 (总130遍)

其他书:夹杂看了些《论语别裁》(未完)、《曾国藩家书)(四分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真好哦,读这么多
新叶 + 10 + 10 妈妈真是很大量啊!!每天早上大概读多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09:40:27 | 只看该作者
    国庆节哪儿也没去。笑爸每天去学车,我们的生活和以前没什么区别,只是做妈妈的懈怠了。
    前四天每天都是八点多才起,自己的读书自然去掉了,好像就读了没几篇《孟子》(给笑笑背的《论语》《老子》倒是没有减量);昨天和今天倒是快七点起来,读了一个小时书,还是《孟子》。


    昨天MP3音频换新的时候,我顺手点了《孙子兵法》听了几篇,不想迷上了——你说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么就能总结出这么精辟的军事理论呢?还有白云出岫老师,朗读的也很到位。

    这两年颇读了一些架空历史的网文,以我的理解,算是探讨历史的另一种走向吧,当然,很多网文YY的成分很多,不过,还是有几部好文的。其中以阿越的《新宋》为佼佼者,还有几部重生三国的,也比较喜欢。这一听《孙子兵法》,才知道,写历史的作者,很需要对《孙子兵法》有所研究啊!

    还有,感觉学习《孙子》和《老子》结合起来,会比较有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我跟笑爸一样,我国庆也是天天在学车哦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4 , Processed in 0.167920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