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不颜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屁孩谨添的成长足迹(2010年1月13日生)

[复制链接]
521#
发表于 2012-5-15 07:23: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颜草 于 2012-5-13 10:04 发表

但是心里一直在想,如果不打谨添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来纸上谈兵说几句哦,呵呵,有些事情让孩子承担事情的直接后果

1. 拖拉不肯吃饭,那么给他个时间,比如修飞机需要多长时间,讲好10分钟的话,继续拖,那么取消吃饭

2.有一天谨添玩玩具,突然把东西很用力地砸向地板

可以做个沙袋,在墙上画个圈,和他一起砸着玩,让他体会用力扔的感觉

3. 让孩子捡东西的时候,不用命令孩子,让孩子必须去捡,否则就打,

这我是有感受的,你可以自己拿一张纸,让谨添拿一张纸,带着他一起擦,一边擦一边说:你看,我擦成什么形状了,是不是像个小动物啊

偶尔一次不配合也不要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重要的是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做,而不是让孩子屈服在被打的威慑力之下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花园 于 2012-5-15 07: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08:34:05 | 只看该作者
唉,谢谢花园,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谨添吃饭之前一直很好,可是在家里我不是主导,我爸的意思就是不能让他自己吃,每次一说就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我只能眼看着谨添养成的好习惯在父母那里再次被扭曲,有时让我心疼地想带着谨添走开。

家里现在老人护孩子的现象很严重,有时我稍稍严厉地责备谨添,家里人就当着谨添的面斥责我。比如吃饭,我说让谨添自己吃,我妈就当着谨添的面说她来喂。谨添扔东西,我说谨添自己拣,我妈就当着谨添的面说不用拣,她来收拾。

谨添现在谁都不怕,之前还怕我,但是每次我的责备都会换来我爸妈对我的责备,而且更要命的是当着谨添面就开始骂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带着谨添去爷爷奶奶家,可是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照顾自己已经有点吃力,我们再去就会更加加重他们的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3#
发表于 2012-5-15 14:0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颜草 于 2012-5-15 08:34 发表
唉,谢谢花园,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谨添吃饭之前一直很好,可是在家里我不是主导,我爸的意思就是不能让他自己吃,每次一说就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我只能眼看着谨添养成的好习惯在父母那里再次被扭曲,有时让我 ...

哦,明白了,怪不得你会对孩子发火呢,你父母压着你,你的不良情绪也会转加到谨添身上的,

哎,老人的习惯我们总是纠正不过来的,要是说他们做得不对吧,他们一句话就能把你顶回来:“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不颜草 + 10 + 10 唉,这就是家里有老人的难处啊
胡卓悦 + 2 + 2 最后一句颇有同感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发表于 2012-5-15 23: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2 不颜草 的帖子

这个,就完全是悦之前的例子了!悦也是十一个月大开始自己吃饭的!
       坐在小桌子上,自己搬小凳子,碗勺子之类的。

  是因为悦姥的宠与洁癖,弄得一岁半开始至今天,都是要靠人喂饭了的!

  你的这些遭遇,我早就有遇过了,没有太好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

我是只能六一后,重新再训练悦了,谨添的话,如有比较好的能上半天的幼儿园,送去试试!

  
  另一个,谨添扔东西,除了长辈惯的,还有一个估计是空间敏感期了,大约是你被父母压着了,这种郁闷啊!
  一样都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5:24:32 | 只看该作者
气死人了,花了一个上午在网吧里写日记,结果没有了。懒得再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2:19:58 | 只看该作者

20112年5月20日 阴转晴 28个月08天

看巧虎
今天巧虎终于开始了,一大早叫醒谨添带他坐长途车去南京看巧虎。谨添7点钟醒,我告诉他泡一杯奶,然后一会儿要坐长途车看巧虎了,谨添点头说好。依旧是出门跟公公婆婆打招呼,今天略有点不同。平时是我说什么他说什么,今天谨添把我的话稍稍改了点,自己组织了语言说的。我让谨添跟公公婆婆说:“我们去南京看巧虎了啊”,谨添自己说成:“我们要坐长途汽车去南京看巧虎了啊”。可见谨添不再是妈妈云谨添云了,会自己思考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呢。

到了巧虎剧场,小朋友真多,可以说是座无虚席。但是就我的观察而言现场的互动并不是很好。是南京独有的现象么?我旁边有个爷爷带着孙女来看,竟然爷爷在后面睡觉,孙女也是不说话。中间有人带动拍手、挥手,唱歌、念咒语什么的那个小姑娘也都不吭声,白白浪费了300多块钱。谨添在里面算是比较小的宝宝了,一般都是5岁左右的孩子去看。有几个跟谨添一样大的宝宝,上半场就走掉了,坚持不下来,我很高兴谨添能够坚持全场,而且最后仍然不肯走,期望能再见到巧虎。一场下来是1人半小时,中间有15分钟的中场休息。谨添除了跟着做动作、唱歌什么的,没有一次开小差,他的思路也都是跟着舞台上走的。这真让人欣慰。谁说小宝宝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嘿嘿

为了让谨添今天的演出得到最好的效果。我积极带着谨添跟着台上互动,跟着台上做动作念咒语,我认为这样才能加深印象,才能培养记忆力。谨添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一直在念黑魔法咒语。今天巧虎的剧场主要是说巧虎、琪琪、琳琳和桃乐比(都是成长版以上有的人物,上幼儿园的小伙伴)去看杰克船长的魔法剧团的魔法,结果因为巧虎的淘气变魔术时按错了按钮把桃乐比变消失了。然后发现是被杰克船长抓走了,然后巧虎、琪琪、琳琳还有娜娜姐姐和德德哥哥(魔法学校的哥哥)一起出发去救桃乐比。在途中琪琪也被抓走了,经过与杰克船长的木偶兵团、钢铁军团和小丑兵团的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他们终于到达了杰克船长的黑魔法宫殿,那里有着黑魔法能量来源的绿水晶。经过台上台下一起的努力,随着魔法星星咒语:“叮铃铃,叮铃铃,魔法小星星转转转,变!把绿水晶变成红水晶吧!”变了几次代表黑魔法的绿水晶终于变成了代表爱心魔法的粉红水晶。失去黑魔法的杰克船长被打败了,桃乐比和琪琪也被救了出来,而且杰克船长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着爱心的杰克船长的魔法剧团重新开演。这次的魔术师就是巧虎了。

这个剧情今天带着谨添重复述说了很多次。一般是我慢慢地说,让谨添“填空”以加深他的印象和记忆力。最好的方式是让他念咒语。谁知道谨添竟然更喜欢念杰克船长的黑魔法咒语:“乌漆麻黑,乌漆麻黑,轰隆,变!”


下午回仪征的长途车上仍然是嘴巴动个不停,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说巧虎的故事,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还背了三字经。一个多小时车程有谨添在还真是好打发呀。

三字经与背书
谨添的三字经第一段已经能自己背下来了,这段时间主要是让他听第二段。每次在听的时候我都会跟着后面背,今天发现谨添在冒第二段三字经的内容了,看来慢慢地他也记下来了。谨添记得最多的还是歌词。很多儿歌他可以做到张嘴就唱,大概十几首。加上三字经,唐诗什么的。谨添的记忆内容慢慢地多起来。这些都是不知不觉当中发生的,谨添从来不知道我在让他背书,嘿嘿。这两天跟谨添玩的文字游戏一个是反义词接力,一个是成语。我在有意地对谨添的说话当中加入了很多成语和谚语,有时候如果觉得谨添不懂也会不停地解释给谨添听,仍然是那个方法,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谨添的词汇量。

读书
好几天没好好读书了,这几天特别忙,谨添也是,我们也是,所以读都是中间穿插着读,有时就是放一些音频给谨添听。今天晚上谨添主动要求给他读书。跑过来对我说:“妈妈,我们读书吧”。之前是这样的,只要对谨添说“我们读书吧”谨添就会跑进小房间,把门关上。然后就我们俩个人在房间里读,读完了谨添再出去玩。今天谨添自己要求读书,又自己去关门。我们读了一会儿贴纸画书,读了一会儿故事书。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然后让谨添出去玩,别老看着书。但是有时候谨添白天问的问题我回答不上来,或者记得哪本书里有提到过都会告诉谨添,我们回家查书吧,哪本书上会有。然后回来带着谨添看。谨添一看就更加明白了,其实就是在暗示谨添“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这个暗示慢慢地在谨添身上发生效果,谨添以后遇到不懂的就会自己去找书看,这是我的希望,我也认为只能假以时日会有这个效果出来的。


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我们都太宠谨添了,包括我自己。有时是舍不得,有时是他太可爱了,让你硬不下心肠。比如吃饭问题,像今天在外面,谨添能很好地自己照顾自己,他甚至会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跟人一起分享(无论是妈妈还是陌生人),哪怕你不愿意他也会告诉你这个很好吃你也吃一些,而且是喂你吃。但是在家里,特别是有公公在的时候他吃饭总是那样,一个是因为爸妈不让我强逼他,也舍不得让他饿肚子。另一个是你一板起脸对着他,他要么就给你一个甜甜的微笑,找你撒娇或者一脸无辜的盯着你看。唉,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忍心呢?哪怕知道这样做不好。

谨添的性格好到让人有点心疼他。如果你对他发脾气,他不会有任何怨言也不会反过来对你发脾气,他会看着你的脸小心地逗你,无论你是在生他的气也好还是生别的气,他都会过来安慰你。在你身边撒娇,告诉你他爱你,亲你有时还用小手摸摸你。给你打气和加油。我不知道这种性格是遗传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但是这性格不像我。我是尖锐的,可是我感觉谨添比我更会包容。唉,有时我还真得向谨添学习才行。这样的谨添让公公婆婆爱到无以复加,我自然更是一万个舍不得。但是调皮起来真是让人头疼,在哪里都是话匣子,在哪里都是不停地动(除了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读书或者类似的场景)。

大动作
上个月,谨添能稍稍单腿跳了。哪怕只能跳那么一两下。这个月谨添单腿跳的能力又进步了,已经能连续跳二、三下了。单腿保持5秒以上已经是几个月前就可以做到的事。这段时间在大动作上面继续带着谨添加深他的平衡感,就是带他转圈圈。增加膀臂的力量。我打算等谨添4岁左右带他去做武术。这之前可能要让他练到马步。谨添2岁开始已经有意地在训练他的小腿力量。其实爬山是个很好的训练,可惜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只好去想其它办法。膀臂的力量就是吊单杠和双杠。双杠谨添握不了,只能握单杠。谨添能在单杠上保持一分钟以上,所以我现在尽量在教谨添引体向上,但是我自己也做不到也不好解释。只好带着他到处转悠,期望看到别人做的时候让谨添模仿,可惜现在都没发现,是我选择的场所和时间不对么?

谨添已经能很自如地在马路上(人行道)骑他的小自行车了,但是仍然骑地很慢。我只好等,等谨添骑地再快一些就可以帮他把辅助轮下掉了。如果要下掉辅助轮,需要谨添在心理上、平衡感和力量上都做好准备,现在还不是时候,估计是力量和心理上还有所欠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发表于 2012-5-21 02:4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6 不颜草 的帖子

看你的文里,觉得你是计划执行力极强的人呢!
  对于这么可爱的谨添,估计是有点心软了些吧,嘿嘿!
   不管怎么说,有一句话还是得共勉一下的!
  “Less is More!"这个估计对很多家长都有些难吧!
   一起努力喽!

  总是很喜欢你与子云008的应景教学法!真正的润物细无声了!
  我就总是想不起来,等到晚上写日志时就拼命滴后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不颜草 + 10 + 10 谢谢,对于自己的孩子最后父母总会妥协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8#
发表于 2012-5-22 22:15:09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不颜草的日记就会很有紧迫感,哈,最近我把心思都放在英语上了,其他的都放下了。我发现只能做一件事,多了就迷糊。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不颜草 + 10 + 10 呵呵,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那就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7:26:26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5月23日 晴 28个月11天

财商能力的培养
之前本来打算等谨添3岁或者上幼儿园后才开始他的财商培养。但是现在只好提前了。

先说说我为什么要进行财商培养。很多人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只注意智力,却忽视其它方面。而我一直是希望全面培养的。而财商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如果一个人只会挣钱,不会管理他的理财,那么这个人最终的生活不会过得多么惬意。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再说说为什么计划是3岁,而现在要提前。一般的孩子在3岁左右,或者上幼儿园以后都会有零花钱,或者接触到零花钱。比如放学的路上路过某些店,某些游乐园,或者买某些文具等等。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我认为3岁或上幼儿园以后开始财商培养是适合的。另外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数懂得了“钱”的作用。坐摇摇乐需要钱,买零食需要钱,买文具也需要钱,出去玩也需要钱。

谨添是2岁开始我就有意地教他“钱”的概念。不光是知道钱的用途,在超市或者出去玩时,坐车时需要多少钱我都会详尽地告诉谨添,只要我带他出去玩,尽量让谨添付款,包括买车票、门票什么的。在家里我把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等纸钞和硬币等等都给谨添讲解过。出去要给多少钱,别人要找多少钱。通过谨添的手带着他一起点钱。现在谨添已经初步建立了这些概念,这是财商培养的基础。另外公公婆婆很惯谨添,出去玩什么、吃什么,基本上有求必应。谨添是开窍早的孩子,我担心这样会让谨添养成“衣来伸手”的心理暗示和心理习惯。所以在这两个前提下我开始了对谨添的财商培养。

我的做法:
1、每周零花钱
给谨添买了小挎包,他的专用零钱包,本来还打算买一个储钱罐的,还没买到。(淘宝上挑花了眼,呵呵)谨添的启动资金是十块钱(10个大头),每天给他一块钱零花钱,每周一一次给清。之前是想着一天给一次,但是我认为一周一付是更适合的(这里还牵涉到“延迟满足”这个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每周一我会给他7块钱,现在以给大头为主(因为要培养他的数数和计算能力,加减法都在这里头了。呵呵)

然后出去以后,我愿意请客自然是我付款,如果我不愿意请客那么就是谨添自己掏腰包了。也跟爸妈都打好招呼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舍得)。

现在谨添是个“小财主”了,这两天他对于自己有钱这一事实很是兴奋,出去玩常常高兴地、很爽快地拿出他的钱包出来玩摇摇乐,而我呢。我在等,先让谨添尝尝付钱时那种“爽”地滋味,再让让谨添尝尝“英雄为斗米折腰”的那种无奈境地。哈哈。

当这些谨添都慢慢体会到了,体会深了,用钱的原则,什么时候花多少钱,这些道理就通过他一次次地付钱等等传输给他。


2、账务记录
这个也很重要,为此我特地为谨添准备了一个记账本。呵呵。身上有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花在了哪里,还剩多少钱我们都记录下来。用途是我写字来表达,其它的都是谨添画圈圈。一个圈圈代表一个大头,用掉的就用笔把那个圈圈杠掉。然后让谨添数还有几个圈圈没被杠掉就是身上的大头数了。呵呵,自创。可惜谨添的圈圈是惨不忍睹,大圈圈,小圈圈,还有大圈圈套小圈圈。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们还能不能看得懂这个记账本呢?



表达能力
这个可能是现在要引以为豪的了吧?谨添的表达能力一天比一天好。当然也与他的外向有点关系。似乎是20个月左右谨添开始自编故事,开始跟娃娃说话,我觉得他的表达能力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进步,而且很明显。现在谨添已经能比较清楚地告诉你他在外面的所见所闻(不需要任何提示和帮助),见过谁,做了哪些事,又吃了哪些东西,甚至还有谨添自己的想法等等。就谨添今天的表现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是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和表达能力的:1、鼓励孩子编故事(哪怕只是一句对白);2、阅读量;3、儿歌/童谣/歌曲等的记忆量;4、与父母的互动。这些很幸运都是我之前反复带着谨添做的。

比如今天上午,妈带着谨添出去玩,我在网吧。回家的时候谨添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去了五婆婆家”“噢,你去五婆婆家做什么了?”“我去五婆婆家吃午饭了!”“好吃么?”“好吃”“吃了什么?”“五婆婆烧的鸡汤,真好喝啊。我还去了大婆婆家,今天谨添去大婆婆家都没有让人抱,是自己走的。谨添真棒!”类似这样的描绘现在在生活当中比比皆是。

另外就是要记录的,今天早上谨添拉耙耙,依旧是对自己耙耙的点评。我问谨添他今天的耙耙像什么?谨添看了看说,“我的耙耙像一条尾巴,是谨添的尾巴。还像毛毛虫,毛毛虫还会动,前面是它的眼睛。”这里体现出了两点,一是量词的使用,另一是想像力的发挥。

这也是最近的结果,我认为语言的表达能力除了优美(修饰词语等的添加),还有就是准备和简炼。在谨添达到更高境界之前他应该先把语言说准确一点。其中之一就是量词的使用。这个在之前的日记当中都提到过。我也是很注意的语言表达尽量准确。一条尾巴,一条鱼或者一尾鱼,一头牛,一只笔,一双筷子等等。所以我妈说跟我在一起生活太累。嘿嘿,但是效果很明显,谨添现在量词使用的准确率都大幅提高。


反义词
这个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这两天这小子开始耍滑头了。不知道是不是谨添厌烦了呢?之前谨添还能认真地跟你答对,可是现在谨添把我所有提出的字都只加一个“不”来敷衍我。我出“好”,他对“不好”。我出“高”,他对“不高”…………,对完了之后看着你贼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7:37:02 | 只看该作者
财商能力的培养
之前本来打算等谨添3岁或者上幼儿园后才开始他的财商培养。但是现在只好提前了。

先说说我为什么要进行财商培养。很多人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只注意智力,却忽视其它方面。而我一直是希望全面培养的。而财商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如果一个人只会挣钱,不会管理他的理财,那么这个人最终的生活不会过得多么惬意。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再说说为什么计划是3岁,而现在要提前。一般的孩子在3岁左右,或者上幼儿园以后都会有零花钱,或者接触到零花钱。比如放学的路上路过某些店,某些游乐园,或者买某些文具等等。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我认为3岁或上幼儿园以后开始财商培养是适合的。另外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数懂得了“钱”的作用。坐摇摇乐需要钱,买零食需要钱,买文具也需要钱,出去玩也需要钱。

谨添是2岁开始我就有意地教他“钱”的概念。不光是知道钱的用途,在超市或者出去玩时,坐车时需要多少钱我都会详尽地告诉谨添,只要我带他出去玩,尽量让谨添付款,包括买车票、门票什么的。在家里我把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等纸钞和硬币等等都给谨添讲解过。出去要给多少钱,别人要找多少钱。通过谨添的手带着他一起点钱。现在谨添已经初步建立了这些概念,这是财商培养的基础。另外公公婆婆很惯谨添,出去玩什么、吃什么,基本上有求必应。谨添是开窍早的孩子,我担心这样会让谨添养成“衣来伸手”的心理暗示和心理习惯。所以在这两个前提下我开始了对谨添的财商培养。

我的做法:
1、每周零花钱
给谨添买了小挎包,他的专用零钱包,本来还打算买一个储钱罐的,还没买到。(淘宝上挑花了眼,呵呵)谨添的启动资金是十块钱(10个大头),每天给他一块钱零花钱,每周一一次给清。之前是想着一天给一次,但是我认为一周一付是更适合的(这里还牵涉到“延迟满足”这个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每周一我会给他7块钱,现在以给大头为主(因为要培养他的数数和计算能力,加减法都在这里头了。呵呵)

然后出去以后,我愿意请客自然是我付款,如果我不愿意请客那么就是谨添自己掏腰包了。也跟爸妈都打好招呼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舍得)。

现在谨添是个“小财主”了,这两天他对于自己有钱这一事实很是兴奋,出去玩常常高兴地、很爽快地拿出他的钱包出来玩摇摇乐,而我呢。我在等,先让谨添尝尝付钱时那种“爽”地滋味,再让让谨添尝尝“英雄为斗米折腰”的那种无奈境地。哈哈。

当这些谨添都慢慢体会到了,体会深了,用钱的原则,什么时候花多少钱,这些道理就通过他一次次地付钱等等传输给他。


2、账务记录
这个也很重要,为此我特地为谨添准备了一个记账本。呵呵。身上有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花在了哪里,还剩多少钱我们都记录下来。用途是我写字来表达,其它的都是谨添画圈圈。一个圈圈代表一个大头,用掉的就用笔把那个圈圈杠掉。然后让谨添数还有几个圈圈没被杠掉就是身上的大头数了。呵呵,自创。可惜谨添的圈圈是惨不忍睹,大圈圈,小圈圈,还有大圈圈套小圈圈。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们还能不能看得懂这个记账本呢?



表达能力
这个可能是现在要引以为豪的了吧?谨添的表达能力一天比一天好。当然也与他的外向有点关系。似乎是20个月左右谨添开始自编故事,开始跟娃娃说话,我觉得他的表达能力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进步,而且很明显。现在谨添已经能比较清楚地告诉你他在外面的所见所闻(不需要任何提示和帮助),见过谁,做了哪些事,又吃了哪些东西,甚至还有谨添自己的想法等等。就谨添今天的表现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是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和表达能力的:1、鼓励孩子编故事(哪怕只是一句对白);2、阅读量;3、儿歌/童谣/歌曲等的记忆量;4、与父母的互动。这些很幸运都是我之前反复带着谨添做的。

比如今天上午,妈带着谨添出去玩,我在网吧。回家的时候谨添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去了五婆婆家”“噢,你去五婆婆家做什么了?”“我去五婆婆家吃午饭了!”“好吃么?”“好吃”“吃了什么?”“五婆婆烧的鸡汤,真好喝啊。我还去了大婆婆家,今天谨添去大婆婆家都没有让人抱,是自己走的。谨添真棒!”类似这样的描绘现在在生活当中比比皆是。

另外就是要记录的,今天早上谨添拉耙耙,依旧是对自己耙耙的点评。我问谨添他今天的耙耙像什么?谨添看了看说,“我的耙耙像一条尾巴,是谨添的尾巴。还像毛毛虫,毛毛虫还会动,前面是它的眼睛。”这里体现出了两点,一是量词的使用,另一是想像力的发挥。

这也是最近的结果,我认为语言的表达能力除了优美(修饰词语等的添加),还有就是准备和简炼。在谨添达到更高境界之前他应该先把语言说准确一点。其中之一就是量词的使用。这个在之前的日记当中都提到过。我也是很注意的语言表达尽量准确。一条尾巴,一条鱼或者一尾鱼,一头牛,一只笔,一双筷子等等。所以我妈说跟我在一起生活太累。嘿嘿,但是效果很明显,谨添现在量词使用的准确率都大幅提高。


反义词
这个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这两天这小子开始耍滑头了。不知道是不是谨添厌烦了呢?之前谨添还能认真地跟你答对,可是现在谨添把我所有提出的字都只加一个“不”来敷衍我。我出“好”,他对“不好”。我出“高”,他对“不高”…………,对完了之后看着你贼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06 , Processed in 0.145511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